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6912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产品的注塑成型中,一般采用模具行位结构来使产品上形成倒扣;然而,现有的很多产品(例如眼镜框)上的倒扣为内部围圈倒扣,产品内部无法增加行位结构;并且很多产品表面为弧面或者其他异形面,产品外围要求不能有顶出痕迹;这类模具在设计时难度很大,并且制造和使用成本较高,不便于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包括倒扣镶件,所述倒扣镶件设置在模仁的产品型腔内并与产品型腔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倒扣镶件用于在注塑时形成产品的内部围圈倒扣;所述倒扣镶件表面上开设有腰形槽,所述倒扣镶件的下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螺接有竖直设置的塞打螺栓,所述塞打螺栓滑设于所述腰形槽内,所述第一推杆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模具的底板内;所述第一推杆的一侧间隔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上端与所述倒扣镶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下端固定在模具的上顶针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杆的下部外周壁上套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包括互相串接且同轴设置的一小径套和一大径套;模具的下顶针板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面上垂直开设有贯穿上顶针板的通孔,所述限位套的小径套滑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限位套的大径套滑设于所述盲孔内;

所述第一推杆的外周壁上还套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限位套抵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模具的底板抵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推杆的上端向所述第一推杆的一侧倾斜设置。

具体地,所述倒扣镶件的腰型孔的长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推杆的轴线相交;所述倒扣镶件在所述第一推杆的轴线和第二推杆的轴线所在的共面内转动。

具体地,所述倒扣镶件、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倒扣镶件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推杆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推杆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推杆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推杆之间。

具体地,所述限位套间隔设置在模具的动模板和底板之间,所述限位套的上端高于模具的上顶针板。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向模仁的产品型腔内注胶后,倒扣镶件的位置会形成产品上的内部围圈倒扣;分模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限位套的大径套上端与盲孔底面抵接;分模时,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向上移动会同步带动第二推杆向上移动,同时盲孔的位置随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上升,弹簧推动限位套和第一推杆向上移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向上移动使产品顺利从模仁的产品型腔内分离;当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移动至限位套的顶部与模具的动模板的底面抵接时,第一推杆停止上升,第二推杆会随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继续上升,随着第二推杆的上升倒扣镶件和第二推杆转动连接的位置与倒扣镶件和第一推杆滑动连接的位置的高度差越来越大,倒扣镶件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由于两个第一推杆设于两个第二推杆之间,两个倒扣镶件同时向产品中间倾斜,而产品在自身韧性作用下随倒扣镶件倾斜而发生的变形较小,这样倒扣镶件便会逐渐与产品分离从而使产品顺利脱模;该脱模结构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直接作用于倒扣镶件上不需要与产品接触,因而不会在产品表面留下痕迹,适用于生产表面为平面、弧面或者其他异形面的产品,该脱模结构设计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较低,并且便于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脱模结构与产品分离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安装在模具内分模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安装在模具内分模时将产品顶出模具的产品型腔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安装在模具内分模时倒扣镶件与产品分离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包括倒扣镶件1,倒扣镶件1设置在模仁的产品型腔(未示出)内并与产品型腔的内壁间隔设置,倒扣镶件1用于在注塑时形成产品的内部围圈倒扣;倒扣镶件1表面上开设有腰形槽11,倒扣镶件1的下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推杆2,第一推杆2的上端螺接有竖直设置的塞打螺栓21,塞打螺栓21滑设于腰形槽11内,第一推杆2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模具的底板3内;第一推杆2的一侧间隔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推杆4,第二推杆4的上端与倒扣镶件1转动连接,第二推杆4的下端固定在模具的上顶针板5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杆2的下部外周壁上套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套6,限位套6包括互相串接且同轴设置的一小径套61和一大径套62,模具的下顶针板5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盲孔(未示出),盲孔的底面上垂直开设有贯穿上顶针板5的通孔(未示出),限位套6的小径套61滑设于通孔内,限位套6的大径套62滑设于盲孔内;

第一推杆2的外周壁上还套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7,弹簧7的上端与限位套6抵接,弹簧7的下端与模具的底板3抵接;分模前,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弹簧7用于向上推动限位套6使限位套6的大径套62上端与盲孔的底面抵接;分模时,弹簧7用于推动限位套6带动第一推杆2向上移动;弹簧7还用于在倒扣镶件1与产品分离时给予第一推杆2向上的支撑力从而避免第一推杆2被折断。

具体地,所述第二推杆4的上端向第一推杆2的一侧倾斜设置。

具体地,所述倒扣镶件1的腰型孔的长轴的延长线与第一推杆2的轴线相交;倒扣镶件1在第一推杆2的轴线和第二推杆4的轴线所在的共面内转动。

如图3~图5所示,具体地,所述倒扣镶件1、第一推杆2、第二推杆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倒扣镶件1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推杆2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推杆4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推杆2设于两个第二推杆4之间。

具体地,所述限位套6间隔设置在模具的动模板8和底板3之间,限位套6的上端高于模具的上顶针板5。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内具有内部围圈倒扣的产品的脱模结构,向模仁的产品型腔内注胶后,倒扣镶件1的位置会形成产品上的内部围圈倒扣;分模前,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限位套6的大径套62上端与盲孔底面抵接;分模时,上顶针板5和下顶针板51向上移动会同步带动第二推杆4向上移动,同时盲孔的位置随上顶针板5和下顶针板51上升,弹簧7推动限位套6和第一推杆2向上移动,第一推杆2和第二推杆4向上移动使产品顺利从模仁的产品型腔内分离;当上顶针板5和下顶针板51移动至限位套6的顶部与模具的动模板8的底面抵接时,第一推杆2停止上升,第二推杆4会随上顶针板5和下顶针板51继续上升,随着第二推杆4的上升倒扣镶件1和第二推杆4转动连接的位置与倒扣镶件1和第一推杆2滑动连接的位置的高度差越来越大,倒扣镶件1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由于两个第一推杆2设于两个第二推杆4之间,两个倒扣镶件1同时向产品中间倾斜,而产品在自身韧性作用下随倒扣镶件1倾斜而发生的变形较小,这样倒扣镶件1便会逐渐与产品分离从而使产品顺利脱模;该脱模结构的第一推杆2和第二推杆4直接作用于倒扣镶件1上不需要与产品接触,因而不会在产品表面留下痕迹,适用于生产表面为平面、弧面或者其他异形面的产品,该脱模结构设计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较低,并且便于后期维护。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