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非开挖柔性管道的移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524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用于生产非开挖柔性管道的移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管道生产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非开挖柔性管道的移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油、气、水、电缆、电讯线路、化学品输送等管线的铺设都是采用传统的直接挖埋方式,施工难度大,且周期长极大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现在在国外已经出现非开挖施工方式铺设管线,即每隔较长距离仅仅开挖一垂直井道,并通过挖掘机在地下一定深度沿水平方向凿挖孔洞,钻通后再回缩并将需要铺设的管线牵引贯穿,从而实现铺设。但是在牵引过程中,管线与孔洞土层的摩擦力非常大,因此相邻井道距离最长不能超过1千米,否则管线会发生变形破损。

现针对非开挖柔性管道开发一种管道生产线,而大型管道的实际施工线路较长,所需的管道长度同样较长,运输至施工场地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且管道容易在运输过程中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非开挖柔性管道的移动生产线,其优点是可在实际施工点形成非开挖柔性管道的生产线,无需长距离运输管道。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生产非开挖柔性管道的移动生产线,包括:

上料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原料漏斗和进料漏斗,原料漏斗与进料漏斗之间设有上料带以及驱动上料带传动的传送电机;

挤出装置,包括挤出机,挤出机的一侧连接进料漏斗,另一侧连接有出料筒,出料筒上连接有用于挤出管材的成型模具;

定型装置,包括冷却机、设置在冷却机与挤出装置之间的定位组件;冷却机内设有冷却筒,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从冷却机的两端引出形成进水管和出水管;

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架,牵引架上设有至少两组用于带动管材的牵引组件,牵引架上设有带动两组牵引组件分别移动以夹持管材的伸缩组件;

切割装置;

上料装置、挤出装置、定型装置、牵引装置、切割装置依次排布且置于移送板上,移送板的底侧连接于运输车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管材的生产线完整得置于运输车上,针对于施工现场的管材可采用该方式减少管材的周转时间,提升了操作便捷度;使用时,先将运输车移动至指定的施工现场驻车;进一步的,移送装置通过原料漏斗和进料漏斗上料,上料后,挤出装置将材料挤出,利用成型模具将塑料颗粒成型为管形的管材;进一步的,再通过定型装置定型,借助定位组件的作用提升了管材的中心对准度,冷却定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冷却筒冷却,具有冷却效果好、可循环的特点;管材冷却定型后具有一定的刚性,管材其前端借助牵引装置的作用实现了前移的效果,同时管材加工完成后可采用切割装置进行切割,以满足施工现场不同的施工需求;该移动生产线的使用方便灵活,可操作性较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被动转料盘、带动被动转料盘的主动转料盘,主动转料盘上连接有收拢电机;上料装置还包括供上料带绕装的上料板,上料板与被动转料盘之间设有转料架;被动转料盘与移送板转动连接,转料架与上料板固定连接,运输车的两侧翻转连接有用于承托上料装置的侧甲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车两侧的侧甲板可向两侧翻转展开,侧甲板形成可站立的空间,此时收拢电机启动带动主动转料盘转动,主动转料盘带动被动转料盘转动,被动转料盘带动其承接的整个上料装置进行旋转,上料板随着改变转向,上料板与挤出机垂直,上料板向外延伸较长的长度,便于操作人员站立在侧甲板上进行安全的上料操作;而在使用完毕后,操作人员通过收拢电机将上料板收拢,并同时将侧甲板收拢,减少了运输车的整体宽度,运输车的移动更加灵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出机包括挤出管、支撑挤出管的若干三角架,挤出管的内壁沿其轴向设有导热棒,挤出管上套设有若干保温套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挤出机通过内部的螺杆挤压原材料,同时导热棒使得挤出管保持较高的温度,保温套管一方面提高了挤出管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保温套管也减少了挤出管的热量流失,由此减少了能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套管、与定位套管转动连接的定位辊,定位辊沿其径向设有若干通孔,定位套管上设有与定位辊相对的抽气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通过定位套管使得管材的中心对准冷却机,抽气组件产生的抽气效果作用于通孔上,通孔使得管材保持良好的形状,另外,抽气组件可将管材上的多余水分吸除,便于管材冷却塑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带、带动牵引带传动的牵引电机,牵引带上设有用于贴覆管材外壁并带动管材移动的牵引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牵引带带动牵引抓移动,牵引抓作用于管材表面,从而牵引管材移动,实现管材的牵引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割装置包括:

切割台;

用于支撑管材的托辊;

切割刀组件,切割刀组件包括切断刀以及带动切断刀切割管道的油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管材加工完毕之后长度较长,因此需要裁切时,可利用切断刀将管材进行切割,实现了管材的自动切断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车的两侧沿其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延伸杆,延伸杆的端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供侧甲板支撑的前托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供侧甲板支撑的后托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车的两侧可将延伸杆伸出,前托杆和后托杆通过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实现承托甲板的作用,提高了侧甲板的支撑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运输车的两侧设有供前托杆和后托杆卡合的卡合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车需要移动时,可将前托杆和后托杆向卡合槽内收拢,减少了运输车的占用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运输车靠近卡合槽两侧的位置设有翻动门,翻动门与运输车之间设有弹簧合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动门通过弹簧合页的作用力自动关闭,因此在前托杆和后托杆收回卡合槽后,翻动门能够将前托杆和后托杆隐藏,实现前托杆和后托杆的收纳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车上设有支撑电机,支撑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两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传动丝杠,传动丝杠上设有供其传动的传动块,传动块上设有套接于延伸杆上的套接块,延伸杆上设有供套接块滑动限位的限位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单个支撑电机实现第一锥齿轮的转动,第一锥齿轮的转动实现第二锥齿轮的转动,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带动传动丝杠,传动丝杠带动传动块移动,传动块与套接块同步移动,套接块移动时借助限位块带动延伸杆移动,延伸被推出时,前托杆和后拖杆即可实现侧甲板的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运输车承载整个生产线,便于灵活运用于各种施工场合;2、双面侧甲板翻开后,运输车上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便于从两侧运输上料,实时管控生产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体现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体现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图5b是本实施例体现定位组件的结构图;

图5c是本实施例体现定位组件的内部结构图;

图6是图1中c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底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体现延伸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体现延伸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运输车;101、移送板;102、侧甲板;103、卡合槽;104、翻动门;2、上料装置;201、原料漏斗;202、进料漏斗;203、传送电机;204、被动转料盘;205、主动转料盘;206、收拢电机;207、上料板;208、转料架;209、上料带;3、挤出装置;31、挤出机;311、挤出管;312、三角架;313、导热棒;314、保温套管;32、出料筒;33、成型模具;4、定型装置;41、冷却机;411、冷却筒;412、冷却水管;413、进水管;414、出水管;415、水泵;416、水箱;42、定位组件;421、定位套管;422、定位辊;4221、通孔;423、抽气组件;5、牵引装置;51、牵引架;52、牵引组件;521、牵引带;522、牵引抓;523、牵引电机;53、伸缩组件;531、固定板;532、伸缩气缸;6、切割装置;61、切割台;611、升降气缸;62、托辊;63、切割刀组件;631、切断刀;632、油缸;7、延伸杆;701、第一限位块;702、第二限位块;71、支撑杆;711、前托杆;712、后托杆;8、支撑电机;81、第一锥齿轮;82、第二锥齿轮;83、传动丝杠;84、传动块;841、套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考图1,一种用于生产非开挖柔性管道的移动生产线,包括运输车1,运输车1上包括移送板101。移送板101依次连接有上料装置2、挤出装置3、定型装置4、牵引装置5和切割装置6,以实现管材的上料、挤出、定型、牵引和切割作用。

参考图2,上料装置2包括被动转料盘204、与被动转料盘204连接的转料架208,转料架208上连接有上料板207,上料板207上绕装有上料带209,上料带209通过若干格栅容置原料,上料板207的底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原料漏斗201,上料板207的一侧设有传送电机203。通过传送电机203的驱动作用,带动上料带209传送原料。被动转料盘204啮合有主动转料盘205,主动转料盘205连接于收拢电机206的输出轴上。通过收拢电机206的正反转,控制两个上料板207相对转动。

参考图1和图2,移送板101的两侧均铰接有侧甲板102,侧甲板102通过运输车1内电机(图中未示出)的带动而收拢或展开。当两个侧甲板102展开后,收拢电机206控制两个上料板207向外转动,操作人员可围绕原料漏斗201上料,可操作空间较大;工作完毕后,收拢电机206控制两个上料板207向内收拢,侧甲板102通过运输车1内的电机收拢,以减少车身宽度,移动更加灵活。

参考图2和图3,挤出装置3包括挤出机31,挤出机31的一侧连接进料漏斗202,另一侧连接出料筒32,出料筒32上连接有成型模具33。挤出机31包括挤出管311、挤出管311外套设保温套管314、保温套管314连接于三角架312上,挤出管311的内壁沿其轴向设有导热棒313,导热棒313对挤出管311加热后通过保温套管314保温,且避免操作人员直接触及挤出管311,成型模具33将挤出的材料成型为管状结构。

参考图4,定型装置4包括定位组件42和冷却机41。冷却机41包括冷却筒411,冷却筒411内绕设有冷却水管412。

参考图4、图5a和图5b,冷却水管412的进水管413和出水管414分别从冷却筒411的两端绕出,进水管413和出水管414之间通过水泵415以及水箱416连接,实现内循环。

参考图5b和图5c,定位组件42包括定位套管421、与定位套管421转动连接的定位辊422;管材通过定位辊422的导向作用实现其中心的调整。定位辊422上设有若干通孔4221,定位套管421外连接有抽气组件423,管材经过定位辊422时,通过抽气组件423的抽气效果,实现管材的除水、整形,提升管材质量。

参考图6,牵引装置5包括两组牵引组件52,牵引组件52连接伸缩组件53,牵引组件52通过伸缩组件53的伸缩动作与管材的外壁抵触或分离。牵引组件52包括牵引带521,牵引带521上设有若干个牵引抓522,牵引带521通过牵引电机523实现传动。

参考图6,伸缩组件53包括与移送板101固定的固定板531,固定板531上连接有两组伸缩气缸532,两组伸缩气缸532的活塞杆连接牵引组件52,牵引组件52与移送板101滑移连接。通过伸缩气缸532的伸缩作用使得牵引抓522与管材外壁抵触,实现牵动管材的效果。

参考图1和图6,切割装置6包括切割台61和切割刀组件63,切割台61上设有若干组托辊62,托辊62可沿管材传送的方向转动,切割台61的底侧连接有升降气缸611,升降气缸611通过活塞杆的伸缩控制切割台61的相对高度。切割刀组件63包括切断刀631,切断刀631通过两个油缸632的作用实现管材的切割。

参考图7和图8,运输车1的两侧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延伸杆7,延伸杆7相对运输车1的车身可伸缩,延伸杆7的端部连接有支撑杆71,支撑杆7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前托杆711和后托杆712。延伸杆7相对运输车1伸出时,前托杆711和后托杆712支撑于地面,从而对侧甲板102形成支撑的作用。运输车1的两侧设有卡合槽103,可供前托杆711和后托杆712收拢后卡入,且在卡合槽103上转动连接有翻动门104,翻动门104通过弹簧合页以及重力的作用可将卡合槽103关闭。

参考图8和图9,运输车1(如图1)上设有支撑电机8,支撑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1,第一锥齿轮81的两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2,第二锥齿轮82连接传动丝杠83,传动丝杠83上设有供其传动的传动块84,传动块84上连接套接块841,套接块841与延伸杆7滑移连接,且延伸杆7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分别为第一限位块701和第二限位块702。

当需要收拢延伸杆7时,先将前托杆711和后托杆712相对折拢,推动延伸杆7,使得前托杆711和后托杆712卡入卡合槽103(如图7)内,进而翻动门104可关闭,此时传动块84与第二限位块702抵触。当需要推出延伸杆7时,支撑电机8驱动传动丝杠83转动,传动块84被带动,套接块841通过第二限位块702推动延伸杆7向外滑动,当延伸杆7滑出一定距离后,支撑电机8的输出轴反转,传动块84以及套接块841往回复位,套接块841重新抵触至第二限位块702的侧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