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啤机加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16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啤机加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啤机加速装置。



背景技术:

啤机是一种常见的注塑成型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劳动力的看守和操作,属于非技能型工作,极大地降低了劳动效率,为了使啤机能够速度平稳的运行,因此,急需一种无需人长时间看管的啤机设备,加速啤机装置的运行和工作。

综上所述,现有啤机设备不能够效率平稳的运行,尤其在大工作量的条件下,劳动力也不堪重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啤机加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啤机加速装置,所述啤机加速装置设置有:

收模池、定模块、动模块、第一控制箱、第二控制箱和支腿;

所述的第一控制箱和第二控制箱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第一控制箱两侧固定着两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

所述的第二控制箱两侧固定着第三输出轴;

所述的动模块两侧安装着两组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

所述的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一输入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第二输入轴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第二输入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支腿上安装着载模盘;

所述的载模盘两侧安装着第三输入轴;

所述的第三输出轴通过第三传送带与第三输入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载模盘的端部安装着转轴;

所述的定模块上固定着一层微热层。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控制箱与第二控制箱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由CR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转轴与第三输入轴连接在一起并且同轴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转轴的滚动,将一张又一张的塑模片在重力的作用下卷至动模块上,然后动模块由两组转动系作用下使塑模片经过旋转在微热层的作用下,印制相应的模构造,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啤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啤机加速装置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啤机加速装置后轴侧示意图。

图中:1、收模池;2、定模块;3、第一输出轴;4、第一传送带;5、第一输入轴;6、第一控制箱;7、第二输出轴;8、第二传送带;9、第二输入轴;10、第三输出轴;11、第三传送带;12、第二控制箱;13、第三输入轴;14、支腿;15、载模盘;16、转轴;17、动模块;18、微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啤机加速装置包括:收模池1、定模块2、第一输出轴3、第一传送带4、第一输入轴5、第一控制箱6、第二输出轴7、第二传送带8、第二输入轴9、第三输出轴10、第三传送带11、第二控制箱12、第三输入轴13、支腿14、载模盘15、转轴16、动模块17、微热层18。

第一控制箱6和第二控制箱12固定在一起;第一控制箱6两侧固定着两组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7;第二控制箱两12侧固定着第三输出轴10;动模块17两侧安装着两组第一输入轴5和第二输入轴9;第一输出轴5通过第一传送带4与第一输入轴3连接在一起;第二输入轴9通过第二传送带8与第二输入轴7连接在一起;支腿14上安装着载模盘15;载模盘15两侧安装着第三输入轴13;第三输出轴13通过第三传送带11与第三输入轴10连接在一起;载模盘15的端部安装着转轴16;定模块2上固定着一层微热层18。

所述的第一控制箱6与第二控制箱12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第一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8和第三传送带11由CR材料制成。

所述的转轴16与第三输入轴13连接在一起并且同轴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转轴16的滚动,将一张又一张的塑模片卷起后,沿着动模块17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落下并使塑模片一端对齐动模块17的一端,然后动模块17在第二输出轴7作用下使塑模片经过旋转至于定膜片2接触,并且在微热层18的作用下,印制相应的模构造,最后动模块17在第一输出轴3作用下,使动模块17旋转从而使塑模片流入收模池1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模块和定模块的固定、第一控制箱和第二控制箱的控制作用,使得啤机更加高效运行,有效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啤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