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8280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流道系统在注塑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部件,目前热流道系统上所有的加热线、感温线和铁氟龙软管全部在模具里面加工出线槽出线至模具外面,最后集成在连接设备上,系统属于半整体式状态。此种设计方案实际使用中依旧有安装困难的情况出现,主要存在技术缺点:1、系统属于半整体式,需要销售人员现场接线,浪费客户大量时间;2、铁氟龙软管线长无法控制,给销售人员安装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通过热流道模具由半整体式改成整体式,整体式系统完全解决了安装时间久和铁氟龙管长度无法控制的情况出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内设置有分流板、加热线、感温线和特氟龙软管,所述模具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接线盒,另一侧设置有集成板,所述分流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走线的方管,所述方管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过线夹,所述加热线和感温线通过方管走线,并集成到所述接线盒内,所述特氟龙软管通过过线夹走线,并汇集到所述集成板上。

前述的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通过U型夹固定在所述分流板上。

前述的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为钣金材质。

前述的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夹通过两组M6螺栓固定在所述分流板上。

前述的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夹为金属材质。

前述的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夹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热流道模具中设置方管,且方管上方焊接多个过线夹,方管通过多个U型夹连接在分流板上,加热线和感温线通过方管走线,铁氟龙管通过方管上的过线夹走线,最终加热线和感温线汇集在一起并集成到接线盒内,铁氟龙管集成在集成板上,使其系统为整体式,此设计将现有的由半整体式改成整体式,整体式系统完全解决了安装时间久和铁氟龙管长度无法控制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所述模具主体1内设置有分流板2、加热线、感温线和特氟龙软管9,所述模具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接线盒5,另一侧设置有集成板6,所述分流板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走线的方管3,所述方管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过线夹4,所述加热线和感温线通过方管3走线,并集成到所述接线盒5内,所述特氟龙软管9通过过线夹4走线,并汇集到所述集成板6上。通过方管3作为加热线和感温线的走线通道,并且将其集成到接线盒5中,通过过线夹4将特氟龙软管9固定在方管上方,并将其集成到集成板6上,在出厂前就将加热线、感温线和特氟龙软管安装完成,将现有的由半整体式改成整体式,整体式系统完全解决了安装时间久和铁氟龙管长度无法控制的情况出现,在客户端进行安装时,只需要通过接口与对应的接线盒、集成板相对接即可完成安装,简单快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方管3通过U型夹7固定在所述分流板2上,所述U型夹7通过两组M6螺栓10固定在所述分流板2上,使整个走线结构更加稳固,其中U型夹7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铝合金材质。

所述方管3为钣金材质,提高了方管3的使用寿命,保证方管内的加热线和感温线能够受到持续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热流道模具,通过热流道模具由半整体式改成整体式,整体式系统完全解决了安装时间久和铁氟龙管长度无法控制的情况出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