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双头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642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机 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智能双头热压机。



背景技术:

在对各种精美电子产品、玩具、皮具和皮革等封口包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热压机进行热压作业,尤其是,在完成PVC、PE、PP皮具与皮具等成型材封合过程中,热压机显得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手动式的热压机完成,即人工放入工件,然后,手动按压操控,并人为控制热压时间,时间到了后,人工将工件取出。如此方式,不但耗费人力,效率低,并且热压效果不理想,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双头热压机,其可自动对工件进行热压,效率高,热压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双头热压机,包括有机架、第一活动治具、第二活动治具、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热压板组件、第二热压板组件、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以及PLC控制器;该机架具有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和支架体;该支架体位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该第一活动治具和第二活动治具分别可水平来回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带动第一活动治具和第二活动治具水平来回移动;该第一热压板组件和第二热压板组件分别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上方,该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架体上,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分别带动第一热压板组件和第二热压板组件上下来回活动;该PLC控制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热压板组件、第二热压板组件、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均设置有滑轨,该第一活动治具和第二活动治具滑动安装于对应的滑轨上并沿对应的滑轨来回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和丝杆,该丝杆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平台上,丝杆与第一活动治具螺合连接,该伺服电机固定于机架上,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和丝杆,该丝杆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平台上,丝杆与第二活动治具螺合连接,该伺服电机固定于机架上,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为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一热压板组件上设置有导柱,该支架体上设置有导孔,该导柱位于导孔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热压板组件上设置有导柱,该支架体上设置有导孔,该导柱位于导孔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台的外侧上方设置有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热压板组件、第二热压板组件、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配合利用第一活动治具、第二活动治具、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热压板组件、第二热压板组件、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可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自动热压,有利于减少人力,效率高,热压效果理想,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11、第一平台

12、第二平台 13、支架体

14、滑轨 20、第一活动治具

30、第二活动治具 40、第一驱动机构

41、伺服电机 42、丝杆

50、第二驱动机构 51、伺服电机

52、丝杆 60、第一热压板组件

70、第二热压板组件 80、第三驱动机构

90、第四驱动机构 100、PLC控制器

200、下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第一活动治具20、第二活动治具30、第一驱动机构40、第二驱动机构50、第一热压板组件60、第二热压板组件70、第三驱动机构80以及第四驱动机构90以及PLC控制器100。

该机架10具有第一平台11、第二平台12和支架体13;该支架体13位于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之间;该支架体13为T型空心结构。

该第一活动治具20和第二活动治具30分别可水平来回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上均设置有滑轨14,该第一活动治具20和第二活动治具30滑动安装于对应的滑轨14上并沿对应的滑轨14来回活动。

该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分别设置于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上,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分别带动第一活动治具20和第二活动治具30水平来回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包括有伺服电机41和丝杆42,该丝杆42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平台11上,丝杆42与第一活动治具20螺合连接,该伺服电机41固定于机架10上,伺服电机41带动丝杆42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包括有伺服电机51和丝杆52,该丝杆52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平台12上,丝杆52与第二活动治具30螺合连接,该伺服电机51固定于机架10上,伺服电机51带动丝杆52转动。

该第一热压板组件60和第二热压板组件70分别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压板组件60上设置有导柱(图中未示),该支架体13上设置有导孔(图中未示),该导柱位于导孔中。所述第二热压板组件70上设置有导柱(图中未示),该支架体13上设置有导孔(图中未示),该导柱位于导孔中。

该第三驱动机构80和第四驱动机构90设置于支架体13上,第三驱动机构80和第四驱动机构90分别带动第一热压板组件60和第二热压板组件70上下来回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80和第四驱动机构90均为气缸。

该PLC控制器100设置于支架体13的前侧面上,PLC控制器100连接第一驱动机构40、第二驱动机构50、第一热压板组件60、第二热压板组件70、第三驱动机构80和第四驱动机构90。

以及,所述第一平台11的外侧上方设置有下料装置200。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PLC控制器10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40、第二驱动机构50、第一热压板组件60、第二热压板组件70、第三驱动机构80和第四驱动机构90,由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分别带动第一活动治具20和第二活动治具30水平移动至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的外侧缘,接着,将待热压工件置于第一活动治具20和第二活动治具30上固定;接着,由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分别带动第一活动治具20和第二活动治具30水平移动至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的内侧缘,移动到位后,该第三驱动机构80和第四驱动机构90分别带动第一热压板组件60和第二热压板组件70向下活动到位,使得第一热压板组件60和第二热压板组件70分别对第一活动治具20和第二活动治具30上的工件进行热压,热压完成后,该第三驱动机构80和第四驱动机构90分别带动第一热压板组件60和第二热压板组件70向上复位,然后,由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分别带动第一活动治具20和第二活动治具30水平移动至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的外侧缘,然后,人工将第一活动治具20和第二活动治具30上的工件取下或者由下料装置200取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利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热压板组件、第二热压板组件、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配合利用第一活动治具、第二活动治具、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热压板组件、第二热压板组件、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可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自动热压,有利于减少人力,效率高,热压效果理想,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