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拉丝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285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拉丝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加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先混炼,接着挤出成丝状,丝状塑料先经水冷却降温,接着在进行切割成粒,由于成型的塑料颗粒带有水分,为了便于储存需要对塑料颗粒进行脱水,但塑料颗粒脱水的工艺难度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生产效益,直接对切割前的丝状塑料进行脱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拉丝风干装置,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拉丝风干装置,包括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的内腔架设有若干输送辊,若干所述输送辊上下交替设置,所述输送辊包含辊轴,所述辊轴外包裹有吸水层,所述接水槽的上方设置有朝向输送辊的上风筒,所述接水槽的内腔在输送辊下方设置有朝向输送辊的下风筒,所述上风筒与下风筒均经出风管连接至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上风筒包含若干并列设置的上喷嘴,所述上喷嘴呈扁平状。

优选的,所述下风筒包含若干倾斜设置在接水槽的内侧壁上的下喷嘴,所述下喷嘴呈喇叭状。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电加热丝与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丝与温度传感器均连接至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吸水层由吸水海绵制成。

优选的,所述接水槽的内腔底部经回水管连接至回水箱。

优选的,所述接水槽呈斗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高效便捷,脱水的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接水槽,2-输送辊,201-辊轴,202-吸水层,3-上风筒,301-上喷嘴,4-下风筒,401-下喷嘴,5-出风管,6-鼓风机,7-回水管,8-回水箱,a-丝状塑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拉丝风干装置,包括接水槽1,所述接水槽1的内腔架设有若干输送辊2,若干所述输送辊2上下交替设置,所述输送辊2包含辊轴201,所述辊轴201外包裹有吸水层202,所述接水槽1的上方设置有朝向输送辊2的上风筒3,所述接水槽1的内腔在输送辊2下方设置有朝向输送辊2的下风筒4,所述上风筒3与下风筒4均经出风管5连接至鼓风机6;若干所述输送辊2上下交替设置,利于丝状塑料的双面进行风干脱水,同时增加同一时间进行风干脱水的丝状塑料的长度,提高风干脱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风筒3包含若干并列设置的上喷嘴301,所述上喷嘴301呈扁平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风筒4包含若干倾斜设置在接水槽1的内侧壁上的下喷嘴401,所述下喷嘴401呈喇叭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鼓风机6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电加热丝与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丝与温度传感器均连接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出风的温度,加快风干效率,又避免丝状塑料收到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层202由吸水海绵制成,当吸水海绵吸收水分至饱和状态时,工作人员可以手动挤压吸水海绵,将吸水海绵内的水体挤出至接水槽1,由于下风筒4设置1在接水槽1的中线上,挤水时,往侧边挤水,挤出方向远离下风筒4,避免水体进入下风筒4,吸水海绵可以重复利用,绿色环保、高效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1的内腔底部经回水管7连接至回水箱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1呈斗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丝状塑料依次经过若干输送辊2,附着在丝状塑料的双面上的大水珠均被输送辊2上的吸水层202擦拭,同时上风筒3与下风筒4同时工作,将附着在丝状塑料的双面上的细小水珠吹干。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塑料拉丝风干装置。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