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296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好并可按次序完全开模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现有的注塑模具包括有两板模和三板模,传统的两板模模具通常都较厚,需要开模距较大的注塑机方能正常生产,对注塑机的局限性较大。而传统的三板模则存在开模稳定性差、不能按次序完全开模等缺陷,现有的三板模已经无法满足日渐复杂的注塑模具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模具。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板、定模板、动模板、方铁、若干驱动装置、若干扣机件及顶出机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导柱,所述方铁及定模板依次穿设于所述导柱上;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相互对应配合设置,动模板与定模板围合形成一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方铁、定模板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油缸及装设于油缸内的活塞杆,所述油缸固定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装设于油缸内,另一端固于所述顶出机构上;所述扣机件包括扣机锁块及扣机顶板,所述扣机锁块固设于所述方铁外侧面上,所述扣机顶板设置于所述动模板外侧面上,所述扣机顶板上设有朝向定模板方向延伸的卡孔,所述扣机锁块卡设于所述卡孔内;所述定模板与动模板反向移动开模,所述油缸驱动活塞杆向定模板方向移动,活塞杆带动顶出机构向前移动,所述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型腔外。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推料板、固设于推料板上的推杆固定板及固设于推杆固定板上的推杆,所述活塞杆尾端装设于所述推杆固定板及推料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一油缸底板,所述油缸固设油缸底板上,所述油缸底板固设于所述定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板上沿开模方向设有导槽,所述方铁朝向定模板方向延伸设置有滑块,所述动模板朝向定模板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卡槽,滑块延伸出导槽外并卡入至卡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直伸边锁,所述直伸边锁包括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分别设置于动模板与方铁上并相向延伸,第一卡块上还设有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卡块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一调位长孔,限位板一端固定于定模板上,限位板的另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方铁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上还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固设于所述方铁上并卡设于所述调位长孔内,所述限位板可沿螺钉进行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方铁、底板与定模板间围合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顶出机构装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装置、扣机件、直伸边锁,所述驱动装置同时装设于所述顶出机构与定模板上,所述扣机件、直伸边锁均用于锁定定模板与动模板,从而使得注塑模具的开模合模稳定性更好,同时,可确保注塑模具依次序完全开模。此外,所述方铁与定模板间也进行开模,从而可大大减小对注塑模具开模距的要求,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0、定模板20、动模板30、方铁40、若干驱动装置50、若干扣机件60及顶出机构70。所述底板10的两侧均设有导柱11,所述方铁40及定模板20依次穿设于所述导柱11上。所述动模板30与定模板20相互对应配合设置,动模板 30与定模板20围合形成一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顶出机构70设置于所述底板 10、方铁40、定模板20之间,所述驱动装置50同时固设于所述顶出机构70与所述定模板20上,所述扣机件60卡扣连接于定模板20与动模块30上。

所述方铁40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方铁40分别设置于底板10的两侧。两方铁40、底板10与定模板20间围合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顶出机构70装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顶出机构70包括推料板71、推杆固定板72及推杆73,所述推杆固定板72固设于所述推料板71上,所述推杆73固设于所述推杆固定板72 上。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一油缸51、装设于油缸51内的活塞杆52及油缸底板 53,所述油缸51固设油缸底板53上,所述油缸底板53固定于所述定模板20 上,所述活塞杆52的一端装设于油缸内,另一端固于所述推料板71上。所述定模板20与动模板30反向移动开模,所述活塞杆52向前推动所述推杆73,所述推杆73将产品顶出型腔外。

所述扣机件60包括一扣机锁块61及一扣机顶板62,所述扣机锁块61固设于所述方铁40外侧面上,所述扣机顶板62设置于所述动模板30外侧面上。所述扣机顶板62上设有朝向定模板20方向延伸的卡孔(图未示),合模时,所述扣机锁块61卡设于所述卡孔内。所述定模板20上沿开模方向设有一导槽21,所述方铁40朝向定模板20方向延伸设置有一滑块41,所述动模板30对应于定模板20的表面上设有一卡槽31,合模状态时,所述滑块41延伸出所述导槽21 并卡入至所述卡槽31内。

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若干直伸边锁80,所述直伸边锁80包括第一卡块81 及第二卡块82,所述第一卡块81及第二卡块82分别设置于动模板30与方铁 40上并相向延伸。所述第一卡块81及第二卡块82的尾端均设有一卡钩(图未示),第一卡块81上还设有一限位槽(图未示),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块82 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若干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限位板90,所述限位板90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定模板20上,限位板90的另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推料板71上。具体地,所述限位板90上设有一调位长孔91,所述推料板71外侧面上设有一螺钉,螺钉凸出于推料板71外侧面上并卡设于所述调位长孔91内,所述限位板71可沿螺钉进行位置移动。

开模时,所述定模板20与动模板30反向移动开模,同时,所述扣机锁块 61自扣机顶板62内移出,所述第二卡块82自第一卡块81内移出,所述滑块 41自所述卡槽31内脱出,直至动模板30与定模板20完全分离;所述油缸51 驱动活塞杆52向定模板20方向移动,所述活塞杆52带动顶出机构70向前移动,所述推杆73将产品自型腔内顶出。合模时,动模板30先盖合于所述定模板20上,同时,所述扣机锁块61卡设于扣机顶板62内,所述第二卡块82卡设于第一卡块81内,所述滑块41卡设于所述卡槽31内,直至动模板30与定模板20完全贴合;最后,所述方铁40与定模板20间合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装置、扣机件、直伸边锁,所述驱动装置同时装设于所述顶出机构与定模板上,所述扣机件、直伸边锁均用于锁定定模板与动模板,从而使得注塑模具的开模合模稳定性更好,同时,可确保注塑模具依次序完全开模。此外,所述方铁与定模板间也进行开模,从而可大大减小对注塑模具开模距的要求,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