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069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合机,尤其涉及一种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



背景技术:

贴合机又称复合机,就是将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材料用粘合剂粘合在一块。如薄膜和铝箔、薄膜、纸张等就经常会用到。亦可和胶片、海绵、布料等复合。常见的软包装材料基本上都是复合成品。

热熔胶膜是一种带离型纸或不带离型纸的膜类产品,可以方便地进行连续或间歇操作。可广泛用于各类织物、纸张、高分子材料及金属粘合。

热熔胶膜贴合机,在对基材进行贴合时,需要预热融化热熔胶,便于胶膜与基材的粘合,但现有的热熔胶膜贴合机在预热时,部分胶体并未融化,存在预热不均的情况,导致贴合后的复合材料容易脱落,且现有的热熔胶膜贴合机工作一次只能加工一层复合材料,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包括胶膜贴合机主体、底座、第一张紧调节辊轴、转杆、滚轮、固定座、锁紧螺母、第二张紧调节辊轴、第一基材、第一热熔胶膜、第二热熔胶膜、第二基材、右导向辊轴、均匀预热装置、预热主体、主动轮、橡胶层、电热网、耐磨层、加热电源、定位辊轴、左导向辊轴、滚动轴、压轮、下压轮、上压轮、剪裁座、切刀、转轴、卷筒、万向轮、顶板,所述胶膜贴合机主体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右上方设有第一张紧调节辊轴,所述第一张紧调节辊轴包括转杆、滚轮、固定座以及锁紧螺母,所述转杆一端与滚轮转轴连接,所述转杆另一端与固定座转轴连接,且转杆与固定座连接处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张紧调节辊轴上方设有第二张紧调节辊轴,所述第二张紧调节辊轴结构与第一张紧调节辊轴相同,所述第一张紧调节辊轴下端设有第一基材,所述第一张紧调节辊轴上端设有第一热熔胶膜,所述第二张紧调节辊轴下端设有第二热熔胶膜,所述第二张紧调节辊轴上端设有第二基材,所述第一热熔胶膜和第二热熔胶膜均绕过右导向辊轴,且第一热熔胶膜和第二热熔胶膜均穿过均匀预热装置,所述均匀预热装置左侧分别设有四左导向辊轴,所述第一基材和第一热熔胶膜组成第一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复合材料绕过胶膜贴合机主体下端两左导向辊轴,所述第二热熔胶膜和第二基材组成第二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复合材料绕过胶膜贴合机主体上端两左导向辊轴,所述左导向辊轴左端设有主动压轮,所述主动压轮设于第一复合材料和第二复合材料之间,且主动压轮由滚动轴和安装于滚动轴上的压轮组成,所述主动压轮下方设有下压轮,所述主动压轮上方设有上压轮,所述胶膜贴合机主体左端设有两剪裁座,两所述剪裁座上均开有刀槽,所述刀槽内置切刀,所述剪裁座左方设有两转轴,两所述转轴上均安装有卷筒,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若干万向轮,所述胶膜贴合机主体顶部设有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均匀预热装置包括预热主体、主动轮、橡胶层、电热网、耐磨层、加热电源以及定位辊轴,所述预热主体右端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胶膜贴合机主体背部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预热主体左端设有从动轮,且从动轮与主动轮均设于传送带内部,所述传送带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橡胶层、电热网以及耐磨层,所述电热网与加热电源电连接,所述预热主体上下端分别设有定位辊轴,所述定位辊轴结构与第一张紧调节辊轴相同。

进一步的,两所述转轴通过链条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主动压轮与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均设于胶膜贴合机主体背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辊轴表面涂有热熔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设计科学合理,本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通过定位辊轴使热熔胶膜与高温的传送带接触紧密,且高温的传送带加热均匀,避免了局部胶体未融化的情况,且本装置可一次性加工两层复合材料,工作效率相比传统的贴合机,有着极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均匀预热装置效果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张紧调节辊轴效果图;

图中:1、胶膜贴合机主体,2、底座,3、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01、转杆,302、滚轮,303、固定座,304、锁紧螺母,4、第二张紧调节辊轴,5、第一基材,6、第一热熔胶膜,7、第二热熔胶膜,8、第二基材,9、右导向辊轴,10、均匀预热装置,101、预热主体,102、主动轮,103、橡胶层,104、电热网,105、耐磨层,106、加热电源,107、定位辊轴,11、左导向辊轴,12、滚动轴,13、压轮,14、下压轮,15、上压轮,16、剪裁座,17、切刀,18、转轴,19、卷筒,20、万向轮,21、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包括胶膜贴合机主体1、底座2、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转杆301、滚轮302、固定座303、锁紧螺母304、第二张紧调节辊轴4、第一基材5、第一热熔胶膜6、第二热熔胶膜7、第二基材8、右导向辊轴9、均匀预热装置10、预热主体101、主动轮102、橡胶层103、电热网104、耐磨层105、加热电源106、定位辊轴107、左导向辊轴11、滚动轴12、压轮13、下压轮14、上压轮15、剪裁座16、切刀17、转轴18、卷筒19、万向轮20、顶板21,所述胶膜贴合机主体1底端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右上方设有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所述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包括转杆301、滚轮302、固定座303以及锁紧螺母304,所述转杆301一端与滚轮302转轴连接,所述转杆301另一端与固定座303转轴连接,且转杆301与固定座303连接处安装有锁紧螺母304,所述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上方设有第二张紧调节辊轴4,所述第二张紧调节辊轴4结构与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相同,所述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下端设有第一基材5,所述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上端设有第一热熔胶膜6,所述第二张紧调节辊轴4下端设有第二热熔胶膜7,所述第二张紧调节辊轴4上端设有第二基材8,所述第一热熔胶膜6和第二热熔胶膜7均绕过右导向辊轴9,且第一热熔胶膜6和第二热熔胶膜7均穿过均匀预热装置10,所述均匀预热装置10左侧分别设有四左导向辊轴11,所述第一基材5和第一热熔胶膜6组成第一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复合材料绕过胶膜贴合机主体1下端两左导向辊轴11,所述第二热熔胶膜7和第二基材8组成第二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复合材料绕过胶膜贴合机主体1上端两左导向辊轴11,所述左导向辊轴11左端设有主动压轮,所述主动压轮设于第一复合材料和第二复合材料之间,且主动压轮由滚动轴12和安装于滚动轴12上的压轮13组成,所述主动压轮下方设有下压轮14,所述主动压轮上方设有上压轮15,所述胶膜贴合机主体1左端设有两剪裁座16,两所述剪裁座16上均开有刀槽,所述刀槽内置切刀17,所述剪裁座16左方设有两转轴18,两所述转轴18上均安装有卷筒19,所述底座2底部安装有若干万向轮20,所述胶膜贴合机主体1顶部设有顶板21,所述均匀预热装置10包括预热主体101、主动轮102、橡胶层103、电热网104、耐磨层105、加热电源106以及定位辊轴107,所述预热主体101右端设有主动轮102,所述主动轮102与胶膜贴合机主体1背部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预热主体101左端设有从动轮,且从动轮与主动轮102均设于传送带内部,所述传送带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橡胶层103、电热网104以及耐磨层105,所述电热网104与加热电源106电连接,所述预热主体101上下端分别设有定位辊轴107,所述定位辊轴107结构与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相同,两所述转轴18通过链条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主动压轮与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均设于胶膜贴合机主体1背部,所述定位辊轴107表面涂有热熔胶。

先将第一热熔胶膜6和第一基材5绕过第一张紧辊轴3,穿过均匀预热装置10底部,穿过主动压轮和下压轮14,缠绕在胶膜贴合机主体1下端的卷筒19上,再将第二热熔胶膜7和第二基材8绕过第二张紧辊轴4,穿过均匀预热装置10底部,穿过主动压轮和上压轮15,缠绕在胶膜贴合机主体1下端的卷筒19上,然后转动第一张紧调节辊轴3或第二张紧调节辊轴4上的转杆301,调节到合适的张紧度后,再通过锁紧螺母304锁死转杆301,随后打开均匀预热装置10上的加热电源106,通过转动定位辊轴107,令第一热熔胶膜6或第二热熔胶膜7与高温的传送带充分的紧密的接触,进行预热,最后打开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三驱动电机带动整个贴合机对第一基材5、第一热熔胶膜6、第二热熔胶膜7以及第二基材8进行贴合和传送,并收集在卷筒19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设计科学合理,本预热均匀高效的热熔胶膜贴合机通过定位辊轴使热熔胶膜与高温的传送带接触紧密,且高温的传送带加热均匀,避免了局部胶体未融化的情况,且本装置可一次性加工两层复合材料,工作效率相比传统的贴合机,有着极大的提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