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219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真空检漏仪、压力表、测长仪、显微镜、乘法器等均属于仪器仪表。广义来说,仪器仪表也可具有自动控制、报警、信号传递和数据处理等功能,例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中的气动调节仪表,和电动调节仪表,以及集散型仪表控制系统也皆属于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的外壳材质有不锈钢、铝、塑料等,其中废旧塑料外壳回收过程需要对其进行粉碎,粉碎过后的塑料外壳可利用再次生产,使得废旧塑料外壳可循环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的粉碎装置存在粉碎不够彻底,粉碎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待研发一种能够将塑料外壳粉碎彻底,提高了粉碎效率的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目前的粉碎装置存在粉碎不够彻底,粉碎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塑料外壳粉碎彻底,提高了粉碎效率的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包括有底板、收集框、第一侧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二侧板、顶板、第一破碎机构、联动机构和第二破碎机构;第一侧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一侧部,第二侧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侧部;顶板一端部与第一侧板顶部固接,顶板另一端部与第二侧板顶部固接;第一破碎机构固接于顶板,联动机构与第一破碎机构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破碎机构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侧板固接,第二破碎机构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二侧板固接;同时第一破碎机构与联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

优选地,第一破碎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齿轮、安装架、第三齿轮、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一破碎框、第一破碎轮、第二破碎轮和第一网板;第一轴承座、安装架和第二轴承座依次固接于第一破碎框一侧部,第一转轴贯穿于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一齿轮固接,第一转轴另一端部与第一破碎轮固接;电机固接于安装架,第二转轴一端部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固接,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三转轴贯穿于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一端部与第二破碎轮固接,第三转轴另一端部与第一皮带轮固接;第三齿轮固接于第三转轴上,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网板固接于搅拌框内侧。

优选地,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二皮带轮、第一平皮带、第一锥齿轮、第四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二锥齿轮、第五转轴、第四轴承座、第六转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和第五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和第五轴承座自上而下依次固接于第一侧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一侧部;第六转轴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固接;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六转轴上,且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式连接;第四转轴与第四轴承座枢接,第四转轴底端与第四轴承座固接;第四转轴顶端与第三锥齿轮固接,且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五转轴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三皮带轮固接;第二锥齿轮固接于第五转轴上,且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二破碎机构传动式连接。

优选地,第二破碎机构包括有第六轴承座、第七转轴、第七轴承座、第四皮带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八转轴、第二网板、第二破碎框、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第二破碎框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侧板固接,第二破碎框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二侧板固接;第六轴承座和第七轴承座嵌于第二破碎框两侧,第七转轴与第六轴承座枢接,第七转轴一端部与第四齿轮固接;第四皮带轮固接于第七转轴上,且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三皮带轮传动式连接;第八转轴与第七轴承座枢接;第八转轴一端部与第五齿轮固接,且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二网板固接于第二破碎框底部,第一破碎辊固接于第八转轴上,第二破碎辊固接于第七转轴上。

优选地,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仪表仪器废旧塑料外壳需要粉碎时,工人将塑料外壳倒入第一破碎机构内,控制第一破碎机构进行破碎,破碎达标的塑料外壳落入第二破碎机构内,第一破碎机构通过联动机构带动第二破碎机构运作,第二破碎机构对塑料外壳进行再次破碎,使得废旧塑料外壳能够粉碎的更彻底,达到能够进行再次利用的效果,破碎过程省时省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因为第一破碎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齿轮、安装架、第三齿轮、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一破碎框、第一破碎轮、第二破碎轮和第一网板;第一轴承座、安装架和第二轴承座依次固接于第一破碎框一侧部,第一转轴贯穿于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一齿轮固接,第一转轴另一端部与第一破碎轮固接;电机固接于安装架,第二转轴一端部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固接,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三转轴贯穿于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一端部与第二破碎轮固接,第三转轴另一端部与第一皮带轮固接;第三齿轮固接于第三转轴上,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网板固接于搅拌框内侧,所以当仪表仪器废旧塑料外壳需要破碎时,将塑料外壳倒入第一破碎框内,控制电机转动,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与第二齿轮配合,进而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破碎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破碎轮转动,第一破碎轮和第二破碎轮配合将塑料外壳进行破碎,破碎达标的塑料外壳通过第一网板落入第二破碎机构内进行再次破碎。

因为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二皮带轮、第一平皮带、第一锥齿轮、第四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二锥齿轮、第五转轴、第四轴承座、第六转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和第五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和第五轴承座自上而下依次固接于第一侧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一侧部;第六转轴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固接;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六转轴上,且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式连接;第四转轴与第四轴承座枢接,第四转轴底端与第四轴承座固接;第四转轴顶端与第三锥齿轮固接,且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五转轴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三皮带轮固接;第二锥齿轮固接于第五转轴上,且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二破碎机构传动式连接,所以当第一皮带轮转动时,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六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配合,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由于第四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配合,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五转轴转动,第五转轴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进而第三皮带轮带动第二平皮带转动。

因为第二破碎机构包括有第六轴承座、第七转轴、第七轴承座、第四皮带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八转轴、第二网板、第二破碎框、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第二破碎框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侧板固接,第二破碎框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二侧板固接;第六轴承座和第七轴承座嵌于第二破碎框两侧,第七转轴与第六轴承座枢接,第七转轴一端部与第四齿轮固接;第四皮带轮固接于第七转轴上,且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三皮带轮传动式连接;第八转轴与第七轴承座枢接;第八转轴一端部与第五齿轮固接,且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二网板固接于第二破碎框底部,第一破碎辊固接于第八转轴上,第二破碎辊固接于第七转轴上,当废旧塑料外壳进行破碎时,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带动第七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破碎辊和第五齿轮转动,由于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配合,第五齿轮带动第六齿轮转动,且第六齿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五齿轮相反,第六齿轮带动第八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破碎辊转动,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破碎方向不同,提高了废旧塑料外壳的粉碎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破碎机构对仪器仪表废旧塑料外壳进行破碎回收,同时第一破碎机构通过联动机构带动第二破碎机构运作,第二破碎机构对废旧塑料外壳进行深度破碎,从而达到将废旧塑料外壳彻底粉碎,提高粉碎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破碎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破碎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联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破碎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收集框,3-第一侧板,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第二侧板,7-顶板,8-第一破碎机构,81-第一齿轮,82-第一转轴,83-第一轴承座,84-第二齿轮,85-安装架,86-第三齿轮,87-第二转轴,88-第二轴承座,89-第三转轴,810-电机,811-第一皮带轮,812-第一破碎框,813-第一破碎轮,814-第二破碎轮,815-第一网板,9-联动机构,91-第二皮带轮,92-第一平皮带,93-第一锥齿轮,94-第四转轴,95-第三轴承座,96-第三皮带轮,97-第二平皮带,98-第二锥齿轮,99-第五转轴,910-第四轴承座,911-第六转轴,912-第三锥齿轮,913-第五轴承座,914-第四锥齿轮,10-第二破碎机构,101-入料口,102-第六轴承座,103-第七转轴,104-第七轴承座,105-第四皮带轮,106-第四齿轮,107-第五齿轮,108-第八转轴,109-第二网板,110-第一破碎辊,111-第二破碎辊,112-第二破碎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侧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二侧板6、顶板7、第一破碎机构8、联动机构9和第二破碎机构10;第一侧板3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第二侧板6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1远离第一侧板3的一侧部;顶板7一端部与第一侧板3顶部固接,顶板7另一端部与第二侧板6顶部固接;第一破碎机构8固接于顶板7,联动机构9与第一破碎机构8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破碎机构10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侧板3固接,第二破碎机构10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接板5与第二侧板6固接;同时第一破碎机构8与联动机构9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

实施例2

一种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侧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二侧板6、顶板7、第一破碎机构8、联动机构9和第二破碎机构10;第一侧板3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第二侧板6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1远离第一侧板3的一侧部;顶板7一端部与第一侧板3顶部固接,顶板7另一端部与第二侧板6顶部固接;第一破碎机构8固接于顶板7,联动机构9与第一破碎机构8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破碎机构10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侧板3固接,第二破碎机构10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接板5与第二侧板6固接;同时第一破碎机构8与联动机构9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

第一破碎机构8包括有第一齿轮81、第一转轴82、第一轴承座83、第二齿轮84、安装架85、第三齿轮86、第二转轴87、第二轴承座88、第三转轴89、电机810、第一皮带轮811、第一破碎框812、第一破碎轮813、第二破碎轮814和第一网板815;第一轴承座83、安装架85和第二轴承座88依次固接于第一破碎框812一侧部,第一转轴82贯穿于第一轴承座83;第一转轴82一端部与第一齿轮81固接,第一转轴82另一端部与第一破碎轮813固接;电机810固接于安装架85,第二转轴87一端部与电机810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转轴87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84固接,且第二齿轮84与第一齿轮81啮合;第三转轴89贯穿于第二轴承座88,第三转轴89一端部与第二破碎轮814固接,第三转轴89另一端部与第一皮带轮811固接;第三齿轮86固接于第三转轴89上,且第三齿轮86与第二齿轮84啮合,第一网板815固接于搅拌框内侧。

实施例3

一种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侧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二侧板6、顶板7、第一破碎机构8、联动机构9和第二破碎机构10;第一侧板3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第二侧板6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1远离第一侧板3的一侧部;顶板7一端部与第一侧板3顶部固接,顶板7另一端部与第二侧板6顶部固接;第一破碎机构8固接于顶板7,联动机构9与第一破碎机构8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破碎机构10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侧板3固接,第二破碎机构10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接板5与第二侧板6固接;同时第一破碎机构8与联动机构9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

第一破碎机构8包括有第一齿轮81、第一转轴82、第一轴承座83、第二齿轮84、安装架85、第三齿轮86、第二转轴87、第二轴承座88、第三转轴89、电机810、第一皮带轮811、第一破碎框812、第一破碎轮813、第二破碎轮814和第一网板815;第一轴承座83、安装架85和第二轴承座88依次固接于第一破碎框812一侧部,第一转轴82贯穿于第一轴承座83;第一转轴82一端部与第一齿轮81固接,第一转轴82另一端部与第一破碎轮813固接;电机810固接于安装架85,第二转轴87一端部与电机810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转轴87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84固接,且第二齿轮84与第一齿轮81啮合;第三转轴89贯穿于第二轴承座88,第三转轴89一端部与第二破碎轮814固接,第三转轴89另一端部与第一皮带轮811固接;第三齿轮86固接于第三转轴89上,且第三齿轮86与第二齿轮84啮合,第一网板815固接于搅拌框内侧。

联动机构9包括有第二皮带轮91、第一平皮带92、第一锥齿轮93、第四转轴94、第三轴承座95、第三皮带轮96、第二平皮带97、第二锥齿轮98、第五转轴99、第四轴承座910、第六转轴911、第三锥齿轮912、第四锥齿轮914和第五轴承座913;第三轴承座95、第四轴承座910和第五轴承座913自上而下依次固接于第一侧板3靠近第二侧板6的一侧部;第六转轴911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95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93固接;第二皮带轮91固接于第六转轴911上,且第二皮带轮91通过第一平皮带92与第一皮带轮811传动式连接;第四转轴94与第四轴承座910枢接,第四转轴94底端与第四轴承座910固接;第四转轴94顶端与第三锥齿轮912固接,且第三锥齿轮912与第一锥齿轮93啮合;第五转轴99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913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三皮带轮96固接;第二锥齿轮98固接于第五转轴99上,且第二锥齿轮98与第四锥齿轮914啮合;第三皮带轮96通过第二平皮带97与第二破碎机构10传动式连接。

实施例4

一种仪表仪器废旧外壳回收用高效粉碎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侧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二侧板6、顶板7、第一破碎机构8、联动机构9和第二破碎机构10;第一侧板3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第二侧板6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1远离第一侧板3的一侧部;顶板7一端部与第一侧板3顶部固接,顶板7另一端部与第二侧板6顶部固接;第一破碎机构8固接于顶板7,联动机构9与第一破碎机构8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破碎机构10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侧板3固接,第二破碎机构10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接板5与第二侧板6固接;同时第一破碎机构8与联动机构9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

第一破碎机构8包括有第一齿轮81、第一转轴82、第一轴承座83、第二齿轮84、安装架85、第三齿轮86、第二转轴87、第二轴承座88、第三转轴89、电机810、第一皮带轮811、第一破碎框812、第一破碎轮813、第二破碎轮814和第一网板815;第一轴承座83、安装架85和第二轴承座88依次固接于第一破碎框812一侧部,第一转轴82贯穿于第一轴承座83;第一转轴82一端部与第一齿轮81固接,第一转轴82另一端部与第一破碎轮813固接;电机810固接于安装架85,第二转轴87一端部与电机810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转轴87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84固接,且第二齿轮84与第一齿轮81啮合;第三转轴89贯穿于第二轴承座88,第三转轴89一端部与第二破碎轮814固接,第三转轴89另一端部与第一皮带轮811固接;第三齿轮86固接于第三转轴89上,且第三齿轮86与第二齿轮84啮合,第一网板815固接于搅拌框内侧。

联动机构9包括有第二皮带轮91、第一平皮带92、第一锥齿轮93、第四转轴94、第三轴承座95、第三皮带轮96、第二平皮带97、第二锥齿轮98、第五转轴99、第四轴承座910、第六转轴911、第三锥齿轮912、第四锥齿轮914和第五轴承座913;第三轴承座95、第四轴承座910和第五轴承座913自上而下依次固接于第一侧板3靠近第二侧板6的一侧部;第六转轴911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95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93固接;第二皮带轮91固接于第六转轴911上,且第二皮带轮91通过第一平皮带92与第一皮带轮811传动式连接;第四转轴94与第四轴承座910枢接,第四转轴94底端与第四轴承座910固接;第四转轴94顶端与第三锥齿轮912固接,且第三锥齿轮912与第一锥齿轮93啮合;第五转轴99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913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三皮带轮96固接;第二锥齿轮98固接于第五转轴99上,且第二锥齿轮98与第四锥齿轮914啮合;第三皮带轮96通过第二平皮带97与第二破碎机构10传动式连接。

第二破碎机构10包括有第六轴承座102、第七转轴103、第七轴承座104、第四皮带轮105、第四齿轮106、第五齿轮107、第八转轴108、第二网板109、第二破碎框112、第一破碎辊110和第二破碎辊111;第二破碎框112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侧板3固接,第二破碎框112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接板5与第二侧板6固接;第六轴承座102和第七轴承座104嵌于第二破碎框112两侧,第七转轴103与第六轴承座102枢接,第七转轴103一端部与第四齿轮106固接;第四皮带轮105固接于第七转轴103上,且第四皮带轮105通过第二平皮带97与第三皮带轮96传动式连接;第八转轴108与第七轴承座104枢接;第八转轴108一端部与第五齿轮107固接,且第五齿轮107与第四齿轮106啮合;第二网板109固接于第二破碎框112底部,第一破碎辊110固接于第八转轴108上,第二破碎辊111固接于第七转轴103上。

第一破碎辊110和第二破碎辊111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仪表仪器废旧塑料外壳需要粉碎时,工人将塑料外壳倒入第一破碎机构8内,控制第一破碎机构8进行破碎,破碎达标的塑料外壳落入第二破碎机构10内,第一破碎机构8通过联动机构9带动第二破碎机构10运作,第二破碎机构10对塑料外壳进行再次破碎,使得废旧塑料外壳能够粉碎的更彻底,达到能够进行再次利用的效果,破碎过程省时省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因为第一破碎机构8包括有第一齿轮81、第一转轴82、第一轴承座83、第二齿轮84、安装架85、第三齿轮86、第二转轴87、第二轴承座88、第三转轴89、电机810、第一皮带轮811、第一破碎框812、第一破碎轮813、第二破碎轮814和第一网板815;第一轴承座83、安装架85和第二轴承座88依次固接于第一破碎框812一侧部,第一转轴82贯穿于第一轴承座83;第一转轴82一端部与第一齿轮81固接,第一转轴82另一端部与第一破碎轮813固接;电机810固接于安装架85,第二转轴87一端部与电机810的输出端传动式连接,第二转轴87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84固接,且第二齿轮84与第一齿轮81啮合;第三转轴89贯穿于第二轴承座88,第三转轴89一端部与第二破碎轮814固接,第三转轴89另一端部与第一皮带轮811固接;第三齿轮86固接于第三转轴89上,且第三齿轮86与第二齿轮84啮合,第一网板815固接于搅拌框内侧,所以当仪表仪器废旧塑料外壳需要破碎时,将塑料外壳倒入第一破碎框812内,控制电机810转动,电机810带动第二转轴87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84转动,由于第一齿轮81和第三齿轮86均与第二齿轮84配合,进而带动第一齿轮81和第二齿轮84转动,第一齿轮81带动第一转轴8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破碎轮813转动,第三齿轮86带动第三转轴89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破碎轮814转动,第一破碎轮813和第二破碎轮814配合将塑料外壳进行破碎,破碎达标的塑料外壳通过第一网板815落入第二破碎机构10内进行再次破碎。

因为联动机构9包括有第二皮带轮91、第一平皮带92、第一锥齿轮93、第四转轴94、第三轴承座95、第三皮带轮96、第二平皮带97、第二锥齿轮98、第五转轴99、第四轴承座910、第六转轴911、第三锥齿轮912、第四锥齿轮914和第五轴承座913;第三轴承座95、第四轴承座910和第五轴承座913自上而下依次固接于第一侧板3靠近第二侧板6的一侧部;第六转轴911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95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93固接;第二皮带轮91固接于第六转轴911上,且第二皮带轮91通过第一平皮带92与第一皮带轮811传动式连接;第四转轴94与第四轴承座910枢接,第四转轴94底端与第四轴承座910固接;第四转轴94顶端与第三锥齿轮912固接,且第三锥齿轮912与第一锥齿轮93啮合;第五转轴99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913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三皮带轮96固接;第二锥齿轮98固接于第五转轴99上,且第二锥齿轮98与第四锥齿轮914啮合;第三皮带轮96通过第二平皮带97与第二破碎机构10传动式连接,所以当第一皮带轮811转动时,第一皮带轮811通过第一平皮带92带动第二皮带轮91转动,第二皮带轮91带动第六转轴91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93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93与第三锥齿轮912配合,第一锥齿轮93带动第三锥齿轮912转动,第三锥齿轮912带动第四转轴94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锥齿轮914转动,由于第四锥齿轮914与第二锥齿轮98配合,第四锥齿轮914带动第二锥齿轮98转动,从而带动第五转轴99转动,第五转轴99带动第三皮带轮96转动,进而第三皮带轮96带动第二平皮带97转动。

因为第二破碎机构10包括有第六轴承座102、第七转轴103、第七轴承座104、第四皮带轮105、第四齿轮106、第五齿轮107、第八转轴108、第二网板109、第二破碎框112、第一破碎辊110和第二破碎辊111;第二破碎框112一侧部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侧板3固接,第二破碎框112另一侧部通过第二连接板5与第二侧板6固接;第六轴承座102和第七轴承座104嵌于第二破碎框112两侧,第七转轴103与第六轴承座102枢接,第七转轴103一端部与第四齿轮106固接;第四皮带轮105固接于第七转轴103上,且第四皮带轮105通过第二平皮带97与第三皮带轮96传动式连接;第八转轴108与第七轴承座104枢接;第八转轴108一端部与第五齿轮107固接,且第五齿轮107与第四齿轮106啮合;第二网板109固接于第二破碎框112底部,第一破碎辊110固接于第八转轴108上,第二破碎辊111固接于第七转轴103上,当废旧塑料外壳进行破碎时,第三皮带轮96通过第二平皮带97带动第四皮带轮105转动,第四皮带轮105带动第七转轴10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破碎辊111和第五齿轮107转动,由于第五齿轮107与第六齿轮配合,第五齿轮107带动第六齿轮转动,且第六齿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五齿轮107相反,第六齿轮带动第八转轴108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破碎辊110转动,第一破碎辊110和第二破碎辊111破碎方向不同,提高了废旧塑料外壳的粉碎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