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7138阅读:10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内抽芯结构是注塑模具常用的结构。目前现有的用于注塑模具上的内抽芯结构大多由较多的零部件组合而成,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和运行稳定可靠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其包括滑块、两个斜楔块、滑块座和耐磨板,其中,所述滑块的一端两侧通过燕尾槽能相对滑动地安装有两个斜楔块,所述滑块和两个斜楔块设置于所述滑块座内,所述滑块座与所述滑块之间通过限位组件联动,所述两个斜楔块的底部向下延伸有限位凸台,配合所述限位凸台于所述耐磨板上开设有两个“L”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滑块座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耐磨板上。

特别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对应开设于所述滑块和滑块座上的轴孔,两者的轴孔内通过穿设限位轴进行连接。

特别地,所述滑块和两个斜楔块的一端伸出所述滑块座设置,所述滑块座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对滑块和两个斜楔块进行固定的压板。

特别地,所述滑块座的两侧通过压条限位装配于模架板上。

特别地,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动力源的“T”型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注塑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的滑块和两个斜楔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包括滑块1、两个斜楔块2、滑块座3和耐磨板4,所述滑块1的一端两侧通过燕尾槽5能相对滑动地安装有两个斜楔块2,所述滑块1和两个斜楔块2设置于所述滑块座3内,所述滑块1和两个斜楔块2的一端伸出所述滑块座3设置,所述滑块座3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对滑块1和两个斜楔块2进行固定的压板6,所述滑块1的另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动力源的“T”型槽7。

所述滑块1上和所述滑块座3的两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轴孔,两者的轴孔内通过穿设限位轴8进行连接。

所述两个斜楔块2的底部向下延伸有限位凸台9,配合所述限位凸台9于所述耐磨板4上开设有两个“L”型的限位槽10,所述限位凸台9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0内,所述滑块座3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耐磨板4上,且所述滑块座3的两侧通过压条11限位装配于模架板上。

上述抽芯机构工作过程:开模后滑块1在动力源拉动下开始移动,两个斜楔块2在滑块1的带动下,同时限位槽10的A处在限位凸台9的限位作用下使得两个斜楔块2沿垂直滑块1运动方向移动(图2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滑块和两个斜楔块的运动方向),即产品抽芯方向移动,完成第一次抽芯动作;滑块1继续移动,此时两个斜楔块2已经脱离限位槽10的A处的限位,这时滑块1、两个斜楔块2和滑块座3通过限位轴8在滑块1的拉动下一起沿滑块运动方向移动,直到限位槽10的B处限位,此时整个抽芯运动结束,完成抽芯。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