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规则成型面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水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5983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规则成型面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水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规则成型面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水路。



背景技术:

现在注塑加工的精度不断进步,注塑时间也在逐步减少。现有技术中V型的成型凹模在成型冷却时,所采用的冷却水路如图1所示的,这种冷却方式虽然加工简单,但在经过多年的运用后,已不能达到现在新产品对于时间与效率的要求。原有冷却方式的冷却水孔与成型面的距离不一致,且不能保证冷却水的完全循环,因而出出以下两点问题:1、冷却时间偏长;2、冷却不均匀。因这两个问题,造成注塑加工的过程时间偏长,产品质量合格率不高,经常会因为冷却不均匀而出现色差、表面颗粒不均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冷却时间、冷却均匀的不规则成型面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水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规则成型面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水路,包括成型板,所述成型板上设置有V型的成型凹槽,所述成型凹槽的下侧设置有V型状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第一段水路、第二段水路、第三段水路和第四段水路,所述第一段水路从成型板的右侧水平进入到成型凹槽的下方,所述第二段水路右端与第一段水路相连通,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三段水路右端与第二段水路相连通,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四段水路上端与第三段水路相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段水路和第三段水路与V型的成型凹槽保持同样的斜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水路与第三段水路与V型的成型凹槽保持同样的距离,所述距离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水路、第二段水路、第三段水路和第四段水路的直径为10mm。

进一步地,第二段水路和第三段水路的下端均设置有喉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第二段水路和第三段水路,第二段水路和第三段水路且保持与成型凹槽面同样的斜度,并保持与成型凹槽面距离15mm,第二段水路与第三段水路分别与第一段水路和第四段水路相连接,然后并通过喉塞堵住第二段水路和第三段水路的下端开口,从而冷却水即可从第一段水路进入,然后分别经过第二段水路和第三段水路,最后从第四段水路流出,形成循环水路,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冷却方式以后,使冷却水形成了完全的循环,且保证了冷却水路与成型面的距离相等,从而大大的降低冷却时间、使得产品冷却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一种不规则成型面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水路,包括成型板1,所述成型板1上设置有V型的成型凹槽2,所述成型凹槽2的下侧设置有V型状的水路3,所述水路3包括第一段水路31、第二段水路32、第三段水路33和第四段水路34,所述第一段水路31从成型板的右侧水平进入到成型凹槽2的下方,所述第二段水路32右端与第一段水路31相连通,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三段水路33右端与第二段水路32相连通,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四段水路34上端与第三段水路33相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段水路32和第三段水路33与V型的成型凹槽2保持同样的斜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水路32与第三段水路33与V型的成型凹槽2保持同样的距离,所述距离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水路31、第二段水路32、第三段水路33和第四段水路34的直径为10mm。

进一步地,所示第二段水路32和第三段水路33的下端均设置有喉塞。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中,第二段水路32和第三段水路33且保持与成型凹槽2面同样的斜度,并保持与成型凹槽2距离15mm,第二段水路32与第三段水路33分别与第一段水路31和第四段水路34相连接,然后并通过喉塞堵住第二段水路32和第三段水路33的下端开口,从而冷却水即可从第一段水路31进入,然后分别经过第二段水路32和第三段水路33,最后从第四段水路34流出,形成循环水路,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冷却方式以后,使冷却水形成了完全的循环,且保证了冷却水路与成型面的距离相等,从而大大的降低冷却时间、使得产品冷却更为均匀。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