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的热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453阅读:3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流道的热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热流道的热嘴结构。



背景技术:

热流道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热流道模具是将传统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过加热,于每一成形时即不需要取出流道和浇道的一种崭新构造。热嘴是将熔融状态的原料挤压到成型的模具内的装置,热嘴上套有一个与浇口连接的浇口套。

现有申请号为20111015397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流道咀尖结构,包括硬质合金咀芯和热导材料咀套,咀套紧配合地套于咀芯上构成咀尖整体;咀芯内设一直流道,直流道末端分叉有复数个分流道,注塑时,熔融的原料从咀芯内流经,并流入数个分流道内。

但是,咀尖的数个分流道离产品分型面较近,导致位于浇口处的产品容易留下条纹,影响产品美观;咀尖处结构复杂,容易造成融料的残留,清理困难,影响下次注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流道的热嘴结构,其具有能够改善产品外观、解决融料清理困难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流道的热嘴结构,包括热嘴本体和咀芯,所述咀芯包括咀尖,所述咀芯远离咀尖的一端同轴设置有呈圆柱形的过料件,所述过料件的端面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三个过料槽,所述过料槽呈弧形且与过料件同轴,所述过料槽关于过料件的中心轴圆形阵列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料件设置有在咀芯远离咀尖的一端,并在过料件上开设三个过料槽,由于过料槽离浇口较远,融胶汇聚于浇口时产品不会出现条纹,避免了不良产品的出现。此外,过料槽相比圆形槽尺寸较大,注射压力也会相对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过料件背离咀尖的端面位于中心处凸起设置有呈锥形的导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流部呈锥形,用于对熔融的原料进行分流,使融料能够平滑的被分流至过料槽内,便于将融料通入过料槽内;同时,避免融料残留在过料件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热嘴本体包括过料孔,所述过料孔一端连接有浇口套,所述浇口套包括进料孔,所述进料孔内壁同轴设置有与过料件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口套用于将融料注入到模具内部,通过在进料孔内同轴设置定位孔,以用于配合过料件,对过料件进行定位;同时,使过料孔与咀芯之间形成间隙,使材料进过料槽分流后直接进入至浇口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过料槽远离过料件中心的圆弧面与过料孔同轴且半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料槽远离过料件中心的圆弧面与过料孔同轴,且半径相等,处在同一个弧面上,相交处平滑过渡,使融料在进入过料槽时不会在相交处残留,便于之后的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孔与过料孔同轴且半径大小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孔与过料孔同轴且半径相等,使得过料孔与料槽远离过料件中心的圆弧面在同一弧面上,两者没有接痕,在融料从过料槽内流出后,能够平滑流入进料孔内,使融料在流经过料孔、过料槽和进料孔时,不会产生残留,便于之后的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浇口套外圆周壁设置有与热嘴本体相抵的定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环,用于定位热嘴本体,使热嘴本体与浇口套不会发生相对移动,提高了注塑过程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过料槽离产品面比较远,融胶汇聚于浇口处时,产品面不容易出现条纹,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2、融胶流过的地方没有死角,融料没有残留,清胶更容易,不影响产品的二次注塑,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嘴本体;2、咀芯;21、咀尖;22、过料件;221、过料槽;222、导流部;11、过料孔;3、浇口套;31、进料孔;32、定位孔;33、定位环;4、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热流道的热嘴结构,参照图1和2,其包括热嘴本体1和咀芯2,咀芯2位于热嘴本体1内,咀芯2包括咀尖21,咀尖21靠近浇口4;咀芯2远离咀尖2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过料件22,过料件22为圆柱形结构,过料件22的端面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三个过料槽221,三个过料槽221为弧形槽,且轴线与过料件22轴线在一直线上;过料槽221关于过料件22的中心轴圆形阵列分布,保证过料的均匀;过料件22背离咀尖21的端面位于中心处凸起设置有呈锥形的导流部222,用于将融料平滑导入至过料槽221内。

参照图1,热嘴本体1包括过料孔11,过料孔11一端连接有浇口套3,浇口套3一端插入至过料孔11内,另一端与浇口4相通;浇口套3包括进料孔31,进料孔31内壁同轴设置有定位孔32,定位孔32与进料孔31配合,用于定位过料件22;浇口套3外圆周壁设置有与热嘴本体1相抵的定位环33,用于支撑和定位热嘴本体1,增加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1和2,咀芯2穿过进料孔31,并与进料孔31之间形成使融料流过的间隙。过料槽221远离过料件22中心的圆弧面与过料孔11同轴且半径相等,进料孔31与过料孔11同轴且半径大小相等,使融料在进入过料槽221时不会在相交处残留;进料孔31与过料孔11同轴且半径大小相等,使得过料孔11与料槽远离过料件22中心的圆弧面在同一弧面上,融料在流经过料孔11、过料槽221和进料孔31时,不会产生残留,便于之后的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