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滚塑制品预埋件专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3832阅读:1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滚塑制品预埋件专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埋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滚塑制品预埋件专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滚塑工艺是一种热塑性塑料中空成型方法,与吹塑工艺和注塑工艺对比时,滚塑工艺更能够在有限成本范围内轻而易举地生产出大小不同的中空塑料制品;随着滚塑工艺的进步,应用滚塑工艺制造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在加工滚塑产品过程中,需要多人同时安装和拆卸嵌件且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拆模时间过长会影响产品的收缩,对于严格要求的产品,导致产品合格率降低。

专利号为CN20488224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阀门弹簧实验固定装置,底座上固定有竖向的支杆,支杆上固定有水平的横杆,横杆和底座之间位于支杆的内侧还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上转动连接有带动压板上下移动的螺杆,横杆上固定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螺杆的上端部固定有手轮;压板下方设有浮动卡爪,底座上位于浮动卡爪的下方还设有固定卡爪,通过转动手轮,转动螺杆,实现螺杆的上下移动。将螺杆下方转动连接的压板置于合适的高度,操作固定卡爪和浮动卡爪分别固定在阀门弹簧的上下端,对阀门弹簧进行固定,转动手轮,操作压板沿着导向杆上下滑动,由于阀门弹簧定在压板上,通过压板对阀门弹簧进行压缩,进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经常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1.螺杆经常性丢失;2.螺杆大小装配错误;3.预埋件没有完全贴合模具表面;4.模具上的穿孔由于磨损变大导致预埋件位置公差太大,影响产品装配;5.模具反面长期磨损,损坏模具,影响模具使用寿命;6.螺杆旋不动而寻找专用工具的时间;7.不锈钢镶套长期使用脱落;8.滚塑制品在模具内收缩,从而出现滚塑制品局部变形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控制机构配合与调节机构的螺纹连接,使得控制机构带动固定机构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解决了螺杆经常性丢失;螺杆大小装配错误;预埋件没有完全贴合模具表面;模具上的穿孔由于磨损变大导致预埋件位置公差太大,影响产品装配;模具反面长期磨损,损坏模具,影响模具使用寿命;螺杆旋不动而寻找专用工具的时间;不锈钢镶套长期使用脱落;滚塑制品在模具内收缩,从而出现滚塑制品局部变形严重等等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滚塑制品预埋件专用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方;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内;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下方且与所述调节机构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以及所述底座上开设的模具穿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设置在模具穿孔上;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设置在所述限位架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以及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弹簧垫片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弹簧垫片相连接;以及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弹簧的顶端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限位架内;螺帽,所述螺帽设置在所述螺杆顶部;通口,所述通口沿着水平方向上开设在所述螺帽内;以及钢棒,所述钢棒贯穿插设在通口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钢棒两端开设有车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车槽内配合设置有卡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镶套,所述镶套与所述限位架底部螺纹

连接;以及预埋件,所述预埋件连接在所述镶套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

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限位架镂空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控制机构配合与调节机构的螺纹连接,使得控制机构带动固定机构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便于螺杆的更换,同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既可以用专用工具也可以纯手动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调整组件,利用弹簧自身弹力可调性优点,使得整个控制机构在工作的状态下,移动的速度可以控制调节,保证了预埋件固定的精准度;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预埋件为滚塑铜外六角预埋件,使得铜预埋件在滚塑制品在模具内收缩的时候,能够同步收缩,从而不会导致滚塑制品局部变形严重的缺陷;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与传统装置不同的是,在底座模具穿孔处壁厚加厚,从而加强模具强度。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更换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预埋件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用于滚塑制品预埋件专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滚塑制品预埋件专用固定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用于滚塑制品预埋件专用固定装置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控制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控制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9为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用于滚塑制品预埋件专用固定装置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滚塑制品预埋件专用固定装置,包括:

支撑机构1;

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方;

控制机构3,所述控制机构3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2内;以及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1下方且与所述调节机构2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控制机构3配合与调节机构2的螺纹连接,使得控制机构3自转的同时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控制固定机构4的预埋件42的固定夹紧,其目的在于,便于螺杆的更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既可以用专用工具也可以纯手动操作。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1以及所述底座11上开设的模具穿孔12。

值得一提的是,在模具穿孔处壁厚加厚,从而加强模具强度。

进一步,如图9所示,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

限位架21,所述限位架21设置在模具穿孔12上;

弹簧垫片22,所述弹簧垫片设置在所述限位架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以及调整组件23,所述调整组件23的底端与所述弹簧垫片22相连接。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调整组件23包括:

弹簧231,所述弹簧231的下端与所述弹簧垫片22相连接;以及螺母232,所述螺母232与所述弹簧231的顶端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整组件23,使得螺杆3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利用弹簧231的自身优点,即弹力可调性,使得整个控制机构3在工作的状态下,移动的速度可以控制调节,保证了预埋件42固定的精准度。

进一步,如图6、图8所示,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

螺杆31,所述螺杆31螺纹连接在所述限位架21内;

螺帽32,所述螺帽32设置在所述螺杆31顶部;

通口33,所述通口33沿着水平方向上开设在所述螺帽32内;以及钢棒34,所述钢棒34贯穿插设在通口33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钢棒34贯穿插设在通口33内,使得螺杆旋转不动时可以通过纯手动操作对钢棒34进行旋转,从而节省了寻找专用工具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螺杆31、螺母232均采用标准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钢棒34两端开设有车槽341。

进一步,如图8所示,所述车槽341内配合设置有卡簧342。

通过在车槽341中供装卡簧342,其目的在于卡簧342起着阻止孔上的钢棒34发生轴向运动的作用。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

镶套41,所述镶套41与所述限位架21底部螺纹连接;以及预埋件42,所述预埋件42连接在所述镶套41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预埋件42为滚塑铜外六角预埋件,其目的在于,滚塑制品在模具内收缩,铜预埋件能够同步收缩,从而不会导致滚塑制品局部变形严重的缺陷。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固定装置,其模具长期磨损,损坏模具,在本实施中,通过设置定制的镶套41,并且采用不锈钢材料,使得预埋件不与模具直接接触,增加了模具的耐磨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如图8所示,所述螺杆31与所述螺母232固定连接,其目的在于利用螺杆31的移动,从而带动调整组件23发生联动,又配合弹簧231一端与螺母23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弹簧垫片22固定连接,使得螺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压缩弹簧,从而达到装置的弹力可调节性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9、图10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如图10所示,所述限位架21镂空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架21镂空,使得整个装置敞开的,不影响其导热效果。

工作过程:首先将预埋件42与镶套41套设在一起,然后镶套41通过模具穿孔12与限位架21底部螺纹连接,此时转动钢棒34,从而带动螺杆31向下移动,同时调整组件23发生联动,从而通过弹簧231的弹性调节控制机构的弹性,对预埋件42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