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开盖模具的卸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4832发布日期:2018-06-12 21:2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开盖模具的卸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旋开盖模具的卸料机构。



背景技术:

铝质扭断式旋开盖产品的工艺流程是:片料涂布—盖杯成型—滚花成型—模塑成型;模塑成型工艺就是将该产品中的密封垫在熔融状态模压成型并粘接在盖中。模压成型的过程就是:密封垫原材料(胶米粒)经过加热到熔融状态后由挤出机挤出,切割刀均匀切割成胶粒先注在盖产品中,通过薄壁套、模压头受压在盖产品上,形成一个密闭合模型腔,在模压头继续受压状态下加压成型,成型后由卸料圈的推动盖产品的壁厚边缘从薄壁套中脱出排到集盖输送带,完成该工序的动作。现有技术的旋开盖模具如图7所示,模具中的薄壁套及卸料圈分别如图9、图10所示,由于盖型直径较大,瓶盖配合的瓶口尺寸与瓶盖配合封口尺寸间的直径差距较小,使得薄壁套的壁厚更加薄,且薄壁套与盖之间的间隙很小,加上薄壁套、盖产品的微量变形,使得盖产品在完成胶垫模压后很难从薄壁套中脱出来或脱不彻底,造成卡盖,盖产品变形等(见图8),严重影响了该工序的生产效率。公开日为2016年6月6日,开号为CN104384371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底盖自动卸料机构,包括底盖输送线,底盖输送线旁边设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另一边设有与升降平台配合的底盖分级推送装置;升降平台包括平台底座和升降驱动机构,平台底座上用于放置收集框;收集框内设有三个堆叠室,堆叠室的两侧内壁上设有多层等间距分布的垂直于底盖输送线的支撑梁;底盖分级推送装置包括推盖板和推盖驱动机构,推盖板在推盖驱动机构驱动下,沿垂直于底盖输送线的方向往复运动,将收集框内储存的底盖分次推送到底盖输送线上。该结构使底盖的存储与使用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工作过程中不需人工搬运,底盖出框由机构自动完成,节省人力资源。但该卸料装置结构复杂,不适用于在旋开盖模具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盖产品在完成胶垫模压后很难从薄壁套中脱出来或脱不彻底,造成卡盖,盖产品变形等,严重影响了该工序的生产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旋开盖模具的卸料机构,具有脱盖彻底,避免卡盖及盖产品变形,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旋开盖模具的卸料机构,所述旋开盖模具包括内模、外模、薄壁套及卸料圈,外模套设在内模的下部,薄壁套的下部套设在外模上,所述卸料圈套设在薄壁套的外周,所述薄壁套的外周沿薄壁套轴向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卸料圈的内侧边沿上向内凸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齿,所述旋开盖模具卸料时,卸料圈轴向移动带动卡齿在卡槽内滑动。本实用新型在卸料圈的内侧边沿上向内凸起的卡齿,相应的薄壁套外周面上设有与卡齿对应的卡槽,工作时卡齿始终处于卡槽内,这样相当于卸料圈的内径小于薄壁套外径,即消除了卸料圈与薄壁套之间可能将盖子卡住的间隙,卸料圈上下移动时可以均匀地推动盖子,盖子不会发生偏斜等容易导致盖子从薄壁套中无法脱出或脱出不彻底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的卡盖、盖产品变形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内模为上小下大的三段阶梯轴结构,所述的薄壁套为圆柱形,薄壁套内设有阶梯孔,阶梯孔上段的小孔与内模的中段外径相适配,阶梯孔下段的大孔与外模的外径适配。

作为优选,卡槽为3至8条,在薄壁套的外周面均匀分布,卡槽由薄壁套的顶面延伸至薄壁套的下部,卡槽的下段贯穿所述的薄壁套构成通槽。

作为优选,卸料圈内孔为与薄壁套适配的圆形,卸料圈的厚度为薄壁套高度的15%至30%。

作为优选,卡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卡齿的横截面为矩形,卡齿齿顶的两个角部设有倒角,矩形横截面的卡槽与卡齿便于加工,卡槽与卡齿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横截面结构。

作为优选,卡槽的宽度为1.5至2.5毫米,位于薄壁套上部的卡槽深度为1至2毫米。薄壁套下部的卡槽为通槽。

作为优选,薄壁套的下端外沿设有导向锥面,卡槽的下端位于导向锥面的上方。导向锥面可以方便薄壁套进入盖子,卡槽的下端位于导向锥面的上方可以确保薄壁套下端及导向锥面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盖产品在完成胶垫模压后很难从薄壁套中脱出来或脱不彻底,造成卡盖、盖产品变形等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旋开盖模具的卸料机构具有脱盖彻底,不会产生卡盖及盖产品变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开盖模具的卸料机构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薄壁套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薄壁套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卸料圈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卸料圈的一种俯视图;

图7是现有技术旋开盖模具的卸料机构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卸料圈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技术薄壁套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内模,2.外模,3.薄壁套,4.卸料圈,5.卡槽,6.卡齿,7.小孔,8.大孔,9.通槽,10.卸料圈内孔,11.导向锥面,12.旋开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旋开盖模具的卸料机构,所述旋开盖模具包括内模1、外模2、薄壁套3及卸料圈4,外模套设在内模的下部,薄壁套的下部套设在外模上,所述卸料圈套设在薄壁套的外周,所述薄壁套的外周沿薄壁套轴向设有6条在薄壁套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的卡槽5(见图3图4),卡槽由薄壁套的顶面延伸至薄壁套的下部,所述卸料圈的内侧边沿上向内凸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齿6(见图5图6),所述旋开盖模具卸料时,卸料圈轴向移动带动卡齿在卡槽内滑动。

内模为上小下大的三段阶梯轴结构,所述的薄壁套为圆柱形,卸料圈内孔10为与薄壁套适配的圆形,薄壁套内设有阶梯孔,阶梯孔上段的小孔7与内模的中段外径相适配,阶梯孔下段的大孔8与外模的外径适配;所述卡槽的下段贯穿所述的薄壁套下段的大孔构成通槽9,薄壁套的下端外沿设有导向锥面11,卡槽的下端位于导向锥面的上方。

本实施例卡槽及卡齿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卡齿齿顶的两个角部设有倒角,卡槽的宽度为2毫米,位于薄壁套上部的卡槽深度为1.5毫米,卸料圈的厚度为薄壁套高度的20%。

本实用新型在卸料圈的内侧边沿上向内凸起的卡齿,相应的薄壁套外周面上设有与卡齿对应的卡槽,工作时卡齿始终处于卡槽内,这样就消除了卸料圈与薄壁套之间可能将盖子卡住的间隙,卸料圈上下移动时可以均匀地推动盖子,盖子不会发生偏斜等容易导致盖子从薄壁套中无法脱出或脱出不彻底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的卡盖、盖产品变形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或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实用新型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