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单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399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单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旋转抽芯装置,具体是指用于将同位双面弧扣制品注塑模具的两个弧形芯块分别旋转抽芯出来的一种注塑模具单油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制品用于连接其他物体的面称为内面,与所述内面相对的面称为外面,位于同一部位的内外两面均设有弧形倒扣结构的注塑制品简称同位双面弧扣制品,或简称制品,参阅图4,5,6;同位双面弧扣制品注塑模具的内外弧形芯块的抽芯脱模,现有技术采用两个油缸、两个齿条分别带动内外弧形芯块,分别、进行顺时针,逆时针的双向旋转抽芯脱模,简称双缸齿条式;参阅文献,一种注塑模具双向旋转抽芯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950700.0;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两个油缸工作响应的差异,难以同步工作,致双缸齿条式装置的脱模效率低,此外,双缸齿条式需要两个油缸,故障环节多,运行维护量大,成本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外弧芯、外连杆、内弧芯、内连杆、联合滑块、油缸构成的装置,其中,外弧芯设有长拨孔、外转轴,外连杆设有外拨轴、外斜轨,内弧芯设有内转轴、内连轴,内连杆设有杆连轴,联合滑块设有块斜滑槽、平槽轨;在动模的安置槽中:外弧芯经外转轴与动模可转动连接,内弧芯经内转轴与动模可转动连接,联合滑块经平槽轨扣合与动模滑动连接,油缸的缸体与动模固定连接,外连杆的上端经外拨轴与外弧芯的所述长拨孔滑动连接,外连杆的下端经外斜轨与联合滑块的所述块斜滑槽滑动扣合连接,内连杆的上端经内连轴与内弧芯可转动连接,内连杆的下端经杆连轴与联合滑块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油缸的活塞杆与联合滑块的左端连接;由外弧芯、内弧芯、型芯和定模的型腔围成腔室构成成型制品的模腔;

抽芯工作时,油缸驱动联合滑块向左移动:外连杆受外斜轨和块斜滑槽的作用向下移动,所述外拨轴经所述长拨孔带动外弧芯以外转轴为中心逆时针旋转抽芯脱模,与此同时,联合滑块经内连杆拉动内弧芯以内转轴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抽芯脱模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单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旨在使同位双面弧扣制品注塑模具内外弧形芯块的抽芯脱模,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单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包括外弧芯、外连杆、内弧芯、内连杆、联合滑块、油缸,其中:所述的外弧芯为成型制品的外弧形倒扣的圆弧形块状钢质芯块,外弧芯的左部设有向左凸出的延长臂,所述延长臂处设有长圆形的通孔称为长拨孔,外弧芯的右部设有前后方向、用于旋转的转轴称为外转轴;

所述的外连杆为主视呈矩形柱状的钢质构件,外连杆的上部设有前后方向的圆柱形凸缘称为外拨轴,外连杆下部的前后侧面设有由上向下向右倾斜、横截面呈矩形的凸缘称为外斜轨;

所述的内弧芯为成型制品的内弧形倒扣的圆弧形块状钢质芯块,内弧芯设有前后方向的圆柱形凸缘称为内转轴,内弧芯的右下部设有用于连接内连杆的转轴称为内连轴;

所述的内连杆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杆状钢质构件,内连杆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联合滑块的转轴称为杆连轴;

所述的联合滑块为主视呈左高右低的楔形钢质构件,联合滑块的上面设有与外连杆的所述外斜轨对应滑动配合的滑槽称为块斜滑槽,联合滑块的下面设有左右方向、用于与动模滑动扣合连接的槽轨称为平槽轨;

所述的油缸为由缸体、活塞杆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

在动模设置的安置槽中:外弧芯经外转轴与动模可转动连接,内弧芯经内转轴与动模可转动连接,联合滑块经平槽轨扣合与动模滑动连接,油缸的缸体与动模固定连接,外连杆的上端经外拨轴与外弧芯的所述长拨孔滑动连接,外连杆的下端经外斜轨与联合滑块的所述块斜滑槽滑动扣合连接,内连杆的上端经内连轴与内弧芯可转动连接,内连杆的下端经杆连轴与联合滑块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油缸的活塞杆与联合滑块的左端连接;由外弧芯、内弧芯、型芯和定模的型腔围成腔室构成成型制品的模腔。

上述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本装置主视图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抽芯工作时,油缸驱动联合滑块向左移动:外连杆受外斜轨和块斜滑槽的作用向下移动,所述外拨轴经所述长拨孔带动外弧芯以外转轴为中心逆时针旋转抽芯脱模,与此同时,联合滑块经内连杆拉动内弧芯以内转轴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抽芯脱模。

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只用一个油缸经联合滑块、外连杆、内连杆同步分别拉动外弧芯、内弧芯相向旋转抽芯,使同位双面弧扣制品注塑模具内外弧形芯块的抽芯脱模,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上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外弧芯、外连杆、内弧芯、内连杆、联合滑块、油缸构成的装置,其中,外弧芯设有长拨孔、外转轴,外连杆设有外拨轴、外斜轨,内弧芯设有内转轴、内连轴,内连杆设有杆连轴,联合滑块设有块斜滑槽、平槽轨;在动模的安置槽中:外弧芯经外转轴与动模可转动连接,内弧芯经内转轴与动模可转动连接,联合滑块经平槽轨扣合与动模滑动连接,油缸的缸体与动模固定连接,外连杆的上端经外拨轴与外弧芯的所述长拨孔滑动连接,外连杆的下端经外斜轨与联合滑块的所述块斜滑槽滑动扣合连接,内连杆的上端经内连轴与内弧芯可转动连接,内连杆的下端经杆连轴与联合滑块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油缸的活塞杆与联合滑块的左端连接;由外弧芯、内弧芯、型芯和定模的型腔围成腔室构成成型制品的模腔;

抽芯工作时,油缸驱动联合滑块向左移动:外连杆受外斜轨和块斜滑槽的作用向下移动,所述外拨轴经所述长拨孔带动外弧芯以外转轴为中心逆时针旋转抽芯脱模,与此同时,联合滑块经内连杆拉动内弧芯以内转轴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抽芯脱模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单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使同位双面弧扣制品注塑模具内外弧形芯块的抽芯脱模,达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单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单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单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工作在外弧芯1逆时针旋转抽芯脱模,同时,内弧芯3顺时针旋转抽芯脱模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一种设有同位双面弧扣结构的制品01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一种设有同位双面弧扣结构的制品01的俯视轴测示意图;

图6是一种设有同位双面弧扣结构的制品01的仰视轴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中:外弧芯1、长拨孔11、外转轴12、外连杆2、外拨轴21、外斜轨22、内弧芯3、内转轴31、内连轴32、内连杆4、杆连轴41、联合滑块5、块斜滑槽51、平槽轨52、油缸6、制品01、外弧形倒扣011、内弧形倒扣012、与动模滑动连接02、与动模固定连接03、动模0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单缸连杆式双向旋转抽芯装置,包括外弧芯1、外连杆2、内弧芯3、内连杆4、联合滑块5、油缸6,其中:所述的外弧芯1为成型制品01的外弧形倒扣的圆弧形块状钢质芯块,外弧芯1的左部设有向左凸出的延长臂,所述延长臂处设有长圆形的通孔称为长拨孔11,外弧芯1的右部设有前后方向、用于旋转的转轴称为外转轴12;

所述的外连杆2为主视呈矩形柱状的钢质构件,外连杆2的上部设有前后方向的圆柱形凸缘称为外拨轴21,外连杆2下部的前后侧面设有由上向下向右倾斜、横截面呈矩形的凸缘称为外斜轨22;

所述的内弧芯3为成型制品01的内弧形倒扣的圆弧形块状钢质芯块,内弧芯3设有前后方向的圆柱形凸缘称为内转轴31,内弧芯3的右下部设有用于连接内连杆4的转轴称为内连轴32;

所述的内连杆4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杆状钢质构件,内连杆4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联合滑块5的转轴称为杆连轴41;

所述的联合滑块5为主视呈左高右低的楔形钢质构件,联合滑块5的上面设有与外连杆2的所述外斜轨22对应滑动配合的滑槽称为块斜滑槽51,联合滑块5的下面设有左右方向、用于与动模04滑动扣合连接的槽轨称为平槽轨52;

所述的油缸6为由缸体、活塞杆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

在动模04设置的安置槽中:外弧芯1经外转轴12与动模04可转动连接,内弧芯3经内转轴31与动模04可转动连接,联合滑块5经平槽轨52扣合与动模04滑动连接,油缸6的缸体与动模04固定连接,外连杆2的上端经外拨轴21与外弧芯1的所述长拨孔11滑动连接,外连杆2的下端经外斜轨22与联合滑块5的所述块斜滑槽51滑动扣合连接,内连杆4的上端经内连轴32与内弧芯3可转动连接,内连杆4的下端经杆连轴41与联合滑块5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油缸6的活塞杆与联合滑块5的左端连接;由外弧芯1、内弧芯3、型芯和定模的型腔围成腔室构成成型制品01的模腔。

上述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本装置主视图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抽芯工作时,油缸6驱动联合滑块5向左移动:外连杆2受外斜轨22和块斜滑槽51的作用向下移动,所述外拨轴21经所述长拨孔11带动外弧芯1以外转轴12为中心逆时针旋转抽芯脱模,与此同时,联合滑块5经内连杆4拉动内弧芯3以内转轴3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抽芯脱模。

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只用一个油缸6经联合滑块5、外连杆2、内连杆4同步分别拉动外弧芯1、内弧芯3相向旋转抽芯,使同位双面弧扣制品注塑模具内外弧形芯块的抽芯脱模,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