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注塑模隔热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4991发布日期:2018-08-10 22:0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注塑模隔热油缸。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油缸在机械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油缸常被用于注塑模具中,作为注塑模具内的一种动作驱动部件。在模具整体式油缸热流道系统中,由于油缸与流道板是直接螺栓固定。在生产中流道板的热量会直接传递到油缸上,导致油缸容易出现密封圈老化,油缸漏油的问题。以往为了油缸能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通常会在缸体下端加工一组水路回路,采用水冷却,从而将流道板传递上来的热量通过水路带走。但是上述增加水路回路的方式存在成本比较高,结构复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积,影响模具内部结构布置,提高了模具生产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注塑模隔热油缸,采用隔热固定座和隔热垫片,降低流道板与油缸缸体之间的热传导,解决了增加水路回路的方式存在成本比较高,结构复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积,影响模具内部结构布置,提高了模具生产的难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注塑模隔热油缸,包括油缸缸体、油缸活塞、活塞底座、隔热底座、隔热固定座;所述油缸缸体为下端开口的中空缸体结构;所述隔热底座由隔热陶瓷材料制成,安装于所述油缸缸体的下端,与所述油缸缸体配合密封,在所述油缸缸体内形成活塞腔体;所述活塞腔体为圆柱形,所述活塞腔体的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油缸活塞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塞腔体内,沿所述活塞腔体的轴向运动;所述活塞底座安装于所述油缸活塞上,与所述活塞腔体侧壁密封接触;所述油缸缸体上安装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与所述活塞腔体连通;所述隔热固定座固定于注塑模具的流道板上;所述隔热底座坐落安装于所述隔热固定座上;所述隔热固定座由PPS塑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隔热底座和隔热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隔热垫片;所述隔热垫片包括盘根包覆层和云母片骨架;所述盘根包覆层包覆在所述云母片骨架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垫片的厚度为0.5-2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底座表面设置有隔热涂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油缸缸体的下端安装隔热底座和隔热固定座,使分流板的温度不能快速传递到油缸缸体上,使油缸缸体在合理的温度区间工作,同时还可以减少冷却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避免了水路对模具电路的影响,降低生产的故障率,延长油缸的工作周期,提高了注塑过程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油缸缸体 2.隔热底座 3.油缸活塞

4.活塞底座 5.隔热垫片 6.隔热固定座

7.进油管 8.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注塑模隔热油缸,包括油缸缸体1、油缸活塞3、活塞底座4、隔热底座2、隔热固定座6。油缸缸体1为下端开口的中空缸体结构。隔热底座2由隔热陶瓷材料制成,安装于油缸缸体1的下端,与油缸缸体1配合密封,在油缸缸体1内形成活塞腔体。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热底座2的隔热效果,隔热底座2表面设置有隔热涂层。活塞腔体为圆柱形,活塞腔体的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油缸活塞3活动设置于活塞腔体内,沿活塞腔体的轴向运动。活塞底座4安装于油缸活塞3上,与活塞腔体侧壁密封接触。油缸缸体1上安装有进油管7和出油管8,进油管7和出油管8与活塞腔体连通。进油管7和出油管8用于向活塞腔体送入和抽出液压油。隔热固定座6固定于注塑模具的流道板上。隔热底座2坐落安装于隔热固定座6上;隔热固定座6由PPS塑料制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效果,在隔热底座2和隔热固定座6之间设置有隔热垫片5;隔热垫片5包括盘根包覆层和云母片骨架;盘根包覆层包覆在云母片骨架外。隔热垫片5的厚度优选为0.5-2cm。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油缸缸体1的下端安装隔热底座2和隔热固定座6,使分流板的温度不能快速传递到油缸缸体1上,使油缸缸体1在合理的温度区间工作,同时还可以减少冷却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避免了水路对模具电路的影响,降低生产的故障率,延长油缸的工作周期,提高了注塑过程的生产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