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8918发布日期:2018-09-18 22:0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做光纤性能试验研究时,必须保证光纤处于拉直状态才能测试其各项性能。搜索相关专利发现,公告号为CN20152017595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纤拉直装置”,该装置能将光纤从折弯状变成拉直状态,但该装置采用热胀冷缩原理改变光纤的物理状态,破坏了光纤内部的物理结构,对光纤性能研究有影响。而市面上尚未出现一款用于夹持、拉伸光纤的装置,因此研发一款自动拉伸光纤装置对光纤性能试验研究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款采用双平移台、双电机、双滚珠丝杆的光纤拉伸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拉伸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有两根依靠螺栓连接在底座上的对称直线导轨,两个直线导轨的中间安装第一、二滚珠丝杆。所述第一、二滚珠丝杆上面分别安装有第一、二平移台,所述第一、二平移台上面分别安装有第一、二光纤夹具。所述第一、二滚珠丝杆分别依靠第一、二轴承座与第一、二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二联轴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二步进电机安装在底座1端面。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步进电机连接,用于分别控制第一、二步进电机的启动停止和速度变化。PLC控制器同时和上位机相连,通过串口实现通信。当第一、二步进电机转向相反时,第一、二平移台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将光纤拉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平移台、双电机、双滚珠丝杆,提供了一种用于夹持、拉伸光纤的装置,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对光纤性能试验研究做出了贡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直线导轨,3.第一滚珠丝杆,4.平移台,5.第一光纤夹具,6.第一轴承座,7.第一联轴器,8.第一步进电机,9.串口接头,10.第二轴承座,11.第二滚珠丝杆, 12.第二平移台,13.第二光纤夹具,14.第三轴承座,15.第二联轴器,16.第二步进电机,17.PLC 控制器,18.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光纤拉伸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有两根依靠螺栓连接在底座上的对称直线导轨2,所述直线导轨2的中间安装有第一滚珠丝杆3和第二滚珠丝杆11。所述第一滚珠丝杆3和第二滚珠丝杆11上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平移台4和第二平移台12,所述第一平移台4 和第二平移台12上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光纤夹具5和第二光纤夹具13。所述第一滚珠丝杆3 和第二滚珠丝杆11分别依靠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10与第一联轴器7、第二联轴器15 连接,所述第一联轴器7、第二联轴器15连接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步进电机8、第二步进电机16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8、第二步进电机16安装在底座1端面。PLC控制器 17分别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8、第二步进电机16连接,用于分别控制第一步进电机8、第二步进电机16的启动停止和速度变化。PLC控制器17同时和上位机18相连,通过串口实现通信。当所述第一步进电机8、第二步进电机16转向相反时,所述第一平移台4和第二平移台 12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将光纤拉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杆3和第二滚珠丝杆11虽然都与第二轴承座 10连接,但是第一滚珠丝杆3和第二滚珠丝杆11互为独立,没有扭矩传递,启停分别受第一步进电机8、第二步进电机16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轴承座6的右边,第二轴承座10的左右两边,第三轴承座14的左边安装有光电开关,用来对平移台限位防止平移台出现过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直线导轨2能承受四方向负载,具备自动调心和吸收安装面的装配误差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操作步骤如下:

将光纤用第一光纤夹具5和第二光纤夹具13夹持固定好,在上位机18上启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8、第二步进电机16,PLC控制器17控制第一步进电机8、第二步进电机16缓慢运动,并保证第一步进电机8向左运动、第二步进电机16向右运动,直到光纤被拉直后,第一步进电机8、第二步进电机16停止运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