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围护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64508发布日期:2018-09-29 03:0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围护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围护结构主要采用聚苯板、保温棉等作为隔热保温措施,这些材料导热系数低,可有效阻隔传导热,但是对辐射热的阻隔效果不佳,并且用于围护结构冷桥难以处理,材料容易受潮,使热工性能受损,因此我国实施建筑节能至今,建筑能耗居高不下而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另外,除矿物棉外,目前所采用的保温材料多为易燃材料,普遍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防火问题,国内外因保温材料导致的建筑工地火灾已累见不鲜。金属铝箔放射率低,反射率高达95%以上,可有效阻隔辐射热,同时为不燃材料;国标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指出带铝箔的空气间层是提高围护结构热阻值与围护结构隔热措施之一,但是金属铝箔很脆,无法满足建筑工地安装要求,同时目前建筑围护结构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其他要求,并且目前氟碳膜很难与其他材料其他难以粘合、应用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建筑围护结构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其他要求,且氟碳膜很难与其他材料其他难以粘合、应用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围护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围护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料放入挤出机中填料口进入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机将基料挤入模头,基料经过模头均匀分散的流延在离型膜;

(2)在流延后经过输送带进入冷复合辊与功能膜辊压复合,随后传送到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包装;

所述步骤(2)中功能膜是通过干式复合工艺或组合工艺进行制备;

所述功能膜的干式复合工艺为:

a.将pet经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再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

b.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50~70℃,熟化时间为65~85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所述功能膜的组合工艺的制备过程为:

s1.在无纺布上预涂一层胶粘层,再将无纺布经过流延模头将熔融状态下的pe流延在无纺布预涂面,经过冷却辊冷却,收卷,得技术无纺布;

s2.将技术无纺布经过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然后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50~70℃,熟化时间为65~85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优选的,所述基料为丁基橡胶、改性沥青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丁基橡胶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形成膜的厚度不低于0.5mm,改性沥青形成膜的厚度不低于1mm。

优选的,所述胶水为双组份聚氨酯胶水。

优选的,所述烘道的进口温度为108~119℃,依次为76~87℃,56~64℃,47~52℃,80~100℃。

优选的,所述氟膜为厚度不低25μm,氟碳含量不低于40%,,紫外光反射率不低于90%,红外光反射率不低于83%。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的多层复合工艺解决了氟碳膜与一般材料难以粘合、应用难度大的问题,既充分发挥了氟碳膜的强大功能,又使所述复合膜材料具有安装便捷性,且通过冷挤、预涂工艺保证了产品外观的平整度和后续施工的可靠性;

(2)本发明的一布一膜一次成型膜的应用增加了膜与底层涂盖料的接触面和机械啮合度,使其结合更牢固更持久;

(3)本发明将氟碳膜通过特殊工艺其它材料多层复合,用于建筑围护结构,极大地提升了通用建筑围护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使其兼具防水、隔热、防腐和自洁功能,解决了绝大多数通用防水、隔热材料功能单一,不能外露、使用寿命短和维护难度大的问题,在绿色建筑领域具有很大的经济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胶水的选择为双组份聚氨酯胶水。

氟膜为厚度不低于25μm,氟碳含量不低于40%,,紫外光反射率不低于90%,红外光反射率不低于83%。

氟碳膜与挤压材料的粘接性能,要求厚度不低于10μm,与结合的膜粘合剥离强度不低于5n/cm。

pe或pet单膜厚度不低于45μm,一布一膜为一次流延成型膜,厚度不低于100μm,复合后纵横向拉力不低于150n/50mm。

功能膜是通过干式复合工艺或者组合工艺进行制备。

干式复合工艺制备功能膜的过程为:

a.将pet经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烘道的进口温度为108~119℃,依次为76~87℃,56~64℃,47~52℃,80~100℃,再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

b.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50~70℃,熟化时间为65~85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组合工艺的制备功能膜的过程为:

s1.在无纺布上预涂一层胶粘层,再将无纺布经过流延模头将熔融状态下的pe流延在无纺布预涂面,经过冷却辊冷却,收卷,得技术无纺布;

s2.将技术无纺布经过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烘道的进口温度为108~119℃,依次为76~87℃,56~64℃,47~52℃,80~100℃,然后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50~70℃,熟化时间为65~85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基料的选择为丁基橡胶、改性沥青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中的任意一种,并且丁基橡胶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形成膜的厚度不低于0.5mm,改性沥青形成膜的厚度不低于1mm。

一种建筑围护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料放入挤出机中填料口进入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机将基料挤入模头,基料经过模头均匀分散的流延在离型膜;

(2)在流延后经过输送带进入冷复合辊与功能膜辊压复合,随后传送到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包装。

实施例1

胶水的选择为双组份聚氨酯胶水。

氟膜为厚度为29μm,氟碳含量为43%,,紫外光反射率为92%,红外光反射率为89%。

氟碳膜与挤压材料的粘接性能,要求厚度为16μm,与结合的膜粘合剥离强度为8n/cm。

pe或pet单膜厚度为51μm,一布一膜为一次流延成型膜,厚度为107μm,复合后纵横向拉力为165n/50mm。

功能膜是通过干式复合工艺或者组合工艺进行制备。

干式复合工艺制备功能膜的过程为:

a.将pet经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烘道的进口温度为119℃,依次为87℃,64℃,52℃,100℃,再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

b.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70℃,熟化时间为85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组合工艺的制备功能膜的过程为:

s1.在无纺布上预涂一层胶粘层,再将无纺布经过流延模头将熔融状态下的pe流延在无纺布预涂面,经过冷却辊冷却,收卷,得技术无纺布;

s2.将技术无纺布经过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烘道的进口温度为119℃,依次为87℃,64℃,52℃,100℃,然后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70℃,熟化时间为85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基料的选择为丁基橡胶、改性沥青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中的任意一种,并且丁基橡胶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形成膜的厚度为0.7mm,改性沥青形成膜的厚度为1.8mm。

一种建筑围护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料放入挤出机中填料口进入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机将基料挤入模头,基料经过模头均匀分散的流延在离型膜;

(2)在流延后经过输送带进入冷复合辊与功能膜辊压复合,随后传送到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包装。

实施例2

胶水的选择为双组份聚氨酯胶水。

氟膜为厚度为29μm,氟碳含量为43%,,紫外光反射率为93%,红外光反射率为88%。

氟碳膜与挤压材料的粘接性能,要求厚度为13μm,与结合的膜粘合剥离强度为7n/cm。

pe或pet单膜厚度为48μm,一布一膜为一次流延成型膜,厚度为108μm,复合后纵横向拉力为155n/50mm。

功能膜是通过干式复合工艺或者组合工艺进行制备。

干式复合工艺制备功能膜的过程为:

a.将pet经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烘道的进口温度为111℃,依次为80℃,60℃,49℃,88℃,再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

b.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60℃,熟化时间为75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组合工艺的制备功能膜的过程为:

s1.在无纺布上预涂一层胶粘层,再将无纺布经过流延模头将熔融状态下的pe流延在无纺布预涂面,经过冷却辊冷却,收卷,得技术无纺布;

s2.将技术无纺布经过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烘道的进口温度为111℃,依次为80℃,60℃,49℃,88℃,然后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60℃,熟化时间为70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基料的选择为丁基橡胶、改性沥青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中的任意一种,并且丁基橡胶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形成膜的厚度为1.2mm,改性沥青形成膜的厚度为2mm。

一种建筑围护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料放入挤出机中填料口进入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机将基料挤入模头,基料经过模头均匀分散的流延在离型膜;

(2)在流延后经过输送带进入冷复合辊与功能膜辊压复合,随后传送到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包装。

实施例3

胶水的选择为双组份聚氨酯胶水。

氟膜为厚度为26μm,氟碳含量为41%,紫外光反射率为90.3%,红外光反射率为84%。

氟碳膜与挤压材料的粘接性能,要求厚度不低于10μm,与结合的膜粘合剥离强度为6n/cm。

pe或pet单膜厚度为46μm,一布一膜为一次流延成型膜,厚度为101μm,复合后纵横向拉力为150n/50mm。

功能膜是通过干式复合工艺或者组合工艺进行制备。

干式复合工艺制备功能膜的过程为:

a.将pet经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烘道的进口温度为108℃,依次为76℃,56℃,47℃,80℃,再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

b.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50℃,熟化时间为65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组合工艺的制备功能膜的过程为:

s1.在无纺布上预涂一层胶粘层,再将无纺布经过流延模头将熔融状态下的pe流延在无纺布预涂面,经过冷却辊冷却,收卷,得技术无纺布;

s2.将技术无纺布经过涂胶辊,涂覆胶水,进入烘道,烘道的进口温度为108℃,依次为76℃,56℃,47℃,80℃,然后进入复合辊与放卷装置上的氟膜进行辊压复合,收卷,得成品,将成品放入熟化车间,控制熟化温度为50℃,熟化时间为65h,收集熟化物,得功能膜。

基料的选择为丁基橡胶、改性沥青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中的任意一种,并且丁基橡胶或各类高分子压敏自粘胶涂盖料形成膜的厚度不低于0.5mm,改性沥青形成膜的厚度不低于1mm。

一种建筑围护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料放入挤出机中填料口进入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机将基料挤入模头,基料经过模头均匀分散的流延在离型膜;

(2)在流延后经过输送带进入冷复合辊与功能膜辊压复合,随后传送到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包装。

对形成的功能层进行检测,如表1,

表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