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2232发布日期:2018-11-07 07:2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及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国模具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模具作为工业制造的核心手段,对产品质量、品种、产量,乃至成本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国家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制造业水平。开发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精密、复杂及特殊用途的模具以提高我国塑料模具技术水平、促进模具行业发展,在工业产品中,人们常常会要求带弯度、弧形如u型等具内弯形状的产品,如在汽车进气支管、工业仪器仪表、塑料建材连接弯头等领域最为常见,此类产品因形状特殊,其模具结构及脱模方式复杂,制作难度大,生产周期长。其抽芯机构的设计与制作成为模具制作的关键。为顺利实现u型管的抽芯,一般先对直型芯部分抽芯完成后再对弯管部分抽芯,保证弯管部分顺利抽芯,一般u型管产品直管段的内径都比弯管段的内径尺寸更大,这样保证有足够的抽芯空间,但两者的尺寸差异不宜太大,所以直管段的长度也往往设计得较短。

申请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授权公告号为cn202702530u的中国专利,为一种u型弯管件模具旋转抽芯机构,采用整体型腔旋转的脱模方式,模具动作可靠、耐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管件成型脱模后不能保证脱模到位,仍需要人工手动拿出管件,存在操作风险且效率低,此外在拿取管件过程中不能保障恰当的作用力方向,可能导致管件内壁损坏。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为保障效率可能考虑采用铰链连接直型芯与弯管芯的方式,这样一定程度提高了效率,但是在弯管芯抽芯过程中仍会与管件内壁之间产生较大的作用力,易产生不良品且对u型管的尺寸限制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u型弯管的良品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动模内设有两个直型芯和两个弯管芯,所述定模、动模、直型芯和弯管芯形成用于注塑成型的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两侧设有两个分别与两所述直型芯对应的旋转部,两所述旋转部滑动连接于动模内且均能绕弯管芯所在圆弧的轴心旋转,该旋转部的外侧具有与对应所述弯管芯的端部固连的延伸臂,各所述直型芯朝向对应旋转部的一侧开设有直槽,所述直槽沿直型芯轴向延伸至直型芯的端面,所述延伸臂嵌设于所述直槽内且将容直槽封闭。

定模、动模、两个直型芯和两个弯管型共同形成用于注塑u型管成型的模腔,通过在动模内设置两个能绕弯管芯轴心滑动的旋转部,并在直型芯朝向各自最接近的旋转部的一侧开设直槽,使旋转部上的延伸臂穿过直槽与弯管芯刚性固连,这样直型芯在抽芯过程中不会与弯管芯发生干涉并保证成型完好,且在直型芯抽芯后不需要再弯管芯上再安装抽芯部件,减小安装过程造成磕碰的概率,且能迅速通过旋转部控制对应的弯管芯,操作效率高,而旋转部在转动过程中同步刚性带动弯管芯沿自身所在的圆弧轨迹抽芯运动,使弯管芯抽芯过程中不会与成型的管件内壁之间产生作用力,避免管件内壁损坏,此外将直槽开设于直型芯的外侧,这样保证直型芯抽芯后使延伸臂与成型的管件内壁之间预留有足够的空间,直管段的尺寸可以设计更长,避免延伸臂转动抽芯过程中与管件磕碰,从而在保证高效抽芯的同时提高u型弯管的良品率。

在上述的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中,所述直型芯的端面具有过渡凸台,所述过渡凸台的端面能与所述弯管芯相抵靠,所述直槽延伸至过渡凸台的端面,所述过渡凸台朝外的一侧为环面且与所述延伸臂的外表面平滑过渡,该过渡凸台朝内的一侧为直柱面且下端与所述弯管芯的内弧面平滑过渡。直抽芯动作型芯几乎与管件内壁之间没有作用力,而旋转抽芯动作由于难以保证绝对的同心度,抽芯距离越长产生作用应力的概率就越大,通过在直型芯的端面设置过渡凸台,使过渡凸台的外侧面呈环面且与延伸臂的外表面平滑过渡,而过渡凸台的内侧面为直柱面且与弯管芯的内弧面平滑过渡,这样过渡凸台能够参与部分弯管区域的成型且不干涉直型芯的抽芯动作,从而减小弯管芯的工作长度和旋转部的旋转角度,进一步减小旋转抽芯过程中发生应力的概率,提高u型弯管的良品率。

在上述的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中,所述旋转部的外侧面呈圆弧状,所述动模内插设有两个水平延伸的齿条,两所述齿条相平行且分别设于两所述旋转部的外侧,该齿条的内侧面与对应旋转部的外侧面啮合传动。通过在动模内设置两水平延伸的齿条分别与旋转部的外侧面如果啮合齿传动配合,这样通过控制齿条的轴向位移可以实现对旋转部转动的精确操作,利于提高u型弯管的良品率。

在上述的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中,所述动模的两侧均固定有沿所述直型芯轴向延伸的挡板,两所述挡板之间沿长度方向自内向外滑动连接有滑块一和滑块二,两所述齿条与所述滑块一固连,两所述直型芯与所述滑块二固连,该滑块二能与滑块一相抵靠。通过在动模的两侧设置挡板,使用于控制齿条运动的滑块一和用于控制直型芯抽芯的滑块二均滑动连接于两挡板之间,这样挡板能为滑块一和滑块二的运动提供限位和导向,保证抽芯动作准确可靠且便于操作人员从外操作,在抽芯前使滑块二与滑块一相抵靠,这样可以保证在抽芯过程中必须在直型芯抽芯动作开始后齿条才能动作,避免抽芯顺序混乱造成管件损坏。

在上述的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中,所述定模的外侧面固定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内侧开设有自上而下朝抽芯方向倾斜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滑块二上固定有与所述导向板垂直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且能相对导向槽的内侧壁滑动。通过在定模上设置导向板并使导向槽通过与导向柱配合带动滑块二运动,这样在开模动作的过程中滑块二也能同时运动带动直型芯抽芯,从而提高抽芯效率并减小驱动源布置。

在上述的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中,两所述挡板之间还设有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的滑板,该滑板的端部固连有两个沿水平方向插设于所述动模内的安装板,两所述旋转部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当直型芯和弯管型抽芯到位后需要顶出工件,而仅靠旋转部转动抽芯会使弯管芯与管件之间的距离较近,可能在拿取工件时与其发生碰撞,通过将旋转部设置与安装板上,使滑板带动安装板移动,这样整个旋转部均可继续向外移动,从而避免磕碰发生,提高良品率。

在上述的一种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中,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均固定有弧形滑轨,两所述旋转部分别与所述弧形滑轨滑动连接。通过在安装板的顶面固定于旋转部滑动配合的弧形滑轨,这样能保证旋转部的运动动作规范精确,进一步提高良品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抽芯模具通过在动模内设置两个能绕弯管芯轴心滑动的旋转部,并在直型芯朝向各自最接近的旋转部的一侧开设直槽,使旋转部上的延伸臂通过直槽与弯管芯刚性固连,这样能迅速通过旋转部控制对应的弯管芯,操作效率高,而旋转部在转动过程中同步刚性带动弯管芯沿自身所在的圆弧轨迹抽芯运动,使弯管芯抽芯过程中不会与成型的管件内壁之间产生作用力,避免管件内壁损坏,且将直槽开设于直型芯的外侧,这样保证直型芯抽芯后使延伸臂与成型的管件内壁之间预留有足够的空间,避免延伸臂转动抽芯过程中与管件磕碰,从而在保证高效抽芯的同时提高u型弯管的良品率。

2、本抽芯模具通过在直型芯的端面设置过渡凸台,使过渡凸台能够参与部分弯管区域的成型且不干涉直型芯的抽芯动作,从而减小弯管芯的工作长度和旋转部的旋转角度,进一步减小旋转抽芯过程中发生应力的概率,提高u型弯管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抽芯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抽芯模具隐藏定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直型芯、弯管芯和旋转部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直型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导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抽芯模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滑板、安装板及旋转部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安装板及旋转部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

2、动模;21、模腔;22、齿条;23、挡板;

3、直型芯;31、直槽;32、过渡凸台;

4、弯管芯;

5、旋转部;51、延伸臂;

6、滑块一;

7、滑块二;71、导向柱;

8、导向板;81、导向槽;

9、安装板;91、弧形滑轨;

10、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图7、图8所示,本深口u型弯管刚性旋转抽芯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动模2内设有两个直型芯3和两个弯管芯4,定模1、动模2、直型芯3和弯管型形成用于注塑成型的模腔21,动模2内还滑动连接有两个旋转部5,两旋转部5分别位于模腔21的两侧且均能绕弯管芯4的轴心旋转,该旋转部5的外侧具有与弯管芯4的端部固连的延伸臂51,每个直型芯3朝最近的旋转部5的一侧开设有直槽31,直槽31沿直型芯3轴向延伸至直型芯3的端面,延伸臂51嵌设于直槽31内且将容直槽31封闭。定模1、动模2、两个直型芯3和两个弯管型共同形成用于注塑u型管成型的模腔21,通过在动模2内设置两个能绕弯管芯4轴心滑动的旋转部5,并在直型芯3朝向各自最接近的旋转部5的一侧开设直槽31,使旋转部5上的延伸臂51穿过直槽31与弯管芯4刚性固连,这样直型芯3在抽芯过程中不会与弯管芯4发生干涉并保证成型完好,且在直型芯3抽芯后不需要再弯管芯4上再安装抽芯部件,减小安装过程造成磕碰的概率,且能迅速通过旋转部5控制对应的弯管芯4,操作效率高,而旋转部5在转动过程中同步刚性带动弯管芯4沿自身所在的圆弧轨迹抽芯运动,使弯管芯4抽芯过程中不会与成型的管件内壁之间产生作用力,避免管件内壁损坏,此外将直槽31开设于直型芯3的外侧,这样保证直型芯3抽芯后使延伸臂51与成型的管件内壁之间预留有足够的空间,避免延伸臂51转动抽芯过程中与管件磕碰,从而在保证高效抽芯的同时提高u型弯管的良品率。进一步来讲,直型芯3的端面具有过渡凸台32,过渡凸台32的端面与弯管芯4相抵靠,直槽31延伸至过渡凸台32的端面,过渡凸台32的外侧面为环面且与延伸臂51的外表面平滑过渡,该过渡凸台32的内侧面为直柱面且与弯管芯4的内弧面平滑过渡。通过在直型芯3的端面设置过渡凸台32,使过渡凸台32的外侧面呈环面且与延伸臂51的外表面平滑过渡,而过渡凸台32的内侧面为直柱面且与弯管芯4的内弧面平滑过渡,这样过渡凸台32能够参与部分弯管区域的成型且不干涉直型芯3的抽芯动作,从而减小弯管芯4的工作长度和旋转部5的旋转角度,进一步减小旋转抽芯过程中发生应力的概率,提高u型弯管的良品率。

如图1-3、图7、图8所示,旋转部5的外侧面呈圆弧状,动模2内插设有两个水平延伸的齿条22,两齿条22平行且齿条22的内侧面分别与旋转部5的外侧面啮合传动。通过在动模2内设置两水平延伸的齿条22分别与旋转部5的外侧面如果啮合齿传动配合,这样通过控制齿条22的轴向位移可以实现对旋转部5转动的精确操作,利于提高u型弯管的良品率。

如图1、图2、图6所示,动模2的两侧均固定有沿直型芯3轴向延伸的挡板23,两挡板23之间沿长度方向自内向外滑动连接有滑块一6和滑块二7,两齿条22与滑块一6固连,两直型芯3与滑块二7固连,该滑块二7与滑块一6相抵靠。通过在动模2的两侧设置挡板23,使用于控制齿条22运动的滑块一6和用于控制直型芯3抽芯的滑块二7均滑动连接于两挡板23之间,这样挡板23能为滑块一6和滑块二7的运动提供限位和导向,保证抽芯动作准确可靠且便于操作人员从外操作,滑块二7与滑块一6相抵靠,这样可以保证在抽芯过程中必须在直型芯3抽芯动作开始后齿条22才能动作,避免抽芯顺序混乱造成管件损坏。

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定模1的两侧固定有两个导向板8,导向板8的内侧开设有自上而下朝抽芯方向倾斜延伸的导向槽81,滑块二7上固定有两个与导向板8垂直的导向柱71,导向柱71插设于导向槽81内且能相对导向槽81的内侧壁滑动。通过在定模1上设置导向板8并使导向槽81通过与导向柱71配合带动滑块二7运动,这样在开模动作的过程中滑块二7也能同时运动带动直型芯3抽芯,从而提高抽芯效率并减小驱动源布置。

如图2、图6-8所示,两挡板23之间还设有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的滑板10,该滑板10的端部固连有两个沿水平方向插设于动模2内的安装板9,两旋转部5分别滑动连接于安装板9上。当直型芯3和弯管型抽芯到位后需要顶出工件,而仅靠旋转部5转动抽芯会使弯管芯4与管件之间的距离较近,可能在拿取工件时与其发生碰撞,通过将旋转部5设置与安装板9上,使滑板10带动安装板9移动,这样整个旋转部5均可继续向外移动,从而避免磕碰发生,提高良品率。两安装板9的顶面均固定有弧形滑轨91,两旋转部5分别与弧形滑轨91滑动连接。通过在安装板9的顶面固定于旋转部5滑动配合的弧形滑轨91,这样能保证旋转部5的运动动作规范精确,进一步提高良品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