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153发布日期:2019-03-15 19:2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轮胎生产时,需要严格控制轮胎硫化的温度、时间,尤其是两半活络结构的轮胎模具,轮胎生胎胎胚硫化温度控制不好,会导致轮胎报废,影响轮胎质量合格率。硫化温度低,同等时间下,会产生欠硫,欠硫轮胎橡胶反应不充分,物理性能差,欠硫严重时会发粘,无法使用,欠硫较轻时会影响轮胎耐磨性能,耐磨差,且极易脱层破坏;硫化温度高,同等时间压力时,会产生过硫现象,过硫的轮胎胶料会发脆,使用时同样耐磨差,还会发生崩花掉块现象。

现有的轮胎模具基本没有对模具进行测温的功能,即使有也只在模具上预留对一处轮胎进行测温的过线孔,然而通过过线孔方式对轮胎进行温度检测时,需要将温度检测件插入到轮胎中,会损坏轮胎表面。其模具仅能测温用,测温完成后,无法用于正常轮胎的硫化使用。而其测温线布置时无需考虑模具的非测温的工况,也未考虑模具开合动作对线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模具,其在非测温时,能够正常硫化轮胎,同时不会对轮胎模具的精度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测温元件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半模组件;至少一个半模组件开设有测温孔,测温元件设置在测温孔中;两个半模组件之间形成第一过线间隙,测温孔与所述第一过线间隙连通,测温元件的测温线通过第一过线间隙导出轮胎模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半模组件包括多个沿轮胎模具周向设置的滑块,相邻滑块之间形成第二过线间隙,第二过线间隙与第一过线间隙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轮胎模具还包括用于固定测温线的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半模组件的导环端面上,且位于第一过线间隙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当轮胎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导环端面处于第一预设位置,当轮胎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导环端面处于第二预设位置;

轮胎模具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块立面上的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的出线端所在的平行于所述导环下端面的延伸面,位于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半模组件的花纹块包括位于花纹块径向的胎顶部和位于花纹块轴向的胎侧部,胎顶部与胎侧部固定连接;测温孔包括开设在胎顶部的胎顶测温孔和开设在胎侧部的胎侧测温孔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轮胎模具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块立面上的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位于胎侧部的测温孔与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测温孔还包括开设在半模组件的侧板上的侧板测温孔,侧板测温孔内设置有测温元件;半模组件具备用于测温线将侧板测温孔与第二过线间隙连通的过线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轮胎模具还包括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所述半模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侧板的上盖和/或底座,所述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和/或所述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轮胎模具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块立面的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当所述轮胎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的出线端处于第三预设位置,当所述轮胎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的出线端处于第四预设位置;所述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的进线端所在的平行于模具中心线的直线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和所述第四预设位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测温元件包括热电偶或热电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两个半模组件分别为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测温孔包括开设在上模组件和/或下模组件的侧板上的侧板测温孔,侧板测温孔内设置有测温元件;上模组件开设有与侧板测温孔连通的过线孔,过线孔贯穿上模组件的上盖和上热板;和/或,下模组件开设有与侧板测温孔连通的过线孔,过线孔贯穿下模组件的底座和下热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模组件至少一个半模组件上开设有测温孔,测温孔内设置有测温元件。两个半模组件之间形成第一过线间隙,测温孔与第一过线间隙连通,测温元件的测温线通过第一过线间隙导出轮胎模具。能够将轮胎模具预热及轮胎硫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通过测温线向外输出,以便于用户能够实时了解温度变化。而且通过对测温线路径进行合理设置,使得轮胎模具在非测温时能够正常硫化轮胎,且不会对轮胎模具的精度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测温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的问题,从而延长轮胎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中花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的测温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的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Ⅶ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轮胎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轮胎模具;110-上模组件;111-上盖;112-上热板;120-下模组件;121-侧板;122-花纹块;123-底座;124-滑块;125-导环;126-导环端面;127-耐磨板;210-侧板测温孔;220-胎顶测温孔;230-胎侧测温孔;241-侧板过线槽;250-第二过线槽;260-过线孔;270-胎肩测温孔;310-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20-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30-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40-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51-连接部;352-压线部;360-第一过线间隙;370-第二过线间隙;380-第六测温线固定装置;410-测温元件;420-温度记录仪;430-测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010,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模组件,两个半模组件之间形成第一过线间隙360。至少一个半模组件上开设有测温孔,测温孔内设置有测温元件410。第一过线间隙360与测温孔连通,与测温元件410连接的测温线430通过第一过线间隙360导出轮胎模具010。能够将轮胎模具010预热及轮胎硫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通过测温线430向外输出,以便于用户能够实时了解温度变化。而且通过对测温线430路径进行合理设置,使得轮胎模具010在非测温时能够正常硫化轮胎,且不会对轮胎模具010的精度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测温线430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的问题,从而延长轮胎模具010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半模组件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分别为上模组件110和下模组件120。上模组件110的组成部分以及测温线430的布线方式与下模组件120大致相同(上模组件110的花纹块122花纹与下模组件120的花纹块122花纹可以不相同),下面以下模组件120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下模组件120包括底座123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123上端面的侧板121。在侧板121径向外侧,沿侧板121周向设置有多个花纹块122。花纹块122外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24,花纹块122在滑块124的带动下沿侧板121的径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轮胎模具010的开合模运动,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合模状态时,多个花纹块122连接形成环状的花纹圈;相邻滑块124之间形成第二过线间隙370。利用相邻滑块124之间的间隙进行布线,走线路径更加合理,能够避免出现测温线430被挤伤、扯断等问题。滑块124外周面上连接有导环125,导环125的上下运动驱动滑块124沿侧板121径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轮胎模具010的开合模,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合模状态时,导环端面126位于第一预设位置,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开模状态时,导环端面126位于第二预设位置。下模组件120的导环125与上模组件110的导环125之间形成第一过线间隙360。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滑块124的滑动,在底座123上设置有与滑块124抵接的耐磨板127。利用轮胎模具010本身具有的间隙进行合理布线,对轮胎模具010的损伤小,而且能够避免导线被挤断等问题。同时能够更加方便的布线和拆线。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所称耐磨板127为现有技术中常称的减磨板。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中花纹块122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花纹块122包括相互连接的胎顶部和胎侧部,胎顶部为花纹块122位于花纹块122径向的部分,胎侧部为花纹块122位于花纹块122轴向的部分,且胎顶部和胎侧部为一体成型。测温孔包括开设在胎顶部的胎顶测温孔220和开设在胎侧部的胎侧测温孔230。第一过线槽包括与胎顶测温孔220连通的胎顶过线槽(图未示出),优选的,胎顶过线槽沿花纹块122的周向设置。设置在胎顶测温孔220中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依次穿过胎顶过线槽、第二过线间隙370和第一过线间隙360导出下模组件120。进一步的,在胎顶部靠近胎侧部处还开设有胎肩测温孔270。通过在花纹块122同时开设胎顶测温孔220、胎侧测温孔230和胎肩测温孔270,能够对花纹块122各处进行全面的测温。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胎顶过线槽为矩形槽,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胎顶过线槽设置为半圆形等其他形状的槽。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轮胎模具010还包括温度记录仪420,测温元件410所测得的温度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测温线430传递到温度记录仪420中,温度记录仪420对获得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通过温度记录仪420上的显示屏对温度-时间变化曲线进行显示,因此,温度记录仪420设置在半模组件外,以便于用户能够实时观察温度变化。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导出半模组件后,与温度记录仪420电连接。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中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轮胎模具010还包括用于固定测温线430的测温线固定装置,测温线固定装置具备进线端和出线端。进一步的,测温线固定装置包括压线夹,压线夹包括连接部351和压线部352,连接部351和压线部352一体成型。连接部351大致为方形片状部件,其上设置有连接孔,安装时,将连接螺钉穿过连接孔后与模壳组件螺接,从而将压线夹固定连接在模壳组件上;压线部352为半圆环柱状,当压线夹固定连接在模壳组件上后,压线部352与模壳组件之间形成半圆柱状的压线孔,测温线430穿过压线孔,从而被固定。压线孔的直径大于测温线430,能够同时容纳多根测温线430穿设,从而能够更好地归拢测温线430。压线孔的两端分别为进线端和出线端,具体的,测温线430从测温元件410引出后通过进线端穿入压线孔,并从出线端穿出压线孔。

需要说明的,此处并不对测温线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其他结构的测温线固定装置,例如将测温线固定装置设置为两个半环件,两个半环件对接固定形成压线孔,并固定连接在轮胎模具010上。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测温线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过线间隙360内的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10。由于轮胎模具010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开合模运动,为了防止测温线430在开合模过程中受到损伤,优选的,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10设置在导环端面126上,在轮胎模具010开合模过程中,被固定在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10内的测温线430随导环125的上下移动而运动。进一步的,测温线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过线间隙370内的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20,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20固定连接在在滑块124立面上。为保证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10与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20之间的测温线430长度足够应对导环125上下运动带来的变化,避免发生测温线430被扯断的问题,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20的出线端所在的、平行于导环端面126的延伸面,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所在平面与第二预设位置所在平面之间,即轮胎模具010开模时的导环端面126的延伸面所处的位置与轮胎模具010合模时导环端面126的延伸面所处的位置之间。胎顶测温孔220中的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依次穿过胎顶过线槽、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20和第一下线夹,导出下模组件120,与设置在下模组件120外的温度记录仪420连接。

进一步的,测温孔包括开设在胎侧部的胎侧测温孔230,第一过线槽包括与胎侧测温孔230连通的胎侧过线槽,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胎侧过线槽为胎侧部下端面与底座123之间的间隙。设置在胎侧测温孔230中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依次穿过胎侧过线槽、第二过线间隙370和第一过线间隙360导出下模组件120,与设置在下模组件120外的温度记录仪420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胎侧过线槽为矩形槽,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胎侧过线槽设置为半圆形等其他形状的槽。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固定胎侧测温孔230中的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轮胎模具010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块124立面的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30,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30设置在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20与胎侧测温孔230之间的位置。胎侧测温孔230中的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依次穿过胎侧过线槽、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30、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20和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10导出下模组件120。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中侧板121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中底座123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孔包括开设在侧板121上的侧板测温孔210,第一过线槽包括开设在侧板121上、与侧板测温孔210连通的侧板过线槽241,优选的,侧板过线槽241沿侧板121的径向延伸。进一步的,耐磨板127上还设置有第二过线槽250,具体的,第二过线槽250为相邻耐磨板127之间的间隙。第二过线槽250与侧板过线槽241连通,侧板测温孔210中的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依次穿过侧板过线槽241、胎侧过线槽、第二过线槽250、第二过线间隙370和第一过线间隙360导出下模组件120,与设置在下模组件120外的温度记录仪420连接。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耐磨板127为分块设置,因此可以将相邻耐磨板127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二过线槽250,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耐磨板127为整圈结构,也可以通过额外开设凹槽作为第二过线槽25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侧板过线槽241和第二过线槽250均为矩形槽,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侧板过线槽241和第二过线槽250设置为半圆形等其他形状的槽。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侧板测温孔210的数量为一个,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侧板测温孔210的数量,例如将侧板测温孔21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或三个等。

图7为图1中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7,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固定侧板测温孔210中的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轮胎模具010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23的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从而保证在轮胎开合模运动过程中,第二过线槽250内的测温线430不会随滑块124一起滑动,也就避免了测温线430被拉扯的问题。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测温线430能够适应轮胎开合模时滑块124的位置变化,轮胎模具010还包括固定在滑块124立面靠近耐磨板127的一端的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合模状态时,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的出线端处于第三预设位置;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开模状态时,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的出线端处于第四预设位置。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的进线端所在的平行于轮胎模具010中心线的直线,位于第三预设位置与第四预设位置之间,即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的进线端,位于轮胎模具010合模时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的出线端所在的竖直平面与轮胎模具010开模时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的出线端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因此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与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之间的测温线430长度能够应对开合模过程中,滑块124沿径向滑动带来的变化,避免发生测温线430被扯断的问题。需要说明的,由于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固定连接在底座123上,在轮胎模具010的开合模过程中,底座123不发生移动,因此第三预设位置和第四预设位置为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相对于滑块124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测温线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过线槽250靠近侧板121一侧的第六测温线固定装置380。侧板测温孔210中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依次穿过侧板过线槽241、胎侧过线槽、第六测温线固定装置380、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20和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40导出下模组件12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将五测温线固定装置与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30设置为同一个测温线固定装置。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和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30独立设置。

需要说明的,此处并不对测温线430的固定方式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当测温线430设置在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250内后,通过在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250上覆盖压线板的方式将测温线430固定在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250内。

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410包括热电偶或热电阻。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其他类型的测温元件410,能够进行测温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轮胎模具010,通过在花纹块122和侧板121上开设测温孔,并在测温孔中设置测温元件410,实现了对轮胎模具010型腔面各处的温度进行全面的检测,能够为模具结构优化设计及轮胎硫化工艺调整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提升设计水平;通过测温线430将测温元件410测得的温度信息传递到设置在半模组件外的温度记录仪420中,并通过温度记录仪420的显示屏对轮胎模具010预热及轮胎硫化过程中对轮胎模具010型腔面的温度进行实时显示。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在检测轮胎硫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时,不会对轮胎造成损伤;测温元件410的走线路径经过合理布置,避免了测温线430受到挤压的问题,同时设置有测温线固定装置固定测温线430,并且对测温线固定装置的位置进行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在开合模过程中测温线430受到拉扯、甚至被扯断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010,该轮胎模具010与实施例1记载的方案大致相同,相同之处本实施例不再重复记载,不同之处在于,上模组件110的侧板测温孔210内,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的导出方式不同。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中,上模组件110的侧板121上开设有侧板测温孔210以及与侧板测温孔210连通的过线孔260,过线孔260直接与外界连通,设置在侧板测温孔210内的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穿过过线孔260直接导出上模组件110。具体的,过线孔260沿侧板121的轴向延伸,贯穿上模组件110的上盖111和上热板112设置。可以理解的,过线孔260也可以与侧板121上的侧板测温孔210非同轴设置,能够通过过线孔260将测温线430导出上模组件110即可。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下模组件120也可以开设贯穿底座123的过线孔260,与下热板与下模组件120的侧板测温孔210内的测温元件410连接的测温430通过该过线孔260导出下模组件1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