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尖、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6860发布日期:2019-04-13 00:5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嘴尖、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领域,涉及一种嘴尖,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嘴尖的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的注塑模具为热流道注塑模具,较普通模具而言,通过热流道系统注塑的塑胶产品质量更高,且热流道系统具有节约原料,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热嘴组件是热流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具有对应于浇口的嘴尖。嘴尖的选择,一方面要求导热性较好,保证浇口温度,另一方面要求耐磨性较好,保证成型范围广。而现有材料在两方面相互制约,在选型应用时,只能依据注塑产品材料侧重某一方面。

现有技术中,嘴尖通常由某种材质单独制成,材质有铜、钢、钨钢等。当嘴尖材质选用铜时,因铜导热性较好,可确保浇口有一定的温度,但是铜耐磨性较差,嘴尖浇口区域那部分较容易磨损,会破坏浇口,影响注塑成型;当嘴尖材质选用钢或钨钢时,因耐磨性较好,可以用来注塑含玻纤料,但导热性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嘴尖无法兼顾耐磨性和导热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嘴尖,并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该嘴尖的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嘴尖,所述嘴尖包括嘴尖本体和构成部分热流道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设于所述嘴尖本体内部,所述嘴尖本体具有对应至所述热流道的浇口处的下端部,所述第一流道于所述下端部处与外部连通,所述嘴尖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嘴尖本体的外部的导热层,以及套设于所述导热层外部的支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层包括第一受热部和出料加热部,所述第一受热部从所述支撑层内向外暴露出来并限定出所述嘴尖的部分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嘴尖本体包括界定出所述下端部的出料部和连接于所述出料部上方的进料部,所述进料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料部的外径,所述嘴尖本体的外表面于所述出料部和所述进料部相交处呈台阶状,所述第一受热部在上下方向上夹持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进料部之间并暴露于所述嘴尖的侧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层包括邻接所述第一受热部的第二受热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受热部下方的支撑部,所述进料部、所述第一受热部和所述第二受热部共同构成一外表面呈圆柱形的中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层向内过盈配合至所述嘴尖本体外部,以及/或者,所述支撑层向内过盈配合至所述导热层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嘴尖本体之间设置第一钎焊层固定部,以及/或者,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导热层之间设置第二钎焊层固定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层设置为一体成型的铜基导热件,所述嘴尖本体和所述支撑层分别设置为一体成型的钢结构件或钨钢结构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嘴组件,所述热嘴组件包括具有第二流道的热嘴以及所述嘴尖,所述嘴尖连接于所述热嘴以使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嘴组件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嘴尖本体、所述导热层和所述支撑层中的部分或全部相接触;所述热嘴包括主体部分和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分下端的配接部分,所述嘴尖本体的上端部过盈地套设于所述配接部分外并且外径相等地对接于所述主体部分下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所述嘴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嘴尖设置为嘴尖本体、导热层和支撑层三层嵌套的结构,为嘴尖提供了选用多种材质的可能性,通过不同材质的组合,将导热性与耐磨性相结合,保证了嘴尖的整体温度,且提高了嘴尖的浇口处的耐磨性,保证了注塑产品质量,拓广了成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热嘴组件应用场景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嘴尖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嘴尖;11、嘴尖本体;111、进料部;112、出料部;12、导热层;121、第一受热部;122、出料加热部;13、支撑层;131、第二受热部;132、支撑部;133、凹槽;14、第一钎焊层固定部;15、第二钎焊层固定部;2、热嘴;21、主体部分;22、配接部分;3、浇口套;4、加热器;5、工件;A0、热嘴组件;R0、流道;R1、第一流道;R2、第二流道;S1、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结合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嘴组件A0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分流板、组装于所述分流板上的热嘴组件A0、温控箱以及至少形成于所述分流板和所述热嘴组件A0中的热流道,通过对注胶材料加热和温控的手段,将熔融状态的塑料依次经所述分流板、所述热嘴组件A0后浇注到模具的型腔中,避免浇注系统凝料的形成。

其中,所述热流道具有形成于所述热嘴组件A0端部附近的浇口S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浇口套3,所述浇口S1由所述浇口套3和所述模具合围而成,当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可取消所述浇口套3,所述模具上形成有避空,所述热嘴组件A0延伸入所述避空内而与所述模具合围出所述浇口S1。

在本实施例中,热嘴组件A0具有中轴线,为清楚地表达本申请内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大致参照热嘴组件A0中热流道的上下游,由热流道上游沿中轴线指向下游的方向定义为“下”,反之定义为“上”。

在本实施例中,热嘴组件A0包括热嘴2、嘴尖1和加热器4。

所述热嘴2包括主体部分21和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分21下端的配接部分22;嘴尖1位于热嘴2的下端部,其上端部套设于所述配接部分22外并且外径相等地对接于所述主体部分21下方;加热器4位于热嘴2和嘴尖1的侧面,加热器4的内壁与热嘴2和嘴尖1的外表面相贴合。

热嘴组件A0内部设置贯穿热嘴2和嘴尖1并构成部分热流道的流道R0,流道R0包括第一流道R1和第二流道R2,第一流道R1贯穿于嘴尖本体11内部,第二流道R2贯穿于热嘴2内部,嘴尖1与热嘴2相连接时,第一流道R1与所述第二流道R2相连通构成流道R0,所述热嘴2中的熔融状态的塑料沿所述流道R0经所述嘴尖1后注入所述模具的型腔中。

嘴尖1设置为嘴尖本体11、导热层12和支撑层13三层嵌套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嘴尖本体11的上端部构成嘴尖1的上端部;嘴尖本体11的下端部构成嘴尖1的下端部,嘴尖本体11的下端部,嘴尖本体11的下端部对应至热流道的浇口S1处,第一流道R1于下端部处与外部连通;导热层12套设于所述嘴尖本体11外部;支撑层13进一步地套设在导热层12外部。这样,通过将嘴尖1设置为嘴尖本体11、导热层12和支撑层13三层嵌套的结构,为嘴尖1提供了选用多种材质的可能性,通过不同材质的组合,将导热性与耐磨性相结合,保证了嘴尖1的整体温度,且提高了嘴尖1的浇口S1处的耐磨性,保证了注塑产品质量,拓广了成型范围。

例如,将导热层12设置为一体成型的铜基导热件,嘴尖本体11和支撑层13分别设置为一体成型的钢结构件或钨钢结构件,由于铜导热性较好,通过导热层12确保浇口S1有一定的温度,同时,由于钢或钨钢耐磨性较好,通过对应于浇口S1的嘴尖本体11,使浇口S1区域不易磨损,通过支撑层13对嘴尖1的结构进行稳固,类似“三明治”一样的三层嵌套结构使该嘴尖1兼具耐磨和导热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导热层12包括第一受热部121和出料加热部122,第一受热部121从支撑层13内向外暴露出来并限定出嘴尖1的部分外表面。第一受热部121暴露出来的外表面与加热器4相接触,被加热器4加热后将热量传输到出料加热部122,出料加热部122再将热量传输到嘴尖本体11上,从而使嘴尖本体11保持在一定的温度。

支撑层13包括邻接第一受热部121的第二受热部131和连接于第二受热部131下方的支撑部132,支撑层13的第二受热部131用于提高嘴尖1的温度,避免导热层12温度的散发,支撑部132用于支撑嘴尖1与其他部件(例如浇口套3)的配合。

嘴尖本体11还包括界定出嘴尖本体11的下端部的出料部112和连接于出料部112上方的进料部111,进料部111界定出嘴尖本体11的上端部,第一受热部121在上下方夹持于嘴尖本体11的进料部111和支撑层13的支撑部132之间并暴露于嘴尖1的侧方,加热器4从上到下依次与嘴尖本体11的进料部111、导热层12和支撑层13的外表面相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部111的外径大于出料部112的外径,嘴尖本体11的外表面于出料部112和进料部111相交处呈台阶状。导热层12套设在出料部112上,第一受热部121的上表面与进料部111的下表面相抵;支撑层13套设在出料加热部122上,第二受热部131的上表面与第一受热部121的下表面相抵。进料部111、第一受热部121和第二受热部131共同构成一外表面呈圆柱形的中空结构,加热器4也设置为内表面呈圆柱形的中空结构,套设在进料部111、第一受热部121和第二受热部131的外表面。这样设置一方面使得加热器4生产加工过程简单,不需要制作复杂的外形即可与这三层结构装配组合,另一方面使外形美观,三者之间的装配关系变得简单。

此外,若将嘴尖本体11、导热层12和支撑层13设置成其他结构,将加热器4的内部根据三者的结构进行调整,在满足装配要求后,使加热器4分别与三者相接触,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层12与嘴尖本体11之间,以及支撑层13与导热层12之间均过盈配合,这样,在嘴尖本体11、导热层12与支撑层13三者之间装配完成后,不易产生滑动脱落,避免三者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失效的可能,以及三者在受热时热膨胀系数不同,避免在受热后产生滑落的问题,使连接关系更加紧密。当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可仅设置为导热层12与热嘴2本体之间过盈配合,或者仅设置支撑层13与导热层12之间均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导热层12与嘴尖本体11之间设置第一钎焊层固定部14,以及/或者,支撑层13与导热层12之间设置第二钎焊层固定部15,以加固过盈配合后的嘴尖1,使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紧密,避免了失效的可能。

进一步地,浇口套3套设于嘴尖1外,浇口套3与支撑层13的支撑部132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嘴尖1端部的结构改变,使用嘴尖本体11、导热层12和支撑层13三层嵌套的方式,利用嘴尖本体11耐磨的特性将其对应于浇口S1的位置,通过加热器4对三层结构同时加热,使导热层12将热量传递到嘴尖本体11的末端,且支撑层13同时起到支撑耐磨,以及为导热层12保温的功能;

(2)通过将铜和钢合金组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了铜材质的高导热率,保证了嘴尖1的整体温度;另一方面利用了钢材质的耐磨性,提高了嘴尖1的浇口S1端的耐磨性,以及嘴尖1与浇口套3之间的耐磨性,保证了注塑产品质量,拓广了成型范围。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