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的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7233发布日期:2019-06-22 01:2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色母粒的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色母粒的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色母粒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脱水处理,现有的脱水处理通常是将其直接晾晒,这样虽然成本比较低,但是,晾晒时间长,而且在晾晒过程中色母粒容易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色母粒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脱水板、风机和出料板,上述壳体内部为空腔,所述壳体上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过的进口,所述壳体下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出口,所述壳体上部还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送风管,上述风机固连在壳体上且风机的出风口与送风管相连通,上述脱水板倾斜设置且脱水板上端固连在壳体内的其中一内壁处,脱水板下端与壳体另一内壁之间具有落料间隙,所述脱水板下部固连有电加热片,上述出料板倾斜设置,出料板下端铰接壳体内且该铰接处靠近于上述出口,出料板上端具有抖料结构,在抖料结构的作用下出料板受到风机输送的气流作用时能绕其铰接处往复摆动。

本脱水装置创造性的将色母粒由进口放入壳体内,色母粒沿倾斜的脱水板平移。由于脱水板下侧具有电加热片,电加热片通过后能使脱水板保持设定温度。由脱水板经过的色母粒受到加热后能稳定脱水。

同时,风机向壳体内输送的气流有两个作用:

其一、通过快速流动的气流加速色母粒脱水;

其二、在气流以及抖料结构的作用下能使掉落至出料板处的色母粒稳定的进入出口处。

在上述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中,所述脱水板的数量为若干个,上述脱水板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均布设置。

在上述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中,上下相邻的两个脱水板分别固连在壳体内的两侧处。

这样的结构能使色母粒在壳体内弯折滑落,保证色母粒能充分脱水。

在上述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中,所述抖料结构包括套板和弹簧,上述套板内部为空腔且一侧开口,所述出料板上端嵌于套板内,上述弹簧位于套板内且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套板具有抵靠在壳体内侧的趋势。

由于套板套在出料板上,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套板稳定抵靠在壳体内侧,这样的结构能使脱水板处滑落的色母粒能稳定的进入出料板上部。

也就是说,通过套板消除出料板与壳体内侧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中,还包括一接触板,上述接触板贴靠在壳体内侧,上述套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接触板上。

在上述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中,所述接触板下端具有呈平板状的底板,上述底板与壳体内的底部面接触。

通过底板能使接触板稳定的连接在壳体内,接触板磨损后能单独更换,减少整个装置的使用成本。

在上述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中,所述接触板上端具有与壳体内壁之间平滑过渡的过渡部。

过渡部的设置能避免色母粒卡阻在接触板与壳体之间。

在上述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中,所述过渡部为接触板上端的倒角。

在上述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中,所述过渡部为接触板上端的圆角。

在上述的色母粒的脱水装置中,所述出料板下侧具有凸出的限位沿,上述套板能抵靠在限位沿处,当套板抵靠在限位沿处套板处于倾斜状态且套板上端抵靠在接触板上。

通过限位沿能避免过渡套板下摆,保证出料板的下端始终处于最低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色母粒的脱水装置由于色母粒通过壳体后,在脱水板以及强力气流作用下能稳定的脱水,并脱水后的色母粒能稳定的由出口排出,因此,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在气流的作用下出料板始终处于往复摆动状态,保证色母粒能稳定的进入出口处,进一步提高了其稳定性。

另外,脱水板和出料板等均位于壳体内,因此,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色母粒的脱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a、进口;1b、出口;1c、送风管;2、脱水板;3、风机;4、出料板;4a、限位沿;5、电加热片;6、套板;7、弹簧;8、接触板;8a、底板;8b、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色母粒的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脱水板2、风机3和出料板4,上述壳体1内部为空腔,所述壳体1上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过的进口1a,所述壳体1下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出口1b,所述壳体1上部还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送风管1c,上述风机3固连在壳体1上且风机1的出风口与送风管1c相连通,上述脱水板2倾斜设置且脱水板2上端固连在壳体1内的其中一内壁处,脱水板2下端与壳体1另一内壁之间具有落料间隙,所述脱水板2下部固连有电加热片5,上述出料板4倾斜设置,出料板4下端铰接壳体1内且该铰接处靠近于上述出口1a,出料板4上端具有抖料结构,在抖料结构的作用下出料板4受到风机3输送的气流作用时能绕其铰接处往复摆动。

所述脱水板2的数量为若干个,上述脱水板2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均布设置。

上下相邻的两个脱水板2分别固连在壳体1内的两侧处。

所述抖料结构包括套板6和弹簧7,上述套板6内部为空腔且一侧开口,所述出料板4上端嵌于套板6内,上述弹簧7位于套板6内且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套板6具有抵靠在壳体1内侧的趋势。

还包括一接触板8,上述接触板8贴靠在壳体1内侧,上述套板6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接触板8上。

所述接触板8下端具有呈平板状的底板8a,上述底板8a与壳体1内的底部面接触。

所述接触板8上端具有与壳体1内壁之间平滑过渡的过渡部8b。

所述过渡部8b为接触板上端的倒角。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8b为接触板上端的圆角。

所述出料板4下侧具有凸出的限位沿4a,上述套板6能抵靠在限位沿4a处,当套板6抵靠在限位沿4a处套板6处于倾斜状态且套板6上端抵靠在接触板8上。

本脱水装置创造性的将色母粒由进口放入壳体内,色母粒沿倾斜的脱水板平移。由于脱水板下侧具有电加热片,电加热片通过后能使脱水板保持设定温度。由脱水板经过的色母粒受到加热后能稳定脱水。

同时,风机向壳体内输送的气流有两个作用:

其一、通过快速流动的气流加速色母粒脱水;

其二、在气流以及抖料结构的作用下能使掉落至出料板处的色母粒稳定的进入出口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色母粒的脱水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色母粒的脱水装置包括壳体、脱水板、风机和出料板,上述壳体内部为空腔,所述壳体上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过的进口,所述壳体下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出口,所述壳体上部还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送风管,上述风机固连在壳体上且风机的出风口与送风管相连通,上述脱水板倾斜设置且脱水板上端固连在壳体内的其中一内壁处,脱水板下端与壳体另一内壁之间具有落料间隙。本色母粒的脱水装置稳定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孙良洲;何林;陈兵;孙侠;祝朱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9
技术公布日:2019.06.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