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合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1286发布日期:2021-01-15 11:3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贴标合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贴标合盖设备。



背景技术:

奶粉盖包括标签和盖体两部分,标签贴附在盖体上。目前市面常规的手段是,通过人工将标签贴附于盖体上,再通过人工手动将盖体进行压合,如此完成一个奶粉盖的组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有部分的组装工位已有设备完成,但是,半自动化的组装在提升效率上并不显著,而且人工操作容易弄脏标签和盖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标合盖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贴标合盖设备,包括:模具;

贴标合盖驱动装置,其包括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及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所述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模具,所述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

模内供标装置,其包括承载件及标签放置组件,所述承载件与所述模具相邻设置,所述标签放置组件设于所述承载件;

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其包括送标部及取产品部,所述送标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所述取产品部设置于所述送标部;

合盖式夹紧装置,其包括合盖式夹紧承载件以及设于所述合盖式夹紧承载件的吸盖件、合盖组件以及压盖件,所述合盖式夹紧承载件与所述承载件相邻设置;

下料装置,其包括下料驱动部,所述下料驱动部与所述合盖式夹紧承载件相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包括第一贴标合盖固定组件及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贴标合盖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模具,所述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贴标合盖固定组件,所述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包括第二贴标合盖运动组件及第二贴标合盖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贴标合盖运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贴标合盖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贴标合盖运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标签放置组件包括驱动件、连接件及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承载件的上方,至少两个所述标签放置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承载件的下方,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承载件后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其驱动所述连接件作升降位移,带动至少两个所述标签放置件升降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送标部包括送标固定件、驱动连接组件及送标组件,所述送标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贴标合盖运动组件,所述驱动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送标固定件,所述送标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连接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取产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连接组件的取产品承载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取产品承载组件的取产品驱动组件及取产品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连接组件包括送标驱动件、前段送标活动件、送标带动件及后段送标活动件,所述送标驱动件设置于所述送标固定件,所述前段送标活动件连接所述送标驱动件,且所述前段送标活动件滑动连接所述送标固定件,所述送标带动件设置于所述前段送标活动件,且所述送标带动件分别连接所述送标固定件及所述后段送标活动件,所述后段送标活动件滑动连接所述前段送标活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合盖式夹紧承载件具有承载位,所述吸盖件设于所述承载位,所述压盖件位于所述承载位的一侧;所述合盖组件包括合盖件及合盖驱动件,所述合盖件与所述承载位相邻,所述合盖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合盖件连接,其驱动所述合盖件转动并覆盖于所述承载位;产品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分别置于所述承载位以及合盖件,所述吸盖件对所述第一壳体进行吸附;所述合盖驱动件驱动所述合盖件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壳体转动并合盖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压盖件的压盖端压于所述第二壳体并使之合盖于所述第一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下料驱动部包括下料转向组件及下料取料组件,所述下料转向组件与所述合盖式夹紧承载件相邻设置,所述下料取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料转向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输送部,所述下料输送部设置于所述下料驱动部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贴标合盖驱动装置、模内供标装置、送料与取产品一体装置、合盖式夹紧装置及下料装置的配合使用,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驱动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运动,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带动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运动,且通过送标部在模内供标装置内的标签取出并放置于模具内,取产品部将模具内加工好的产品取出放置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内进行处理,最后由下料装置进行下料;整个过程均有设备完成,通过全自动化的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不仅降低成本,还避免了弄脏标签和盖体的问题,以及大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贴标合盖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贴标合盖设备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中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模内供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模内供标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吹气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模内供标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实施例中送标固定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实施例中驱动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实施例中送标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3为实施例中取产品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14为本实施例中合盖式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中合盖式夹紧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中下料驱动部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模具;

2-贴标合盖驱动装置;21-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211-第一贴标合盖固定组件;2111-第一贴标合盖固定件;2112-第一贴标合盖滑轨;2113-吊环;2114-限位撞块;2115-第一贴标合盖齿条;212-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121-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2-第一贴标合盖驱动件;2123-第一贴标合盖齿轮;2124-第一贴标合盖滑座;22-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221-第二贴标合盖运动组件;2211-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2-第二贴标合盖运动带;222-第二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221-第二贴标合盖支座;2222-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3-第二贴标合盖压轮;2224-减速电机;2225-第二贴标合盖同步轮;

3-模内供标装置;31-承载件;311-引导孔;32-标签放置组件;321-驱动件;322-连接件;3221-连接支撑板;3222-标签连接板;323-标签放置件;324-档杆;3241-吹气位;325-档杆锁片;3251-标签取出位;326-导引组件;3261-导杆;3262-导套;327-安装板;328-安装座;329-限位块;33-标签感应组件;331-标签感应开关支架;3311-连接位;3312-第一支架端;3313-第二支架端;

4-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41-送标部;411-送标固定件;412-驱动连接组件;4121-送标驱动件;4122-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1-送标同步轮;4123-送标带动件;4124-后段送标活动件;4125-送标齿轮;4126-送标齿条;413-送标组件;4131-送标动力件;41311-送标齿柱;4132-送标固定块;4133-送标治具板;41331-轮齿;4134-送标吸盘;4135-静电头;42-取产品部;421-取产品承载组件;4211-第一取产品承载件;4212-第二取产品承载件;422-取产品驱动组件;4221-取产品驱动件;4222-驱动固定件;423-取产品组件;4231-取产品固定件;4232-取产品吸盘;43-感应器;

5-合盖式夹紧装置;51-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1-承载位;512-承载托板;5121-吸盖位;513-避空位;514-合盖式夹紧调节槽;52-吸盖件;521-吸盖连接件;5211-吸盘连接位;522-吸盘;53-合盖组件;531-合盖件;5311-壳体压合板;5312-壳体定位板;532-合盖驱动件;5321-驱动连接件;5322-驱动支撑板;5323-驱动器;533-合盖支撑件;534-合盖支撑连接件;54-压盖件;541-压盖驱动器;542-压块;100a-第一壳体;100b-第二壳体;

6-下料装置;61-下料驱动部;611-下料转向组件;612-下料取料组件;6121-取料驱动件;6122-取料承板;6123-取料件;62-下料输送部;621-下料支架;622-下料运输组件;6221-下料运输传动件;6222-下料运输皮带;

7-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及图14所示,图1为实施例中贴标合盖设备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中贴标合盖设备的另一立体结构图;图14为本实施例中合盖式夹紧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贴标合盖设备包括模具1、贴标合盖驱动装置2、模内供标装置3、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4、合盖式夹紧装置5及下料装置6,贴标合盖驱动装置2包括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21及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22,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21位于模具1上部,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22位于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21。模内供标装置3包括承载件31及标签放置组件32,承载件31与模具1相邻设置,标签放置组件32设置于承载件31。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4包括送标部41及取产品部42,送标部41位于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22,取产品部42设置于送标部41。合盖式夹紧装置5包括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以及设置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的吸盖件52、合盖组件53以及压盖件54,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与承载件31相邻设置。下料装置6包括下料驱动部61,下料驱动部61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相邻设置。

贴标合盖设备工作时,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21驱动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22,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22驱动送标部41至标签放置组件32取出标签,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21恢复至初始位置,取产品部42作用于模具1,将模具1内的产品取出,然后送标部41将标签放入模具1内,在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21作用下,取产品部42将取出的产品放置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上,并通过吸盖件52、合盖组件53及压盖件54的共同作用下将产品进行合盖处理,最后,通过下料驱动部61将处理后的产品取出进行下料。

优选地,贴标合盖设备还包括箱体7,承载件31、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及下料驱动部61均设置于箱体7上,箱体7的设置用于对承载件31、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及下料驱动部61进行支撑,同时还能将线束、线管和气管等放置于箱体7内,进行存放和保护。

再一并参照图3-图4,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21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中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22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21包括第一贴标合盖固定组件211及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12,第一贴标合盖固定组件211设置于模具1,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12滑动设置于第一贴标合盖固定组件211。第一贴标合盖固定组件211包括第一贴标合盖固定件2111及第一贴标合盖滑轨2112,第一贴标合盖固定件2111设置于模具1,第一贴标合盖滑轨2112设置于第一贴标合盖固定件2111,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12滑动设置于第一贴标合盖滑轨2112。具体应用时,第一贴标合盖滑轨2112为两个,两个第一贴标合盖滑轨2112平行设置。优选地,第一贴标合盖固定件2111的两端设有吊环2113,便于通过起重设备将第一贴标合盖固定件2111吊起放置于模具1上。优选地,第一贴标合盖固定件2111的两端还设有限位撞块2114,防止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12滑出第一贴标合盖滑轨2112。第一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12包括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及第一贴标合盖驱动件2122,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滑动设置于第一贴标合盖滑轨2112,第一贴标合盖驱动件2122设置于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上。优选地,第一贴标合盖固定件2111上还设有第一贴标合盖齿条2115,第一贴标合盖齿条2115与第一贴标合盖滑轨2112平行;第一贴标合盖驱动件2122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贴标合盖齿轮2123,第一贴标合盖齿轮2123与第一贴标合盖齿条2115啮合,通过第一贴标合盖驱动件2122带动第一贴标合盖齿轮2123转动,第一贴标合盖齿轮2123在第一贴标合盖齿条2115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运动。优选地,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上还设有第一贴标合盖滑座2124,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22滑动设置于第一贴标合盖滑座2124。具体的,第一贴标合盖驱动件2122为电机。

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22包括第二贴标合盖运动组件221及第二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22,第二贴标合盖运动组件221滑动设置于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第二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22设置于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上,且第二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22连接第二贴标合盖运动组件221。第二贴标合盖运动组件221包括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1及第二贴标合盖运动带2211,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1滑动设置于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上,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4设置于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1,第二贴标合盖运动带2211设置于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1靠近第二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22的一侧,且第二贴标合盖运动带2211连接第二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22。优选地,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1设有第二贴标合盖滑轨,第二贴标合盖滑轨与第一贴标合盖滑座2124相匹配,且第二贴标合盖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二贴标合盖滑座。第二贴标合盖驱动组件222包括第二贴标合盖支座2221、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及第二贴标合盖压轮2223,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及第二贴标合盖压轮2223均设置于第二贴标合盖支座2221,第二贴标合盖压轮2223位于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一侧,第二贴标合盖运动带2211分别绕设于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及第二贴标合盖压轮2223。具体应用时,第二贴标合盖压轮2223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第二贴标合盖支座2221。具体的,第二贴标合盖压轮22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贴标合盖压轮2223分别设置于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的两侧,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为电机。优选地,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电机2224,通过减速电机2224降低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的输出转动速度,进而增加减速电机2224输出端对第二贴标合盖运动带2211的作用力。优选地,减速电机2224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贴标合盖同步轮2225,第二贴标合盖运动带2211绕设于第二贴标合盖同步轮2225,第二贴标合盖同步轮2225的外形与齿轮相类似,增加第二贴标合盖同步轮2225与第二贴标合盖运动带2211的接触面粗糙度,进而增加了摩擦力,使得第二贴标合盖同步轮2225带动第二贴标合盖运动带2211的效果更佳。

贴标合盖驱动装置2使用时,第一贴标合盖驱动件2122驱动第一贴标合盖齿轮2123转动,第一贴标合盖齿轮2123带动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沿第一贴标合盖齿轮2123方向运动,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1及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一起随第一贴标合盖滑板2121运动,第二贴标合盖驱动件2222带动第二贴标合盖同步轮2225转动,第二贴标合盖同步轮2225与一个第二贴标合盖压轮2223的共同作用下拉动第一贴标合盖运动带,进而使得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1沿第一贴标合盖滑座2124运动。

再一并参照图5及图6,图5为本实施例中模内供标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模内供标装置3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标签放置组件32包括驱动件321、连接件322及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连接件322位于承载件31的上方,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分别连接于连接件322,驱动件321位于承载件31的下方,驱动件321的输出端穿过承载件31后与连接件322连接,其驱动连接件322作升降位移,带动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升降位移。

标签放置组件32用于存放标签组,标签放置组件32通过设置驱动件321、连接件322及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分别连接于连接件322,驱动件321的输出端穿过承载件31后与连接件322连接,其驱动连接件322作升降位移,带动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升降位移。如此,运用一个驱动件321达到控制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升降的目的,减少了驱动件321数量,降低使用成本,且安装结构紧凑可靠,运动效率高。

进一步的,驱动件321为锁紧气缸,如此,升降高度的控制更为精确。又如锁紧气缸的型号为bnk30n200-ln10a-2。更一步的,复阅图5及图6,连接件322包括连接支撑板3221以及多个标签连接板3222。多个标签连接板3222的一端分别设于连接支撑板3221,多个标签连接板3222的另一端分别与标签放置件323连接,驱动件321的输出端与连接支撑板3221连接,驱动件321的输出端即驱动件321的伸缩杆。具体的,标签连接板3222的数量与标签放置件323的数量一致,标签放置件323为板体,其形状与标签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为半圆形。标签连接板3222及标签放置件323的数量为两个,标签连接板3222及标签放置件323分别设于连接支撑板3221的两侧,如此,连接件322通过驱动件321控制升降,进而使两个标签放置件323的标签高度一致。优选的,标签连接板3222开设有调节槽,标签连接板3222可根据需求调节在连接支撑板3221的位置,最后将螺钉穿设调节槽将标签连接板3222固定在连接支撑板3221,进而提高模内供标装置3的易用性。

为了进一步说明标签放置组件32的具体结构,复阅图5及图6,标签放置组件32还包括多个档杆324。多个档杆324垂直设于承载件31远离驱动件321的一面,多个档杆324围绕标签放置件323设置。具体的,一个标签放置件323周围设置有5根档杆324,5根档围绕标签放置件323圆周均布。如此,通过设置多个档杆324,使得对标签放置件323上的标签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标签从标签放置件323上掉落。

进一步的,为了使标签更好的分离,参阅图5及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吹气位3241的结构示意图,档杆324设有吹气位3241。吹气位3241位于档杆324的上端,吹气位3241靠近于标签放置件323。具体的,吹气位3241为孔状,吹气位3241所在的档杆324内部具有一定高度的腔体,腔体外侧连接有气管,气体通过对气管进入档杆324内的腔体,气体在腔体内流动,并透过吹气位3241对标签组进行吹气。实际应用时,驱动件321驱动连接件322上升,吹气位3241有气体缓慢吹出,当连接件322上升至吹气位3241朝向的位置,气体对堆叠的标签组进行吹气,有效减少标签与标签之间的静电,从而使标签与标签脱离,当送标部41吸取最上层的标签时,贴附的标签脱离吸取的标签,回落至位于标签放置件323上的标签组,从而避免了送标部41对标签组吸取到多张标签的情况,进而提高模内供标装置3提供标签的精准性。

更进一步,复阅图5及图6,标签放置组件32还包括档杆锁片325。档杆锁片325设于多个档杆324的上端,并位于吹气位3241的上方。具体的,档杆锁片325为圆形,档杆锁片325设于多个档杆324上端连接,通过螺钉穿设相应的孔位对档杆324进行固定,档杆锁片325用于稳固多根档杆324在承载件31的位置,使之不易发生晃动。再进一步的,档杆锁片325设有标签取出位3251,具体的,标签取出位3251为槽体结构,其形状与标签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为半圆状,标签取出位3251用于容置标签。实际应用中,标签取出位3251是送标部41对标签进行移出的位置,送标部41位于标签取出位3251上方,送标部41向标签取出位3251对标签进行吸取。

为了对标签放置件323的升降起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标签放置件323在升降过程中出现位置的偏移,进一步的,参阅图5、图6及图8,图8为本实施例中模内供标装置3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承载件31上开设有两个引导孔311,两个引导孔311分别位于驱动件321与承载件31连接处的两侧。标签放置组件32还包括导引组件326,导引组件326包括导杆3261及导套3262,导套3262设于承载件31,导杆3261的一端穿设导套3262,导杆3261的另一端与连接件322连接,导杆3261与承载件31垂直。具体的,导杆326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杆3261设于承载件31,且与连接件322连接。两个导杆3261设置于承载件31靠近驱动件321的一面,两个导杆3261远离承载件31的端部一一对应穿过两个引导孔311,即其中一个导杆3261穿过一个引导孔311,另一个导杆3261穿过另一个引导孔311。实际应用中,导套3262选用为法兰轴承。如此,通过设置两个导杆3261,能对标签放置件323的上下升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标签放置件323在升降过程中出现位置的偏移,进一步保证了两个标签放置件323在升降时的平面度。

进一步的,复阅图5及图6,模内供标装置3还包括标签感应组件33,标签感应组件33设于档杆锁片325。标签感应组件33包括标签感应开关支架331以及标签感应件(图未示),标签感应开关支架331的一端与档杆锁片325连接,标签感应开关支架331的另一端向档杆锁片325的下方延伸。更进一步的,标签感应开关支架331开设有连接位3311,标签感应开关支架331包括第一支架端3312及第二支架端3313。具体的,标签感应组件33的形状为l型,第一支架端3312与第二支架端3313垂直连接,第一支架端3312连接于档杆锁片325,连接位3311设于第二支架端3313,连接位3311结构为槽体,其形状为环形椭圆,连接位3311用于装置标签感应件。具体的,标签感应件设于连接位331的最低位置,实际应用时,标签感应件用于检测标签组的高度信息,即检测标签组最上层的标签位置,标签组的数量发生变化,标签感应件检测标签组最上层的标签位置,将信号反馈给驱动件321,进而保证标签组数量变化后能精准抬升至标仓位,使得外部吸盘能对标签进行吸取。

为了使档杆324更好的定位在承载件31上,进一步的,复阅图5及图6,标签放置组件32还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板327及多个安装座328。至少两个安装板327设于承载件31,多个安装座328分别设于至少两个安装板327,多个档杆324分别通过多个安装座328对应安装于至少两个安装板327。具体的,安装板327为长方体结构,安装板327的数量和标签放置件323的数量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327的数量为2个,安装板327通过螺钉固定在承载件31,螺钉分别均布在安装板327的四周,螺钉穿设安装板327及承载件31对应的孔位,将安装板327固定在承载件31中。安装座328为定位件,通过安装座328套设在挡杆24,进一步保证挡杆24在安装板327的的垂直度。更进一步的,承载件31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329,多个限位块329与安装板327的侧面抵持。多个限位块329设于安装板327侧端,限位块329包括调节螺母,限位块329侧面开设有孔位,调节螺母穿设侧面的孔位与安装板327的侧面抵持,限位块329能有效对安装板327进行限位,防止安装板327晃动。具体的,在每一个安装板327的一侧端都设有对应一个限位块329,进一步提高安装板327升降的平稳性。

通过标签放置组件32分别设置驱动件321、连接件322及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分别连接于连接件322,驱动件3321的输出端穿过承载件31后与连接件322连接,其驱动连接件322作升降位移,带动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升降位移,通过运用一个驱动件321达到控制至少两个标签放置件323升降的目的,减少了驱动件3数量,降低成本,且安装结构紧凑可靠,运动效率高。

如图9所示,图9为实施例中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4的立体结构图。送标部41包括送标固定件411、驱动连接组件412及送标组件413,驱动连接组件412设置于送料固定件,送标组件413设置于驱动连接组件412。取产品部42包括取产品承载组件421、取产品驱动组件422及取产品组件423,取产品承载件设置于驱动连接组件412,取产品驱动组件422及取产品组件423均设置于取产品承载组件421。

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4使用时,驱动连接组件412驱动送标组件413进行标签的送料,标签送料完成后,驱动连接组件412恢复至初始位置并移除模具1的范围,模具1进行注塑,此时,送标组件413可进行下一个标签的上料,注塑完成后,取产品驱动组件422驱动取产品组件423将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取出,取产品驱动组件422恢复至初始位置,最后送标组件413进行下一个标签的送料。

再一并参照图10,图10为实施例中送标固定件411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具体应用时,送标固定件411连接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1,并通过第二贴标合盖运动件2211驱使整体装置靠近和远离模具1。

再一并参照图11,图11为实施例中驱动连接组件412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驱动连接组件412包括送标驱动件4121、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送标带动件4123及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送标驱动件4121设置于送标固定件411,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连接送标驱动件4121的输出端,并且,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滑动连接送标固定件411,送标带动件4123设置于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送标带动件4123的两侧还分别连接送标固定件411及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滑动连接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具体应用时,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通过滑轨滑块的连接方式与送标固定件411进行滑动连接;同理,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也是采用相同的方式与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滑动连接。送标带动件4123的一侧固设于送标固定件411。具体的,送标驱动件4121为电机。优选地,驱动连接组件412还包括送标齿轮4125及送标齿条4126,送标齿轮4125设置于送标驱动件4121的输出端,送标齿条4126位于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上,送标齿轮4125与送标齿条4126啮合,通过送标驱动件4121带动送标齿轮4125转动,再由送标齿轮4125带动送标齿条4126运动,进而带动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相对送标固定件411运动。

优选地,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两端各设有一个送标同步轮41221,送标带动件4123绕设于两个送标同步轮41221。具体的,送标带动件4123为皮带,当送标驱动件4121带动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运动时,送标同步轮41221作用于送标带动件4123,送标带动件4123则拉动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进一步运动;例如,当送标驱动件4121带动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向上运动时,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先是带动送标带动件4123及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在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送标同步轮41221作用于送标带动件4123,使得送标带动件4123进一步拉动固设于送标带动件4123上的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运动,即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的运动行程大于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若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行程为1m,则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的行程则为2m,有效减少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的长度,进而减少装置的占用面积,还能节约成本。优选地,送标固定件411上设有感应器43,当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的运动行程超出了设定的范围后,感应器43则会发出信号,使得送标驱动件4121停止工作,对整体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再一并参照图12,图12为实施例中送标组件413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送标组件413包括送标动力件4131、送标固定块4132、送标治具板4133及送标吸盘4134,送标动力件4131设置于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远离前段送标活动件4122的一端,送标固定块4132设置于送标动力件4131,送标治具板4133转动设置于送标固定块4132,并且,送标动力件4131的输出端抵接送标治具板4133,送标吸盘4134设置于送标治具板4133远离送标动力件4131的一侧。具体应用时,送标吸盘413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送标吸盘4134分布于送标治具板4133的两端,通过多个送标吸盘4134对标签进行吸附。具体的,送标动力件4131为气缸。优选地,送标治具板4133与送标固定块4132连接处设有轮齿41331,相对应的,送标动力件4131的输出端设有送标齿柱41311,轮齿41331与送标齿柱41311啮合,通过送标动力件4131驱动送标齿柱41311运动,送标齿柱41311通过与轮齿41331的啮合带动送标治具板4133相对送标固定块4132转动。优选地,送标组件413还包括静电头4135,静电头4135设置于送标治具板4133。具体应用时,静电头41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静电头4135分别设于送标治具板4133的两端,且每一个静电头4135的周围绕设有多个送标吸盘4134,当多个送标吸盘4134吸附着的标签要放于模具1内时,静电头4135将作用于标签,使得标签整体带有静电,便于标签与模具1连接的更牢固,防止标签从模具1内掉落出来。

再一并参照图13,图13为实施例中取产品部42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取产品承载组件421包括第一取产品承载件4211及第二取产品承载件4212,第一取产品承载件4211滑动连接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第二取产品承载件4212及取产品驱动组件422均设置于第一取产品承载件4211,取产品组件423设置于第二取产品承载件4212。取产品驱动组件422包括取产品驱动件4221及驱动固定件4222,取产品驱动件4221设置于第一取产品承载件4211,驱动固定件4222设置于后段送标活动件4124,取产品驱动件4221的输出端连接驱动固定件4222。具体应用时,驱动固定件4222固设于后段送标活动。取产品组件423包括取产品固定件4231及取产品吸盘4232,取产品固定件4231设置于第二取产品承载件4212,取产品吸盘4232设置于取产品固定件4231。具体应用时,取产品固定件4231固设于第二取产品承载件4212,取产品吸盘42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取产品吸盘4232分布于取产品固定件4231的两端。当模具1注塑完成后,取产品驱动件4221作用于驱动固定件4222,带动第一取产品承载件4211运动,第一取产品承载件4211带动第二取产品承载件4212运动,再由第二取产品承载件4212带动取产品固定件4231及取产品吸盘4232运动,并由取产品吸盘4232作用于模具1内注塑好的产品进行取出,取产品驱动件4221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送标部41将进行标签的送料。

通过送标部41与取产品部42的配合设置,驱动连接组件412带动送标组件413进行运动实现送标动作,取产品承载组件421设置于驱动连接组件412上,取产品驱动组件422通过取产品承载组件421带动取产品组件423运动实现产品的取出,将送标动作与产品取出动作结合在一个装置上实现,不仅结构紧凑合理,降低占用场地面积,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两个机械手轮流工作避位的问题,节约了运作时间,进而提高效率降低企业投入成本。

再一并参照图14-图15所示,图14为本实施例中合盖式夹紧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中合盖式夹紧装置5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具有承载位511,吸盖件52设于承载位511,压盖件51位于承载位511的一侧,合盖组件53包括合盖件531及合盖驱动件532,合盖件531与承载位511相邻,合盖驱动件532的输出端与合盖件531连接,其驱动合盖件531转动并覆盖于承载位511,产品的第一壳体100a以及第二壳体100b分别置于承载位511以及合盖件531,吸盖件52对第一壳体100a进行吸附,合盖驱动件532驱动合盖件531转动,带动第二壳体100b转动并合盖于第一壳体100a,压盖件54的压盖端压于第二壳体100b并使之合盖于第一壳体100a。

合盖过程:首先由取产品吸盘54232将从模具1内取出的产品放置在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上方,吸盖件52对第一壳体100a进行吸合,使其定位在承载位511,第二壳体100b放置于合盖件531,合盖驱动件532将第二壳体100b翻转预定角度,使产品处于可被合盖的状态,最后压盖件54将第二壳体100b压紧于第一壳体100a,实现合盖的动作。如此,大大提高了合盖产品的组装效率,同时实现对产品的进行自动批量合盖操作,从而降低了单个合盖产品的成本。

参阅图14,压盖件54为旋转夹紧气缸,如此,升降高度的控制更为精确。在实际应用中,合盖驱动件532将第二壳体100b翻转预定角度时,即第二壳体100b位于第一壳体100a的上方,亦即,产品处于可被压合的状态,此时压盖件54的压头端由第一壳体100a的边缘外的位置,旋转至第一壳体100a的上方位置,最后压盖件54的压头端向下对第二壳体100b进行压合,使第二壳体100b压紧于第一壳体100a,完成产品的压盖动作。压盖件54包括压盖驱动器541和压块542,压盖驱动器541的输出端与压块542连接,其驱动压块542沿着垂直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的方向线性移动,压块542对第二壳体100b进行压合,增大压盖件54对第二壳体100b的压合面积,使第二壳体100b进一步压紧于第一壳体100a。

为了提高合盖件531翻转的稳定件,进一步的,复阅图14及图15,合盖组件53还包括合盖支撑件533及合盖支撑连接件534。合盖支撑件533设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并位于合盖件531远离合盖驱动件532的一侧,合盖支撑连接件534的一端与合盖支撑件533转动连接,合盖件531与合盖支撑连接件534的另一端连接。合盖支撑连接件534的形状为l形,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为板状,在本实施例为为长方体结构。具体的,合盖支撑件533及合盖支撑连接件534与合盖驱动件532分别设置在合盖件531的两侧,合盖支撑件533的底座螺接于合盖件531,合盖支撑件533的侧端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滚珠轴承,合盖支撑连接件534的一端与滚珠轴承连接,合盖支撑件533的另一端螺接于合盖件531。如此,合盖驱动件532将合盖件531翻转时,通过设置合盖支撑连接件534将合盖件531与合盖支撑件533连接,使合盖件531的两端保持平衡,合盖件531不易发生抖动,进而提高合盖件531翻转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复阅图14及图15,合盖驱动件532包括驱动连接件5321、驱动支撑板5322及驱动器5323。驱动支撑板5322设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驱动器5323设于驱动支撑板5322,驱动连接件5321的一端与驱动器5323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合盖件531与驱动连接件5321的另一端连接。更进一步的,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开设有合盖式夹紧调节槽514,驱动支撑板5322通过合盖式夹紧调节槽514螺接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求可通过合盖式夹紧调节槽514调整驱动支撑板5322在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的位置,使驱动连接件5321的位置能得到调整,从而保证合盖件531与合盖驱动件532连接的平稳性。更进一步的,驱动连接件5321开设有通孔,驱动器5323的驱动端安装于驱动连接件5321的通孔。具体的,驱动连接件5321的形状近似为l形,驱动连接件5321的一端与驱动器5323的驱动端连接,驱动连接件5321的另一端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连接。如此,合盖驱动件532与合盖件531的结构紧凑,且震动小。在实际应用中,驱动器5323选用旋转气缸。

为了进一步说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的具体结构,复阅图1及图2,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开设有避空位513,合盖件531位于避空位513的上方,避空位513用于合盖件531翻转的限位保护。具体的,避空位513为槽体结构,其形状为长方形,其面积大于合盖件531的面积,合盖件531能完全通向避空位513。如此,有效避免了合盖件531向远离第一壳体100a方向翻转时对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的破坏,进而提高合盖式夹紧装置5的稳定性、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包括承载托板512,承载托板512设于承载位511,产品的第一壳体100a放置于承载托板512。承载托板512用于抬升产品在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的高度,进而使第一壳体100a与第二壳体100b在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的高度趋于平行,这样,减小第一壳体100a与第二壳体100b连接处的翻转应力,从而提升了第一壳体100a与第二壳体100b的翻转效果。

再进一步的,复阅图14及图15,合盖件531包括壳体压合板5311以及壳体定位板5312。壳体压合板5311用于放置产品的第二壳体100b,壳体定位板5312设于壳体压合板5311远离承载位511的一侧,壳体压合板5312用于放置第二壳体100b,壳体定位板5312与第二壳体100b的周缘相适配。具体的,壳体定位板5312螺接于壳体压合板5311,实际应用中,壳体压合板5311将第二壳体100b翻转至预定角度,压盖件54对壳体压合板5311压合,壳体压合板5311与承载托板512顶持,第二壳体100b对第一壳体100a进行压紧,完成产品的压合过程。

为了提高吸盖件52的吸合能力,进一步的,复阅图14及图15,吸盖件52包括吸盖连接件521及吸盘522。吸盖连接件521设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背向承载托板512的一面,吸盘522设于吸盖连接件521,并露于承载托板512,吸盘522用于吸合产品的第一壳体100a,使产品的第一壳体100a压持于承载托板512。更一步的,承载托板512开设有吸盖位5121,吸盘5位于吸盖位5121内,并对第一壳体100a吸合。具体的,吸盘522有多个,吸盖连接件521设有多个吸盘5连接位5211,多个吸盘522与多个吸盘5连接位5211正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吸盘52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共同对第一壳体100a吸合,并将第一壳体100a稳固吸合在承载托板512。

通过设置合盖组件53,首先由取产品吸盘4232将从模具1内取出的产品放置在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上方,吸盖件52对第一壳体100a进行吸合,使其定位在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上,第二壳体100b放置于合盖件531,合盖驱动件532将第二壳体100b翻转预定角度,使产品处于可被合盖的状态,最后压盖件54将第二壳体100b压紧于第一壳体100a,实现合盖的动作。如此,大大提高了合盖产品的组装效率,同时实现对产品的进行自动批量合盖操作,从而降低了单个合盖产品的成本。

再一并参照图16,图16为实施例中下料驱动部61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下料驱动部61包括下料转向组件611及下料取料组件612,下料转向组件611设置于箱体7,且下料转向组件611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相邻设置,下料取料组件612设置于下料转向组件611。下料转向组件611与送标组件413的结构相同,在此将不做进一步赘述,详细内容可参见上述。下料取料组件612包括取料驱动件6121、取料承板6122及取料件6123,取料驱动件6121设置于下料转向组件611,取料承板6122设置于取料驱动件6121的输出端,取料件6123设置于取料承板6122上。具体应用时,取料件61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取料件6123两两分布于取料承板6122的两端,具体的,取料驱动件6121为气缸;取料件6123为吸头。

复阅图1-图2,下料装置6还包括设置于取料件6123下方的下料输送部62,下料输送部62包括下料支架621及下料运输组件622,下料支架621与箱体7相邻设置,且下料支架621位于取料件6123下方。下料运输组件622包括均设置于下料支架621上的下料运输驱动件(图中未标识)、下料运输传动件6221及下料运输皮带6222,下料运输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下料运输传动件6221,下料运输皮带6222绕设于下料运输传动件6221。具体的,下料运输驱动件为电机。

下料转向组件611驱动下料取料组件612使其朝向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下料取料驱动件6121驱动取料承板6122朝靠近合盖式承载件51的方向运动,取料件6123将合盖式夹紧承载件51上已完成合盖的产品吸取出,下料转向组件611恢复至初始位置,下料取料驱动件6121驱动取料件6123朝靠近下料运输皮带6222的方向运动,并将取料件6123上的产品放置于下料运输皮带6222上,通过下料运输皮带6222将产品输送出去完成下料。

综上,通过贴标合盖驱动装置、模内供标装置、送料与取产品一体装置、合盖式夹紧装置及下料装置的配合使用,第一贴标合盖驱动部驱动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运动,第二贴标合盖驱动部带动送标与取产品一体装置运动,且通过送标部在模内供标装置内的标签取出并放置于模具内,取产品部将模具内加工好的产品取出放置于合盖式夹紧承载件内进行处理,最后由下料装置进行下料;整个过程均有设备完成,通过全自动化的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不仅降低成本,还避免了弄脏标签和盖体的问题,以及大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