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表面改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7901发布日期:2020-12-04 13:5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表面改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改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表面改性设备。



背景技术:

高分子膜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随着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膜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对这些高分子膜材料的表面进行改性过程中,现有的改性装置只能进行单面改性,若需要双面改性,还需将待改性的膜材料翻转,进行二次表面改性。这种改性设备不仅效率低,而且膜材料双面的改性的最终物质特性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表面改性设备来解决上述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表面改性设备,沿薄膜行走路径依次包括放卷机、双面涂覆装置、加湿装置、定型干燥装置、洗涤装置、干燥装置、收卷机;

所述放卷机、收卷机分别用于放出和收回薄膜;

两个所述加湿装置分别朝向薄膜的上下两面;

所述洗涤装置包括前洗涤装置和后洗涤装置,薄膜在转向轮组的导向作用下在所述洗涤装置内的洗涤液中通过,以去除薄膜表面的杂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放卷机和双面涂覆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展平辊,所述展平辊对薄膜施加有展平张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洗涤装置为长度浸泡箱,所述长度浸泡箱内的浸泡液是水,且所述长度浸泡箱的长度为其深度的3-5倍,薄膜在所述转向轮组的导向作用下共有三段浸入所述前洗涤装置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后洗涤装置为深度浸泡箱,所述深度浸泡箱内的浸泡液是有机溶剂,且所述深度浸泡箱的深度为其长度的1.5-2倍,薄膜在所述转向轮组的导向作用下在所述深度浸泡箱内行走一个来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湿装置内设有湿度控制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双面涂覆装置是由两个相对而设的单侧涂胶件构成,所述单侧涂胶件包括:

外筒,呈封闭筒状结构,内部设有空腔;

供胶管,所述外筒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供胶管,所述供胶管与所述外筒的内腔连通;

锁紧密封盖,所述外筒的下端密封连接有锁紧密封盖;

涂抹盘,所述外筒的下方还设置有涂抹盘,所述涂抹盘呈圆盘状结构且由转轴与置于所述外筒内腔的电机传动连接;

分隔套,所述转轴的外周套设有分隔套,所述分隔套与所述外筒内壁之间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供胶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筒上还设有启闭装置,所述启闭装置包括:

启闭筒体,呈空腔结构,且与所述外筒相连通;

螺纹套,外周与所述启闭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内周与所述分隔套螺纹连接;

回位弹簧,所述启闭筒体内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位于所述螺纹套上方;

密封胶圈,所述分隔套上还套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位于所述螺纹套下方,且所述密封胶圈与启闭筒体内壁之间在分离和密封两个模式下切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隔套下端还设有分流外缘,所述分流外缘呈锥形结构且与所述分隔套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侧涂胶件的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侧涂胶件的剖视图。

图中各构件为:

10-放卷机,

20-双面涂覆装置,21-外筒,22-供胶管,23-锁紧密封盖,24-涂抹盘,25-转轴,26-电机,27-分隔套,28-流道,29-分流外缘,

30-加湿装置,

40-洗涤装置,41-前洗涤装置,42-后洗涤装置,

50-干燥装置,

60-收卷机,

70-薄膜,

80-转向轮组,

90-展平辊,

100-启闭装置,101-启闭筒体,102-螺纹套,103-回位弹簧,104-密封胶圈,

110-定型干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薄膜表面改性设备,沿薄膜行走路径依次包括放卷机10、双面涂覆装置20、加湿装置30、定型干燥装置110、洗涤装置40、干燥装置50、收卷机60;

所述放卷机10、收卷机60分别用于放出和收回薄膜70;

两个所述加湿装置30分别朝向薄膜70的上下两面;所述加湿装置30内设有湿度控制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

所述洗涤装置40包括前洗涤装置41和后洗涤装置42,薄膜70在转向轮组80的导向作用下在所述洗涤装置40内的洗涤液中通过,以去除薄膜70表面的杂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表面改性设备,在整个设备的流程中先经放卷机10将待改性的薄膜放出,然后经过双面涂覆装置20在薄膜的上下表面均涂抹胶体,待胶体均匀涂抹在薄膜上后对其进行加湿处理,然后再通过转向轮组80浸入洗涤装置40中去除杂质,待洗涤完毕后薄膜经干燥装置50烘干后由收卷机60收卷成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表面改性设备,可以一次性连续完成薄膜材料的双面改性,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由于双面同时改性,其改性质量的一致性也较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放卷机10和双面涂覆装置20之间还设置有展平辊90,所述展平辊90对薄膜70施加有展平张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展平辊90的作用是将经放卷机10放出的薄膜70能够展平开,使其后续的涂胶能够均匀。以确保薄膜每一处均能实现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洗涤装置41为长度浸泡箱,所述长度浸泡箱内的浸泡液是水,且所述长度浸泡箱的长度为其深度的3-5倍,薄膜70在所述转向轮组80的导向作用下共有三段浸入所述前洗涤装置41内。

所述后洗涤装置42为深度浸泡箱,所述深度浸泡箱内的浸泡液是有机溶剂,且所述深度浸泡箱的深度为其长度的1.5-2倍,薄膜70在所述转向轮组80的导向作用下在所述深度浸泡箱内行走一个来回。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前洗涤装置41的作用是通过增加洗涤的有效长度从而能够较为彻底的去除掉薄膜上面的杂质,而后洗涤装置42则是通过一个来回的有机溶剂洗涤,使薄膜上的有机杂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双面涂覆装置20是由两个相对而设的单侧涂胶件构成,所述单侧涂胶件包括:

外筒21,呈封闭筒状结构,内部设有空腔;

供胶管22,所述外筒2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供胶管22,所述供胶管22与所述外筒21的内腔连通;

锁紧密封盖23,所述外筒21的下端密封连接有锁紧密封盖23;

涂抹盘24,所述外筒21的下方还设置有涂抹盘24,所述涂抹盘24呈圆盘状结构且由转轴25与置于所述外筒21内腔的电机26传动连接;

分隔套27,所述转轴25的外周套设有分隔套27,所述分隔套27与所述外筒21内壁之间形成有流道28,所述流道28与所述供胶管22连通。

所述外筒21上还设有启闭装置100,所述启闭装置100包括:

启闭筒体101,呈空腔结构,且与所述外筒21相连通;

螺纹套102,外周与所述启闭筒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内周与所述分隔套27螺纹连接;

回位弹簧103,所述启闭筒体101内置有回位弹簧103,所述回位弹簧103位于所述螺纹套102上方;

密封胶圈104,所述分隔套27上还套设有密封胶圈104,所述密封胶圈104位于所述螺纹套102下方,且所述密封胶圈104与启闭筒体101内壁之间在分离和密封两个模式下切换。

涂胶件可以为喷涂、旋转涂覆、挤压式涂覆、转移式涂覆、凹版涂覆、以及自制涂胶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进行涂胶时,胶体由供胶管22源源不断的供入外筒21的内腔中,由电机26带动涂抹盘24转动,供胶管22提供的胶体在涂抹盘24转动过程中缓缓从外筒21内腔中流出并经涂抹盘24均匀涂抹在薄膜上。而启闭装置100的作用则是对外筒21内的胶体流通到涂抹盘24的流道进行控制。当处于开启状态时,转动启闭筒体101,使其带动螺纹套102转动,而螺纹套102与分隔套27螺纹连接,因此分隔套27随之向上移动,使密封胶圈104与启闭筒体101内壁之间处于分离状态。而装置的关闭状态与其开启状态则正好相反。通过以上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涂胶装置对薄膜涂胶的进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隔套27下端还设有分流外缘29,所述分流外缘29呈锥形结构且与所述分隔套27一体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胶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分流外缘29的分流均匀散布到涂抹盘24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