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加压硫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344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加压硫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加压硫化机。
现有的这种轮胎加压硫化机有如图22和图23(沿图22中的箭头D方向的视图)所示的加压硫化机。
图22和图23中,这种轮胎加压硫机的本体框架21是由上部框架21a、下部框架21b和两个旁侧框架21c、21d构成,下金属模具23通过下模安装构件22固定在下部框架21b上,和该下金属模具23面接着并做成能自由开合的上金属模具24固定在上模安装构件25上,上模安装构件25上固定着两根装设在上部框架21a的侧部上的升降油缸26的活塞杆27的端部。而且,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两侧部25a、25b和两个旁侧框架21c、21d之间装设着导引构件28。这个导引构件28由安装在旁侧框架21c、21d上的轨道条29和安装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侧部25a、25b上的滚轮30构成,通过滚轮30在经过高精度机械加工的轨道条29的行进面29a上行进,上模安装构件25就能对着下模安装构件22自由地垂直升降。而且在上模安装构件25上直立地装设着加压传递杆31,这个加压传递杆31的上部,插入并通过固定地装设在上部框架21a上的中空加压油缸32内部。
下面,说明上述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动作。
通过缩小升降油缸26的活塞杆27,使上模安装构件25上升,从而使上金属模具24上升,然后,把未熟化的轮胎装放到下金属模具23内。
通过使升降油缸26的活塞杆27的伸长,使上模安装构件25下降,使上金属模具24下降,使两个金属模具23、24闭合。然后,通过使中空加压油缸32动作,把压力传递到加压传递杆31上,将模具关闭加压。
当模具关闭加压结束时,通过缩小升降油缸26的活塞杆27,使上模安装构件25上升。然后,用装载机将硫化过的轮胎输出到机外,使硫化作业结束,用装载机将新的未熟化的轮胎装放到下金属模具23内,开始下一个轮胎的硫化作业。
上述现有技术的轮胎加压硫化机是把由滚轮30和轨道条29构成的导引构件28装设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两侧部25a、25b和两个旁侧框架21c、21d之间的两个地方上。
结果,就必需进行装设在这两个地方上的导引构件28间的平行度调整,但是,由于在轮胎加压硫化机的情况下,伴随着硫化热而引起热变形,因而这个调整是困难的。又由于导引构件28在上模安装构件25和旁侧框架21c、21d上的安装面增多,因此就有使机械加工面增多而使成本增高的问题。
现有的轮胎加压硫化机还有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5871143号中所公开的加压硫化机。
这种轮胎加压硫化机,把下金属模具固定在框架状的本体框架内的下部上,同时把上金属模具装设在升降台(上模安装构件)的下侧上,升降台能自由升降地支撑在本体框架内。另一方面,把模具加压装置固定在本体框架的上部,把夹在这个模具加压装置和处于下降位置的升降台之间的调整垫能退避地装设在侧方。
因而,在由模具加压装置对上、下金属模具加压时,因调整垫夹在模具加压装置和升降台之间,要通过这个调整垫和升降台给予加压力,而在开合上、下金属模具时,则要使调整垫向侧方避开,使升降台升降。
一般,轮胎加压硫化机还有在两组硫化金属模具装置上分别装设模具加压装置(合模装置)、并且加以横向并列设置的所谓成对型的加压硫化机。
以前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由于需要装设具有与升降台的升降行程大致相同长度的调整垫,因而本体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就加长,有使整个硫化机大型化的问题。
而成对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由于在成型周期(现在约15分钟)中,硫化时间(合模中)长,未熟化轮胎装入和轮胎的取出时间(加载、卸载时间)短,合模装置就不适于共用。
现在,轮胎加压硫化机中的硫化时间在缩短,将来有可能使加载、卸载时间加长,但在这种情况下,合模装置的运转效率降低则成问题,也就不能使成本降低。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不需要进行导引构件调整、而且机械加工面少的轮胎加压硫化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本体框架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缩短,使整个加压硫化机小型化的轮胎加压硫化机。
为了达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的机构。
即,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具有由下部框架和直立地装设在这个下部框架上的至少一个侧框架构成的本体框架,和载放在上述的下部框架上、固定着下金属模具的下模安装构件,和固定着与上述的下金属模具面接着的上金属模具的上模安装构件,和装设在上述的上模安装构件的一侧部上,并使上模安装构件成悬臂伸出的状态支撑在上述的侧框架上的导引构件,和由上述导引构件的行进,使上模安装构件相对于下模安装构件作相对运动,形成能自由地垂直升降的驱动体。
上述的导引构件由具有多条轨道沟并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轨道台和组装着在轨道台的轨道沟内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多列滚珠的移动台构成。
为了达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机还具有随着上、下模安装构件一起沿上下方向对上、下金属模具进行加压的模具加压装置,这些上、下模安装构件,上、下金属模具,和模具加压装置都设置在承受加压反作用力的成框状的能避开的加压框架内。
因此,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机,通过由轨道台和移动台构成的高刚性、高精度的导引构件,使固定上金属模具的上模安装构件能成为悬臂伸出在侧框架上的状态,并能使其在该悬臂伸出状态下相对于固定下金属模的下模安装构件垂直升降。其结果是,由于导引构件只配设在上模安装构件的一侧部上,就不需要进行由于导引构件配设在上模安装构件两侧的两个位置上而引起的导引构件间的平行度等调整,而且由于导引构件是在把移动台高精度地安装在轨道台上的状态下组成的组件,所以移动台和轨道台上的调整就完全不必要。又因为上模安装构件和侧框架的导引构件安装面减半,使机械加工面也减半,成本就大幅度地下降。此外,由于只用两根侧框架中的一根,剩下的那一根就可用作立式加载器的立柱等,还可把压力机框架做成由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和一根侧框架构成的所谓C字型压力机框架。
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机,除了上面所说的优点外,还能使加压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缩小,使加压硫化整体小型化,重量又轻,同时能提高加压框架的耐破损性等,能得到安全而且经济的设计。
另外,在成对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中,由于能自由装卸转换地共用与两组金属模具装置相对应的加压框架,就能提高模具加压装置的运转效率,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沿图1的A-A取得的放大断面图,图3是沿图2的箭头B得到的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整体结构图,图5是沿图4的C-C取得的放大断面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将一部分切除的断面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将一部分断开的平面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将一部分断开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将一部分断开的平面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将一部分切除的侧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将一部分切除的侧面图,图12是图11的一部分断开的平面图,图13是第六实施例的加压框架的中央纵断正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主要部分的将一部断开的平面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将一部分切除的侧面图,图16是表示成对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将一部断开的平面图,图17是表示成对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第二实施例的将一部分断开的平面图,图18是表示成对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第三实施例的将一部分断开的平面图,图19是表示成对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第四实施例的将一部分切除的侧面图,图20是表示把本体框架做成C形的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概略正视图,图21是表示把本体框架做成H形的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概略正视图,图22是表示以前的轮胎加压硫机图,图23是由图22的D箭头所示方向得到的视图。
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取得的断面图,图3是沿图2的箭头B得到的视图。由于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整体结构及其动作与用图22和图23说明的是同样的,因此下面就只对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压面特征部分的导引构件加以说明,图1至图3中,在与图22和图23中具有同样作用的部分上都记上同样的符号,并省略对它的说明。
在图1至图3中,该轮胎加压硫化机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右侧部分25a的右侧部分25a和右侧框架21c之间设置着导引构件1,上模安装构件25由这个导引构件1以悬臂伸出的状态保持在右侧框架21c上。导引构件1由装在右侧框架21c上的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轨道台2和装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右侧部分25a上的移动台3构成,在轨道台2的肩部4上设置着四条轨道沟5,在移动台3的容器6内组装进由载荷滚珠列7a和擒纵滚珠列7b构成的四条滚珠列7。
移动台3的滚珠列7中的载荷滚珠列7a和擒纵滚珠列7b都能在两个方向上循环,由于载荷滚珠列7a在轨道台2的轨道沟5里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移动台3就能沿轨道台2行走。而载荷滚珠列7a从四方围住轨道台2的肩部4那样地配设,所以移动台3能承载从所有方向来的载荷。
该导引构件1由于移动台3的容器6和轨道台2具有高的刚性,而且把轨道台2的轨道沟5做成近似滚珠直径的R形使滚珠和轨道沟5的接触成为线接触地构成,因而整个构件具有高的刚性。
而且,这个导引构件1是在把移动台3高精度地设置在轨道台2上的状态下形成的组合件,又通过加上规定的预载荷,使轨道沟5与滚珠列7的间隙成为零,因而使移动台3能进行无间隙偏斜无厚度方向滑移的正确的直线运动。
用两个升降油缸例示的升降驱动体26以压力机中心线为中心分开地配置在同样位置上,使倒转力矩不作用到导引构件1上。
用中空油缸举例表示的模具加压装置32具有固定在上部框架21a上的缸筒32A和嵌接在该缸筒32A中的短冲程式的中空活塞32B,加压传递杆31的延伸杆31A插通过这个活塞32B,而且通过压紧螺栓、或由开关运动等作用进行装卸的构件32C使该杆31能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活塞32B上。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动作。
通过使升降油缸表示的升降驱动体26动作,使上模安装构件25升降,从而进行轮胎的装入,搬出和两个金属模23、24的开合。
通过使中空加压油缸表示的模具加压装置32动作,将加压力传递到加压传递杆31上,使上模安装构件25下降,进行合模加压。在这硫化作业过程中上模安装构件25地垂直升降是通过装在上模安装构件25右侧部分25a上的移动台3在装在右侧框架21c上的轨道台2上行走而进行的。
该垂直升降能够实现是由于由移动台3和轨道台2构成的导引构件1是高刚性的,因而把固定上金属模24的上模安装构件25作成悬臂伸出在右侧框架21c上的状态,在悬臂伸出的状态下就能使上模安装构件25相对于下模安装构件22垂直升降。这种情况下要求上模安装构件25高精度的垂直升降,但由于能使导引构件1进行正确的直线运动,而且即使在悬臂伸出状态下的升降,也能充分地满足这种精度要求。结果是只把导引构件1设置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一侧上,这样就不需要进行由于把导引构件1设置在上模安装构件25两侧的两处而引起的导引构件间的平行度等的调整。
而且,导引构件1由于是以高精度把移动台3装在轨道台2上的状态下构成的组合件,因此移动台3和轨道台2中的调整也完全不必要。又由于能把上模安装构件25与侧框架21c的导引构件1的安装面减半,机械加工面也随此减半,因而能使成本大幅度下降。由于只使用两根侧框架21c、21d中的一根,因而剩下的一根侧框架可用作垂直载荷支撑柱等,而且能把压力机框架做成由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和一根侧框架构成的所谓C型本体框架,在做成这种C型本体框架时,载荷等连接方面的自由度就增大了。
当使用这种导引构件1时,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右侧部分25a和侧框架21c之间会产生导引构件1的厚度部分的间隙,如图4、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那样,由此能把升降油缸10设置在这间隙里,使该油缸10成为升降驱动体。在图4、图5中,与图1-图3共同的部分都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上述的实施例是对本体框架上设置一个硫化模具那种形式的轮胎加压硫化机进行说明,但它能同样适用后述的在本体框架上设置多个硫化模具的所谓成对型的加压硫化机,而且能起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上述的各个实施例是即使在使上金属模相对于下金属模垂直升降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中,就由固定地设置在上部框架上的中空加压油缸把压力传递到直立地设置在上模安装构件上的加压传递杆上,由此进行上、下金属模合模加压的那种型式轮胎加压硫化机进行说明,但它同样适用于由固定地设置在上部框架上的中空加压油缸把压力传递到在上模安装构件上能自由进入退出的加压传递杆上,从而进行上、下金属模合模加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以及在能自由开关的上、下汽室中进行上、下金属模合模加压的所谓汽室锁紧式的轮胎加压硫化机,而且能起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模具加压装置也可以是图示以外的结构,而且在设有加压装置、用拼合模模体接受硫化内压的所谓自锁式的轮胎加压硫化机中也可采用上述的悬臂伸出导引构件。
升降驱动体的安装方向也可取上下哪一个,而且也可以不是油缸式的,不管是球螺纹式、齿条小齿轮式都可以。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在侧框架上具有导引构件轨道台、在上模安装构件上具有移动台,但也可以在上模安装构件上具有轨道台、在侧框架上具有移动台。
下面,参照着图6-图21来说明是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其他有用实施例。
图6和图7表示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第三个实施例。在图6和图7中,固定的硫化机本体框架21在基底21e上成一体地设置着侧框架21c和下部框架21b,在侧框架21c的前面侧上部固定着上下方向的轨道台2,在一侧设置着枢支用的托架33。通过上台板34固定着上金属模24的上模安装构件25,在它的一侧有移动台3,通过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导引构件1,能自由升降地悬臂伸出支撑在硫化机本体框架21上。
在下部框架21b上形成上下方向的孔,通过下台板35把下金属模23固定在下模安装构件22上,而下模安装构件22相对于上述的孔能自由升降地嵌合载放着,而且用返回机构36向下方紧贴着。
多个返回机构36在下模安装构件22的周围等间隔地设置着,其中每一个都固定在下模安装构件22的凸缘部37上,而且都由能上下自由滑动地插通过下部框架21b的突出部分38的杆39和在突出部分38下侧、卷装在杆39的螺旋弹簧40构成。
导引构件1具有参照图2、图3所示那样所述的滚珠。
托架41固定在上模安装构件25上,在这托架41上连接着升降油缸26上的杆27的终端,由此构成升降驱动体,上模安装构件25由能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相同作用的导引构件1悬臂伸出支撑着而能自由垂直升降。
下模安装构件22是中空筒结构,在这筒内装着中心机构42,该中心机构42装着上下车轮圆缘连杆43、44和安装在这上面的对生轮胎46进行成型等的成形用的皮囊45。
对上、下金属模23、24加压的短冲程的模具加压装置32具有嵌在支撑板47上的油缸48和能上下自由滑动地嵌接在该油缸48上的活塞49。这个模具加压装置32夹在下模安装构件22和加压框架55的下框56之间,支撑板47由螺栓57安装在下框56上。在活塞49和支撑板47之间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着多个活塞49的返回机构58。返回机构58是由固定在活塞49上、而且能上下自由滑动地插通过支撑板47的杆59和在支撑板47的下侧卷装在杆59上的螺旋弹簧60构成。
加压框架55是具有左、右一对纵框部61、62和上、下一对上、下框部63、56,而且从正面看呈矩形框状,其中一侧的纵框部61通过销64能自由摆动地支承在托架33上,托架33是固定在硫化机本体框架21的侧框21c上。而且在托架33安装着使加压框架55围绕着销64摆动的旋转执行元件65。加压框架做成整体式层叠结构、即把几张张力较高的钢板层叠构成,也可用普通钢板代替张力较高的钢板。此外,加压框架55也可做成焊接结构。
加压框架55能在加压位置Ⅰ和退出位置Ⅱ之间自由摆动,当使它处在加压位置Ⅰ时,就把上、下模安装构件22、25、上、下金属模23、24及模具加压装置32沿上下方向夹在它的上、下框63、56之间,而在加压框架55的上框63和上模安装构件25之间以及下模安装构件22和模具加压装置32的活塞49之间分别产生小的间隙T1、T2。
在上述的第三实施例中,在对放到上、下金属模23、24内的生轮胎46进行硫化成形时,如图7所示地把加压框架55放到加压位置Ⅰ之后,将加压介质提供给模具加压装置32,由活塞49把下模安装构件22压向上方。
这样,使下模安装构件22克服返回机构58的作用力而上升,把上、下金属模23、24、上模安装构件25压向上方,由于上模安装构件25与加压框架55的上框63相接,就能对上、下金属模23、24加压,这时,由加压框架55接受上下方向的加压反作用力。
在将生轮胎46硫化成形之后,取出硫化轮胎时,先把模具加压装置22的加压介质退去,由返回手段58使活塞49下降。随即,使上、下模安装构件22、25、上、下金属模22、23下落,下模安装构件22坐在下部框架21b上。
由于通过这工序,在上模安装构件25和加压框架55上框部63之间产生小的间隙T1,而且在下模安装构件22和模具加压装置32的活塞49之间产生小间隙T2,因而能接着使旋转执行元件65动作,如图7所示的箭头a方向,使加压框架55围绕销64从加压位置Ⅰ向退出位置Ⅱ回转,使加压框架55退出。
接着,通过使升降驱动体26进行收缩动作,使上模安装构件25沿轨道台2上升,把上金属模24向上方抬起。由此打开上、下金属模23、24,接着取出下金属模23上的硫化轮胎。
这样,若在上、下模安装构件22、25侧和加压框架55侧之间能充分确保对加压框架53的退出动作不起阻挡作用那样程度的小间隙T1、T2,则加压框架55上下方向的长度就能较小,就能使硫化机整体小型化。而且,由于加压框架结构简单,因此计算的和实际工作载荷作用时的应力值不会有很大偏差,能提高耐破损性,作出安全而且经济的设计。
而且,即使在轮胎硫化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使模具加压装置32的压力异常地消失,但因为间隙T1、T2分别为2-10mm,上金属模24不能大开,因而能把成形用的皮囊45内的硫化蒸汽吹出停止在最小限度。
在这个第三实施例中,由于由移动台3和轨道台2构成的导引构件1是高刚性的,移动台3具有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滚珠列,把固定上金属模24的上模安装构件25做成悬臂伸出在右侧框架21c上的状态,能使上模安装构件25在悬臂伸出的状态下,相对于下模安装构件22垂直升降。这时就要求上模安装构件25的垂直升降有高的精度,但由于能使导引构件1进行正确的直线运动,因此即使是悬臂伸出状态下进行升降也能充分满足该高精度要求。
由于没有把导引构件1设置在承受加压压力的加压框架55上,因而由加压压力引起的加压框架55的变形不会影响到导引构件1上。
图8和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地方,有二点,一点是把加压框架55左右一对地设置在硫化机本体框架21的前面侧上,在两个外方的退出位置Ⅱ、和相互平行的加压位置Ⅰ之间,绕销64从中间向左右打开式地转动;另一点是把模具加压装置32的支撑板47装设在下模安装构件22上,在活塞49和加压框架55的下框部56之间产生小的间隙T2。其他结构和作用都是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相同的部分都用同样符号表示。因此第四实施例的动作是与上述的第三实施例大致一样。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与第三、第四实施例不同的是使加压框架55直线地进行移动。即把加压框架55载放在台车66上,台车66又能沿前后方向在轨道67上自由地移动,在台车66和硫化机本体框架21之间装设着移动台车66用的油缸68,因此,通过使这移动油缸68伸缩,就能使加压框架55在加压位置Ⅰ和避开位置Ⅱ之间前后地移动,此外与第三、第四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都用同样的符号表示。
图11-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三、第四实施例不同的是把加压框架55做成线圈结构。即加压框架55是把上部轭铁69和下部轭铁70及左右定距块71、71配置成从正面看成框状结构,并在这些框状结构件的上下左右整个外周上卷绕上多条多层由琴钢丝等组成的线材73而构成的。
而且,通过螺栓57把模具加压装置22的支撑板47装在下部轭铁70上。
由于第六实施例的动作与第三实施例完全相同,因而相同部分都用同样符表示。
由于在第六实施例中,在加压框架55上采用线圈结构,因此能比第三实施例进一步使加压框架55小型化,使其重量更轻。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不同的是把加压框架55做成与第六实施例相同的线圈结构,能用与第四实施例同样的动作进行操作,因此,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若采用第七实施例,能使加压框架55比第四实施例更小型化,重量更轻。
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的是把加压框架55做成与第六实施例同样的线圈结构,由于其他部分都相同,所以用相同符号表示,它能用与第五实施例相同的动作进行操作。在第八实施例中,能把加压框架55做成比第五实施例更小型,重量更轻。
图16到图19是所谓的成对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实施例,它具有两组横向并列设置的由上、下金属模具23、24构成的能自由开合的硫化金属模具装置。由于是和上述的硫化金属模具相对应地使加压框架55自由地装卸转换,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都用相同符号表示。
首先,图16表示两组硫化金属模具装置K1、K2沿横向并列设置,在这两者之间设置着加压框架55的回转销64,由回转执行元件65使加压框架55和模具加压装置32一起,围绕销64旋转180度,使一边的硫化金属模具装置K1处在硫化成形过程中,另一边的硫化金属模具装置K2处在成形完毕、轮胎取出和装入生轮胎的工序中。
其次,图17表示把两组硫化金属模具装置K1、K2并列地设置成约90度,使加压框架55与模具加压装置32一起旋转90度,能自由地进行拆装转换的成对型加压硫化机。
图18是表示把图8所述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做成成对型的,在硫化金属模具装置K1、K2上分别装有模具加压装置32,由开合方式使加压框架55能自由装卸转换。
图19是表示把图11所示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做成成对型的,与横向并列设置的两组金属模具装置K1,K2相对应,具有能自由装卸转换的台车式加压框架55的加压硫化机,其中台车式的加压框架50具有模具加压装置32。
参照着图11-图14,能随意地把图16-图19所示的所谓成对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加压框架55做成具有上述的线材73的所谓线圈式的框架。
在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除了能把模具加压装置32装设在上模安装构件25上方,设置在加压框架55的上框架部63或上部轭铁69的下侧之外,升降驱动体26可采用滚珠·螺旋结构替换伸缩油缸。
当装在上、下模具安装构件22、25之间的上、下金属模具23、24的高度不同时,上模安装构件25和加压框架55之间的小间隙T1是变化的,这时可把调整这个小间隙T1的模具高度调整装置装设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上侧。这个模具高度调整装置可以是电动的油缸,也可以是其他能进行调整的装置。
上述的模具高度调整装置可除设在加压框架55的上框部63的里面,也可附设在下框部56上,或装设在上模安装构件25和上台板34之间。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例如,加压框架55可采用在上下两面、线圈层相互交错的多个线圈结构,也可改变成其他合适的设计方案。
如图20所示,可把本发明的轮胎加压硫化机的硫化机本体框架21做成所谓C字形,又如图21所示,可把硫化机本体框架21做成在上部框架21a和下部框架21b的中央部直立地装设侧框架21c的所谓H字形,这样,由于把本体框架21的侧边部做成开放型,使金属模具的交换、维修保养等工作就容易进行。
由于在图7-图21所示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由具有边进行自转边进行公转的滚珠列7的移动台3和轨道台2构成的导引构件1是高刚性的,所以能把固定上金属模24的上模安装构件25做成悬臂伸出在右侧框21c上的状态,并在这状态下,使上模安装构件25对着下模安装构件22能垂直升降。这时,即使对上模安装构件25的垂直升降有高精度的要求,由于导引构件1能进行正确的直线运动,所以在悬臂伸出状态下的升降能充分满足该高精度的要求。其结果是把导引构件1只装设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一侧上,因此就不需要进行那种由于导引构件1装设在上模安装构件25的两侧两个位置上而引起的导引构件间的平行度等的调整。
此外,除了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外,本发明还适用于下述型式的轮胎加压硫化机。
即,在所谓的把两个上金属模24装在上模安装构件25上的成对型的轮胎加压硫化机中,由一套加压框架承受左右气室的加压反作用力的那种型式,或由分别设置的加压框架来承受各个气室的加压反作用力的那种型式加压硫化机。
另外,模具加压装置32的位置也不局限于本发明范围内所含有的,也可装设任何地方。这里所示的是把下模安装构件22对着下框21b的孔能自由升降地嵌合的,但也可以是固定的。在这固定的情况下,由于加压使加压框架55相对地向下降,能使间隙T1成为零那样地进行精细加工。
上述的本发明都能适用在不管那种形式的轮胎加压硫化机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轮胎加压硫化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由下部框架(21b)和直立地装设在这个下部框架(21b)上的至少一根侧框架(21c)构成的本体框架(21),和载放在上述的下部框架(21b)上、固定着下金属模具(23)的下模安装构件(22),和固定着与上述的下金属模具(23)面接着的上金属模具(24)的上模安装构件(25),和装设在上述的上模安装构件(25)的一侧部上的使该上模安装构件(25)成悬臂伸出的状态支撑在上述的侧框架(21c)上并升降行进的导引构件(1),和由上述的导引构件(1)的行进,使上模安装构件(25)相对于下模安装构件(22)作相对运动,形成能自由地垂直升降的驱动体(26);上述的导引构件(1)由具有多条轨道沟(5)并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轨道台(2)和组装着在轨道台(2)的轨道沟(5)内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多列滚珠(7)的移动台(3)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其特征在于该机还具有随着上、下模安装构件(22、25)一起沿上下方向,对上、下金属模具(23、24)进行加压的模具加压装置(32),这些上、下模安装构件(22、25)、上、下金属模具(23、24)和模具加压装置(32)都设置在承受加压反作用力的框状的能避开的加压框架(55)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导引构件1是分别把轨道台(2)装设在侧框架(21c)上,把移动台(3)装设在上模安装构件(25)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加压框架(55)是把正面看呈矩形框架状的多张钢板加以层叠构成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加压框架(55)是把上、下部轭铁(69、70)和左右定距块(71、72)配置成从正面看呈框状结构,并在这些框架结构件的上下左右整个外周缘上卷绕上多条多层线材(73)而构成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其特征在于它是把能自由地开合的上、下金属模具(23、24)构成两组的硫化金属模具装置K1、K2沿横向并列地设置,把承受加压反作用力的加压框架(55)做成能与上述的两组硫化金属模具装置K1、K2相对应地自由装卸转换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其特征在于在加压框架(55)上设置着模具加压装置(32),把加压框架(55)做成与该模具加压装置(32)一起地相对于两组硫化金属模具装置K1、K2能自由地装卸转换。
全文摘要
一种高精度而且不用调整导引构件、机械加工面少的轮胎加压硫化机,包括由下部框架和直立其上的至少一个侧框架构成的本体框架;放在下部框架上固定着下金属模具的下模安装构件;固定有上金属模具的上模安装构件;设在上模安装构件一侧部上使其呈悬臂伸出支撑在侧框架上升降行进的导引构件以及靠导引构件的行进使上模安装构件相对下模安装构件运动而自由垂直升降的驱动体。导引构件由轨道台和移动台构成。
文档编号B29C33/20GK1093642SQ93105720
公开日1994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0日
发明者市川克己, 嬉野夏四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