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加工设备及其外壳装饰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2237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0]仍然如图1所示,所述粘接剂13为UV液体胶、热熔胶、压敏胶、环氧树脂粘结类胶、厌氧粘接剂、乳胶类中的任意一种。
[0031]还是如图1所示,所述片材11上通过印刷、电镀、转印、移印、喷涂或烫金方法获得所述外观装饰效果。
[0032]如图2及图3所示,一种外壳装饰件的加工设备3,包括;
工作台36,呈长条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置放件-加压工位301、光固化工位302及解压开模取件工位304 ;下层设置冷却保压稳形工位303 ;
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35及驱动输送带35运行的传动装置37,传动装置37由驱动电机38驱动;输送带35与工作台36协同设置,输送带35绕工作台36的上下两层沿水平方向来回循环,输送带35的上层位段露出且贴着工作台36的上层运行,输送带35的下层位段在工作台36的下层内运行;
输送带35上通过夹持治具39固装众多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所述的模具装置
2 ;
加压装置31,设置在放件-加压工位301,并实施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所述的步骤三;
光固化装置32,设置在放件-加压工位光固化工位302,并实施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所述的步骤四;光固化装置32包括光固化箱体321及设置在光固化箱体321内的紫外线固化灯322,输送带35的上层位段穿行于光固化箱体321,紫外线固化灯322对着由输送带35送进到光固化箱体321内的模具装置2照射;
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体33和风冷循环装置332,其冷却箱体33实施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所述的步骤五;冷却箱体33设置在工作台36的下层,输送带35的下层位段穿设于冷却箱体33内,风冷循环装置332与冷却箱体33配装,并向冷却箱体33提供循环冷风,风冷循环装置332包括冷风机及与其配装的风管,风管中包括进风道331 ;
解压开模装置34,设置在解压开模取件工位304,并实施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所述的步骤六。
[0033]仍然如图2及图3所示,紫外线固化灯322沿输送带35设置三套,以合理调配光固化时间。输送带35上的模具装置2依次经过三套紫外线固化灯322光固化。
[0034]仍然如图2所示,光固化箱体321与风冷循环装置332连通,光固化箱体332内形成冷风循环。
[0035]仍然如图2所示,风冷循环装置332安装与光固化箱体332配装。
[0036]一种外壳装饰件,包括片材(11)作为面层,选用板材(12)作为基层,其通过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加工成型。
[0037]—种外壳装饰件,包括片材(11)作为面层,选用板材(12)作为基层,其通过一种外壳装饰件的加工设备加工成型。
[003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具有外观装饰效果的片材(11)作为面层,将装饰图案制作在片材(11)上;选用板材(12)作为基层;片材(11)及板材(12)两者之中至少有一者具有透光性;按外壳装饰件(I)的外形制作模具装置(2),模具装置(2)包括上模具(21)及下模具(22),上模具(21)具有透光性,下模具(22)及上模具(21)上制有合模定位装置; 步骤二,将片材(11)及板材(12)之贴合面涂覆粘接剂(13),将片材(11)与板材(12)粘合; 步骤三,将粘合且未固粘的片材(11)及板材(12)放入上模具(21)及下模具(22)间,合模定位并加压锁定,使粘合且未固粘的片材(11)及板材(12)与上模具(21)及下模具(22)贴合,其造型与模具保持相同; 步骤四,步骤三后进行光固化处理,紫外光透过上模具(21)照射片材(11)及板材(12 )上所涂粘接剂(13),促使粘接剂(13)快速固化; 步骤五,经步骤四处理后,在冷却环境下保持压力一定时间,致使成型的外壳装饰件(I)造型稳定不反弹; 步骤六,解压,开模,取出加工出的外壳装饰件(I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片材(11)为PET、PC、PMMA, ABS、PVC、皮革、木或布,或PET的复合片材,或PC的复合片材,或PMMA的复合片材,或ABS的复合片材,或PVC的复合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12)为PET、PC、PMMA、ABS、PVC、玻纤板、玻璃或金属,或PET的复合板材,或PC的复合板材,或PMMA的复合板材,或ABS的复合板材,或PVC的复合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13)为UV液体胶、热熔胶、压敏胶、环氧树脂粘结类胶、厌氧粘接剂、乳胶类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11)上通过印刷、电镀、转印、移印、喷涂或烫金方法获得所述外观装饰效果。
6.一种外壳装饰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36),呈长条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置放件-加压工位(301)、光固化工位(302)及解压开模取件工位(304);下层设置冷却保压稳形工位(303); 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35)及驱动输送带(35)运行的传动装置(37),输送带(35)与工作台(36)协同设置,输送带(35)绕工作台(36)的上下两层沿水平方向来回循环,输送带(35)的上层位段露出且贴着工作台(36)的上层运行,输送带(35)的下层位段在工作台(36)的下层内运行; 输送带(35)上通过夹持治具(39)固装众多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之模具装置(2); 加压装置(31),设置在放件-加压工位(301),并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之步骤三; 光固化装置(32),设置在放件-加压工位光固化工位(302),并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之步骤四;光固化装置(32)包括光固化箱体(321)及设置在光固化箱体(321)内的紫外线固化灯(322),输送带(35)的上层位段穿行于光固化箱体(321),紫外线固化灯(322)对着由输送带(35)送进到光固化箱体(321)内的模具装置(2)照射; 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体(33)和风冷循环装置(332),其冷却箱体(33)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之步骤五;冷却箱体(33)设置在工作台(36)的下层,输送带(35)的下层位段穿设于冷却箱体(33)内,风冷循环装置(332)与冷却箱体(33)配装,并向冷却箱体(33)提供循环冷风,风冷循环装置(332)包括冷风机及与其配装的风管; 解压开模装置(34),设置在解压开模取件工位(304),并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之步骤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对一种外壳装饰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紫外线固化灯(322 )沿输送带(35 )设置三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对一种外壳装饰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光固化箱体(321)与风冷循环装置(332 )连通,光固化箱体(332 )内形成冷风循环。
9.一种外壳装饰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11)作为面层,选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12)作为基层,其特征在于:其通过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成型的任意一项加工成型。
10.一种外壳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片材(11)作为面层,选用板材(12)作为基层,其通过权利要求6至8所述的一种外壳装饰件的加工设备的任意一项加工成型。
【专利摘要】一种外壳装饰件的成型工艺、加工设备及其外壳装饰件,涉及电子产品外壳。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片材及板材之贴合面涂覆粘接剂,将片材与板材粘合;将粘合且未固粘的片材及板材放入上模具及下模具间,合模,使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并加压锁定;光固化处理;冷却环境下保持压力一定时间致使产品稳形;解压,开模,取件。其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输送装置、加压装置、光固化装置、冷却装置及解压取件装置。采用片材与板材的双层结构,片材制有纹理,克服了通过注塑成型无法实现精细立体纹理的不足;板材刚性强,制成较薄结构且同时具有高刚性的外壳,弥补了注塑工艺无法实现薄件高刚性的不足。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结构简化紧凑,性能稳定。
【IPC分类】H04M1-02, H05K5-00, B29C65-54, B29C35-16
【公开号】CN104742362
【申请号】CN201510155213
【发明人】朱红成
【申请人】东莞市汇诚塑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