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注塑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2306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注塑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塑料成型设备中会使用到塑料成型模具,塑料成型模具在注入塑料后需要冷却然后成型,由于要保证注入塑料的流动性,现有技术通常都是将塑料成型模具加热后注入塑料,这样如果没有好的冷却办法则塑料成型的时间就会变得很长,从而降低了生产加工的效率,如果对处于高温的模具实行快速的骤冷式降温,则又不能保证塑料成品的质量,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注塑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
[0003]又如,授权公告号为号CN179607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用于对具有至少一模穴的模具进行冷却,该模具对应该至少一模穴设有至少一热管,该热管具有一蒸发段和一冷凝段,该热管蒸发段埋设于模具的模穴周围,该热管冷凝段伸出于模具外表面,该模具上还设有促进热管冷凝段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风扇。但是该实用新型还是无法解决有塑料成型效率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三种不同温度介质的管道在成型模具上的分布,从而高效地完成成型模具加温、冷却和冷热交替缓冲这样三个工艺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包括注料桶以及成型模具,所述的注料桶与所述的成型模具之间通过料管连接,所述的成型模具的模具壁内部设置有通过注入热介质来提升所述成型模具温度从而提高注料流动性的热介质管,所述的成型模具的外侧设置有通过注入冷介质来降低成型模具温度从而提升注料成型效率的冷介质管,所述的热介质管的进口处设置有双通阀,所述的双通阀的两个进口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热介质的热输送管以及用于输送中间温差介质的中温输送管,所述的中温输送管的管身螺旋弯曲,且管身直径大于所述热输送管。
[000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热介质管与所述的冷介质管平行设置。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热介质管的进口与出口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的冷介质管的进口与出口的设置方向相反。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中温输送管的管身螺旋弯曲形成减缓中间温差介质的流动速度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与所述双通阀之间的所述中温输送管为直管,且内径由所述缓冲部至所述双通阀方向逐渐缩小,形成与所述双通阀对接同时稳定中间温差介质的流动速度的对接部。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中温输送管与所述的热输送管之间间距大于30cm。
[0010]作为一种优选,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式外侧的所述冷介质管的长度总和大于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具的模具壁内部的热介质管的长度总和。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侧面的侧部模具壁、设置在底部的底部模具壁、设置在顶部的顶部模具壁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模具壁与顶部模具壁之间的模具腔体。
[00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热介质管设置在所述的侧部模具壁的内部。
[00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冷介质管设置在所述的顶部模具壁与所述的底部模具壁的外侧。
[001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侧部模具壁的厚度大于所述的顶部模具壁的厚度,所述的顶部模具壁的厚度与所述的底部模具壁的厚度相同。
[0015]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实用新型拥有快速高效的降低模具温度的同时保证了待成型塑料不受到冷热冲击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如下:
[0019]1-注料桶、2-成型模具、3-料管、4-热介质管、5-冷介质管、6_双通阀、7_热输送管、8-中温输送管、9-冷输送管、10-隔热板、801-缓冲部、802-对接部、201-侧部模具壁、202-底部模具壁、203-顶部模具壁、204-模具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注料桶I以及成型模具2,注料桶I与成型模具2之间通过料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成型模具2的模具壁内部设置有通过注入热介质来提升成型模具2温度从而提高注料流动性的热介质管4,成型模具2的外侧设置有通过注入冷介质来降低成型模具2温度从而提升注料成型效率的冷介质管5。冷介质管进口处与冷输送管9连接,热介质管4的进口处设置有双通阀6,双通阀6的两个进口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热介质的热输送管7以及用于输送中间温差介质的中温输送管8,中温输送管8的管身螺旋弯曲,且管身直径大于热输送管7。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介质管4与冷介质管5平行设置。热介质管4的进口与出口的设置方向与冷介质管5的进口与出口的设置方向相反。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输送管8的管身螺旋弯曲形成减缓中间温差介质的流动速度的缓冲部801,缓冲部801与双通阀6之间的中温输送管8为直管,且内径由缓冲部801至双通阀6方向逐渐缩小,形成与双通阀6对接同时稳定中间温差介质的流动速度的对接部802。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输送管8与热输送管7之间间距设置在50cm,且中间设置有隔热板10。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在成型模式外侧的冷介质管5的长度总和大于设置在成型模具2的模具壁内部的热介质管4的长度总和。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型模具2包括设置在侧面的侧部模具壁201、设置在底部的底部模具壁202、设置在顶部的顶部模具壁203以及设置在底部模具壁202与顶部模具壁203之间的模具腔体204。热介质管4设置在侧部模具壁201的内部。冷介质管5设置在顶部模具壁203与底部模具壁202的外侧。侧部模具壁201的厚度大于顶部模具壁203的厚度,顶部模具壁203的厚度与底部模具壁202的厚度相同。这样就能保证热传递快于冷传递,同时热传递与冷传递的时间差保证了中间温差介质缓冲的效果,防止了骤冷骤然冲击下产品的表面塑胶等质量问题的出现。
[002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通热介质管4,使用热介质去加热成型模具2,然后注料,注料完成后,打通中温输送管8与热介质管4,使用中间温差介质去带着成型模具2内部的热,同时打通冷介质管5通入冷介质,从外部开始降低成型模具2的热量,这样就能做到快速高效的降低模具温度的同时保证了待成型塑料不受到冷热冲击,其中热介质使用热油,冷介质使用冰水,而中间温差介质使用30 °的温水。
[0028]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包括注料桶(I)以及成型模具(2),所述的注料桶(I)与所述的成型模具(2)之间通过料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模具(2)的模具壁内部设置有通过注入热介质来提升所述成型模具(2)温度从而提高注料流动性的热介质管(4),所述的成型模具(2)的外侧设置有通过注入冷介质来降低成型模具(2)温度从而提升注料成型效率的冷介质管(5),所述的热介质管(4)的进口处设置有双通阀(6),所述的双通阀(6)的两个进口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热介质的热输送管(7 )以及用于输送中间温差介质的中温输送管(8),所述的中温输送管(8)的管身螺旋弯曲,且管身直径大于所述热输送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介质管(4)与所述的冷介质管(5)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介质管(4)的进口与出口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的冷介质管(5)的进口与出口的设置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温输送管(8)的管身螺旋弯曲形成减缓中间温差介质的流动速度的缓冲部(801),所述缓冲部(801)与所述双通阀(6 )之间的所述中温输送管(8 )为直管,且内径由所述缓冲部(801)至所述双通阀(6)方向逐渐缩小,形成与所述双通阀(6)对接同时稳定中间温差介质的流动速度的对接部(8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温输送管(8)与所述的热输送管(7)之间间距大于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式外侧的所述冷介质管(5)的长度总和大于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具(2)的模具壁内部的热介质管(4)的长度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模具(2)包括设置在侧面的侧部模具壁(201)、设置在底部的底部模具壁(202)、设置在顶部的顶部模具壁(203)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模具壁(202)与所述顶部模具壁(203)之间的模具腔体(2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介质管(4)设置在所述的侧部模具壁(201)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介质管(5)设置在所述的顶部模具壁(203)与所述的底部模具壁(202)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部模具壁(201)的厚度大于所述的顶部模具壁(203)的厚度,所述的顶部模具壁(203)的厚度与所述的底部模具壁(202)的厚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注塑设备,成型模具的模具壁内部设置有通过注入热介质来提升成型模具温度从而提高注料流动性的热介质管,成型模具的外侧设置有通过注入冷介质来降低成型模具温度从而提升注料成型效率的冷介质管,热介质管的进口处设置有双通阀,双通阀的两个进口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热介质的热输送管以及用于输送中间温差介质的中温输送管,中温输送管的管身螺旋弯曲,且管身直径大于热输送管。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三种不同温度介质的管道在成型模具上的分布,从而高效地完成成型模具加温、冷却和冷热交替缓冲这样三个工艺的一种高效注塑设备。
【IPC分类】B29C45-73
【公开号】CN204431675
【申请号】CN201520047564
【发明人】周根富
【申请人】浙江百之佳家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