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冷热水池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4476阅读:2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水冷热水池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冷、热水池新结构。
技术背景工业、民用循环冷却水系统在重力回水条件下,一般系统配置是循环回水回至热水池,经热水泵提升至冷却塔冷却,再至冷水池经冷水泵供给用户,循环水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损耗,新水以补充水的形式补充至冷水池,并保持一定量溢流排污,维持系统水量平衡和辅助水质稳定。这种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冷、热水池必须分别设置溢流管以平衡水池水位和防止冒槽,增加了溢流管和配套管网费用;2)由于热水池因冷却水用户用水量调整和系统中损耗变化,使热水池水位波动,冷、热水泵运行平衡工况点的处于动态变化,需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不断根据用户情况调整供水阀门,以避免水池吸干,增加了平衡运行调整的难度;3)由于为保持循环水水质的稳定,通常采用定量排污的措施,而使新水补充水通过冷水池溢流管排出,相对于在热水池排污更浪费低温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循环水冷热水池间开导流孔的构造形式,不仅可减少工程费用,使系统运行平衡更易控制,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有效调整热水泵、冷却塔的季节性间断运行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由冷水池(1),热水池(2),泵房(3)组成,冷水池(1)与热水池(2)之间设有隔墙(4),在隔墙(4)上开有导流孔(5);冷水池(1)连接补水管(6),热水池(2)连接溢流管(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可节约工程费用,系统运行平衡,降低了能源消耗等优点。
采用这样的改进后,系统冷、热水池设定条件下形成连通,仅保留热水池一个溢流管。系统连续新水补水首先进入冷水池,冷水池水位在导流连通孔标高维持恒定;富余水量溢流至热水池及时补充循环水使用和回水过程的损耗,热水池由于系统连续排污要求,溢流管进行连续排污,热水池水位形成恒定。冷水池及时向热水池补水和形成的系统水池水位恒定,有效解决了冷、热水泵工况点不匹配和用户用水量调整等问题,避免了水池吸干和保持冷、热水泵工况点同步而不断调整水泵出水阀门的问题出现。系统仅保留热水池一根溢流管,相对减少了冷水池溢流管和配套管网工程费用。在热水池溢流管标高可高于导流孔标高特定条件下,通过导流孔形成的冷、热水池连通,可实现热水向冷水池回流,实现热水泵和冷却塔间不同季节的合理搭配,减少系统热水冷却运行费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场地高程布置可行的特定场地条件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在冷、热水池(1)、(2)之间设置隔墙(4),下面设泵房(3);隔墙(4)上开有导流孔(5),从而取消了传统系统中冷水池溢流管,该部分配置为热水池溢流位置H3低于冷水池水位控制位置(H1+H2),即H3>H1+H2。冷水池(1)连接补水管(6),热水池(2)连接溢流管(7)。导流孔(5)的大小尺寸根据系统设计由设计者具体通过普通水力计算确定;导流孔(5)底设置标高(即冷水池控制水位标高)根据系统设计采用的水池超高H2(一般采用0.2m)和计算导流孔高H1由设计者具体确定;导流孔(5)平面位置按一般常规确定。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有条件配置为热水池(2)溢流位置H3高于冷水池(1)水位控制位置(H1+H2),即H3≤H1+H2的条件下,导流孔(5)配置的方式。其导流孔(5)的大小尺寸、孔底标高(H1+H2)、平面位置的确定与图1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水冷热水池新结构,它由冷水池(1),热水池(2),泵房(3)组成,其特征在于冷水池(1)与热水池(2)之间设有隔墙(4),在隔墙(4)上开有导流孔(5);冷水池(1)连接补水管(6),热水池(2)连接溢流管(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冷热水池新结构,它由冷水池,热水池,泵房组成,冷水池与热水池之间设有隔墙,在隔墙上开有导流孔;冷水池连接补水管,热水池连接溢流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节约工程费用,系统运行平衡,降低了能源消耗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
文档编号F28F27/00GK2682370SQ20042003342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3日
发明者刘忠发, 雷明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