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40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属于采暖领域。
2、背景技术北方地区冬季采暖所用的铸铁、钢、铝合金、铜铝复合等散热器中,铝合金散热器虽然传热性能好,但其抗腐蚀性差,使用寿命短,生产需消耗大量能源,一次性投入较高;钢散热器由于易腐蚀,无法大面积推广。由于城镇热力网供暖期限较严格,供暖前或停暖后,如天气寒冷,居民只能受冻,影响工作和生活。传统的散热器均装有排气阀,用户得以偷放热水拖地洗衣服,造成热网大量补水,使热力公司既损失热能又浪费水,运行费用高居不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由下部的钢制空腔长方体集液箱、上部的钢制空腔长方体集气箱和连通二箱的钢制空腔散热管为主体组成。在集气箱上装设有注液抽气口。集液箱内水平装设空腔电热棒铜管和空腔热水管铜管各一根,二管外壁上均连装有铜制翅片,热水管铜管的两端与热力管网连通。散热管为前后两排,管外壁均连装有钢制翅片。自注液抽气口注入浓度为99.5%的甲醇液体,使其约占散热器空腔体积的10%,最后将腔内空气抽出,使真空度达到6mm汞柱。由于甲醇在高真空条件下能快速汽化散热,所以在非供暖期,在电热棒铜管内插入电热棒,其热量经铜管外翅片传给集液箱内的甲醇,甲醇快速吸热而迅速汽化,其蒸气顺各散热管不断上升到集气箱,散热器即可迅速散热。在供暖期,则可由流经热水管铜管内的热水的热量经铜管外翅片传给集液箱内的甲醇。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就具有以下积极效果①在停暖期可电热采暖;供暖期可利用热网采暖。
②传热效率高。
③散热器内壁无腐蚀,使用寿命长。
④热力公司减少热量损失和水资源浪费,降低运行成本。
⑤可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散热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例1、集气箱 2、注液抽气口 3、散热管 4、翅片 5、电热棒铜管 6、热水管铜管 7、集液箱 8、甲醇实施例如图1-3所示,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由下部的钢制空腔长方体集液箱7、上部的钢制空腔长方体集气箱1和连通二箱的钢制空腔散热管3为主体组成。集液箱7内水平装设内径20毫米的空腔电热棒铜管5和内径32毫米的空腔热水管铜管6各一根,二管外壁上均连装有铜制翅片,热水管铜管6的两端与热力管网连通。散热管3为前后两排,管外壁均连装有钢制翅片4。在集气箱1上装设有注液抽气口2。自注液抽气口2注入浓度为99.5%的甲醇液体8,使其约占散热器空腔体积的10%,再用真空泵将腔内空气抽出,使真空度达到6mm汞柱,最后用铜焊封住注液抽气口2。
在非供暖期,如需采暖,可将市售19mm电热棒插入电热棒铜管5内,接通电源,电热棒热量经该铜管外翅片传给集液箱7内的甲醇8。甲醇8快速吸热而迅速汽化,其蒸气在各散热管3内不断上升到集气箱1。甲醇8的蒸气在各散热管3内上升过程中,由于散热管3的散热而又冷凝成甲醇液体,随即顺散热管3的内壁流回集液箱7内,进入下一个循环;在热力供暖时,断开电热棒电源,此时,流经热水管铜管6内的热水的热量经铜管外翅片传给集液箱7内的甲醇8。
本散热器由于散热管3、集气箱1、散热管翅片4、集液箱7均为钢质或铜质器件,散热效果极佳,故此种以空气对流和辐射传热的方式即可快速提高采暖环境温度。
权利要求1.一种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由下部的钢制空腔长方体集液箱、上部的钢制空腔长方体集气箱和连通二箱的钢制空腔散热管为主体组成,集液箱内水平装设空腔电热棒铜管和空腔热水管铜管各一根,二管外壁上均连装有铜制翅片,热水管铜管的两端与热力管网连通,散热管为前后两排,管外壁均连装有钢制翅片,在集气箱上装设有注液抽气口,集液箱内盛装有甲醇液体,箱内真空度达到6mm汞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其特征是注入集液箱的甲醇浓度为99.5%,其占散热器空腔体积的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钢—铜复合热管式多热源散热器属于采暖领域,由下部的钢制空腔长方体集液箱、上部的钢制空腔长方体集气箱和连通二箱的钢制空腔散热管为主体组成。集液箱内水平装设空腔电热棒铜管和空腔热水管铜管各一根,二管外壁上均连装有铜制翅片,热水管铜管的两端与热力管网连通。散热管为前后两排,管外壁均连装有钢制翅片。在集气箱上装设有注液抽气口。集液箱内盛装有甲醇液体,箱内真空度达到6mm汞柱。本散热器可电热和热网两种方式采暖,传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可减少热力公司热量损失,杜绝水资源浪费,降低运行成本。
文档编号F28D1/053GK2777472SQ20052000105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9日
发明者唐晨, 王石柱, 罗华, 郭亮 申请人:唐晨, 王石柱, 罗华, 郭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