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683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气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燃烧器,其利用高压气体燃料能量进行烹饪、加热和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所相关的学科领域是气动力学工程,其集中研究从气体管道移动到圆柱形炉头的气流的运动以及在到达盘盖和向上传送到气孔之前的加速问题。另一个相关的领域是燃气炉工程学,以及为了更好地完成燃烧而涉及的燃烧、存储热量以及冷空气(氧气)等。
高压燃气炉燃烧器通常包括气体管道的内部造型,其类似于普通的炉灶。所述气体管道连接到炉头上,该炉头具有圆环形形状、平坦表面以及中央的中空圆柱形部。当气流流过气体管道和炉头以及接着环绕着圆柱形部时,由于其在气体管道内减小速度,撞击炉头内的圆柱形部以及损失速度的垂直分量,所以气流会大大减小速度。此外,气流沿着炉头的平坦表面流动,所述表面被环状盘盖遮住,该盘盖在从顶部看时像一个圆环。盘盖上有一系列的气孔,气体可以通过这些气孔向上传送以用于燃烧。这样,流经各个部位的气流在到达气孔之前会撞击盘盖的内表面,因此盘盖的内部平坦表面将使气流减小力量及速度。此外,当气流通过气体管道、炉头及盘盖向上传送到气孔之前,气流将受到反冲击作用而大大减小速度。由此,就会导致产生的热能比正常的少。被遮住的具有密实实心侧缘部的燃气炉边框会使冷空气进入得不够充分,从而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黑烟。
实用新型内容由于上述这些原因,燃气炉燃烧器的结构被设计,以通过改变气流在炉头和盘盖内的方向来调节它们在圆柱形炉头和盘盖内的速度,从而迫使气流在较高的速度下从气孔出来,以使其产生最强的热量且消耗较少的气体,减少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黑烟,同时改进燃气炉燃烧器的边框。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迫使气流在最高速度下从气孔流出,利用从燃气管道出来的气流通过圆柱形炉头之后将其水平分量转换成垂直分量,以及在向上传送到盘盖之前通过受压缩、形成气流阵列,减少气流在气体管道和炉头内的冲撞和摩擦来产生相当多的热能,所述盘盖被设计成可压缩气体及形成气流阵列。因此,可以认为从气孔出来的气流的速度是最有可能实现最高速度及燃烧目的部分。此外,燃气炉边框被设计成可存储热量,并且可以带来冷空气(氧气),其目的是有助于完成燃烧,消耗少量气体,并且在燃烧过程中减少黑烟及污染。
所述燃气炉燃烧器的原理是增加气流在燃气炉内的速度以及将其加热。沿着内气体管道和炉头形成的突起脊部用于产生气流阵列。类似于一个碗的弯曲圆形及不对称的形状设在炉头内,并且在前端倾斜并弯过到背面的弯曲脊部包围着从气体管道出来的气流,以使炉头内的气流改变方向并且直接向着气孔加速。在炉头中央的密实实心的突起脊部有助于维持及加热内部边框。在两个气孔之间具有相应的由大至小的突起脊部的盘盖内侧,用于加速气流并且减小反冲作用力。燃气炉边框侧缘部上的尺寸适宜的空隙或孔可使冷空气从外部进入,以致更好地完成燃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炉燃烧器,其包括通过喷嘴分配气体的阀;气流通过文氏口、气体管道进入到圆柱形炉头和盘盖内,并且向上扩散到内侧气孔和外侧气孔,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气体管道内的一或多条线排列的突起脊部;位于气体管道下端表面上的脊部具有从气体管道的开口开始的相应的由小至大的尺寸,并且升高到炉头内圆柱形部以形成弯曲斜坡面形突起脊部,由此扩大了气体管道的内表面、增加了气体流速并且在气体管道内形成气流阵列;所述弯曲的突起脊部将气流分成可避免撞击炉头内的圆柱形部的两路气流;此外,所述脊部构成从气体管道出来的气流的通路;一部分气流通过升高到气体管道侧的炉头开口而转变移动方向并且加速;从圆柱形部上突出的脊部减少了气流的冲撞,气流从气体管道出来,又分开或转向成两路或更多路气流。
在上述燃气炉燃烧器中,优选地,炉头内侧具有形成了一个碗的弯曲的圆形形状,其在气流环绕炉头的圆柱形部流动时减小气流的变化和摩擦,并且促使气流升高到炉头开口;在炉头的围绕着炉头圆柱形部的内侧,炉头开口具有不对称的内部尺寸和长度;靠近气体管道的炉头开口的内部尺寸和长度是标准的,并且在炉头内圆柱形部的两侧变窄直到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由此促使气流环绕炉头内的圆柱形部流动,并且转变方向朝向炉头开口;另外,气流被压缩从而加速,直到到达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
在上述燃气炉燃烧器中,优选地,在炉头内有设圆形突起脊部,其前端部向上弯曲,再略微弯曲跨越中部炉头开口,然后升高到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以包围从气体管道出来的气流,由此调节并增加被迫升高到气体管道同侧的炉头开口的气流的速度;气流的其余部分流过弯曲坡面,变成加速的气流,并且升高到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
在上述燃气炉燃烧器中,优选地,在炉头中,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周围的炉头表面具有用于分离气流的突起脊部,其包围气流;从顶侧看这些突起脊部具有弯曲和突出的形状,并且通过使其尖锐边缘转向正对气流的方向而从顶部看构成一个楔,以迫使气流的第一部分沿着突起脊部的圆形弯曲表面升高并进行显著加速;气流的其余部分被分成两路并且直接移向内、外侧气孔;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周围的炉头表面上的突起脊部迫使气流加速、分开或升高到气孔。
在上述燃气炉燃烧器中,优选地,在炉头中,设有密实实心圆柱形部的孔或空出的空间以及弯曲坡面,用于存储热量并且使内部火焰产生的热能形成回旋,以有助于中央火焰被热量加热;炉头中部的密度和不同高度允许热量在炉头中央的周围回旋并且上升。
在上述燃气炉燃烧器中,优选地,盘盖的内部尺寸不均衡,其中,靠近气体管道的盘盖内部的尺寸是标准的,气体管道相反侧的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变窄;盘盖的内部尺寸被构造成迫使来自气体管道和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的气流被压缩,以增加气流速度,直到在气体管道相反侧到达盘盖。
在上述燃气炉燃烧器中,优选地,盘盖的内侧在内、外侧气孔之间具有突出脊部,用于降低反冲作用力、形成气流阵列以及增加从炉头开口出来的气流的速度,又迫使气流直接移动到内、外侧气孔;盘盖下面设有突起脊部,用于降低反冲作用力或形成气流阵列或在气流到达内、外侧气孔之前增加气流的速度;盘盖的内侧具有与设在内、外孔之间的突起脊部相重叠的突起脊部,连接在一起的突起脊部之间具有沟槽,它们是气流的通路;这些沟槽沿着盘盖内的围绕着内、外侧气孔的线具有相应的由大至小的尺寸,用于压缩从气体管道出来的气流,并且在气流广泛扩展到气孔之前使其加速,直到在气体管道相反侧到达盘盖;这些突起脊部还用于增加从整个炉头开口出来的气流的速度,减小所述气流在到达内、外侧气孔之前的反冲作用力。
在上述燃气炉燃烧器中,优选地,在燃气炉边框中,燃气炉边框的侧缘部设有尺寸适宜的空隙或适宜的成组孔,用于使冷空气或氧气从外部进入,以便更完全地实现燃烧。


图1是普通燃气炉燃烧器的透视图。
图2是透视图,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炉燃烧器的装置。
图3是普通炉头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气流在气体管道和炉头内的运动。
图4是气体管道和炉头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侧面剖视图,示出了气流在气体管道和炉头内的运动。
图6示出了炉头的中央区域以及气流的运动。
图7是气体管道同侧的炉头内侧局部剖视图。
图8是在气体管道相反两侧的炉头内侧局部剖视图。
图9是炉头的俯视图。
图10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炉头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其内侧及气流在气体管道内的运动图1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炉头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气流在气体管道和炉头内移动的全部方向。
图12是燃气炉燃烧器的普通盘盖的侧面剖视图,示出了气流的运动。
图13是燃气炉燃烧器的普通盘盖翻转过来时的透视图。
图14是燃气炉燃烧器的普通盘盖朝上时的透视图。
图15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炉燃烧器的盘盖的侧面剖视图,示出了气流的运动。
图16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盘盖翻转过来时的透视图。
图17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盘盖的内侧的透视图。
图18是半剖视图,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盘盖的内侧以及气流的运动。
图19示出了气流在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盘盖内的运动。
图20示出了热量在内部火焰周围的上升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普通的燃气炉燃烧器,其包括如下所述的主要装置阀1、文氏管口2和空气调节板3,所述调节板用于根据需要调节空气。气体通过气体管道4进入圆柱形炉头5和盘盖6内,并且向上传送到内侧气孔7和外侧气孔8以便燃烧。燃气炉边框9用于挡风及维持热量。某些类型的燃气炉根据设计和使用目的可以包括不止一个的上述装置,例如两个阀、两个气体管道或更多,圆柱体的不同形状以及气孔数量等。
图2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炉燃烧器中的装置,其类似于普通的燃气炉燃烧器中的装置,但不同之处在于内表面和一些外部部件,当气流通过气体管道10、圆柱形炉头11以及盘盖12和向上传送到内侧气孔13和外侧气孔14时,它们有助于调节速度及改变气流的方向。因此,气流可在气孔周围进行显著加速。另外,燃气炉边框15的侧缘部69上的孔70可使外部空气进入以便更充分燃烧。
图3示出了普通炉头的一部分剖开的视图,示出了气流在气体管道4和炉头5内的运动。当普通燃气炉燃烧器的气流16从阀或喷嘴1流出时,其将在到达炉头5之前移动过气体管道4,所述炉头内安装圆柱形部17。气流的一部分将撞击炉头17内的圆柱形部。因此,气流将损失一定程度的速度。
图4、5、6和10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炉头,其内气体管道10被设计成沿着管道的上表面19和下表面18具有突出的脊部,所述气体管道连接到文氏管口2上。下端突出脊部18具有相应的由小至大的尺寸并且升高到炉头23的圆柱形部,用于扩大气体管道的内表面,目的是增加流速并且形成从文氏管口移动到气体管道的气流20的气流阵列。升高的突起脊部用于将气流20分成两路气流21和22,目的是避免撞击炉头23内的圆柱形部。从气体管道出来的某些气流将顺着突出脊部76流动。因此,气流24升高到气体管道同侧的炉头开口25。
图4、5和11示出了气体管道10内表面的上端突出脊部19,其通过在气流到达炉头开口25之前将气流分成两路26、27而分开气流,并且在气体管道10的上侧形成气流阵列20。这部分气流将在后面描述。
图4、5和6示出了通过气体管道10之后气流21、22的运动。这部分气流将升高到气体管道同侧的炉头开口25,其通过固定到炉头底面的两侧上的弧形脊部37支撑,所述弧形脊部用于围绕气流21、22的方向。这些弧形脊部具有特定的特征在前端部28向上弯曲,然后轻微弯曲越过炉头的中间部分29,以及升高到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33的弯曲坡面部分30。弯曲表面形成的突起脊部37的这种特定特征的作用是,因气流流过前端部28的向上弯曲部分,所以可迫使被分成两路的气流21、22改变方向并且升高到炉头开口25,以及进行相当大的加速。同时,剩余部分气流环绕炉头内的圆柱形部23和弯曲坡面部分29、30。由此,因为这种气流流过向上弯曲部分,所以气流变成相当快的气流31、32,直到到达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33。
图3示出了普通炉头的内侧,其平坦底面具有与气体管道同侧和相反侧的相等对称的水平面,其从顶部看像一个环。此外,环绕炉头17内的圆柱形部的气流16由于在沿着平坦底面流动时,气流16平行于底面流动并且不能自己升高到炉头开口,所以会一定程度地减小速度。
图7和8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炉头内侧,其内壁是圆形并且弯曲的,就像一个碗34。其也用于减小变化并增加气流21、22、31、32的上升力,以使气流不会较大程度地减小速度并且能升高到整个炉头开口。炉头的内部结构略微变窄并且升高,直至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33,如图4和5所示,这种结构用于在气流升高到在中部炉头开口38和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33之前增加气流31、32的速度。
图9、10和11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炉头内侧和气流的运动。由于炉头内侧略微变窄并且在气体管道相反侧升高到炉头开口,直到用于分离气流的突起脊部39,所述突起脊部连接到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33周围的炉头表面,由此,移动到右侧的气流31会更为显著地加速。这些突出脊部39从顶端看类似于楔,从横向侧看类似于弯曲坡面。它们将尖锐端缘40转到正对气流31的方向。尖锐端缘40的位置靠近中部炉头开口38的周围。突起脊部39被开设两个沟槽44,气流31在此分成三路。气流31的第一部分升高超过突出脊部39的曲面接着变成气流41,其移向炉头开口33。气流31的其余部分被迫分成两路气流42、43,它们直接流到在炉头开口33周围的内侧气孔13和外侧气孔14,并且由于气流受压及略微变窄所以进行显著加速。沿着左侧两个沟槽移动的气流32具有气流31的相同方向。在图9和11中可看出气流73、74、75的方向。
图1和3示出了普通燃气炉燃烧器的炉头,由于其在中部有一个孔或一段空间45,所以当从顶端看时像一个环,这样会导致燃烧时产生在气孔7内部的火焰损失热量。由此,燃气炉燃烧器会在气孔或空间45周围一定程度地损失热量。
图10和20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炉燃烧器的炉头,其被设计成通过在炉头中间形成密实实心孔部47和弯曲坡面48来存储内部火焰46的热量。所述孔部和坡面用于维持由内部火焰46产生并且形成了回旋49的热量50,因此内部火焰被热量50加热。(可以通过制成密实实心或不同高度的沟槽增加热量,由此热量50可以形成回旋)。炉头的中部被开设孔51,其用于固定连接件52,目的是使炉头连接到操作面上,以致在作业时燃气炉燃烧器不会移动。
图12、13和14示出了盘盖,其具有对称的内部尺寸53是平衡(对称)的,并且具有平坦的内表面56。当气流57通过炉头时,气流57将撞击具有平坦表面56的盘盖内侧。由于气流在到达内侧气孔7和外侧气孔8之前其大部分会受到反作用,所以降低了气流57的速度。
图18和图19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盘盖的内侧,其以不平衡(不对称)的方式设计并且具有特定特征。靠近气体管道的盘盖内侧54具有常规尺寸,并且在垂直和水平剖面上略微变窄直到气体管道相反侧55,用于因气流受压而迫使从气体管道顶部出来的气流26、27加速,直到在气体管道相反侧55到达盘盖。
图15、16和17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盘盖,其内部表面被设计成具有特定特征。在气流到达内、外侧气孔13、14之前,突起脊部59、60用于降低盘盖的反冲作用力并且形成气流阵列61,所述气流阵列来自炉头并且直接移向内、外侧气孔13、14。气流在到达内、外侧气孔13、14之前,由于其沿着弯过气孔的突起脊部59、60的表面流动,所以气流加速。从气孔向外传送的气流72正是所需要的。
图18和19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炉燃烧器的盘盖内侧。其中突起脊部59是圆形并且弯曲。此外,圆形突起脊部60在内、外侧气孔13、14之间连接在一起。圆形并且弯曲的突起脊部在气体管道相同侧54,并且略微弯曲跨越到气体管道相反侧55。在这些突起脊部59、60上,具有相互交叠的相应由小至大的突起脊部62。突起脊部62的较小尺寸部分朝向气体管道相同侧54。这种特定特征可在内、外侧气孔13、14周围形成沟槽63、64,它们被作为气流的空间,这些空间分别具有由大至小的尺寸。这些空间用于压缩来自气体管道顶部的气流26、27,其在图18中可以被更好地看出。气流通过内、外侧气孔13、14周围的沟槽63、64流出,目的是在气流在大范围内传送到气孔之前,增加气流26、27的速度,直到在气体管道相反侧55到达盘盖。图19中可以看到气流65、66的方向。突起脊部59、60、62也用于增加速度并且使从炉头开口出来的气流21、22、24、31、32、41、42、43、73、74和75在到达内、外侧气孔13、14之前减小反冲作用力。
图16解释了当使用燃气炉燃烧器时,使用者可将盘盖适当地放置在燃气炉燃烧器上。附图标记67在盘盖背侧指出了盘盖的正确定位位置。
图1示出了普通燃气炉燃烧器的边框9,其具有密实实心侧缘部68,当器具放置在燃气炉燃烧器上面并且开始燃烧时用于存储热量。由于没有外部空气或氧气在作业中进入,所以燃烧没有充分完全进行。此外,热量没有完全利用,并且当燃烧时产生黑烟。
图2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炉燃烧器的边框15,其被设计成具有如下特定特征其侧缘部69具有尺寸适宜的空隙或适宜的成组的孔70,其可使外部空气或氧气71从外部进入以便完成燃烧,减少黑烟并且消除食物上污点。因此,燃气炉边框的侧缘部69不易破裂。撞击燃气炉边框的侧缘部69的力将通过这些孔70散开。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任何改进,而不会影响如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燃气是一种价格变得越来越高的燃料能源。此外,如果燃气炉燃烧器每次制造较大的量,其将降低生产成本。利用模制许多成组铸铁件,由此种类型的铸铁件制成的燃气炉燃烧器将具有相同标准级别的质量,并且由于其有助于国家节约用于烹饪的气体能源以及保护环境,所以其可以在家庭、饭店、办公机构、宾馆、工业中广泛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炉燃烧器,其包括通过喷嘴分配气体的阀(1)以及依次被气流流过的文氏口(2)、气体管道(10)、圆柱形炉头(11)、盘盖(12)、内侧气孔(13)和外侧气孔(14),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气体管道(10)内的一或多条线排列的突起脊部(18);位于气体管道(10)下端表面上的脊部(18)具有从气体管道(10)的开口开始的相应的由小至大的尺寸,并且升高到炉头内圆柱形部(23)以形成弯曲斜坡面形突起脊部(76),所述脊部构成从气体管道出来的气流(20)的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炉头(11)内侧具有形成了一个碗(34)的弯曲的圆形形状;在炉头(11)的围绕着炉头圆柱形部(23)的内侧,炉头开口具有不对称的内部尺寸和长度;靠近气体管道的炉头开口的内部尺寸和长度是标准的,并且在炉头内圆柱形部(23)的两侧变窄直到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炉头(11)内有设圆形突起脊部(37),其前端部(28)向上弯曲,再弯曲跨越中部炉头开口(38),然后升高到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炉头(11)中,气体管道相反侧的炉头开口(33)周围的炉头表面具有突起脊部(39);从顶侧看这些突起脊部具有弯曲和突出的形状,并且通过使其尖锐边缘(40)转向正对气流(31、32)的方向而从顶部看构成一个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炉头(11)中,设有密实实心圆柱形部的孔或空出的空间(47)以及弯曲坡面(4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盘盖(12)的内部尺寸不均衡,其中,靠近气体管道的盘盖内部(54)的尺寸是标准的,在气体管道相反侧(55)的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变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盘盖(12)的内侧在内侧气孔(13)和外侧气孔(14)之间具有突出脊部(59、60);盘盖下面设有突起脊部;盘盖的内侧具有与设在内侧气孔(13)和外侧气孔(14)之间的突起脊部(59、60)相重叠的突起脊部(62),连接在一起的突起脊部(59、60、62)之间具有沟槽,它们是气流(63、64)的通路;这些沟槽沿着盘盖内的围绕着内侧气孔(13)和外侧气孔(14)的线具有相应的由大至小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燃气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气炉边框(15)中,燃气炉边框的侧缘部(69)设有空隙或成组孔(70)。
专利摘要一种燃气炉燃烧器包括用于分配气体的阀;气流通过文氏口、气体管道进入到圆柱形炉头和盘盖内,并且向上扩散到内外侧气孔。燃烧器包括沿着气体管道内的一或多条线排列的突起脊部;位于气体管道下端表面上的脊部具有从气体管道的开口开始的相应的由小至大的尺寸,并且升高到炉头内圆柱形部以形成弯曲斜坡面形突起脊部,由此扩大了气体管道的内表面、增加了气体流速并且在气体管道内形成气流阵列;所述弯曲的突起脊部将气流分成可避免撞击炉头内的圆柱形部的两路气流;此外,所述脊部构成从气体管道出来的气流的通路;一部分气流通过升高到气体管道侧的炉头开口而转变移动方向并且加速。
文档编号F23D14/34GK2913861SQ20062000330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8日
发明者Lt.夸昆·普阿帕尼凯.Rtn. 申请人:Lt.夸昆·普阿帕尼凯.Rt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