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稻壳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4365阅读:2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燃烧稻壳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具体说是一种燃烧稻壳的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的锅炉主要是燃煤锅炉。这种锅炉主要是由锅和炉构成,其中的炉是由燃烧室 和炉排等构成。由于煤炭资源日益匮乏,价格与日俱增,且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煤灰, 人们一直在寻找煤炭替代品。
我国是生产水稻的大国,每年生产数量可观的稻谷,相应地也产生了大量的稻壳, 约占稻谷总量的20%,我国的稻壳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也有的将稻壳作为燃料直接燃烧, 但仅限于非锅炉式使用,且直接燃烧,燃烧得不充分,产生的热值有限,且产生大量的粉尘。
发明内容
为克服己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稻壳的锅炉,它的燃 料资源广阔、燃烧值高、无粉尘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锅和炉构成,其特征是进料口的高度为
350-450mm;在燃烧室上拱和下拱上分别设置若干个隔断墙,隔断墙分布规律是沿着
燃烧室的纵向上拱隔断墙和下拱隔断墙相间,将燃烧室区隔成s形燃烧室,其中在上拱
隔断墙上设有通风孔;在烟气管与烟囪之间设炭粒回收装置。
与煤炭相同体积的稻壳燃烧时间较短,因此需要加大稻壳的给料量,与此相适应需
要将进料口的高度提高到350-450mm。稻壳经过炉排传动进入燃烧室后,稻壳在S形燃 烧室燃烧可以延长稻壳的燃烧时间,使其燃烧充分。当燃烧的稻壳被吹到上拱隔断墙的 犄角时,此处设有通风孔,以解决此处通风不良燃烧工况不好的问题。稻壳燃烧后形成 的炭粒(活性炭)经烟气管回收到炭粒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可以节省煤炭,且实现零排放,它充分利用我国 稻壳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使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它由锅3和炉构成,进料口 1的高度为400mm;在燃烧室2上拱和下拱上分别设置 若干个隔断墙,隔断墙分布规律是沿着燃烧室的纵向上拱隔断墙5和下拱隔断墙8相 间,将燃烧室区隔成S形燃烧室,其中在上拱隔断墙上设有六个通风孔9;在烟气管4 与烟囱7之间设炭粒回收装置6。
将稻壳经鼓风机吹入燃烧室后,稻壳在S形燃烧室燃烧可以延长稻壳粉的燃烧时间, 使其燃烧充分,当将炉排速度调到1米/分钟,燃烧室内压力调到0.12MPa,供风系统和 排风系统调到烟气流速为12米/小时,稻壳此时是沸腾式燃烧,燃烧场景十分壮观,火焰 呈耀眼白色,据实测,此时温度为135(TC,它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甲垸和空气混合,热值 为5500-6500千焦。当燃烧的稻壳沸腾被吹到高区隔断墙的犄角时,此处设有烟气孔,以 解决此处燃烧不良的问题。
稻壳沸腾燃烧后,它形成完整的炭壳,它是活性炭。活性炭随着高温烟气经过锅炉 翼形烟道和锅炉烟气管到降尘器沉降后,经过封滤器出口活性炭进行装袋。
权利要求1、一种燃烧稻壳的锅炉,它由锅和炉构成,其特征是进料口的高度为350-450mm;在燃烧室上拱和下拱上分别设置若干个隔断墙,隔断墙分布规律是沿着燃烧室的纵向上拱隔断墙和下拱隔断墙相间,将燃烧室区隔成S形燃烧室,其中在上拱隔断墙上设有通风孔;在烟气管与烟囱之间设炭粒回收装置。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稻壳的锅炉,其特征是进料口的高度为400mm; 在上拱隔断墙上设有六个通风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稻壳的锅炉,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煤炭资源日益匮乏,价格与日俱增,且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煤灰,人们一直在寻找煤炭替代品。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它由锅和炉构成,进料口的高度为350-450mm;在燃烧室上拱和下拱上分别设置若干个隔断墙,隔断墙分布规律是沿着燃烧室的纵向上拱隔断墙和下拱隔断墙相间,将燃烧室区隔成S形燃烧室,其中在上拱隔断墙上设有通风孔;在烟气管与烟囱之间设炭粒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但可以节省煤炭,且实现零排放,它充分利用我国稻壳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使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F23C10/22GK201246738SQ20082001445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
发明者于长福, 刘海鸿, 宿明元, 宿长恕, 刚 李 申请人:宿长恕;宿明元;于长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