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538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
技术背景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目前煤炭占我国能源需求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目前煤炭供应紧张,锅炉用煤的媒质难以保证,煤种变化较大,随着煤炭不断开采媒质呈不断下降趋势。造成一方面在锅炉低负荷时燃烧不稳定,需投大量燃油,另一方面在锅炉高负荷时炉内结渣严重,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另外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量降低。目前许多旋流燃烧器虽然对烟煤、褐煤等高挥发性煤种燃烧情况还可以,但对贫煤、无烟煤等低挥发性煤种着火和低负荷稳定燃烧都不理想,需要投入大量燃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它能使燃烧器有较好的煤种适应性和负荷适应性,能在较宽的煤种、负荷范围内保证稳定燃烧和低污染燃烧。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锅炉一次风道1、中心管2、一次风管3、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4、浓一次风管5、淡一次风管6、支撑片7、二次风道8、旋流二次风调节门9、直流二次风调节门10、直流二次风管11、旋流二次风管12、一次风旋流器13、二次风旋流器14和油枪15 ;锅炉一次风道1与一次风管3连接,一次风管3中心位置水平设置有中心管2,中心管2内装有油枪15,中心管2外壁与一次风管3内壁之间设置有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4,一次风管3与浓一次风管5和淡一次风管 6连接,且浓一次风管5同轴设置在淡一次风管6内,浓一次风管5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器13,浓一次风管5与中心管2之间设置有支撑片7,淡一次风管6外侧设置有旋流二次风管12,旋流二次风管12外侧设置有直流二次风管11,且直流二次风管11 和旋流二次风管12上端与二次风道8连接,旋流二次风管12内部上端设置有旋流二次风调节门9,直流二次风管1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直流二次风调节门10,旋流二次风管12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设置有二次风旋流器14。所述的一次风管3内设置有淡煤粉16。所述的中心管2与浓一次风管5之间形成浓一次风道,浓一次风管5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形成淡一次风道,淡一次风管6与旋流二次风管12之间形成旋流二次风道,旋流二次风管12与直流二次风管11之间形成直流二次风道。所述的油枪15为活动可拉式油枪;所述的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4为可调式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且每个锥片与中心轴线夹角为15-35度。所述的旋流二次风道和直流二次风道可设置成独立风道,且各设调节门。所述的中心管2端部设置有齿轮型结构2-1,可连接各种稳燃器。[0011]所述的浓一次风道、淡一次风道、旋流二次风道和直流二次风道的喷口为扩口,且扩散角为15-20度。所述的旋流二次风调节门9和直流二次风调节门10可调节旋流二次风和直流二次风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煤种不同负荷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煤粉在燃烧器中心,一次风、二次风逐渐在外部,从而在燃烧器区域水冷壁周围形成较强的氧化性区域,可以有效防止结渣和高温腐蚀现象发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心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
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锅炉一次风道1、中心管2、一次风管3、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4、浓一次风管5、淡一次风管6、支撑片7、二次风道 8、旋流二次风调节门9、直流二次风调节门10、直流二次风管11、旋流二次风管12、一次风旋流器13、二次风旋流器14和油枪15 ;锅炉一次风道1与一次风管3连接,一次风管3中心位置水平设置有中心管2,中心管2内装有油枪15,中心管2外壁与一次风管3内壁之间设置有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4,一次风管3与浓一次风管5和淡一次风管6连接,且浓一次风管5同轴设置在淡一次风管6内,浓一次风管5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器13,浓一次风管5与中心管2之间设置有支撑片7,淡一次风管6外侧设置有旋流二次风管12,旋流二次风管12外侧设置有直流二次风管11,且直流二次风管11和旋流二次风管 12上端与二次风道8连接,旋流二次风管12内部上端设置有旋流二次风调节门9,直流二次风管1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直流二次风调节门10,旋流二次风管12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设置有二次风旋流器14。所述的一次风管3内设置有淡煤粉16。所述的中心管2与浓一次风管5之间形成浓一次风道;所述的浓一次风管5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形成淡一次风道;所述的淡一次风管6与旋流二次风管12之间形成旋流二次风道;所述的旋流二次风管12与直流二次风管11之间形成直流二次风道。所述的油枪15为活动可拉式油枪;所述的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4为可调式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且每个锥片与中心轴线夹角为15-35度。所述的旋流二次风道和直流二次风道可设置成独立风道,且各设调节门。所述的中心管2端部设置有齿轮型结构2-1,可连接各种稳燃器。所述的浓一次风道、淡一次风道、旋流二次风道和直流二次风道的喷口为扩口,且扩散角为15-20度。所述的旋流二次风调节门9和直流二次风调节门10可调节旋流二次风和直流二次风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煤种不同负荷的要求。当携带煤粉的一次风气流通过燃烧器时,首先经过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形成里浓外淡两股气流。中心的浓煤粉气流通过与一次风管相连的浓一次风道进入燃烧室喷口,外侧的淡煤粉气流通过淡一次风道进入燃烧室喷口。淡一次风道中的一次风旋流器使淡煤粉发生旋转,在燃烧器中心区形成回流区。油枪伸入浓煤粉区。由于浓煤粉着火温度低,需要的热量少,所以很容易着火,并在后半段与淡煤粉气流混合燃烧.同时由于淡煤粉气流旋转,卷吸进来的热量进一步加热作用,可使着火提前,提高燃烧效率,并在锅炉低负荷时稳定燃烧。这样大量减少了点火时用油量和低负荷时的投油。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本具体实施方式
主要适应于燃煤锅炉的煤粉燃烧器,这种燃烧器有较好的煤种适应性和负荷适应性,可在低负荷时稳定燃烧,在点火和低负荷时节约大量燃油。这种燃烧器有较低的减少NOx的排放,能够实现低污染燃烧,达到环保要求。同时这种燃烧器可燃烧低挥发份的贫煤和无烟煤等,能在各种运行工况和变煤种情况下稳定燃烧并防止锅炉水冷壁结焦和高温腐蚀现象,值得广泛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锅炉一次风道(1)、中心管(2)、一次风管C3)、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4)、浓一次风管( 、淡一次风管(6)、支撑片(7)、 二次风道(8)、旋流二次风调节门(9)、直流二次风调节门(10)、直流二次风管(11)、旋流二次风管(12)、一次风旋流器(13)、二次风旋流器(14)和油枪(1 ;锅炉一次风道(1)与一次风管C3)连接,一次风管(3)中心位置水平设置有中心管0),中心管O)内装有油枪 (15),中心管( 外壁与一次风管(3)内壁之间设置有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G),一次风管(3)与浓一次风管( 和淡一次风管(6)连接,且浓一次风管(5)同轴设置在淡一次风管 (6)内,浓一次风管(5)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器(13),浓一次风管(5) 与中心管( 之间设置有支撑片(7),淡一次风管(6)外侧设置有旋流二次风管(12),旋流二次风管(1 外侧设置有直流二次风管(11),且直流二次风管(11)和旋流二次风管(12) 上端与二次风道(8)连接,旋流二次风管(1 内部上端设置有旋流二次风调节门(9),直流二次风管(1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直流二次风调节门(10),旋流二次风管(1 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设置有二次风旋流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风管(3)内设置有淡煤粉(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O)与浓一次风管( 之间形成浓一次风道,浓一次风管( 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形成淡一次风道,淡一次风管(6)与旋流二次风管(1 之间形成旋流二次风道,旋流二次风管(1 与直流二次风管(11)之间形成直流二次风道;所述的旋流二次风道和直流二次风道设置成独立风道,且各设调节门;所述的浓一次风道、淡一次风道、旋流二次风道和直流二次风道的喷口为扩口,且扩散角为15-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枪 (15)为活动可拉式油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4)为可调式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且每个锥片与中心轴线夹角为15-35 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2)端部设置有齿轮型结构(2-1)。
专利摘要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它涉及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燃、环保的旋流煤粉燃烧器。锅炉一次风道(1)与一次风管(3)连接,一次风管(3)中心位置水平设置有中心管(2),中心管(2)内装有油枪(15),中心管(2)外壁与一次风管(3)内壁之间设置有多层锥煤粉分离装置(4),一次风管(3)与浓一次风管(5)和淡一次风管(6)连接,且浓一次风管(5)同轴设置在淡一次风管(6)内,浓一次风管(5)与淡一次风管(6)之间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器(13)。它能使燃烧器有较好的煤种适应性和负荷适应性,能在较宽的煤种、负荷范围内保证稳定燃烧和低污染燃烧。
文档编号F23D1/02GK201935184SQ20112000962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朱洪模 申请人:朱洪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