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116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换热器一般包括有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换热管,筒体上设有供热水或冷水进入筒体内的通道,筒体底部设有底箱,底箱内设有两凹腔,两凹腔分隔设置,还包括有分别与两凹腔连通的入口通道、出口通道,换热管两端分别延伸至两凹腔内,入口通道、出口通道与两凹腔的连接端高于凹腔的底部,这种结构的换热器使得部分介质会滞留在凹腔的底部,从而使得换热器会出现卫生死角,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使得介质不会滞留在凹腔内,从而达到了医用药用的卫生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有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换热管,所述的筒体底部设有底箱,所述的底箱内设有两凹腔,所述的两凹腔分隔设置,还包括有分别与两凹腔连通的入口通道、出口通道,所述的入口通道、出口通道分别与两凹腔的底部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的入口通道、出口通道分别与两凹腔的底部连通,这样介质不会滞留在凹腔内,从而达到了医用药用的卫生要求。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两凹腔截面均为圆弧状。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圆弧状的凹腔,具有一定的弧度,进而可以方便介质流出底箱。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换热器,包括有筒体1、设置在筒体1内的换热管2,筒体1底部设有底箱3,底箱3内设有两凹腔31、32,两凹腔31、32分隔设置,还包括有分别与两凹腔31、 32连通的入口通道4、出口通道5,所述的入口通道4、出口通道5分别与两凹腔31、32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两凹腔31、32截面均为圆弧状。
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器,包括有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换热管,所述的筒体底部设有底箱,所述的底箱内设有两凹腔,所述的两凹腔分隔设置,还包括有分别与两凹腔连通的入口通道、出口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通道、出口通道分别与两凹腔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凹腔截面均为圆弧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有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换热管,筒体底部设有底箱,底箱内设有两凹腔,两凹腔分隔设置,还包括有分别与两凹腔连通的入口通道、出口通道,所述的入口通道、出口通道分别与两凹腔的底部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使得介质不会滞留在凹腔内,从而达到了医用药用的卫生要求。
文档编号F28F9/26GK202284921SQ20112044072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章方泽 申请人:章方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