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074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热交换器,涉及到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采用螺旋热交换管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结构改进方面。包括有外壳和底盖,在外壳和底盖构成的密封腔中设有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管至少包含有一组螺旋管,每组螺旋管均由两条以上总长度相同并排的螺旋子管构成,各螺旋子管底端均连接在进料总管上,顶端均连接在出料总管上;每组螺旋管在中部位置形成有一个将并排在内部螺旋子管与外部螺旋子管位置互换180度的扭转结构。每组螺旋管在中部位置形成有一个将并排在内部螺旋子管与外部螺旋子管位置互换180度的扭转结构,不仅扩大了散热面,180度扭转后,并排的各螺旋子管位置就会调换,使得整体散热均匀,热交换效率高,而且体积小,由于密封腔的冷却液进、出口,以及热交换管的被冷却介质的进、出口均由所述底盖引出,则方便清洗维护。
【专利说明】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采用螺旋热交换管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结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了对液体或气体进行冷却,一般是采用将高温的液体或气体导入螺旋状的热交换管中,热交换管置于冷却液中,通过冷却液吸收热交换管传导出的热量,达到冷却,热交换的目的。而目前的热交换管由于热交换管中间隔较小的区间段温度较高,间隔较大的区间段温度较低,冷却液吸收的热量未能被及时扩散开,散热不均匀,热交换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在的热交器存在散热不均匀,热交换效率的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热交换器。
[0004]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外壳和底盖,在外壳和底盖构成的密封腔中设有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管至少包含有一组螺旋管,每组螺旋管均由两条以上总长度相同并排的螺旋子管构成,各螺旋子管底端均连接在进料总管上,顶端均连接在出料总管上;每组螺旋管在中部位置形成有一个将并排在内部螺旋子管与外部 螺旋子管位置互换180度的扭转结构。
[0005]当所述的螺旋管为两组以上时,各组螺旋管的螺旋圈层呈间隔层叠设置。
[0006]所述的底盖的中心设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直通段的中心线与底盖的中心线重合,在三通接头的顶端套接有一根置于各螺旋管内圈中的冷却液导流套管;所述的进料总管经所述的底盖非中心位置引出,所述的出料总管连接有一根经所述冷却液导流套管和三通接头的直通段引出的出料直管;在底盖上位于冷却液导流套管外围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的出料直管外壁与三通接头的直通段内壁间保留有间隙,三通接头的侧端为冷却液出□。
[0007]所述的热交换管与外壳的内壁间填充有冷却液隔膜层。
[0008]所述的热交换管的顶端或底部设有密封环。
[0009]所述的各螺旋管的各层螺旋圈层间设有弹性分隔卡件。
[0010]所述的外壳的底端通过法兰盘与底盖密封连接。
[0011]所述密封腔的冷却液进、出口,以及热交换管的被冷却介质的进、出口均由所述底盖引出。
[0012]构成所述热交换管的螺旋子管采用直径IOmm以下的导管。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管包括有两条以上并排的螺旋子管构成多组螺旋管;各组螺旋管的螺旋圈层呈间隔层叠设置;每组螺旋管在中部位置形成有一个将并排在内部螺旋子管与外部螺旋子管位置互换180度的扭转结构,不仅扩大了散热面,180度扭转后,并排的各螺旋子管位置就会调换,使得整体散热均匀,热交换效率高,而且体积小,由于密封腔的冷却液进、出口,以及热交换管的被冷却介质的进、出口均由所述底盖引出,则方便清洗维护。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以对热交换管内的介子进行冷却用之外,还可以反向使用,也即是对热交换管内的介子进行反向加热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管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组螺旋管构成热交换管简化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为三条螺旋子管构成单组螺旋管时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0]参照图I至图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外壳I和底盖2,外壳I整体为圆柱形,所述的外壳I的底端通过法兰盘11与底盖2密封连接;根据外壳I的材质硬度,法兰盘11可以是与外壳I 一体结构,也可以是独立结构,独立结构时,外壳I底端外壁设一与外壳I同材质的一体结构法兰盘10。外壳I和底盖2构成一个密封腔,在密封腔中设有热交换管3,以及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吸收热交换管3散发的热量。为了方便清洗维护,密封腔的冷却液进、出口,以及热交换管的被冷却介质的进、出口均由所述底盖引出。
[0021]参照图I至图4中所述的`热交换管3主要由多组螺旋管构成,图I至图4中是以两组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热交换管3由第一组螺旋管31、第二组螺旋管32、进料总管33、出料总管34及出料直管35构成;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均由两条以上并排的螺旋子管构成,图I至图4中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均分别采用8条螺旋子管,各螺旋子管底端均连接进料总管33,顶端均连接出料总管34,各螺旋子管均采用直径10_以下的导管,多条并排螺旋子管可以有限增大散热面,多条螺旋子管构成一个螺旋段为扁平的螺旋管,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则为两条长度基本相同的扁平的螺旋管;为了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的螺旋段与冷却液能均匀接触,第一组螺旋管31的螺旋段与第二组螺旋管32的螺旋段呈间隔层叠设置,也即是在制作过程中绕制好其中一组螺旋管31之后,另一组螺旋管在前一螺旋管31的间隙中进行绕制。为了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的各螺旋子管间达到相同的散热效果,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在中部位置形成有一个将并排在内部螺旋子管与外部螺旋子管位置互换180度的扭转结构,则第一组螺旋管31中顶端并排靠近在中心的螺旋子管311,旋转180度之后,该螺旋子管311底端就会并排在最外侧;同样,构成第二组螺旋管32的各螺旋子管,在旋转180度之度之后,内外侧各螺旋子管位置进行互换,达到各螺旋子管热交换效果相同,避免了局部温差较大,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为了方便构成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的螺旋子管绕制,以及便于冷却液流通,所述的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的各层螺旋段间设有弹性分隔卡件(图中未画出),每一层螺旋段可以设2~4个弹性分隔卡件进行隔离分开,达到对螺旋段进行定位的目的。[0022]参照图5中所示,为了方便看清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管3绕制结构,图中采用三条螺旋子管311构成单组螺旋管31,三条螺旋子管311底端均连接进料总管33,顶端均连接出料总管34,出料总管34连接出料直管341,三条螺旋子管311构成的单组螺旋管31中部位置旋转180度,形成180度的扭转结构30,也即是并排的三条螺旋子管311盘绕至中段位置时进行180度旋转后再继续盘绕。
[0023]参照图I至图5所示,为了便于需被冷却的液体或气体被冷却介质导入热交换管3中,以及便于冷却液注入及排出外壳I和底盖2构成一个密封腔,在所述的底盖2的中心设有三通接头21,三通接头21的直通段的中心线与底盖的中心线重合,在三通接头21的顶端套接有一根置于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内圈中的冷却液导流套管22 ;所述的进料总管33经所述的底盖2非中心位置引出,也即在底盖2非中心位置设有供进料总管33引出的进料孔23,进料孔23则为被冷却介质进口 ;若需考虑到被冷却介质出料与进料在同一方向,所述的出料总管34连接有一根经所述冷却液导流套管22和三通接头21的直通段引出的出料直管341,出料直管341的底端管口即为被冷却介质出口,为了更好的密封出料直管341,三通接头21的底端开口上设有一个带出料孔的密封塞;在底盖2上位于冷却液导流套管22外围设有冷却液进口 24,所述的出料直管341外壁与三通接头21的直通段内壁间保留有间隙,三通接头21的侧端为冷却液出口 25。使用过程中,需冷却的液体或气体从进料总管33进入,同时从第一组螺旋管31和第二组螺旋管32的底端向顶端流动,经出料总管34汇总之后,经出料直管341引出;冷却液则从冷却液进口 24进入密封腔底部,然后从冷却液导流套管22顶端溢入,最后经出料直管341外壁与三通接头21的直通段内壁间保留的间隙从三通接头21的侧端为冷却液出口 25排出。
[0024]在所述的热交换管3与外壳I的内壁间填充有冷却液隔膜层4,隔热层4阻挡冷却液直接从热交换管3与外壳I的内壁的间隙中流过,从而造成热交换管3内部间隙中的冷却液未流通,或流通较慢,造成热交换管3散热慢。
[0025]为了更好的保证散热介质按规定要求流动,所述的热交换管3的顶端或底部设有密封环5。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外壳和底盖,在外壳和底盖构成的密封腔中设有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管至少包含有一组螺旋管,每组螺旋管均由两条以上总长度相同并排的螺旋子管构成,各螺旋子管底端均连接在进料总管上,顶端均连接在出料总管上;每组螺旋管在中部位置形成有一个将并排在内部螺旋子管与外部螺旋子管位置互换180度的扭转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螺旋管为两组以上时,各组螺旋管的螺旋圈层呈间隔层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的中心设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直通段的中心线与底盖的中心线重合,在三通接头的顶端套接有一根置于各螺旋管内圈中的冷却液导流套管;所述的进料总管经所述的底盖非中心位置引出,所述的出料总管连接有一根经所述冷却液导流套管和三通接头的直通段引出的出料直管;在底盖上位于冷却液导流套管外围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的出料直管外壁与三通接头的直通段内壁间保留有间隙,三通接头的侧端为冷却液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管与外壳的内壁间填充有冷却液隔膜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管的顶端或底部设有密封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螺旋管的各层螺旋圈层间设有分隔定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底端通过法兰盘与底盖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的冷却液进、出口,以及热交换管的被冷却介质的 进、出口均由所述底盖引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热交换管的螺旋子管采用直径IOmm以下的导管。
【文档编号】F28F1/00GK203375861SQ201320241358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7日
【发明者】周良海 申请人:周良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