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199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上、下芯体的中间部位装有混水器,混合器的上、下口开放,四周封闭构成一个空腔,空腔里安放有扰流板,所述的扰流板上打有通往下芯体冷却液的扰流网孔,扰流板的两端头到混合器边缘留有贯通孔,所述的混合器与所述的上、下芯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主板上、下扣压构成一个整体。散热器性能的提高,相对减小散热器的体积,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了最大效率的散热。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散热器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适用于汽车系统的冷却。
[0003]【背景技术】:
[0004]目前汽车散热器是由芯体、进出水口和电子扇构成,冷却液由进水口进入芯体,靠电子扇带动与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由于电子扇的风量有限,吹不到散热器芯体的各个区域,致使散热器芯体边角区域风量小,从而造成散热效率差;再者散热器芯体里装的散热管,冷却液在散热管中稳定流动,不利于散热管中心部位的散热,无法达到冷却充分的热交换;由于现有的散热器性能差,就将散热器的体积增大来满足客户的使用,其缺点是:不利于车辆轻量化的要求,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导致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使散热器性能提高,散热器里的芯体边角区域都能充分发挥热交换的一种汽车散热器。
[0007]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上、下芯体的中间部位装有混水器,混合器的上、下口开放,四周封闭构成一个空腔,空腔里安放有扰流板,所述的扰流板上打有通往下芯体冷却液的扰流网孔,扰流板的两端头到混合器边缘留有贯通孔,所述的混合器与所述的上、下芯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主板上、下扣压构成一个整体。所述的上、下芯体是由多条并联的散热管构成。所述的主板是扣压到混合器的开放端的边沿上,四周用胶条密封。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散热器性能的提高,相对减小散热器的体积,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了最大效率的散热。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散热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F-F的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1]图面说明:1、上水室,2、进水口,3、上芯体,4、散热管,5、混水器,6、下芯体,7、下水室,8、出水口,9、电子扇,10、扰流板,11、扰流网孔,12、贯通孔,13、主板,14、胶条。
[0012]【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技术方案是在上、下芯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混水器,混合器里装有扰流板,打破了现有散热器芯体里上半部散热管中形成的稳定层,使冷却液充分渗与散热,使散热器性倉泛击是1?。
[0014]具体实施例如下:参见图1和图2所示,散热器是由上、下芯体3和6、散热管4、上、下水室I和7、进、出水口 2、和8构成,所述的上、下芯体的中间部位装有混水器5,混水器5是一个注塑件,参见图3所示,混合器的上、下口开放,四周封闭构成一个空腔,空腔里安放有扰流板10,所述的扰流板10上打有通往下芯体冷却液的扰流网孔11,扰流板的两端头到混合器边缘留有贯通孔12,所述的混合器与所述的上、下芯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主板13上下扣压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说:主板13扣压到混合器的开放端的边沿上,四周用胶条14密封,形成了密闭的空间,所述的上、下芯体是由多条并联的散热管4构成。
[0015]工作时,高温冷却液由上水室I上设置的进水口 I进入上水室,冷却液进入上芯体3,上芯体是由多条并联的散热管构成,冷却液分流到散热管4里,由安装在上、下芯体外部的电子扇9与空气强制对流,上芯体风量大的B区域将大部分热量带走,冷却液比风量小的A区域散热快温度低,为了使冷却液充分,散热管里的冷却液进入混水器5,不同温度的冷却液汇合在混水器里,由混水器里安装的扰流板10扰乱散热管内中心不容易散热的稳定层,冷却液经混水器的扰流板10和扰流网孔充分混合,热交换后进入下芯体6,下芯体是由并联多条的散热管构成,这时,进入下芯体的冷却液混度均衡一致,保证了最大效率的散热,最后冷却液流入下水室7,由下水室上设置的出水口 8流出,完成一个循环的散热。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上、下芯体的中间部位装有混水器,混合器的上、下口开放,四周封闭构成一个空腔,空腔里安放有扰流板,所述的扰流板上打有通往下芯体冷却液的扰流网孔,扰流板的两端头到混合器边缘留有贯通孔,所述的混合器与所述的上、下芯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主板上、下扣压构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芯体是由多条并联的散热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是扣压到混合器的开放端的边沿上,四周用胶条密封。
【文档编号】F28F13/00GK204100856SQ20142054539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李志良, 杨建光 申请人: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