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热解排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39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热解排渣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热解排渣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热解炉的排渣结构中,需要使用到炉排结构,传统的炉排结构在进行排渣时,都先设计一个搅碎结构,使用搅碎结构将炉渣搅碎后再排出。传统的炉排结构结构复杂,使用不够方便,而且搅碎的效率不佳,这样就使得排渣速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热解排渣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热解排渣系统,包括设置在排渣炉的炉体内部的排渣托梁,所述排渣托梁的中部设有炉蓖支轴,所述炉蓖支轴的外侧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安装有一个支承轴套,所述支承轴套的套身上安装有多个炉蓖支架,所述炉蓖支架以支承轴套的轴向方向为中心以支承轴套的径向方向设置分布,所述炉蓖支架的上部设有多层台阶式分布的炉蓖组,其中支承轴套的轴心设置在相对于排渣炉的轴向轴心的偏心位置,设置在炉蓖组最底层的炉蓖底层设有一圈齿环,对应着齿环所述排渣炉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整个炉蓖组转动的电机驱动结构。

优选地,所述炉蓖组采用三层的炉蓖设置。

优选地,所述炉蓖组的顶部设有炉蓖帽。

优选地,所述的电机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排渣炉外侧壁上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插入到排渣炉内,且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和所述齿环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炉蓖支架的数量为6个,每两个炉蓖支架之间的间距夹角为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炉排的炉蓖结构和炉体为一个偏心设计,在旋转搅碎时,能够快速的将炉渣搅碎,搅碎效率大大地超过不采用偏心设计的搅碎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垃圾焚烧热解排渣系统,包括设置在排渣炉11的炉体内部的排渣托梁1,排渣托梁1的中部设有炉蓖支轴2,炉蓖支轴2的外侧设有轴承3,轴承3上安装有一个支承轴套4,支承轴套4的套身上安装有多个炉蓖支架5,炉蓖支架5以支承轴套4的轴向方向为中心以支承轴套4的径向方向设置分布,炉蓖支架5的上部设有多层台阶式分布的炉蓖组6,其中支承轴套4的轴心设置在相对于排渣炉11的轴向轴心的偏心位置,设置在炉蓖组6最底层的炉蓖底层设有一圈齿环7,对应着齿环7所述排渣炉11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整个炉蓖组6转动的电机驱动结构。炉蓖组6采用三层的炉蓖设置。

炉蓖组6的顶部设有炉蓖帽8。电机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排渣炉11外侧壁上的减速电机9,减速电机9的输出轴插入到排渣炉11内,且减速电机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锥形齿轮10,锥形齿轮10和齿环7相啮合。炉蓖支架5的数量为6个,每两个炉蓖支架5之间的间距夹角为60°。

具体使用时,将热解炉产生的炉渣直接注入到该排渣系统内,减速电机9启动,带动锥形齿轮10转动,锥形齿轮10转动时通过齿环7带动整个炉蓖组6转动,炉蓖组6在转动时,能够在转动中将炉渣,而且支承轴套的轴心设置在相对于排渣炉的轴向轴心的偏心位置,这样在炉蓖组6的转动相对有整个排渣炉的中心为一个偏心转动,这样炉排的炉蓖结构和炉体为一个偏心设计,在旋转搅碎时,能够快速的将炉渣搅碎,搅碎效率大大地超过不采用偏心设计的搅碎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