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8668发布日期:2018-06-15 23:5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尤其是一种炉头。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炉头,包括中心火盖座、内引射管、外环燃气腔、外引射管和端部,内引射管包括内圆筒部、内压缩部、内扩散部和内弯管部,外引射管包括外圆筒部、外压缩部、外扩散部和外弯管部,内弯管部与中心火盖座连接,外弯管部与外环燃气腔相通,端盖与内圆筒部和外圆筒形部扣合。存在问题是:由金属压铸成型制成,工艺复杂,污染环境,存在漏气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它金属板材冲压固定连接制成,节能,密封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包括中心火盖座、内引射管、外环燃气腔、外引射管和端部,内引射管包括内圆筒部、内压缩部、内扩散部和内弯管部,外引射管包括外圆筒部、外压缩部、外扩散部和外弯管部,内弯管部与中心火盖座连接,外弯管部与外环燃气腔相通,端盖与内圆筒部和外圆筒形部扣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内引射管由左内半体和右内半体构成,

左内半体包括左半内圆筒部、左半内压缩部、左半内扩散部、左半内弯管部和左半内接口,左半内压缩部、左半内扩散部和左半内弯管部上设置有内连接板,

右内半体包括右半内圆筒部、右半内压缩部、右半内扩散部、右半内弯管部和右半内接口,右半内压缩部、右半内扩散部和右半内弯管部上设置有外包裹边;

内包裹边与内连接板一表面贴合、包裹内连接板的端部并与另一表面贴合构成内筋板;

所述外引射管由左外半体和右外半体构成,

左外半体包括左半外圆筒部、左半外压缩部、左半外扩散部、左半外弯管部和左半外接口,左半外压缩部、左半外扩散部和左半外弯管部上设置有外连接板,

右外半体包括右半外圆筒部、右半外压缩部、右半外扩散部、右半外弯管部和右半外接口,右半外压缩部、右半外扩散部和右半外弯管部上设置有外包裹边;

外包裹边与外连接板一表面贴合、包裹外连接板的端部并与另一表面贴合构成外筋板;

还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包括顶板、二个侧板和二个端板,侧板沿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端板设置在顶板的两端;侧板一端与端板之间的间隙构成外卡槽;侧板另一端与另一端板贴合,侧板另一端上的缺口与端板构成内卡槽;

外筋板插入外卡槽内并焊接在一起,内卡槽与内筋板嵌合并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内、外扩散管上,且上部和下部各一个且相对。

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连接座分别设置在内引射管的内弯部和外引射管的外弯管部上。

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竖支撑件,竖支撑件包括横座板、竖支撑板和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与内筋板焊接,横座板与外环燃气腔的底板焊接。

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环燃气腔包括下开口的圆环形上腔体和上开口的圆环形下腔体,圆环形上腔体的内环壁板和外环壁板上设置有圆环包裹板,

圆环形下腔体的内环壁板和外环壁板上设置有圆环座板;

上、下腔体扣合,圆环包裹板包裹圆环座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金属板材冲压、然后包裹焊接制成,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成本,而且内壁光滑,燃烧充分,能效比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环燃气腔的顶板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外环燃气腔的顶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炉头,包括中心火盖座1、内引射管2、外环燃气腔3、外引射管4和端部5,内引射管2包括内圆筒部21、内压缩部22、内扩散部23、内弯管部24和内接口25,外引射管4包括外圆筒部41、外压缩部42、外扩散部43、外弯管部44和外接口45,内弯管部24的出气端与中心火盖座1连接,外弯管部44的外接口45与外环燃气腔3底板上的进气接口3A插接且相通,内接口24与中心火盖座1连接,端盖5与内圆筒部21和外圆筒形部41扣合;

所述内引射管2由左内半体和右内半体构成,

左内半体包括左半内圆筒部、左半内压缩部、左半内扩散部、左半内弯管部和左半内接口,左半内压缩部、左半内扩散部和左半内弯管部上设置有内连接板2A,

右内半体包括右半内圆筒部、右半内压缩部、右半内扩散部、右半内弯管部和右半内接口,右半内压缩部、右半内扩散部和右半内弯管部上设置有外包裹边2B;

内包裹边2B与内连接板2A一表面贴合、包裹内连接板2A的端部并与另一表面贴合构成内筋板2C;

所述外引射管4由左外半体和右外半体构成,

左外半体包括左半外圆筒部、左半外压缩部、左半外扩散部、左半外弯管部和左半外接口,左半外压缩部、左半外扩散部和左半外弯管部上设置有外连接板4A,

右外半体包括右半外圆筒部、右半外压缩部、右半外扩散部、右半外弯管部和右半外接口,右半外压缩部、右半外扩散部和右半外弯管部上设置有外包裹边4B;

外包裹边4B与外连接板4A一表面贴合、包裹外连接板45的端部并与另一表面贴合构成外筋板4C;

还包括连接座6,连接座6包括顶板61、二个侧板62和二个端板63,侧板62沿顶板61的长度方向设置,端板63设置在顶板61的两端;侧板52一端与端板53之间的间隙构成外卡槽6A;侧板62另一端与另一端板63贴合,侧板52另一端上的缺口与端板构成内卡6B槽;

外筋板4C插入外卡槽6A内并焊接在一起,内卡槽6B与内筋板2C嵌合并焊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座6设置在所述内、外扩散管上,且上部和下部各一个且相对。

所述连接座6分别设置在内引射管的内弯部24和外引射管的外弯管部44上。

还包括竖支撑件7,竖支撑件7包括横座板71、竖支撑板72和连接板73,

所述连接板73与内筋板2C焊接,横座板73与外环燃气腔3的底板焊接。

所述外环燃气腔3包括下开口的圆环形上腔体31和上开口的圆环形下腔体32,圆环形上腔体31的内环壁板和外环壁板上设置有圆环包裹板311,

圆环形下腔体32的内环壁板和外环壁板上设置有圆环座板;

上、下腔体31、32扣合,圆环包裹板包裹圆环座板。

下腔体32的底板上设置有进气接口3A,进气接口3A与外引射管4的外接口45插接;

如图3所示,外环燃气腔3的上腔体31的顶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气接口4A;

如图6、图7所示,上腔体31的顶板上设置有环形凹槽312,环形凹槽312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气孔,使用时,环形火盖与上腔体31扣合。

中心火盖座1包括上开口腔体和下接口,下接口与内引射管2的内接口25插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