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高压雾化风的燃油烧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9146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需高压雾化风的燃油烧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式窑炉多烧嘴燃烧系统用不需高压雾化风的燃油烧嘴。
目前,在连续式窑炉多烧嘴燃烧系统中所用的燃油烧嘴,使用时需同时供给将油雾化用的高压雾化风和促使油充分燃烧的低压助燃风,剖析其结构可知,该种燃油烧嘴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其一,油在脱离油嘴时呈液体幕或柱状,以此状态直接与空气混合将无法达到良好燃烧效果,故在现有技术中首先用压力在8000Pa以上的高压风将幕或柱状的油冲击成微小的雾滴,高压风一般由罗茨风机或高压离心风机供给,电耗很高,常是连续式多烧嘴窑炉总电耗的2/5以上;其二,为使油与高压风接触的瞬间具有较大的相对速度,烧嘴的工作油压要求在0.3MPa以下,而油泵的供油压力常在2MPa左右,故必须经减压后才能供烧嘴使用,造成电能的浪费;其三,在调整燃烧能力时必须同时调整高压风量,要达到匹配的调整效果需足够的经验,一般不易调整;其四,由于高压风和低压风的功能不同,因而在烧嘴内有两个导风通道,结构复杂,制造工艺麻烦,成本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供油系统自身压力使燃油充分雾化,只供入低压助燃风可完全燃烧的不需高压雾化风的燃油烧嘴,以解决使连续式多烧嘴窑炉大幅度降低电耗问题。
解决上述任务的方案是采用下述结构该燃油烧嘴由油雾化嘴、反射锥、支条、导片、导风管、导油管、中间法兰、三通、尾盖体、“T”形调节螺母、园环形压圈、滑杆、滑片组成。导风管为园形,一端呈缩口且在其内壁制有2至3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导片,另一端与中间法兰连成一体,中间法兰的一端与三通的直通任一端丝接,尾盖体的一端与三通直通的另一端丝接,三通内尾盖体上固定有一根滑杆,尾盖体外端中心处有一园柱形腔,并有一与腔同轴的通孔,固定在尾盖体外端面中心的园环形压圈将“T”形调节螺母的大头限位于园柱形腔内,小头穿过园环形压圈凸出尾盖体。反射锥为伞形管,大口端外径略小于导片构成的园环内径,以便于烧嘴调节时,反射锥在其中移动灵活,锥面上有3至6条放射状条形开口,反射锥小口端通过固定其上的支条用螺丝固定在导油管出口端外壁,油雾化嘴的进油侧外螺纹与导油管出口端内螺纹连接,反射锥与油雾化嘴的轴线重合,导油管进口端制有外螺纹穿过尾盖体通孔与“T”形调节螺母装配,并在其螺纹根部固定有一“凹”形滑片,滑片缺口配合在滑杆上,当需要调节时,旋转“T”形调节螺母,导油管在滑杆和滑片的限制下,只能轴向进或出而不会产生旋转。
当具有0.6~1.2MPa压力的燃料油由烧嘴的导油管进口供入,经选用的油压雾化式成品件油雾化嘴喷出后被充分雾化,压力在400~1000Pa的低压助燃风由烧嘴进风口供入,经导风管这个烧嘴内仅有的一个导风通道引至反射锥,从反射锥的放射状条形开口喷射而出,和雾化了的燃料油均匀混合,实现完全燃烧。当需要调整燃烧强度时,在调节供油和供风阀门的同时旋转烧嘴尾盖上的“T”形调节螺母,以适应油和风的混合。反射锥起着将烧嘴口处高温辐射热反射回燃烧区的作用,导风管出口端也处在高温区,因而反射锥和导风管采用耐热钢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不需高压雾化风的燃油烧嘴,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操作方便,能耗可降低80%以上。另外,该烧嘴选材容易,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剖视图,图中1-油雾化嘴,2-反射锥,3-导片,4-导风管,5-导油管,6-中间法兰,7-三通,8-尾盖体,9-“T”形调节螺母,10-园环形压圈,11-滑杆,12-滑片,13-支条。
图2为尾盖体的剖面图,14-园柱形腔,15-通孔。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间法兰(6)及尾盖体(8)均以外螺纹分别与三通(7)的直通端相连,并在连接处设耐热垫圈以防该处漏风,导风管(4)与中间法兰采用点焊的方式连接,反射锥(2)外径小于由3片导片(3)构成的园环内径1mm,导片的导向面与导风管出口平,油雾化嘴(1)选用油压雾化式成品件,油雾化嘴的出口与反射锥小口端平,反射锥锥面上有4条放射状条形开口,在“T”形调节螺母(9)装入园柱形腔(14)前在腔内先装一耐热垫圈起密封作用,园环形压圈(10)嵌入尾盖体外端并表面平齐。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三通(7)的燃油烧嘴,其特征在于它具有(A)园形导风管(4),其一端为缩口且内壁制有2至3片相同的导片(3),另一端与中间法兰(6)连成一体,中间法兰的一端与三通(7)的直通任一端丝接,(B)尾盖体(8)的一端与三通直通的另一端丝接,三通内尾盖体上固定有一根滑杆(11),尾盖体外端中心处有一园柱形腔(14),并有一与腔同轴的通孔(15),固定在尾盖体外端面中心的园环形压圈(10)将“T”形调节螺母(9)的大头限位于园柱形腔内,小头穿过园环形压圈凸出尾盖体,(C)反射锥(2)为伞形管,大口端外经略小于导片(3)构成的园环内径,锥面上有3至6条放射状条形开口,反射锥小口端通过固定其上的支条(13)用螺丝固定在导油管(5)出口端外壁,油雾化嘴(1)的进油侧外螺纹与导油管出口端内螺纹连接,反射锥与油雾化嘴的轴线重合,导油管进口端制有外螺纹穿过尾盖体通孔与“T”形调节螺母装配,并在其螺纹根部固定有一“凹”形滑片(12),滑片缺口配合在滑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烧嘴,其特征在于导风管是该烧嘴内仅有的一个导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烧嘴,其特征在于要求燃油压力为0.6~1.2MPa,助燃风压力为400~1000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烧嘴,其特征在于导风管、反射锥采用耐热钢材质制作,油雾化嘴采用油压雾化式成品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续式窑炉多烧嘴燃烧系统用不需高压雾化风的燃油烧嘴。该烧嘴由油雾化嘴、导风管、导油管、反射锥、中间法兰、三通、尾盖等组成。中间法兰和尾盖分别连接在三通的两个直通端,导风管与中间法兰相接,尾盖外侧中心内装有“T”形调节螺母。导油管在导风管内并同轴,其入口通过“T”形调节螺母,出口装有油雾化嘴,反射锥连接在导油管出口端,旋转调节螺母,导油管及其连接的反射锥可在导风管内轴向移动。
文档编号F23D11/02GK2203405SQ94210420
公开日1995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1日
发明者陶建新 申请人:陶建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