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加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8752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自动加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加煤装置。
手工投煤的固定炉排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燃煤装置,也是产生煤烟型大气污染的根源。当新煤直接投入炉膛时,即被炉膛内高温迅速加热烘干,并折出大量的挥发物。这些挥发物要一定的氧气和温度才能得到充分燃烧。但恰恰相反,原来已在高温燃烧的煤层,被投入的新煤覆盖,此时所需的氧气和温度却相应大为降低,远远满足不了燃烧的需要,致使大量折出的挥发物在缺氧的情况下裂变成极细的碳黑,随烟气排出,形成了周期性的浓浓黑烟。同时,手工铁锹投煤的劳动量大,工作环境差,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可减少炉膛的黑烟排放,并同时减轻人体劳动强度的半自动加煤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干馏室和加煤机,干馏室设置在固定炉排的上前方,其顶部设有导热的抛物线型拱,下部设有通风炉排,加煤机设置在干馏室的外侧,上方设有煤斗,加煤机包括拉把、拉板、支架、滚轮和导轮,拉板由若干平行且活动连接的铁板构成,并通过滚轮和导轮设置在支架上方,拉板的进退由设置在拉板前端的拉把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干馏室1和加煤机2、干馏室1设置在固定炉排3的上前方,其顶部设有导热的抛物线型拱4,下部设有通风炉排5,当新煤在小炉排上由炉膛内高温辐射加热,着火,使新煤的挥发物逐渐折出,并在通过炉膛高温区时被燃烧。经过干馏后的新煤黑烟已经燃尽而形成半焦状态,再将其送入炉膛高温区时不再逸出黑烟,并使炉膛保持高温燃烧。加煤机2设置在干馏室1的外侧,上方设有煤斗6,加煤机2包括拉把7、拉板8、支架9、滚轮10和导轮11,拉板8由若干平行且活动连接的铁板构成,并通过滚轮10和导轮11设置在支架9上方,拉板8的进退由设置在拉板8前端的拉把7控制。当推动拉板8前进时(并进),煤层平齐进入干馏室1,但是,如果再将拉板全部拉回,势必将送入的煤层重新退回挤压在入口处,就无法平层达到由前而后逐渐着火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把一次推进的拉板8分批退回,每间隔二根拉回一根,即先拉1、4、7,再拉2、5,再次拉3、6,因为拉动一根拉板时,由于周边挤压作用,使煤层掉落在空档时的小炉排上,全部抽完七根后,原来送进干馏室若干距离的煤层,基本上就全部平齐地排放在小炉排上了。在推进新煤的同时,拉板8前部推动上一次在干馏室1经过干馏的煤层向前推进,并落入斜面装置的高温炉膛,形成关煤气燃烧,但是,如果一次性把上一次着为的煤全部推尽,那么就会影响到新煤进入时的引导着火,因此,干馏室的炉排长度除了容纳推进的最大距离外,尚需留住适当的火煤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减少劳动强度和环境污染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半自动加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干馏室(1)和加煤机(2),干馏室(1)设置在固定炉排(3)的上前方,其顶部设有导热的抛物线型拱(4),下部设有通风炉排(5),加煤机(2)设置在干馏宝(1)的外侧,上方设有煤斗(6),加煤机(2)包括拉把(7)、拉板(8)、支架(9)、滚轮(10)和导轮(11),拉板(8)由若干平行且活动连接的铁板构成,并通过滚轮(10)和导轮(11)设置在支架(9)上方,拉板(8)的进退由设置在拉板(8)前端的拉把(7)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加煤装置,包括干馏室和加煤机,设置在固定炉排的上前方的干馏室顶部设有导热的抛物线型拱,下部设有通风炉排,加煤机设置在干馏室的外侧,上方设有煤斗,加煤机包括拉把、拉板、支架、滚轮和导轮,拉板由若干平行且活动连接的铁板构成,并通过滚轮和导轮设置在支架上方,拉板的进退由设置在拉板前端的拉把控制。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手工投煤固定炉排投煤时的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F23K3/00GK2253427SQ9620140
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7日
发明者卢立云 申请人:卢立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