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浮动盘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64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流浮动盘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蒸汽(或高温水)加热冷水制取热水的一种热交换装置,特别将浮动盘管置于旋流中的换热装置。适用于蒸汽(或高温水)压力小于10MPa。
现有的浮动盘管换热器,是以盘管进出口支管为支点悬臂在缓慢流动的水流中进行热交换,因蒸汽通过盘管离心力的作用,铜管管壁内的换热系数已很大,而管壁外的换热系数仍不大。其次是悬臂支撑,水流不断冲击和盘管本身的浮动使悬臂固定端产生“金属疲劳”而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在旋流中浮动并有谐振簧支拉的盘管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换热装置,在加热罐体中,并联在进汽(水)立管和回水立管上的若干层盘管组,其特征是盘管组的一边由进出口支管悬臂固定在立管上,而另一边是盘管组尾部联箱设有谐振簧,支、拉在支架上,立管顶端用定位销与罐顶固定,旋流口连接在罐底上,被加热价质是通过旋流口进入罐腔的。旋流口是一个渐缩的短管,管内壁上置有螺旋状上升的导流板,当被加热介质通过时,凭自身的压力(经收缩之后,动压更提高了)产生一股旋转的射流冲入罐腔,在盘管组内外腔呈螺旋状冲刷推进,使加热管外表面换热系数加大,从而提高了热效率。盘管组尾部联箱支拉着的谐振簧,它承担了一部分盘管重量和水流的冲力,减轻了悬臂支管的负载,使其受力均衡。为了增大传热面积,一个罐体内可以由多串盘管组并联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目的将由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得到进一步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
图1中A-A位置的剖面图。
图3是多串盘管组并联使用换热装置的横向剖面图。
1.加热罐2.盘管组3.进汽立管4.定位销5.旋流口6.谐振簧7.短管8.导流板9.尾部联箱10.支架11.回水立管12.内腔13.外腔14.进口联箱15.出口联箱。
参照
图1至3,换热器由加热罐[1]、盘管组[2]、立管[3]、[11]、定位销[4]、旋流口[5]和谐振簧[6]所组成。当被加热的介质-冷水通过短管[7]时,由于螺旋状上升的导流板[8]的作用,使冷水流在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变成一股旋转的射流冲入罐内腔[12]、外腔[13],在盘管组[2]周围呈螺旋状冲刷推进,从而加大了盘管外表面的换热系数。盘管组[2]尾部联箱[9]设有谐振簧[6],并拉在支架[10]上,承担了一部分盘管组重量和水流的冲力,减轻了悬臂支管的负载,使其受力均衡,从而延长了盘管使用寿命。附图[3]是壳体[1]中设有二串或更多的盘管组并联使用的实施例。
盘管组[2]是由4层或6层或8层铜管组成,每层铜管是由一根铜管绕4圈左右螺旋接入联箱。介质从进口联箱[14]进入旋转4圈之后,进入尾部联箱[9],通过联箱回转4圈到出口联箱[15],完成了加热流程。
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装置,在加热罐体中,并联在进汽(水)立管和回水立管上的若干层盘管组,其特征是盘管组的一边由进出口支管悬臂固定在立管上,而另一边是盘管组尾部联箱设有谐振簧,支、拉在支架上,立管顶端用定位销与罐顶固定,旋流口连接在罐底上,被加热价质是通过旋流口进入罐腔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旋流口[5]由渐缩的短管[7]和螺旋状上升的导流板[8]所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盘管组尾部联箱[9]设有谐振簧[6],并拉在支架[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多串盘管组在一个罐体[1]内并联使用,盘管组是由4层或6层或8层铜管组成,每层铜管是由一根铜管绕4圈左右螺旋接入联箱,通过联箱回转4圈到出口联箱,完成加热流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流浮动盘管换热装置,适用于蒸汽或高温水加热冷水制取热水,蒸汽压力小于10MPa。其特征是冷水通过旋流口后成为旋转推进的射流,加大了盘管外部的换热系数从而提高了热效率。设置了谐振簧使悬臂固定的盘管受力均衡,延长了盘管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8D7/00GK2343563SQ98204839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5日
发明者张立夫 申请人:张立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