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20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属于瓷窑设备【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干燥隧道窑和烧成隧道窑,烧成隧道窑窑尾处的隧道尾口下游设置有立柱支架,立柱支架顶部固定设置有集热罩,过渡轨跨越烧成隧道窑尾和干燥隧道窑口;余热气体输送管道延长连通至地面低位引风机,引风机连接热气排气管,热气排气管末端穿过干燥隧道窑窑壁并连通至干燥隧道窑内腔;过渡车的过渡承接轨上设置有过渡隧道窑车。该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把烧成隧道窑窑尾处的隧道尾口的余热经过引风机输送到干燥隧道窑,在干燥隧道窑内可对上游新推进的上釉干坯进行预热干燥,有效利用窑体余热,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节约能源。
【专利说明】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隧道窑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广泛用于陶瓷产品的焙烧生产。隧道窑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烧成时间减短,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空需要3-5天,而隧道窑约有20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节省劳力。不但烧成时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也很便利。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的温度,常常保持一定的范围,容易掌握其烧成规律,因此质量也较好,破损率也少。窑和窑具都耐久。因为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长,一般5-7年才修理一次。但是,隧道窑建造所需材料和设备较多,因此一次投资较大。因是连续烧成窑,所以烧成制度不宜随意变动,一般只适用大批量的生产和对烧成制度要求基本相同的制品,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干燥隧道窑和烧成隧道窑,
[0005]烧成隧道窑窑尾处的隧道尾口下游设置有立柱支架,立柱支架顶部固定设置有集热罩,
[0006]烧成隧道窑的底部设置有烧成隧道轨,烧成隧道轨末端探出隧道尾口并延伸至集热罩下方,于同一水平面内垂直于烧成隧道轨设置有过渡轨,过渡轨跨越烧成隧道窑尾和干燥隧道窑口;
[0007]干燥隧道窑的底部设置有干燥隧道轨,干燥隧道轨与烧成隧道轨的间距相同、轨型一致,干燥隧道轨与烧成隧道轨相平行;
[0008]集热罩向上隆起,集热罩顶端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部设置有气管法兰,气管法兰上连接有余热气体输送管道,
[0009]余热气体输送管道延长连通至地面低位引风机,地面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和皮带轮驱动引风机转动,引风机连接热气排气管,热气排气管末端穿过干燥隧道窑窑壁并连通至干燥隧道窑内腔;
[0010]过渡轨的水平面设置低于烧成隧道轨和干燥隧道轨,过渡轨上设置有过渡车,过渡车上设置有过渡承接轨,过渡承接轨与烧成隧道轨、干燥隧道轨的间距相同、轨型一致,过渡车设置在过渡轨上且过渡车的过渡承接轨的轨高与烧成隧道轨、干燥隧道轨的轨高相同并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1]过渡车的过渡承接轨上设置有过渡隧道窑车。
[0012]集热罩设置为正方形底面的四棱方锥集热罩。
[0013]余热气体输送管道和热气排气管的管壁外围设置有保温套。
[0014]过渡车上设置有推手。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6]该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把烧成隧道窑窑尾处的隧道尾口的余热经过引风机输送到干燥隧道窑,在干燥隧道窑内可对上游新推进的上釉干坯进行预热干燥,有效利用窑体余热,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节约能源。
[0017]由于集热罩是开放式的,在收集窑尾余热的同时,吸收了新鲜空气,输送到干燥隧道窑内有效保证了助燃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窑内燃烧效果更佳,新鲜的热空气,可达到最佳的助燃效果。
[0018]把陶瓷放在烧成隧道窑窑尾,使用陶瓷制品上的余热来预热空气,可以将新鲜空气预热到300-600度左右,将热空气送到干燥隧道窑,或是送到烧成隧道窑做助燃风,可达到节能目的。
[0019]该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使窑体温度平衡,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0020]该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热罩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0024]1、烧成隧道窑,2、隧道尾口,3、立柱支架,4、集热罩,
[0025]5、烧成隧道轨,
[0026]6、过渡轨,
[0027]7、干燥隧道窑,8、干燥隧道轨,
[0028]9、通气孔,10、气管法兰,11、余热气体输送管道,12、引风机,13、电机,14、皮带,15、皮带轮,16、热气排气管,
[0029]17、过渡车,18、过渡承接轨,19、过渡隧道窑车,
[0030]20、保温套,21、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0032]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干燥隧道窑和烧成隧道窑,
[0033]烧成隧道窑I窑尾处的隧道尾口 2下游设置有立柱支架3,立柱支架3顶部固定设置有集热罩4,
[0034]烧成隧道窑I的底部设置有烧成隧道轨5,烧成隧道轨5末端探出隧道尾口并延伸至集热罩4下方,于同一水平面内垂直于烧成隧道轨5设置有过渡轨6,过渡轨6跨越烧成隧道窑尾和干燥隧道窑口;
[0035]干燥隧道窑7的底部设置有干燥隧道轨8,干燥隧道轨8与烧成隧道轨5的间距相同、轨型一致,干燥隧道轨8与烧成隧道轨5相平行;
[0036]集热罩4向上隆起,集热罩顶端开设有通气孔9,通气孔部设置有气管法兰10,气管法兰10上连接有余热气体输送管道11,
[0037]余热气体输送管道11延长连通至地面低位引风机12,地面固定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通过皮带14和皮带轮15驱动引风机12转动,引风机12连接热气排气管16,热气排气管16末端穿过干燥隧道窑7窑壁并连通至干燥隧道窑内腔;
[0038]过渡轨6的水平面设置低于烧成隧道轨5和干燥隧道轨8,过渡轨6上设置有过渡车17,过渡车17上设置有过渡承接轨18,过渡承接轨18与烧成隧道轨5、干燥隧道轨8的间距相同、轨型一致,过渡车17设置在过渡轨6上且过渡车的过渡承接轨18的轨高与烧成隧道轨5、干燥隧道轨8的轨高相同并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0039]过渡车17的过渡承接轨18上设置有过渡隧道窑车19。
[0040]集热罩4设置为正方形底面的四棱方锥集热罩。
[0041]余热气体输送管道11和热气排气管16的管壁外围设置有保温套20。
[0042]过渡车17上设置有推手21。
【权利要求】
1.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隧道窑和烧成隧道窑, 烧成隧道窑窑尾处的隧道尾口下游设置有立柱支架,立柱支架顶部固定设置有集热罩, 烧成隧道窑的底部设置有烧成隧道轨,烧成隧道轨末端探出隧道尾口并延伸至集热罩下方,于同一水平面内垂直于烧成隧道轨设置有过渡轨,过渡轨跨越烧成隧道窑尾和干燥隧道窑口 ; 干燥隧道窑的底部设置有干燥隧道轨,干燥隧道轨与烧成隧道轨的间距相同、轨型一致,干燥隧道轨与烧成隧道轨相平行; 集热罩向上隆起,集热罩顶端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部设置有气管法兰,气管法兰上连接有余热气体输送管道, 余热气体输送管道延长连通至地面低位引风机,地面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和皮带轮驱动引风机转动,引风机连接热气排气管,热气排气管末端穿过干燥隧道窑窑壁并连通至干燥隧道窑内腔; 过渡轨的水平面设置低于烧成隧道轨和干燥隧道轨,过渡轨上设置有过渡车,过渡车上设置有过渡承接轨,过渡承接轨与烧成隧道轨、干燥隧道轨的间距相同、轨型一致,过渡车设置在过渡轨上且过渡车的过渡承接轨的轨高与烧成隧道轨、干燥隧道轨的轨高相同并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过渡车的过渡承接轨上设置有过渡隧道窑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集热罩设置为正方形底面的四棱方锥集热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气体输送管道和热气排气管的管壁外围设置有保温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尾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车上设置有推手。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4286133SQ201420774591
【发明者】李爱国, 李法亮 [申请人]山东莱芜电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