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851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加热室的内部加热食材的烤箱形式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利用高频、电热、热风、水蒸气等对放入到加热室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的烤箱形式的 加热烹调器,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家电。这种加热烹调器存在具有将伴随加热而从食 材产生的油烟或水蒸气,或者用于食材加热的水蒸气强制性地排出的构造的烹调器。在专 利文献1中可看到该例子。来自加热室的排气不仅高温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或油烟。因此,在墙壁、家具或其 他的电气设备等靠近排气口最近的上方或侧方的情况下,有时它们会变湿、或被油烟污染。 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文献1记载的加热烹调器通过将排气与外部空气混合而稀释来降低 温度,减轻造成变湿或污染的主要原因后排出。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160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加热烹调器的排气稀释装置为在排气系统中包括调节风门的 复杂的构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加热烹调器的排气稀释装置以不使用调节风门的比较简 单的构成,容易地安装到现有设计的加热烹调器中。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发生了 因某些故障而使喷出口被阻塞的情况,也能够继续进行排气的排气稀释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加热食材的加 热室,上述加热室具有排气口,在上述排气口处设置排气稀释装置,上述排气稀释装置包 括喷出管,其将从稀释风扇送入的上述加热室外的空气经由第一喷射部从喷出口喷出; 稀释管,一端与上述喷出管中设置在上述第一喷射部产生吸引效果的位置的吸引口连接, 另一端为吸气口 ;排气管,其一端与设置于上述加热室的侧壁的排气口连接,另一端经由第 二喷射部而连接到上述稀释管中上述吸引口与吸气口之间的位置。根据该构成,能够不使用调节风门而实现从加热室吸出排气,用外部空气将其稀 释后排出的系统。由于基本的要素只有稀释风扇和管道组、以及设置在管道内的喷射部,因 此结构简单且制作容易,易安装于现有设计的加热烹调器中。在上述构成的加热烹调器中,优选地,上述第二喷射部的喷嘴部包括吸引口侧导 风板和吸气口侧导风板,它们相互隔开间隔,大致平行地从上述排气管突出到上述稀释管 中,上述吸引口侧导风板比上述吸气口侧导风板向稀释管内突出的量大。根据该构成,在喷出管的喷出口因某种故障而被阻塞时,来自稀释风扇的气流能 够从吸引口流入到稀释管中并从吸气口排出。因此虽然在稀释管中与通常相反地产生从吸 引口朝向吸气口的气流,但该气流经过第二喷射部而进入排气管的动向被吸引口侧导风板 阻止,相反地,由于该气流引起的静压降低而使气体从排气管被吸出。因此来自排气管的排 气能够原样继续前进。
在上述构成的加热烹调器中,优选地,上述第二喷射部的喷嘴部从与上述排气管 的连通部开始向上述吸引口倾斜。根据该构成,从排气管经过第二喷射部被排出的排气流向吸引口,并顺利地与稀 释管中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混合而流入到喷出管。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加热烹调器的排气稀释装置做成结构简单且制作容易,易安 装于现有设计的加热烹调器中的装置。另外,即使因某种故障而使喷出口被阻塞也能够继 续进行排气。


图1是从侧面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与图1同样的概略剖视图,是错开截面位置的图。图3是从正面观察加热烹调器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与图3同样的概略剖视图,是错开截面位置的图。图5是从上方观察加热烹调器的概略剖视图。图6是蒸汽发生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稀释管和排气管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表示与图7不同的动作状态的稀释管和排气管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加热烹调器的构成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热烹调器1具备长方体形状的机壳10。 在机壳10的内部同样设置长方体形状的加热室20。加热室20在机壳10的正面侧形成开 口部。在机壳10的正面设置开闭加热室20的开口部的门11。门11以下部为支点在垂直 面内转动,通过握住上部的把手12拉向近前,由此能够使门11从图1表示的垂直的全闭位 置变换90度姿势到水平的全开位置。对门11实施了防止高频泄漏的对策,并且安装了防 止蒸汽泄漏的密封垫圈,由于这些都是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说明。从烹调中的食材产生的蒸汽和用于烹调的蒸汽有时会在门11的内表面结露。为 了不使结露水滴落而打湿加热烹调器1的设置场所,而在门11的下方配置接露部13。在加热室20内从正面观察时在右侧的侧壁(以后称为“右侧壁”)的外侧设置进 气管21。进气管21沿水平方向延伸,在其一端配置有将机壳10内部的空气取入的进气风 扇22。进气风扇22是叶片式风扇(轴流扇)。进气管21的另一端与将空气送入到加热室 20的进气口 23连接。进气口 23由形成于加热室20右侧壁的多个小孔的集合而构成。在加热室20内在右侧壁上设置排气管24。排气管M的一端与从加热室20的内 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 25连接。排气管M是要在后面说明的排气稀释装置的一部分。排气 口 25由形成于加热室20右侧壁的多个小孔的集合而构成。排气管M从与排气口 25的连接位置垂直竖立。在排气管M的内部,在从排气口 25迎着空气的位置配置有湿度传感器沈。另一方面,在加热室20的顶部配置有由热敏电 阻构成的温度传感器27。在加热室20内支承食材F的部分是在周缘具有腿部的食材支承网30和载置该食材支承网30的食材托盘31。在加热室20的内部设置将插入的食材托盘31支承在规定高 度的托盘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室20的两侧壁形成有托盘支承,该托盘支承与食 材托盘31的左边和右边卡合,从而水平地支承食材托盘31。如图3所示,托盘支承设置为上下两层。构成上层托盘支承32和下层托盘支承33 的是分别从加热室20的侧壁突出的凸状的突起部。加热烹调器1能够利用高频进行加热、利用热风进行加热、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 以及它们混合进行的加热。接下来,说明各加热单元的构成。在加热室20的底部与机壳10的底部之间配置磁控管40、和将磁控管40生成的 高频供给到加热室20的导波管41。导波管41与在加热室20的底部的下方扩展的天线收 纳室42连接。天线收纳室42由隔断板43而与加热室20隔开,其中隔断板43由玻璃或陶 瓷等绝缘材料构成。隔断板43对于加热室20来说是底板,对于天线收纳室42来说是顶板。在天线收纳室42内配置具备接收天线部和放射天线部的天线44。天线44安装在 天线电机45的轴的上端,通过天线电机45的旋转控制而连续旋转或摇动(周期性反转), 来控制加热室20内的高频的分布。在加热室20的底部与机壳10的底部之间的空间内设置电气安装部件收容部46, 在其中的控制基板上安装高频驱动电源47 (参照图9)。高频驱动电源47和磁控管40是高 频加热时发热部件、即伴随高频振动时发出相当多的热的部件,因此在机壳10的底部上设 置对这些部件强制进行空气冷却的冷却风扇48。冷却风扇48由风扇罩48a、纵轴的冷却风 扇电机48b、以及固定在冷却风扇电机48b的轴的上端的多叶片式风扇48c构成。当驱动 冷却风扇电机48b使多叶片式风扇48c旋转时,外部的空气从形成于机壳10的底部的吸气 口 49 (这也是由多个小孔的集合而构成)被吸入,该空气从风扇罩48a的喷出口沿水平方 向迅速喷出,对高频加热时的发热部件进行空气冷却。利用热风进行的加热,由设置在加热室20进深方向里侧的壁的外侧的对流加热 器单元50来实现。构成对流加热器单元50的是固定在加热室20进深方向里侧的壁的外 面的盘状的隔热风扇罩51、配置在由隔热风扇罩51和加热室20进深方向里侧的壁所包围 的空间内的对流风扇52、使对流风扇52旋转的对流电机53、以及包围对流风扇52的外周 的环状对流加热器M。对流风扇52是离心风扇,其将加热室20内部的空气从形成在加热室20进深方向 里侧的壁的中央的吸气口阳吸入,并将其向外周方向喷出,以包围吸气口阳的形状从形成 于加热室20进深方向里侧的壁的共计六处的喷气口 56喷出到加热室20。如果向对流加热 器M通电,则从对流风扇52喷出的空气被加热并能够从喷气口 56喷出热风。另外,吸气 口 55和喷气口 56也由多个小孔的集合而构成。实现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的装置是设置于加热室20的右侧壁的外侧的蒸汽发生 装置60。蒸汽发生装置60能够发生饱和水蒸气或过热水蒸气,下面主要参照图6来说明其 构造。蒸汽发生装置60具有从正面观察时左右方向为扁平的外壳61,在外壳61的内部, 在下部设置有蒸汽发生加热器62,在上部设置有蒸汽升温加热器63。蒸汽发生加热器62 和蒸汽升温加热器63均由护套加热器构成,从右侧面观察时,即从图1和图2的视点观察, 蒸汽发生加热器62描画成马蹄形,蒸汽升温加热器63描画成长圆形的环。蒸汽升温加热器63的长圆形环,在图1中成为沿纸面向内方向重叠的连续双层环。外壳61均是将作为压铸成型品的主体61a和盖61b配合而形成的,蒸汽发生加热 器62被铸入主体61a内。在主体61a的壁面中,铸入有蒸汽发生加热器62的部分向盖61b 侧凹进,并在与加热室20的右侧壁之间产生间隔。因此,蒸汽发生加热器62发生的热难以 传递到加热室20的右侧壁,从而有效地用于作为本来的目的的蒸汽发生。蒸汽升温加热器63,在外壳61的内部被上面开口的箱状的隔断部件64包围。隔 断部件64由比外罩61的耐热性高的金属或陶瓷形成。在隔断部件64的内表面上涂敷黑 色耐热涂料。这是因为由隔断部件64极力吸收蒸汽升温加热器63的辐射热,来抑制外壳 61的升温。在外壳61的盖61b上,在略高于蒸汽发生加热器62的水平面上形成进水口 65。 供水泵66 (参照图3、图5)的送水管66a与进水口 65连接。供水泵66的吸水管66b与给 水箱67的底部连接。供水泵66和给水箱67被配置在机壳10的右侧壁与加热室20的右 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能够使给水箱67从机壳10的正面侧进出。在外壳61的主体61a的侧壁上,在略高于进水口 65的位置形成向外壳61的内外 突出的水平的蒸汽喷出口 68。蒸汽喷出口 68的一端穿过在隔断部件64上形成的贯通孔, 且头部伸出到隔断部件64的内部,蒸汽喷出口 68的另一端穿过在加热室20的右侧壁上形 成的贯通孔,且头部伸出到加热室20的内部。在隔断部件64是金属制的情况下,上述黑色 耐热涂装有助于防止隔断部件64与外壳61之间的不同种类的金属彼此的接触所引起的电 腐蚀。蒸汽喷出口 68从机壳10的正面侧向背面侧以排成一列的形式形成有四个,向食材 支承网30与食材托盘31的间隙中喷出饱和水蒸气或过热水蒸气。排气稀释装置70设置在加热室的右侧壁的外侧。排气稀释装置70的主要构成要 素除了排气管M之外,还有稀释风扇71、喷出管72、稀释管73、形成于喷出管71内部的第 一喷射部74、以及形成在排气管M和稀释管73之间的第二喷射部75。稀释风扇71由外壳71a、配置在外壳71a内的多叶片式风扇71b、使多叶片式风扇 71b旋转的稀释风扇电机71c (参照图9)构成。送风管71d从外壳71a水平延伸进入到喷 出管72的内部。送风管71d的末端向上以直角弯曲,成为第一喷射部74的喷嘴部74a。喷出管72的上端突出到机壳10的顶面的上方。在该部分形成指向加热烹调器1 的正面斜上方的喷出口 72a。在喷出口 7 处设置有将气流朝向规定方向的百叶式散热口 72b。喷出管72的一部分缩颈,该缩颈的部分成为与喷嘴部7 —起构成第一喷射部74的 喉口部74b。在喷出管72内在比第一喷射部74更靠下的部分形成有吸引口 72c。这是第一喷 射部74产生吸引效果的部位。吸引口 72c与稀释管73连通。在喷出管72的底部连接排水管72d。排气中包含的水蒸气在喷出管72的内表面 结露。另外,水有时也从喷出口 7 进入到喷出管72。排水管72d是用于将这些水流出到 未图示的排水路或排水箱的管。稀释管73从图1的视点观察是位于喷出管72里侧的部件,其水平地延伸,一端闭 合,另一端打开。闭合的一端与喷出管72的吸引口 72c连接。打开的一端露出到机壳10 的外侧,其开口部作为吸气口 73a。排气管M与稀释管73的下表面连接。在排气管M与稀释管73的交界壁上形成有第二喷射部75。形成第二喷射部75的是在稀释管73中吸引口 72c与吸气口 73a之间的位置。如图7所示,第二喷射部75的喷嘴部7 包括吸引口侧导风板7 和吸气口侧导 风板74c,它们相互隔开间隔,大致平行且从排气管M突出到稀释管73中。与吸气口侧导 风板75c相比,吸引口侧导风板75b向稀释管73内的突出量更大,在两者的突出量之间存 在差h。喷嘴部7 从与排气管M的连通部向吸引口 72c —方倾斜。图9表示加热烹调器1的控制要素。进行整体控制的是控制装置80。控制装置 80除了连接进气风扇22、天线电机45、高频电源部47、冷却风扇电机48b、对流电机53、对 流加热器M、蒸汽发生加热器62、蒸汽升温加热器63、供水泵66、稀释风扇电机71c、湿度 传感器沈、温度传感器27这些上述的要素以外,还连接操作部14、显示部15、水位传感器 60a、水箱水位传感器67a以及门开闭传感器11a。操作部14设置在门11的表面,包括按 钮或标度盘等操作单元。显示部15也设置在门11的表面,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单元。 水位传感器60a设置于蒸汽发生装置60,用于测量其内部的水位,水箱水位传感器67a设 置于给水箱67,用于测量其内部的水位。门开闭传感器Ila针对门11设置,用于判定门11 是开启或者关闭。在利用高频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分别使高频驱动电源47、进气风扇22、冷却风扇 48以及稀释风扇71处为ON。于是磁控管40发生振动而产生高频,所产生的高频经过导波 管41进入天线收纳室42。进入天线收纳室42的高频被天线44的接收天线部接收后,从放 射天线部经过隔断板43被放射到加热室20。而且对加热室20内的食材F进行加热。通过 进气风扇22将新鲜的空气供给到加热室20,由此包括由食材F产生的水蒸气在内的加热室 20内的空气,从排气口 25被推出到排气管M,在稀释风扇71的作用下稀释后,被吸入喷出 管72并从喷出口 7 排出到机外。在利用热风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在进气风扇22处于OFF,稀释风扇71处于ON的状 态下,使对流电机53和对流加热器M处于ON。借助对流电机53旋转的对流风扇52从进 气口 55吸入加热室20内部的空气,并将其向外周方向喷出。从对流风扇52喷出的空气由 对流加热器讨被加热而成为热风,并从喷气口 56喷出到加热室20,从而对加热室20内的 食材F加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稀释风扇71的动作,从食材F产生的油烟、臭气、水蒸气 等也从排气口 25被吸入到排气管对中,经稀释后,从喷出口 7 排出到机外。在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在进气风扇22处于OFF、稀释风扇71处于ON的 状态下,向蒸汽发生装置60的外壳61内加水至规定水位,并使加热器处于ON。在只有蒸气 发生加热器62处于ON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水蒸气经过外壳61的内表面与隔断部件64之 间的间隙进入到隔断部件64中,并从蒸汽喷出口 68喷出到加热室20。此时喷出的是饱和 水蒸气。当蒸汽升温加热器63也处于ON时,进入隔断部件64中的饱和水蒸气被加热,成 为过热水蒸气并喷出到加热室20。当将饱和水蒸气或过热水蒸气喷射到加热室20后,加热室20内的多余的水蒸气 从排气口 25被排出到排气管24。该水蒸气在稀释风扇71的作用下被稀释而低温化从而变 得安全,此外由于相对湿度下降而成为在周围的壁面难以结露的状态后,作为排气从喷出 口 7 被排出到机外。
高频加热、热风加热以及蒸汽加热能够单独逐步进行,也能够将它们两个或三个 同时进行。如冷却时等那样,在强制地交换加热室20内的空气的情况下,运转进气风扇22 和稀释风扇71。当运转稀释风扇71时,被其吸入的机壳10内的空气从喷嘴部74a向上喷出,并以 高速通过第一喷射部74。由于该高速气流使静压降低,且将周围的空气一边卷入一边朝向 喷出口 72a,因此在喷出管72的比第一喷射部74更靠下的部分产生吸引效果,从而补充所 卷入的量的空气的部分的空气会从稀释管73经过吸引口 72c被吸入。通过吸引口 72c产生的吸引力,在稀释管73中吸入比吸气口 73a更多量的外部空 气。此外,如图7所示,借助在吸引口 72c产生的一部分吸引力,排气管M内的气体经过 第二喷射部75被吸出到稀释管73。该气体与从吸气口 73a吸入的外部空气混合从而被稀 释。因此,即使排气管M内的气体是高温、且含有很多水蒸气或油烟的气体,其也能够被外 部空气稀释,并以减轻造成打湿或污染周围的要因的形式,从喷出口 7 排出到机外。由于第二喷射部75的喷嘴部7 从与排气管M的连通部向吸引口 72c侧倾斜, 因此在进气风扇22为ON的情况下,从排气管M经过第二喷射部75所排出的排气流向吸 引口 72c,并顺畅地与稀释管73中的外部空气流动混合而流入喷出管72。当由于某种故障而使喷出管7 被阻塞时,则借助稀释风扇71从喷嘴部7 喷出 的空气失去喷出的去处,因而从吸引口 72c喷出到稀释管73内。因此如图8所示,在稀释管 73内从吸引口 72c朝向吸气口 73a产生与通常相反的气流,该气流从吸气口 73a被排出。从吸引口 72c朝向吸气口 73a的气流,由于吸引口侧导风板7 突出到稀释管73 中,因此不会进入第二喷射部75。而且由于吸气口侧导风板75c的突出量比吸引口侧导风 板75b小h,因此在第二喷射部75中由于从吸引口 72c朝向吸气口 73a的气流会引起静压 降低从而产生吸出的效果,使排气管M内的气体被吸出。由此,经过排气管M的排气能够 继续前进,因此来自稀释风扇71的送风不会从排气口 25逆流到加热室20内。因此,在电 气安装部件收容部46与磁控管40存在的机壳10内的空间内,不会存在加热室20内的水 蒸气或油烟经过进气口 23和钣金的接合部等漏出的危险。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发 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产业上的实用性本发明能够广泛地用于在加热室的内部加热食材的烤箱形式的加热烹调器。附图标记说明1...加热烹调器;10...机壳;20...加热室;24...排气管; 25...排气口 ;30...食材支承网;31...食材托盘;F...食材;40...磁控管;47...高频驱 动电源;48...冷却风扇;50...对流加热器单元;60...蒸汽发生装置;70...排气稀释装 置;71...稀释管;72...喷出管;72a...喷出口 ;72c...吸引口 ;73...稀释管;74...第一 喷射部;75...第二喷射部;7 ...喷嘴部;7 ...吸引口侧导风板;7 ...吸气口侧导风 板;80...控制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加热食材的加热室,上述加热室具有排气口,在上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稀释装置,上述排气稀释装置包括喷出管,其将从稀释风扇送入的上述加热室外的空气经由第一喷射部从喷出口喷出; 稀释管,其一端与上述喷出管中设置在上述第一喷射部产生吸引效果的位置的吸引口 连接,另一端为吸气口 ;排气管,其一端与设置于上述加热室的侧壁的排气口连接,另一端经由第二喷射部而 连接到上述稀释管中上述吸引口与吸气口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喷射部的喷嘴部包括吸引口侧导风板和吸气口侧导风板,它们相互隔开间 隔,大致平行地从上述排气管突出到上述稀释管中,上述吸引口侧导风板比上述吸气口侧 导风板向稀释管内突出的量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喷射部的喷嘴部从与上述排气管的连通部开始向上述吸引口倾斜。
全文摘要
加热烹调器(1)具有稀释来自加热室(20)的排气的排气稀释装置(70)。排气稀释装置(70)包括喷出管(72),其将由稀释风扇(71)送入的空气经由第一喷射部(74)从喷出口(72a)喷出;稀释管(73),其一端在喷出管(72)中与设置在第一喷射部(74)产生吸引效果的位置的吸引口(72c)连接,另一端为吸气口(73a);排气管(24),其一端与设置于加热室(20)的侧壁的排气口(25)连接,另一端在稀释管(73)中经由第二喷射部(75)而连接到吸引口(72c)与吸气口(73a)之间的位置。
文档编号F24C15/20GK102132102SQ20098013368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
发明者坂根安昭, 村井隆男, 西岛正浩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