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854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热运转时,室外机中所设的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因此,室外的空气有时会在室外热交换器的表面结露,从而产生排泄水。在这样的状况中,由于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在冬季有时会暴露于o°c以下的环境下,因此排泄水有时会结冰。所以,室外热交换器的表面被冰覆盖,有时会使热交换性能降低。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8-96018号公报)所示的空调装置中, 提出了在室外机的支承室外热交换器的底板的上表面侧设置加热器以防止结冰的技术。由于利用该加热器而被解冻的水、排泄水经由设于底板的排水孔排出,因此能抑制冰在底板的上表面成长。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空调装置中,为了抑制冰在室外机底板上的成长,除了制冷循环之外,还需另行准备加热器。因此,零件数会增大。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不使用加热器等制冷循环以外的结构的情况下抑制室外机底板上的冰的成长的空调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第一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具有压缩机构、热源侧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及利用侧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包括送风机、筐体及旁通回路。送风机对热源侧热交换器供给气流。筐体具有底板,并将热源侧热交换器及送风机收容于底板上方的空间中。旁通回路以穿过送风机的下方及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的方式配置,并使从利用侧热交换器延伸至膨胀机构的第一制冷剂配管和从膨胀机构延伸至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配管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配管与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第三制冷剂配管旁通。在该空调装置中,根据筐体设置场所的环境的不同,有时会因雨水、热源侧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泄水而使底板的上侧濡湿。与此相对,在此,旁通回路以穿过筐体的底板中、 送风机的下方及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的部分附近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在不利用加热器等其他热源的情况下对旁通回路穿过的部分附近进行加热。所以,即使底板的上侧有时会濡湿,也能抑制冰在底板中的送风机的下方及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成长。藉此,能避免送风机的驱动被冰阻碍的状况、热源侧热交换器的表面被冰覆盖而使热交换效率降低的状况。第二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一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旁通回路从第三制冷剂配管穿过送风机的下方后,穿过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而延伸至第一制冷剂配管和第二制冷剂配管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配管。
在该空调装置中,能优先防止冰在送风机的下方成长。第三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二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底板在俯视中相对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位于送风机侧的部分不具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开口。在该空调装置中,底板在送风机下方附近不具有开口。因此,在送风机驱动的状态下,能防止因流过俯视时相对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位于送风机侧的部分而不流过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气流产生。另外,在冰附着于底板中的送风机下方部分的情况下,由于附近不存在开口,因此容易产生冻结,但利用流过旁通回路的制冷剂来对该底板中的送风机下方部分优先地供给热量。藉此,能提高因送风机而产生的气流流过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效率,并能有效地抑制冰在送风机的下方成长。第四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二发明或第三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底板具有排水口,该排水口在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沿板厚方向贯穿。在该空调装置中,能利用排水口促进积存于底板中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下方部分的水排出。与此相对,由于附近不存在开口,因此积存于底板中的送风机下方部分的水容易产生冻结,但利用流过旁通回路的制冷剂来对该底板中的送风机下方部分优先地供给热量。 藉此,与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相比,能更优先地有效抑制冰在水容易冻结的送风机下方成长。第五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一发明至第四发明中任一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 热源侧热交换器具有压缩机构侧的制冷剂流过口即压缩机构侧流过口 ;膨胀机构侧的制冷剂流过口即膨胀机构侧流过口 ;以使在压缩机构流过口与膨胀机构流过口之间流过的制冷剂与外部的流体进行热交换的方式延伸的热交流路。热交流路具有第一分支点;第二分支点,该第二分支点设于第一分支点的膨胀机构侧流过口侧;第一分支管及第二分支管, 该第一分支管及第二分支管以独立的通路将第一分支点与第二分支点连接;以及合流管, 该合流管将第二分支点与膨胀机构侧流过口连接,并穿过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中的至少一个分支管的下方。在该空调装置中,能通过对第一分支管及第二分支管双方供给制冷剂来增大热交换有效面积。此外,能利用集中地流入合流管的制冷剂使冰在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不易形成。在将第五发明应用于第二发明而获得的发明中,能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S卩,能利用合流管对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进行加热。然而,送风机的下方容易变为依赖于周边环境的变化的温度,有时很难抑制冰的成长。与此相对,在将第五发明应用于第二发明而获得的发明中,通过将热气比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更早地输送至送风机的下方,以使对送风机的下方的热气供给比对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的热气供给更优先,能更可靠地抑制送风机下方的冰的成长。第六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五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热源侧热交换器还具有翅片。翅片将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中的至少一个分支管与合流管贯穿,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中的至少一个分支管的贯穿部分与合流管的贯穿部分相连。在该空调装置中,能共用一个翅片来进行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中的至少一个分支管的热交换及合流管的热交换。第七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一发明至第六发明中任一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底板具有旁通槽,该旁通槽中、旁通回路的穿过部分附近的至少一部分朝下方下沉。在旁通槽的上表面侧、比旁通槽的周围低的空间中配置有旁通回路的至少一部分。在该空调装置中,在底板中形成有旁通槽的部分容易积存排泄水、雨水等。与此相对,在此,在旁通槽的上表面侧、比旁通槽的周围低的空间中配置有旁通回路的一部分。因此,能利用流过旁通回路制冷剂对旁通槽中的水、冰进行加热。藉此,能提高底板上方的冰的成长的抑制效果。第八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七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旁通槽具有倾斜部分。 底板具有槽开口,该槽开口在旁通槽的倾斜部分的下端附近沿板厚方向贯穿。在此,第八发明的槽开口与第四发明的排水口也可以是同一开口。在该空调装置中,能将积存于旁通槽的排泄水、冰解冻后产生的水引导至槽开口, 以从槽开口进行排水。藉此,能在排泄水的结冰、解冻后产生的水的再结冰产生前促进排水。第九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八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旁通回路具有以穿过槽开口上方的部分成为下端的方式倾斜的部分。在该空调装置中,沿着旁通配管的下端附近流动的水也因倾斜而被引导至槽开口的上方附近。藉此,能促进排水。第十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八发明或第九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旁通回路中、穿过热源侧热交换器下方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槽开口的上方。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旁通回路中在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流动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槽开口的上方,因此能防止因结冰或再结冰而使槽开口堵塞的状态。第十一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一发明至第十发明中任一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连接切换阀,该连接切换阀连接于第三制冷剂配管的与压缩机构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连接切换阀能对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进行切换,其中,在上述第一连接状态下,将从压缩机构喷出的制冷剂朝利用侧热交换器侧引导,在上述第二连接状态下,将从压缩机构喷出的制冷剂朝热源侧热交换器侧引导。在该空调装置中,能通过连接状态的切换来实现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双方。在与第五发明的关系中,能使制冷运转时朝膨胀机构输送的制冷剂中的在合流管中流动的部分的过冷度统一。藉此,即便因流过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而导致每个分支管的过冷度都产生误差,也能使从热源侧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的过冷度统一。第十二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一发明至第十一发明中任一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旁通回路具有使流过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的减压机构,使从膨胀机构延伸至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配管与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第三制冷剂配管旁通。在该空调装置中,能使从压缩机构喷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下降,以接近旁通目标处的压力。因此,能抑制在第二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因热气经由热气旁通回路朝第二制冷剂配管供给而上升的程度。第十三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一发明至第十二发明中任一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旁通切换部,该旁通切换部能对允许旁通回路中的制冷剂流动的状态和不允许旁通回路中的制冷剂流动的状态进行切换。在该空调装置中,能对利用旁通回路的状态和不利用旁通回路的状态进行切换。
第十四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十三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切换控制部,该切换控制部在进行将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的霜去除的除霜运转的情况下,将旁通切换部的状态切换至允许旁通回路中的制冷剂流动的状态。在该空调装置中,当使制冷剂始终在旁通回路中流动时,制热能力会降低。与此相对,在此,由于限定于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因此能将制热能力的降低抑制得较小。发明效果在第一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避免送风机的驱动被冰阻碍的状况、热源侧热交换器的表面被冰覆盖而使热交换效率降低的状况。在第二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优先防止冰在送风机的下方成长。在第三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提高因送风机而产生的气流流过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效率,并能有效地抑制冰在送风机的下方成长。在第四发明的空调装置中,与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相比,能更优先地有效抑制冰在水容易冻结的送风机下方成长。在第五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增大热交换有效面积,并能使冰在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不易形成。在第六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共用一个翅片。在第七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提高底板上方的冰的成长的抑制效果。在第八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在排泄水的结冰、解冻后产生的水的再结冰产生前促进排水。在第九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促进排水。在第十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防止因结冰或再结冰而使槽开口堵塞的状态。在第十一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通过连接状态的切换来实现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双方。在第十二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抑制在第二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因热气经由热气旁通回路朝第二制冷剂配管供给而上升的程度。在第十三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对利用旁通回路的状态和不利用旁通回路的状态进行切换。在第十四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能将制热能力的降低抑制得较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2是包括室外机的正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室外机的内部配置结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室外机的底板与室外热交换器的位置关系等的立体图。图5是包括室外机的背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电磁感应加热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电磁感应加热单元的截面结构图。图8是表示从电磁感应加热单元拆下了屏蔽盖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卷绕有线圈的绕线管主体的外管立体图。
图10是绕线管主体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朝电磁感应加热单元的电力供给的示意图。图12是电磁感应加热单元的屏蔽盖被卸下后的状态下的仰视图。图13是表示第一绕线管盖的位于外侧的部分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第一绕线管盖的位于内侧的部分的仰视图。图15是热敏电阻的外观立体图。图16是保险丝的外观立体图。图17是表示在无屏蔽盖的状态下产生的磁通的形态的图。图18是表示在设有屏蔽盖的状态下产生的磁通的形态的图。图19是表示室外机的机械室的内部结构的整体前方立体图。图20是表示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的整体后方立体图。图21是表示室外机的机械室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2是室外机的机械室的内部结构的右视图。图23是室外机的机械室的后视图。图M是室外机的底板和室外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25是室外机的拆下了送风机构的状态的俯视图。图沈是室外机的底板的俯视图。图27是室外机的底板的主视图。图28是室外机的底板的后视图。图四是室外机的底板的左视图。图30是室外机的底板的右视图。图31是图沈的B-B截面的剖视图。图32是图沈的C-C截面的剖视图。图33是图沈的D-D截面的剖视图。图34是图沈的N-N截面的附近的结构图。图35是表示室外机的底板与热气旁通回路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36是表示风扇叶片下方部附近的底板与热气旁通回路的配置关系的主视图。图37是另一实施方式⑶的制冷剂回路图。图38是另一实施方式(C)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并举例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及具有该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空调装置1进行说明。(1-1)空调装置1在图1中,示出了表示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回路图。在空调装置1中,作为热源侧装置的室外机2与作为利用侧装置的室内机4由制冷剂配管连接,以进行配置有利用侧装置的空间的空气调节,空调装置1包括压缩机21、 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室外电动膨胀阀M、储罐25、室外风扇26、室内热交换器 41、室内风扇42、热气旁通阀27、毛细管观及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等。
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室外电动膨胀阀对、储罐25、室外风扇26、热气旁通阀27、毛细管28及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收容于室外机2内。室内热交换器 41及室内风扇42收容于室内机4内。制冷剂回路10具有喷出管A、室内侧气体管B、室内侧液体管C、室外侧液体管D、 室外侧气体管E、储罐管F、吸入管G、热气旁通回路H、分支配管K及合流配管J。室内侧气体管B及室外侧气体管E中有大量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流过,但并不将流过的制冷剂限定于气体制冷剂。室内侧液体管C及室外侧液体管D中有大量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流过,但并不将流过的制冷剂限定于液体制冷剂。喷出管A将压缩机21与四通切换阀22连接。室内侧气体管B将四通切换阀22与室内热交换器41连接。室内侧液体管C将室内热交换器41与室外电动膨胀阀M连接。室外侧液体管D将室外电动膨胀阀24与室外热交换器23连接。室外侧气体管E将室外热交换器23与四通切换阀22连接。储罐管F将四通切换阀22与储罐25连接,在室外机2的设置状态下沿铅垂方向延伸。在储罐管F的一部分上安装有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储罐管F中、至少被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覆盖的被加热部分是在铜管Fl的周围覆盖SUSGtainless Used Meel 不锈钢)管F2而构成的(参照图7)。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配管中、SUS管以外的部分由铜管构成。覆盖上述铜管周围的管的材质并不限定于SUS,例如,能采用铁、铜、铝、铬、镍等导体及含有其中的至少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等。另外,作为SUS,例如可列举出铁氧体类、马氏体类两种材料及将上述两种材料组合的材料。此外,此处的储罐管F也可不包括磁性体及含有磁性体的材料,只要含有成为进行感应加热的对象的材质即可。磁性体材料例如既可构成储罐管F的全部,也可仅形成于储罐管F的内侧表面,还可通过包含于构成储罐管F配管的材料中而存在。通过这样进行电磁感应加热,能利用电磁感应来加热储罐管F,从而能加热经由储罐25被吸入压缩机21的制冷剂。藉此,能提高空调装置1的制热能力。另外,例如在制热运转启动时,即使在压缩机21未充分变热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单元 6的迅速加热来弥补启动时的能力不足。此外,在将四通切换阀22切换至制冷运转用的状态,以进行将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23等的霜去除的除霜运转的情况下,通过使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迅速地加热储罐管F,压缩机21能以迅速被加热的制冷剂作为对象进行压缩。因此,能迅速提高从压缩机21喷出的热气的温度。藉此,能缩短利用除霜运转使霜解冻所需的时间。藉此,即使在制热运转中需要适时地进行除霜运转,也能尽快回到制热运转,从而能提高用户的舒适性。吸入管G将储罐25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热气旁通回路H将设于喷出管A中途的分支点Al与设于室外侧液体管D中途的分支点Dl连接。在热气旁通回路H的中途配置有能切换允许制冷剂流过的状态和不允许制冷剂流过的状态的热气旁通阀27。分支配管K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一部分,为了增大用于进行热交换的有效表面积,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出入口 2 延伸的制冷剂配管是在后述分支合流点23k分支成多根的配管。该分支配管K具有从分支合流点23k至合流分支点23j分别独立延伸的第一分支配管K1、第二分支配管K2及第三分支配管K3,这些分支配管ΚΙ、K2、K3在合流分支点23 j合流。另外,从合流配管J侧观察时,在合流分支点23 j分支而延伸出分支配管K。合流配管J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一部分,其是从合流分支点23 j延伸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出入口 23d的配管。合流配管J能在制冷运转时使从室外热交换器23 流出的制冷剂的过冷度统一,并能在制热运转时使结霜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端附近的冰解冻。合流配管J具有各分支配管K1、K2、K3的截面积的大致三倍的截面积,通过的制冷剂量是各分支配管Κ1、Κ2、Κ3的大致三倍。四通切换阀22能切换制冷运转循环和制热运转循环。在图1中,以实线表示进行制热运转时的连接状态,以虚线表示进行制冷运转时的连接状态。在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制冷剂的冷却器起作用,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加热器起作用。在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冷却器起作用,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制冷剂的加热器起作用。室外热交换器23具有气体侧出入口 23e、液体侧出入口 23d、分支合流点23k、合流分支点23j、分支配管K、合流配管J及热交换翅片23z。气体侧出入口 2 位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室外侧气体管E侧的端部,与室外侧气体管E连接。液体侧出入口 23d位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室外侧液体管D侧的端部,与室外侧液体管D连接。分支合流点23k使从气体侧出入口 2 延伸的配管分支,能根据流动的制冷剂的方向使制冷剂分支或合流。分支配管K从分支合流点23k的各分支部分延伸出多个。合流分支点23j使分支配管K合流,能根据流动的制冷剂的方向使制冷剂合流或分支。合流配管J从合流分支点23j延伸至液体侧出入口 23d。热交换翅片23z是使板状的铝翅片在板厚方向上排列多个并以规定的间隔配置而构成的。分支配管K及合流配管J均以热交换翅片23z作为共同的贯穿对象。具体而言,分支配管K及合流配管J在共同的热交换翅片23z的不同部分沿板厚方向贯穿地配置。通过使对配置于室外机2内的设备进行控制的室外控制部12与对配置于室内机 4内的设备进行控制的室内控制部13由通信线Ila连接来构成控制部11。该控制部11进行以空调装置1作为对象的各种控制。(1-2)室外机 2在图2中,表示室外机2的正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在图3中,表示室外机2的背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在图4中,表示关于室外热交换器23与室外风扇沈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在图5中,表示关于室外热交换器23与底板2b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室外机2利用由顶板加、底板2b、前板2c、左侧面板2d、右侧面板2f及背面板2e 构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室外机壳体来构成外表面。室外机2通过隔板2h(参照图19等)隔出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3及室外风扇 26等的左侧面板2d侧的送风机室;以及配置有压缩机21、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右侧面板 2f侧的机械室。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配置于机械室中的左侧面板2d及顶板加的附近即上方的位置。在此,上述室外热交换器23的热交换翅片23z使板厚方向朝向大致水平方向并在板厚方向上排列多个地配置。合流配管J通过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热交换翅片23z中最下方的部分沿厚度方向贯穿热交换翅片23来进行配置。热气旁通回路H以沿着室外风扇26及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方的方式配置。(1-3)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
在图6中,表示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概略立体图。在图7中,表示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剖视图。在图8中,表示从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拆下屏蔽盖75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以从径向外侧覆盖储罐管F中的被加热部分的方式配置,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对被加热部分进行加热。该储罐管F的被加热部分成为具有内侧的铜管Fl 和外侧的SUS管F2的双重管结构。由于在将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朝储罐管F固定前,使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相对于储罐管F定位,因此,使用如图11所示的连接件97。藉此,能在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相对于储罐管F的位置确定的状态下进行固定作业,作业性较好。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包括第一六角螺母61、第二六角螺母66、C形环62、第一绕线管盖63、第二绕线管盖64、绕线管主体65、第一铁氧体壳体71、第二铁氧体壳体72、第三铁氧体壳体73、第四铁氧体壳体74、第一铁氧体98、第二铁氧体99、线圈68、屏蔽盖75、热敏电阻14及保险丝15。第一六角螺母61是树脂制的,将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以其上端附近固定于储罐管 F。第二六角螺母66是树脂制的,将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以其下端附近固定于储罐管F。C形环62是树脂制的,其与第一六角螺母61及第一绕线管盖63相互协作,以与储罐管F面接触地固定。虽未图示,但C形环62也与第二六角螺母66及第二绕线管盖64相互协作,以与储罐管F面接触地固定。第一绕线管盖63是树脂制的,其是确定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中储罐管F与线圈 68的相对位置的构件之一,其在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上方从周围覆盖储罐管F。第二绕线管盖64是树脂制的,其具有与第一绕线管盖63相同的形状,并在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下方从周围覆盖储罐管F。在图13中,表示第一绕线管盖63的俯视图。在图14中,表示第一绕线管盖63的仰视图。第一绕线管盖63具有配管用筒状部63c,该配管用筒状部63c 供储罐管F贯穿,并与第一六角螺母61及C形环62相互协作地使储罐管F和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固定。为了使线圈第一部分68b及线圈第二部分68c通过并得到保持,第一绕线管63具有从外周部分朝内侧形成的大致T字形的钩形部63a。为了使在绕线管主体65与 SUS管F2之间滞留的热量朝外部放出,第一绕线管盖63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多个散热开口 63b。第一绕线管盖63具有用于通过螺钉69使第一铁氧体壳体71 第四铁氧体壳体74螺合的四个螺钉69用的螺合孔63d。此外,第一绕线管盖63具有保险丝插入开口 6 及热敏电阻插入开口 63f。该保险丝插入开口 6 是安装图16所示的保险丝15时的开口,其形状沿着保险丝15的从插入方向观察时的外缘形状。热敏电阻插入开口 63f是安装图15所示的热敏电阻14时的开口,其形状沿着热敏电阻14的从插入方向观察时的外缘形状。由于热敏电阻14及保险丝15从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下方进行安装,因此,第一绕线管盖63的热敏电阻插入开口 63f及保险丝插入开口 6 能发挥与散热开口 6 相同的散热功能。在此,由于欲散热的热空气积存于绕线管主体65内的上方空间中,因此,能通过将上方的散热开口设置得比下方的散热开口多来进行有效的散热。此外,在第二绕线管盖 64的热敏电阻插入开口 63f中插入热敏电阻14,在第二绕线管盖64的保险丝插入开口 6 中插入保险丝15,从而分别进行安装。如图14所示,在第一绕线管盖63的下表面侧,通过位于绕线管主体65的上端圆筒部(后述)的内侧而与绕线管主体65嵌合的绕线管用筒上部63g朝下方延伸。该绕线管用筒上部63g以不阻挡上述散热开口 63b、螺合孔63d、保险丝插入开口 6 及热敏电阻插入开口 63f贯穿的方式,从沿着各开口的外缘的部分起沿贯穿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绕线管盖63具有的开口、形状对于第二绕线管盖64也一样,第一绕线管盖63的63号段的各构件编号与第二绕线管盖64的64号段的构件编号分别对应地表示,从而省略说明。第二绕线管盖64也与第一绕线管盖63 —样,具有配管用筒上部6 (参照图7),且与绕线管主体65的下端圆筒部(后述)嵌合。如图9的概略立体图所示,在绕线管主体65上卷绕有线圈68。如图10所示,绕线管主体65具有呈圆筒状的形状的圆筒部65a。绕线管主体65具有在从上端稍往下一点的部分沿径向突出形成的第一卷绕固定部65s;以及在从下端稍往上一点的部分沿径向突出形成的第二卷绕固定部65t。在第一卷绕固定部65s的上方延伸出上端圆筒部65x。在第二卷绕固定部65t的下方延伸出下端圆筒部65y。第一卷绕固定部6 具有朝径向外侧进一步突出的第一线圈保持部65b。该第一线圈保持部6 具有为夹住线圈第一部分68b而朝径向内侧凹陷形成的线圈保持槽65c ;以及为夹住线圈第二部分68c而朝径向内侧凹陷形成的线圈保持槽65d。第二卷绕固定部65t与第一卷绕固定部6 —样具有形成有线圈保持槽65f、65g的第二线圈保持部65e。如图12的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仰视图所示,在从储罐管F的延伸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在绕线管主体65上形成的线圈保持槽65f、65g 的外侧被第二绕线管盖64的钩形部6 覆盖,因而能更可靠地保持线圈第一部分68及线圈第二部分68c。另外,由于线圈保持槽65f、65g和钩形部6 是在储罐管F的延伸方向上错开配置的,因此,能在线圈第一部分68b及线圈第二部分68c延伸的方向上的多处进行保持,从而能使线圈68上不易产生局部的负载。在绕线管主体65的储罐管F侧的内侧与储罐管F之间形成有空间,通过隔开距离,以使电流在线圈68中流动时所产生的磁通更为有效地通过储罐管F的SUS管F2。第一铁氧体壳体71从储罐管F的延伸方向将第一绕线管盖63和第二绕线管盖64 夹住。另外,第一铁氧体壳体71具有收容后述第一铁氧体98及第二铁氧体99的部分。第二铁氧体壳体72、第三铁氧体壳体73、第四铁氧体壳体74也与第一铁氧体壳体71 一样,上述铁氧体壳体配置于从外侧四个方向覆盖绕线管主体65、第一绕线管盖63及第二绕线管盖64的位置。如图6、图8及图12所示,第一绕线管盖63通过金属制的螺钉69与第一铁氧体壳体71 第四铁氧体壳体74分别螺合并固定。第一铁氧体98由导磁率较高的材料即铁氧体构成,当线圈68中流过电流时,第一铁氧体98使在SUS管以外的部分也会产生的磁通会聚,从而形成磁通的通道。该第一铁氧体98尤其收容于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上端附近及下端附近的第一铁氧体壳体71 第四铁氧体壳体74的收容部。第二铁氧体99除了配置位置及形状之外也与上述第一铁氧体98 一样,配置于第一铁氧体壳体71 第四铁氧体壳体74的收容部中、绕线管主体65外侧附近的位置。此处,在未设有第一铁氧体98及第二铁氧体99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7所示, 磁通会朝周围漏出。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中,由于在线圈68的外侧设有第一铁氧体98及第二铁氧体99,因此,如图18所示,可使磁通流过,从而能降低漏磁通。线圈68具有以储罐管F的延伸方向作为轴向螺旋状地卷绕于绕线管主体65外侧的线圈卷绕部分68a ;相对于线圈卷绕部分68a朝着线圈68的一端侧延伸的线圈第一部分68b ;以及朝着与线圈的一端侧相反的一侧即另一端侧延伸的线圈第二部分68c。该线圈68位于第一铁氧体壳体71 第四铁氧体壳体74的内侧。如图11所示,线圈第一部分68b 及线圈第二部分68c与控制用印刷基板18连接。此外,线圈68从该控制用印刷基板18接受高频率电流的供给。控制用印刷基板18被控制部11控制。当接受到高频率电流的供给时,线圈卷绕部分68a可使磁通产生。具体而言,如图18中虚线所示,磁通以在SUS管F2 的离线圈卷绕部分68a最近的部分和第一铁氧体98、第二铁氧体99及屏蔽盖75的离线圈卷绕部分68a最近的部分中在沿储罐管F的径向、轴向扩展的表面上变为大致椭圆形的方式产生。利用这样产生的磁通,使SUS管F2因电磁感应而产生电流(涡电流)。在此,当电流在SUS管F2中流动时,在成为电阻的部分会产生发热。这样,只需将线圈68卷绕于绕线管主体65的外侧,就能将线圈68配置成其轴向与储罐管F的轴向大致相同。此外,通过使线圈68配置成大致筒形状,能对储罐管F的SUS管F2供给更多的磁通,从而能提高加热效率。在此,从高效地产生磁通的观点出发,使用良导体即铜线作为线圈68的材料。作为线圈68的材料,只要是能使电流流动的材料即可,并未被特别地限定。如比较图6与图8可知,屏蔽盖75配置于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的最外周部分,以使仅靠第一铁氧体98及第二铁氧体99无法完全聚集的磁通会聚。如图6所示,屏蔽盖75 通过螺钉70a、70b、70c、70d被螺合而固定于第一铁氧体壳体71。藉此,在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中,能在该屏蔽盖75的外侧几乎不产生漏磁通地自己决定产生磁通的场所。如图15所示,热敏电阻14以直接接触储罐管F外表面的方式安装于储罐管F的外表面,具有热敏电阻检测部14a、外侧突起14b、侧面突起Hc及热敏电阻配线14d。热敏电阻检测部Ha具有沿着储罐管F的外表面的弯曲形状那样的形状,具有实质的接触面积。 外侧突起14b是在安装热敏电阻14的状态下形成朝远离储罐管F的方向突出的状态的突起,呈沿着第二绕线管盖64的热敏电阻插入开口 63f的缘部的形状。侧面突起Hc与外侧突起14b —样,也呈沿着第二绕线管64的热敏电阻插入开口 63f的缘部的形状,并朝远离外侧突起14b的方向延伸。热敏电阻配线14d将热敏电阻检测部14a的检测结果作为信号传递至控制部11。热敏电阻14在图15中朝上方被插入,由于其具有外侧突起14b及侧面突起14c,因此,与热敏电阻插入开口 63f—样,从插入方向观察呈非对称的形状。因此,能在热敏电阻14的安装作业中不会搞错,从而提高了安装作业性。如图16所示,保险丝15以直接接触储罐管F外表面的方式安装于储罐管F的外表面,具有保险丝检测部15a、非对称形状1 及保险丝配线15d。保险丝检测部1 具有以沿着储罐管F外表面的弯曲形状的方式弯曲的凹陷形状,具有实质的接触面积。非对称形状15b与上述热敏电阻14 一样,在图16中朝上方被插入,其与保险丝插入开口 6 —样, 从插入方向观察呈非对称的形状。因此,能在保险丝15的安装作业中不会搞错,从而提高了安装作业性。保险丝配线15d也与控制部11系着连接。此外,在检测到保险丝15超过规定温度的温度的情况下,使控制部11开始停止朝线圈68的电力供给的控制。(1-4)室外机2的内部结构在图18中,示出了表示室外机2的机械室的内部结构的整体前方立体图。在图19 中,示出了表示室外机2的内部结构的整体后方立体图。在图20中,示出了表示室外机2 的机械室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在图21中,表示室外机2的机械室的内部结构的右视图。 在图23中,表示室外机2的机械室的后视图。如图18、19所示,室外机2具有隔板2h,该隔板池从前方朝后方并从上端朝下端延伸以将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3、室外风扇沈等的送风机室与配置有电磁感应加热单元 6、压缩机21、储罐25等的机械室划分开。另外,室外机2是通过与底板2b螺合而被固定的,其具有在右侧和左侧构成室外机2的最下端部的室外机支承台2g。压缩机21及储罐25配置于室外机2的机械室的下方空间中。此外,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四通切换阀22及室外控制部12配置于室外机2的机械室的、压缩机21、储罐25 等上方的上方空间中。如图21、图22、图23所示,作为构成室外机2的功能要素的配置于机械室的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室外电动膨胀阀M、储罐25、热气旁通阀27、毛细管观及电磁感应加热单元6是通过喷出管A、室内侧气体管B、室外侧液体管D、室外侧气体管E、储罐管F、热气旁通回路H等而连接的,以实现图1所示的制冷剂回路10。在此,如后所述,热气旁通回路H是使第一旁通部分Hl 第九旁通部分H9这九个部分相连而构成的,当制冷剂在热气旁通回路H中流动时,制冷剂从第一旁通部分Hl按顺序朝第九旁通部分H9的方向流动。室外电动膨胀阀M、热气旁通阀27及热气旁通回路H的第九旁通部分H9固定于一个构件即连结构件四,从而构成一体化的组装体。如图21、图22、图23及图1所示,从室外热交换器23朝室外电动膨胀阀M延伸的室外侧液体管D在分支点Dl与热气旁通回路H合流。此外,通过使在分支点Dl合流后的制冷剂朝上方流动,该制冷剂可到达室外电动膨胀阀对。在此,从室外热交换器23延伸的室外侧液体管D中的即将到达分支点Dl的部分被配管卷绕件29a保持。该配管卷绕件 29a通过螺钉2 与连结构件四螺合。另外,热气旁通回路H的第九旁通部分H9的与毛细管28之间的边界部分附近被配管卷绕件29c保持。该配管卷绕件29c也通过螺钉29z与连结构件四螺合。此外,热气旁通阀27被旁通阀固定件29b保持。旁通阀固定件^b也通过螺钉29y与连结构件四螺合。这样,通过使室外侧液体管D中的即将到达分支点Dl 的部分、第九旁通部分H9的与毛细管观之间的边界部分附近、热气旁通阀27固定于连结构件四,经由室外侧液体管D与分支点Dl连接的室外电动膨胀阀M、第九旁通部分H9及热气旁通阀27成为组装体。由于热气旁通回路H经由毛细管观与室外侧液体管D连接,因此能使热气的压力接近制热运转时经室外电动膨胀阀M减压后的制冷剂的压力。因此,能抑制在室外侧液体管D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因热气经由热气旁通回路H朝室外侧液体管D供给而上升的程度。(1-5)室外机2的底板附近的结构在图M中,表示室外机2的底板和室外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在图25中,表示室外机2的拆下了送风机构的状态的俯视图。在图沈中,表示室外机2的底板的俯视图。如上所述,合流配管J的截面积具有与第一分支配管Kl、第二分支配管K2及第三分支配管K3各配管的截面积相当的面积。因此,能使室外热交换器23中、第一分支配管 K1、第二分支配管K2及第三分支配管K3的部分的热交换有效表面积比合流配管J的热交换有效表面积大。另外,与第一分支配管K1、第二分支配管K2及第三分支配管K3的部分比较,在合流配管J的部分汇聚并集中地流过大量的制冷剂,因此,能更有效地抑制室外热交换器23下方的冰的成长。
合流配管J能在制冷运转时使从室外热交换器23流出的制冷剂的过冷度统一,并能在制热运转时使结霜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端附近的冰解冻。在此,如图M所示,合流配管J是通过使第一合流配管部分J1、第二合流配管部分J2、第三合流配管部分J3及第四合流配管部分J4彼此连接而构成的。此外,配置成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3中的分支配管K 的制冷剂在合流分支点23 j合流,并在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流汇聚成一处的状态下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最下端部分往返一次。在此,第一合流配管部分Jl从合流分支点23j 延伸至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最边缘部的热交换翅片23z。第二合流配管部分J2从第一合流配管部分Jl的端部以贯穿多片热交换翅片23z的方式延伸。另外,第四合流配管部分J4与第二合流配管部分J2 —样,以贯穿多片热交换翅片23z的方式延伸。第三合流配管部分J3是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端部将第二合流配管部分J2与第四合流配管部分J4连接的U字管。在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中,在分支配管K中被分成多条的制冷剂流由合流配管J汇聚至一处,因此,即使例如在分支配管K中流动的制冷剂在即将到达合流分支点23j的部分处过冷度因在构成分支配管K的各个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不同而不同,由于能在合流配管J中使制冷剂流汇聚至一处,因此能使室外热交换器23出口的过冷度统一。此外,在制热运转时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打开热气旁通阀27,将从压缩机21喷出的温度较高的制冷剂先供给至设于室外热交换器23下端的合流配管J,而后再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其他部分。因此,能有效地使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方附近结霜的冰解冻。如图M及图25所示,热气旁通回路H具有第一旁通部分Hl 第八旁通部分H8。 在此,热气旁通回路H在分支点Al从喷出管A分支并延伸至热气旁通阀27,从该热气旁通阀27进一步延伸的部分是第一旁通部分HI。第二旁通部分H2从第一旁通部分Hl的端部在背面侧附近延伸至送风机室侧。第三旁通部分H3从第二旁通部分H2的端部朝正面侧延伸。第四旁通部分H4从第三旁通部分H3的端部朝与机械室侧相反一侧的左侧延伸。第五旁通部分H5从第四旁通部分H4的端部朝背面侧延伸至能与室外机壳体的背面面板2e之间确保间隔的部分。第六旁通部分H6从第五旁通部分H5的端部朝机械室侧即右侧且朝背面侧延伸。第七旁通部分H7从第六旁通部分H6的端部朝机械室侧即右侧在送风机室内延伸。第八旁通部分H8从第七旁通部分H7的端部在机械室内延伸。第九旁通部分H9从第八旁通部分H8的端部延伸至毛细管28。如上所述,该热气旁通回路H在打开热气旁通阀27的状态下使制冷剂从第一旁通部分Hl按顺序朝第九旁通部分H9流动。因此,在从压缩机21延伸出的喷出管A的分支点 Al分支的制冷剂先于在第九旁通部分H9中流动的制冷剂流过第一旁通部分Hl侧。所以, 当从整体上观察在热气旁通回路H中流动的制冷剂时,流过第四旁通部分H4后的制冷剂朝第五 第八旁通部分H8流动,在第四旁通部分H4中流动的制冷剂温度容易变成比在第五 第八旁通部分H8中流动的制冷剂温度更高的温度。(室外机2的底板沘)在图沈中,表示室外机2的底板2b的俯视图。在图27中,表示室外机的底板2b 的主视图。在图观中,表示室外机2的底板2b的后视图。在图四中,表示室外机2的底板2b的左视图。在图30中,表示室外机的底板2b的右视图。
底板2b具有从在大致水平方向上扩展的底板主体80延伸的底板正面部81、底板背面部82、底板左侧面部83及底板右侧面部84。底板正面部81从底板主体80的前面侧端部朝铅垂上方稍许延伸,具有多个为与前板2c的下端螺合而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螺钉孔81a。底板背面部82从底板主体80的背面侧端部朝铅垂上方稍许延伸,具有多个为与背面板2e的下端螺合而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螺钉孔82a。底板左侧面部83从底板主体80 的左侧面侧端部朝铅垂上方稍许延伸,具有多个为与左侧面板2d的下端螺合而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螺钉孔83a。底板右侧面部84从底板主体80的右侧面侧端部朝铅垂上方稍许延伸,具有多个为与右侧面板2f的下端螺合而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螺钉孔84a。另外,底板主体80具有底部分85,该底部分85以位于铅垂方向上最下端的方式在铅垂方向上凹陷地形成。(底板2b的凹凸及开口形状)在图31中,表示图^WB-B截面的剖视图。在图32中,表示图沈的(-(截面的剖视图。在图33中,表示图^WD-D截面的剖视图。在图34中,表示图^WN-N截面的附近的结构图。底板主体80具有排水槽部88,该排水槽部88为了对从室外风扇26、室外热交换器23滴落的排泄水、雨水等进行排水而比周围稍朝铅垂下方凹陷地形成。排水槽部88主要具有位于室外风扇沈下方的风扇叶片下方部88A ;以及位于室外热交换器23下方的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在该底板主体80上形成的槽的最深部分的深度为10mm。风扇叶片下方部88A从隔板池所在的下端附近朝与机械室相反一侧的左侧在送风机室内延伸至底板左侧面部83附近。该风扇叶片下方部88A设于将室外风扇沈的叶片部分中最远离转轴的部分所通过的位置朝下方投影而得到的位置。室外风扇26为了增大风量而常常增大从转轴到叶片前端的距离。因此,室外风扇沈的叶片中最远离转轴的部分容易在设置状态下穿过底板2b的上方面附近。因此,较为理想的是,在底板主体80中、该叶片所穿过的部分的下方的区域中防止冰成长。该风扇叶片下方部88A具有隔板池附近的高部88a ;高度位置比高部88a的高度位置低的低部88b ;以及将该高部88a与低部88b 连接的槽即倾斜部88ab。如图34的N-N截面的附近结构图所示,倾斜部88ab以从左侧随着靠向机械室侧而朝上方上升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一度。藉此,滴落至室外风扇沈下方的高部88a的水会流入低部88b。另外,藉此,即便将室外风扇沈的形状增大到延伸至底板2b附近的程度,也能防止因冰而使叶片损伤的情况。如图33的D-D剖视图所示,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设于将室外热交换器23朝下方投影而得到的位置,具有前面左侧角槽部88c、左侧面槽部88d、背面左侧角槽部88e、背面侧槽部88f及背面机械室侧槽部88g。前面左侧角槽部88c是与风扇叶片下方部88A的低部88b高度相同且连续相连的槽,从左侧端部附近朝背面侧延伸。左侧面槽部88d具有与前面左侧角槽部88e相同的高度,并进一步朝背面侧延伸。背面左侧角槽部88e具有与左侧面槽部88d相同的高度,从左侧面槽部88d的背面侧端部以随着靠向背面侧而偏向右侧的方式延伸。背面侧槽部88f具有与背面左侧角槽部88e相同的高度,在背面左侧角槽部88e的端部附近即背面侧进一步朝右侧延伸。背面机械室侧槽部88g具有与背面侧槽部 88f相同的高度,从背面侧槽部88f的右侧端部进一步朝右侧延伸并到达机械室侧。在左侧面槽部88d形成有排水口 86a,该排水口 86a为了对排泄水等水进行排水而在槽的较低部分中沿底板主体80的厚度方向即铅垂方向贯穿。在背面左侧角槽部88e形成有排水口 86b,该排水口 86b在槽的较低部分中沿底板主体80的厚度方向即铅垂方向贯穿。在背面侧槽部88f形成有排水口 86c、86d、86e,该排水口 86c、86d、86e在槽的较低部分中沿底板主体80的厚度方向即铅垂方向贯穿。在底板主体80中比背面左侧角槽部88e靠背面侧且比背面左侧角槽部88e靠左侧的位置形成有沿底板主体80的厚度方向即铅垂方向贯穿的外侧排水口 87。在该外侧排水口 87周围的底板主体80上表面侧,由于在室外机壳体与室外热交换器23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有时会有积雪和雨水进入。即,如图5所示,由于在左侧面板2d上设有多个气流用的开口,此外,在背面板2e上也设有多个气流用的开口,因此,有时雪和水会经由这些开口中的任一个而积存于外侧排水口 87外周的底板主体80上表面侧。与此相对,在此,能经由外侧排水口 87使水和雪排出,以避免积雪和水积存在底板主体80中比背面左侧角槽部88e 靠背面侧且比背面左侧角槽部88e靠左侧的位置。如图32的C-C剖视图等所示,在底板主体80中,在送风机室侧的、风扇叶片下方部88A与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之间的部分设有为了支承室外风扇沈而比周围更朝上方突出地形成的风扇台部89。该风扇台部89具有在机械室侧对室外风扇沈进行支承的第一风扇台部分89a ;以及在第一风扇台部分89a的左侧对室外风扇沈进行支承的第二风扇台部分89b。如图31的B-B剖视图所示,在第一风扇台部分89a的背面侧设有以随着靠向背面侧而偏向下方的方式倾斜的第一风扇背面倾斜部89c。在第二风扇台部分89b的背面侧设有以随着靠向背面侧而偏向下方的方式倾斜的第二风扇背面倾斜部89d。由于存在该第一风扇背面倾斜部89c及第二风扇背面倾斜部89d的倾斜部,因此能将来自室外风扇沈的排泄水等不滴落至风扇叶片下方部88A侧而滴落至背面侧的水进一步朝背面侧引导来进行排水。如上所述,在底板主体80上形成有沿铅垂方向贯穿的开口即排水口 86a 86e及外侧排水口 87,但在俯视时相对于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位于风扇叶片下方部88A侧即设置有室外风扇沈的一侧的区域中,除了螺钉孔等之外,未形成沿铅垂方向贯穿的开口。因此,在室外风扇沈驱动的状态下,可防止因流过俯视时相对于室外热交换器23位于室外风扇26侧的部分而不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流(短路的流动)产生。另外,在水附着于底板2b中的室外风扇沈下方部分的情况下,由于在附近不存在开口,因此容易产生冻结, 但利用经由热气旁通回路H供给的较热的制冷剂来优先对该底板2b中的室外风扇沈下方部分供给热量。藉此,能提高因室外风扇沈而产生的气流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3的效率,并能有效地抑制室外风扇26下方的冰的成长。另外,如上所述,在底板主体80上,在俯视时相对于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位于风扇叶片下方部88A侧即设置室外风扇沈的一侧的区域中,除了螺钉孔等之外,未形成沿铅垂方向贯穿的开口,因此,水也许会因未被排出而冻结。然而,在此,由于热气旁通回路H中离分支点Al更近的一侧穿过室外风扇沈的下方,因此,即使在室外风扇沈的下方未设有开口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冰在室外风扇26的下方成长。(热气旁通回路H的形状)在图35中,以俯视图表示室外机2的底板与热气旁通回路H的配置关系。在图36 中,表示室外风扇下倾斜部分的主视图。
如上所述,热气旁通回路H是在底板2b之上使第一旁通部分Hl 第八旁通部分 H8相连地存在。在此,第一旁通部分Hl与第二旁通部分H2之间的边界部分被卷绕固定件 91a卷绕。该卷绕固定件91a被螺钉9 螺合于底板主体80。第二旁通部分H2与第三旁通部分H3之间的边界附近部分被卷绕固定件91b卷绕,该卷绕固定件91b被螺钉92b螺合于底板主体80。第三旁通部分H3与第四旁通部分H4之间的边界附近部分被卷绕固定件91c卷绕,该卷绕固定件91c被螺钉92c螺合于底板主体80。第四旁通部分H4与第五旁通部分 H5之间的边界附近部分被卷绕固定件91d卷绕,该卷绕固定件91d被螺钉92d螺合于底板主体80。藉此,第四旁通部分H4的任一部分的最下端部均处在主视时风扇叶片下方部88A 的槽形部分的最下端部与底板主体80中的风扇叶片下方部88A的槽形部分周围的较高部分之间的高度。即,第四旁通部分H4以埋没于风扇叶片下方部88A的槽形部分的空间中的方式配置。藉此,能更有效地抑制冰在风扇叶片下方部88A的槽部分形成并成长的情况。第五旁通部分H5与第六旁通部分H6之间的边界附近部分被卷绕固定件91e卷绕,该卷绕固定件91e被螺钉9 螺合于底板主体80。第七旁通部分H7的中央偏左的部分被卷绕固定件91f卷绕,该卷绕固定件91f被螺钉92f螺合于底板主体80。第七旁通部分 H7与第八旁通部分H8之间的边界附近部分被卷绕固定件91g卷绕,该卷绕固定件91g被螺钉92g螺合于底板主体80。藉此,第五旁通部分H5、第六旁通部分H6、第七旁通部分H7 及第八旁通部分H8中的任一部分的最下端部均处在主视时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的槽形部分的最下端部与底板主体80中的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的槽形部分周围的较高部分之间的高度。即,第五旁通部分H5、第六旁通部分H6、第七旁通部分H7及第八旁通部分H8中的任一部分均以埋没于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的槽形部分的空间中的方式配置。藉此,能更有效地抑制冰在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的槽部分形成并成长的情况。在此,热气旁通回路H的第五旁通部分H5、第六旁通部分H6、第七旁通部分H7及第八旁通部分H8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端部之间的间隙被设为2. 6mm左右的间隙。在排水口 86a的铅垂上方附近有热气旁通回路H的第五旁通部分H5穿过。因此, 排水口 86a自身能防止因冻结而堵塞的情况。同样地,在排水口 86b的铅垂上方附近有热气旁通回路H的第六旁通部分H6穿过。因此,排水口 86b自身能防止因冻结而堵塞的情况。 此外,在排水口 86c、86d、86e的铅垂上方附近有热气旁通回路H的第七旁通部分H7穿过。 因此,排水口 86c、86d、86e自身能防止因冻结而堵塞的情况。如图36所示,配置于底板2d中的风扇叶片下方部88A的倾斜部88ab之上的第四旁通部分H4以与风扇叶片下方部88A的倾斜部88ab的倾斜平行地倾斜的方式配置。此外, 第四旁通部分H4的下端部以埋没于风扇叶片下方部88A的槽形部分的方式配置。藉此,能更有效地对该附近的水进行排水,以避免冰在室外风扇沈的叶片部分的铅垂下方成长,并避免冰在风扇叶片下方部88A的槽部分成长。此外,当在制热运转中进行除霜运转时,流动至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前的从压缩机21喷出、且不太被冷却的温度较高的制冷剂优先供给至该第四旁通部分H4,而后再供给至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因此,即使在室外风扇沈的叶片部分的铅垂下方有冰形成,也能通过打开热气旁通阀27的运转来更有效地使冰解冻。 此外,由于这样被解冻而产生的水能被倾斜部88ab有效地排去,因此还能有效地防止在室外风扇26的叶片部分的下方再结冰。藉此,能避免室外风扇沈的叶片部分因在底板主体80的上表面形成有冰而损伤或无法驱动旋转的状态。在此,被螺钉固定的各热气旁通回路H的部分在被固定的状态下从底板2b的上表面侧朝铅垂上方浮起Imm左右。上述除霜运转是指不是将四通切换阀22的连接状态暂时从制热运转连接状态切换至制冷运转连接状态,而是在四通切换阀22处于将压缩机21的喷出侧与室内热交换器41连接那样的连接状态的制热运转状态下,维持该四通切换阀22的连接状态,使热气旁通阀27处于打开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特征)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中,根据室外机2的设置场所的环境,有时会因雨水和室外热交换器23中产生的排泄水而使底板2b的上侧濡湿。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中,设置成热气旁通回路H穿过室外机壳体的底板2b中、室外风扇沈的下方及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方的部分附近。因此,能在不利用加热器等其他热源的情况下,利用从压缩机21的喷出管A分支供给的高温制冷剂来对热气旁通回路H所穿过的部分附近进行加热。所以,即使底板2b的上侧有时会濡湿,也能抑制冰在底板2b中的室外风扇沈的下方及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方成长。藉此,能避免室外风扇 26的驱动被冰阻碍的状况、室外热交换器23的表面被冰覆盖而使热交换效率降低的状况此外,热气旁通回路H配置成在喷出管A的分支点Al分支后,在穿过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方前穿过室外风扇沈的下方。因此,能更优先地防止室外风扇沈下方的冰成长。(其他实施方式)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做适当改变。(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如下运转为例进行了说明,S卩,在除霜运转中,在四通切换阀22处于将压缩机21的喷出侧与室内热交换器41连接那样的连接状态的制热运转状态下,维持该四通切换阀22的连接状态,使热气旁通阀27处于打开状态的运转。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除霜运转也可以是将四通切换阀22的连接状态暂时从制热运转连接状态切换至制冷运转连接状态的运转。在该情况下,利用具有切换机构的制冷剂回路,以当从制热运转连接状态暂时切换至制冷运转连接状态时,使从压缩机21喷出的制冷剂先流过风扇叶片下方部88A,而后再流过室外热交换下方部88B。(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热气旁通回路H将喷出管A的分支点Al与室外侧液体管D 的分支点Dl旁通的制冷剂回路10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如图37所示,例如,也可采用具有制冷剂回路210的空调装置201,该制冷剂回路 210具有以使喷出管A的分支点Al与室内侧液体管C的分支点Cl旁通的方式设置的热气旁通回路Ha。在该情况下,热气旁通回路Ha也能以先穿过室外风扇沈的下方、后穿过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方的方式设置。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穿过设于底板主体80的排水口 86a 86e的上方的热气旁通回路H均在水平方向上延伸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如图38所示,例如,热气旁通回路Hb中的穿过排水口 86b上方的第六旁通部分H6 也可按最下端位于排水口 86b之上的方式倾斜配置。另外,并不限定于排水口 86b与第六旁通部分H6的组合,也可具有以穿过排水口 86a 86e上方的部分成为下端的方式使热气旁通回路Hb倾斜的部分。藉此,以沿着热气旁通回路Hb的配管下端的方式流动的水因倾斜而被引导至排水口 86a 86e的上方附近,从而能提高排水效果。工业上的可利用性若利用本发明,则由于能在不使用加热器等制冷循环以外的结构的情况下抑制室外机底板上的冰的成长,因此对使用电磁感应来加热制冷剂的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及空调装
置特别有用。
(符号说明)
1空调装置
2室外机
2a ^ 2e 室外机壳体(筐体)
2b底板
6电磁感应加热单元
10制冷剂回路
11控制部(切换控制部)
21压缩机(压缩机构)
22四通切换阀(连接切换阀)
23室外热交换器(热源侧热交换器)
23d液体侧出入口(膨胀机构侧流过口)
23e气体侧出入口(压缩机构流过口)
23j合流分支点(第二分支点)
23k分支合流点(第一分支点)
23z热交换翅片(翅片)
24电动膨胀阀
25储罐
26室外风扇(送风机)
27热气旁通阀(旁通切换部)
28毛细管(减压机构)
41室内热交换器
61第一六角螺母
62C形环
63第一绕线管盖
64第二绕线管盖
65绕线管主体
66第二六角螺母
68线圈
71第一铁氧体壳体
72第二铁氧体壳体
73第三铁氧体壳体
74第四铁氧体壳体
75屏蔽盖
86a 86e 排水口(槽开口)
87外侧排水口
88A风扇叶片下方部(旁通槽)
88B室外热交换下方部(旁通槽)
98第一铁氧体
99第二铁氧体
A喷出管、制冷剂配管(第三制冷剂配管)
B室内侧气体管、制冷剂配管
C室内侧液体管(第一制冷剂配管)
D室外侧液体管(第二制冷剂配管)
E室外侧气体管、制冷剂配管
F储 瞎管、制冷剂配管
G吸入管、制冷剂配管
H热气旁通回路
J合流配管(热交流路、合流管)
K分支配管(热交流路、)
Kl第-一分支配管(第一分支管)
Κ2第—二分支配管(第二分支管)
Κ3第—三分支配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8-96018号公报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装置(1),具有压缩机构(21)、热源侧热交换器(23)、膨胀机构(24)及利用侧热交换器(41),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 ),该送风机06)对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供给气流;筐体( 2e),该筐体( 2e)具有底板Qb),并将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03)及所述送风机06)收容于所述底板Ob)上方的空间中;以及旁通回路(H),该旁通回路(H)以穿过所述送风机06)的下方及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 (23)的下方的方式配置,并使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Gl)延伸至所述膨胀机构04)的第一制冷剂配管(C)和从所述膨胀机构04)延伸至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配管(D)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配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第三制冷剂配管(A) 劳通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回路(H)从所述第三制冷剂配管(A)穿过所述送风机06)的下方后,穿过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下方而延伸至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C)和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 (D)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配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Ob)在俯视中相对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位于所述送风机06)侧的部分不具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开口。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Ob)具有排水口(86a 86e),该排水口(86a 86e)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03)的下方沿板厚方向贯穿。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具有所述压缩机构侧的制冷剂流过口即压缩机构侧流过口(23e);所述膨胀机构04)侧的制冷剂流过口即膨胀机构侧流过口(23d);以使在所述压缩机构流过口(23e)与所述膨胀机构流过口(23d)之间流过的制冷剂与外部的流体进行热交换的方式延伸的热交流路(K、J),所述热交流路(K、J)具有第一分支点(23k);第二分支点03 j),该第二分支点(23 j)设于所述第一分支点(23k)的所述膨胀机构侧流过口 (23d)侧;第一分支管(Kl)及第二分支管(K2),该第一分支管(Kl)及第二分支管(以)以独立的通路将所述第一分支点(23k)与所述第二分支点(23j)连接;以及合流管(J),该合流管(J)将所述第二分支点(23 j)与所述膨胀机构侧流过口(23d)连接,并穿过所述第一分支管(Kl)和所述第二分支管(以)中的至少一个分支管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还具有翅片(23z),所述翅片(23z)将所述第一分支管(Kl)和所述第二分支管(以)中的至少一个分支管与所述合流管贯穿,所述第一分支管(Kl)和所述第二分支管(以)中的至少一个分支管的贯穿部分与所述合流管(J)的贯穿部分相连。
7.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具有旁通槽(88A、88B),该旁通槽(88A、88B)中、所述旁通回路(H)的穿过部分附近的至少一部分朝下方下沉,在所述旁通槽(88A、88B)的上表面侧、比所述旁通槽的周围低的空间中配置有所述旁通回路(H)的至少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槽(88A、88B)具有倾斜部分,所述底板Ob)具有槽开口(86a 86e),该槽开口(86a 86e)在所述旁通槽(88A、 88B)的倾斜部分的下端附近沿板厚方向贯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回路(H)具有以穿过所述槽开口(86a 86e)上方的部分成为下端的方式倾斜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回路(H)中、穿过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下方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槽开口(86a 86e)的上方。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切换阀(22),该连接切换阀02)连接于所述第三制冷剂配管(A)的与所述压缩机构侧相反一侧的端部,所述连接切换阀0 能对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进行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将从所述压缩机构喷出的制冷剂朝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Gl)侧引导,在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下,将从所述压缩机构喷出的制冷剂朝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03) 侧引导。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回路(H)具有使流过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的减压机构( ),使从所述膨胀机构04)延伸至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03)的第二制冷剂配管(D)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第三制冷剂配管(A)旁通。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切换部(27),该旁通切换部(XT)能对允许所述旁通回路(H)中的制冷剂流动的状态和不允许所述旁通回路(H)中的制冷剂流动的状态进行切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控制部(11),该切换控制部(11)在进行将附着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 (23)的霜去除的除霜运转的情况下,将所述旁通切换部(XT)的状态切换至允许所述旁通回路(H)中的制冷剂流动的状态。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装置,能在不使用加热器等制冷循环以外的结构的情况下抑制室外机底板上的冰的成长。该空调装置是空调装置(1),其具有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室外电动膨胀阀(24)及室内热交换器(41),并包括室外风扇(26)、室外机壳体(2B)及热气旁通回路(H)。室外机壳体(2B)具有底板(2b),并将室外热交换器(23)及室外风扇(26)收容于底板(2b)之上的空间中。热气旁通回路(H)以穿过室外风扇(26)的下方及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方的方式配置,并使从室内热交换器(41)延伸至室外电动膨胀阀(24)的室内侧液体管(C)和从室外电动膨胀阀(24)延伸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室外侧液体管(D)中的至少一个液体管与压缩机(21)的喷出侧的喷出管(A)旁通。
文档编号F24F1/14GK102159897SQ20098013701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7日
发明者浅田聪, 若岛真博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