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695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设备机房专用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属于换热设 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信机房、基站室内的地面空间一般比较有限,对于设备较多的通信机房、基站, 需要一种便于安装,轻便,且占用地面空间较小的换热设备。中国专利申请CN101122413A公开了一种强迫对流式分离式热管机房排热装置, 采用强迫对流的分离式热管换热,采用制冷介质相变换热的方式将机房内热量排到机房 外。然而,上述强迫对流式分离式热管机房排热装置仍然存在体积较大、换热效率不够高的 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通信机房提供了一种体积 小、换热效率高的排热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以进一步提高通信机 房、基站在进行节能改造时的室内空间利用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包括室内机、室外机、蒸汽管和液体管,其特征在 于蒸汽管的一端连通蒸发器的顶部,另一端与冷凝器连通;液体管的一端连通冷凝器的 底部,另一端与蒸发器连通;冷凝器位置高于蒸发器;至少含有一组以上的所述的蒸发器 和冷凝器;一个蒸发器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冷凝器连通,组成一个分离式换热系统;一个冷 凝器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蒸发器连通,组成一个分离式换热系统;多个分离式换热系统组成 的内外空气逆流或混合流动的多级换热结构;多个蒸发器、冷凝器分别安装在室内机机壳 和室外机机壳中;室内机中装有风机;室外机中也装有风机。优选的,所述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中的换热介质为R22、R134a、R32、R125、 R410a、R600a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为翅片管式换热器或者微通道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多组蒸发器和冷凝器串联或并联的形式、逆流或 混合排布,可以实现在较小的室内外温差下,提高整个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在保证换热量 的情况下减小设备的体积、重量和耗能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中,1.蒸发器,2.室内机壳体,3.液体管,4.蒸汽管,5.室外机壳体,6.室外机 风机,7.冷凝器,8.室内机风机,9.机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高效高效多级换热设备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分 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包括室内机、室外机、液体管3和蒸汽管4,室内机包括N个蒸发器 1、室内机壳体2和室内机风机8,室外机包括N个冷凝器7、室外机壳体5和室外机风机6, 蒸发器1-1、蒸发器1-2、…、蒸发器1-N,分别通过蒸汽管4-1、蒸汽管4-2、…、蒸汽管4-N 和液体管3-1、液体管3-2、…、液体管4-N,与冷凝器1-1、冷凝器1-2…冷凝器I-N (N为大 于1的整数)连通,组成一一对应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其中蒸气管4的一端与蒸发器1上部 连接,另一端与冷凝器7上部连接;液体管3的一端与冷凝器7下部连接,另一端与蒸发器 1下部连接。运行时,室内空气从右向左依次掠过各个蒸发器1 ;室外空气从左向右依次掠过 各个冷凝器7。室内外空气流动在整个换热设备中形成逆流的方式,这样可有效提高换热设 备的换热效率,实现小温差传热。安装时,应保证冷凝器7的位置高于蒸发器1,各个分离式换热系统之间不连通。实施例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这一 实施例中,换热设备的蒸发器1和冷凝器7,根据换热需求,不同位置的蒸发器1-1、蒸发器 1-2互相连接,不同位置的冷凝器7-1、冷凝器7-2互相连接后,各自形成换热面积较大的换 热器,再通过蒸汽管4-1和液体管3-1将这些较大的换热器连接形成一个独立的分离换热 系统。其余的蒸发器1-3、…、蒸发器1-N,冷凝器7-3、…、冷凝器7-M,可自由组合成独立 的分离式换热系统(M和N为大于1的整数,M和N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实施例三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 三的系统结构与实施例二类似。实施例三中的蒸发器1、冷凝器7之间的组合更加自由。一 个蒸发器可以与多个冷凝器组成分离式换热系统;一个冷凝器也可以与多个蒸发器组成分 离式换热系统;多个分离式换热系统组成高效多级换热设备,空气流经换热设备时,形成逆 流或混合流动的换热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包括室内机、室外机、液体管(3)和蒸汽管(4),室内 机包括至少两个蒸发器(1)、室内机壳体(2)和室内机风机(8),室外机包括至少两个冷凝 器(7)、室外机壳体(5)和室外机风机(6),其特征在于蒸汽管(4)的一端连通蒸发器(1) 的顶部,另一端与冷凝器(7)连通;液体管(3)的一端连通冷凝器(7)的底部,另一端与蒸发 器(1)连通;冷凝器(7)位置高于蒸发器(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蒸发器 (1)可以通过蒸汽管(4)和液体管(3 )与一个或多个冷凝器(7 )连通,形成一个或多个分离 式换热系统。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 之间的排列方式为串联或并联。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7) 之间的排列方式为串联或并联。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室内机风机(8) 和室外机风机(6)布置成使室内、外空气流动在整个换热设备中形成逆流或混流的方式。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高 效多级换热设备中的换热介质为R22、R134a、R32、R410a、R125、R600a中的任意一种或几 种。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 (1)和冷凝器(7)为翅片管式换热器或者微通道换热器。
专利摘要一种分离式高效多级换热设备,包括室内机、室外机、液体管(3)和蒸汽管(4),室内机包括至少两个蒸发器(1)、室内机壳体(2)和室内机风机(8),室外机包括至少两个冷凝器(7)、室外机壳体(5)和室外机风机(6),蒸汽管(4)的一端连通蒸发器(1)的顶部,另一端与冷凝器(7)连通;液体管(3)的一端连通冷凝器(7)的底部,另一端与蒸发器(1)连通;冷凝器(7)位置高于蒸发器(1);一个或多个蒸发器(1)可以通过蒸汽管(4)和液体管(3)与一个或多个冷凝器(7)连通,形成一个或多个分离式换热系统。
文档编号F24F13/30GK201935322SQ20112004828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5日
发明者冯剑超, 庞晓风, 李震, 钟志鹏, 黄娇 申请人: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