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235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罐式热水器,尤其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 属于热水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家庭常用的热水器,像电热管(丝)、煤气、太阳能在安全、能耗、体积、性价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电热管(丝)热水器、煤气热水器在安全能耗上达不到大众需求,太阳能热水器在能源上利用到了,但是要利用热水得先把管里边的冷水给放出来,热水才会出来,所以在能耗上还没达到一定大众需求,如空气加热器在性价上还是没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电节能、发热快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由外层裹有高温绝缘布的圆筒状金属壳体,该高温绝缘布内设有呈缠绕型分布的高温导线,此高温绝缘布与壳体间制有一层高温绝缘棉,所述的壳体底部中心设有向下突出的出水口,该出水口内设有螺纹,所述的壳体内有两个圆筒状的内环,与该内环相对应的、位于壳体内部的设有一内腔; 该内腔上部通过螺钉与端盖相连,该端盖中心位置设有一向上突出的进水口,该进水口内设有螺纹,端盖底部两侧设有螺纹,该螺纹与壳体内的螺纹相互紧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内的两个内环分为大、小内环;所述的小内环位于壳体中心位置,大内环环绕小内环,该大内环位于小内环与壳体内壁间,且三者相互间的间距为相等距离布置,所述的小内环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的壳体内出水口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的与内环相对应的、位于壳体内部的内腔下部有两个圆筒状的外环,该外环分为大、小外环;所述的小外环位于内腔中心位置,所述的大外环环绕小外环,并位于内腔的最外围,与小外环间具有间距;该内腔上部设置有向上突起三个螺钉孔,且该螺钉孔间呈圆周120°分布。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上部设置有三个螺钉通孔,且该螺钉通孔间呈圆周120°分布,该端盖通过螺钉通孔与内腔上的螺钉孔对准,两者间由螺钉固定连接,并在两者间附有填充密封胶。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内的大、小内环与内腔内的大、小外环呈交替分布,即该大内环与壳体壁间有内腔的大外环,该大内环与小内环间有内腔的小外环,且彼此间的间距是相等距离;所述的壳体内的底部与内腔上的大、小外环的顶端具有间距,所述的内腔内底部与壳体内的大、小内环的顶端也具有相同的间距;此间距与所述的壳体内的大、小内环与内腔内的大、小外环呈交替分布的间距相同。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通过电路系统在被加热的金属壳体内部产生高频磁场,高频磁场根据高频感应原理在被加热的金属壳体内部产生高频电子碰撞产生无数个涡流,从而使金属壳体温度迅速上升,由于是高频感应原理,变频线圈不和被加热金属壳体直接接触,所以系统本身辐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通常情况下,人体可以直接触摸;它具有热效高、发热快、省电节能、安全可靠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结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结构左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腔结构主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腔结构左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腔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壳体;2、内腔;3、螺钉;4、端盖;5、填充密封胶;11、出水口; 12、小内环;13、大内环;21、小外环;22、大外环;23、螺钉孔;41、进水口; 42、螺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层裹有高温绝缘布的圆筒状金属壳体,该高温绝缘布内设有呈缠绕型分布的高温导线,此高温绝缘布与壳体间制有一层高温绝缘棉,此绝缘布防止使用者烫伤及触电,所述的壳体1底部中心设有向下突出的出水口 11,该出水口 11内设有螺纹,所述的壳体1内有两个圆筒状的内环,与该内环相对应的、位于壳体内部的设有一内腔2 ;该内腔2上部通过螺钉3与端盖4相连,该端盖4中心位置设有一向上突出的进水口 41,该进水口 41内设有螺纹,端盖4底部两侧设有螺纹,该螺纹与壳体1内的螺纹相互紧密连接。如附图2、8所示,所述的壳体1由粉末冶金一次压铸成型,该壳体1内的两个内环分为大、小内环;所述的小内环12位于壳体1中心位置,大内环13环绕小内环12,该大内环13位于小内环12与壳体1内壁间,且三者相互间的间距为相等距离布置,所述的小内环 12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的壳体1内出水口 11的直径。如附图5、6、10所示,所述的与内环相对应的、位于壳体内部的内腔2下部有两个圆筒状的外环,该外环分为大、小外环;所述的小外环21位于内腔2中心位置,所述的大外环22环绕小外环21,并位于内腔2的最外围,与小外环21间具有间距;该内腔2上部设置有向上突起三个螺钉孔23,且该螺钉孔23间呈圆周120°分布。如附图3、4、9所示,所述的端盖4上部设置有三个螺钉通孔42,且该螺钉通孔42 间呈圆周120°分布,该端盖4通过螺钉通孔42与内腔2上的螺钉孔23对准,两者间由螺钉3固定连接,并在两者间附有填充密封胶5,此密封胶保证水不外漏。[0025]所述的壳体1内的大、小内环与内腔内的大、小外环呈交替分布,即该大内环13与壳体1壁间有内腔的大外环22,该大内环22与小内环12间有内腔2的小外环21,且彼此间的间距是相等距离;所述的壳体1内的底部与内腔2上的大、小外环的顶端具有间距,所述的内腔2内底部与壳体内的大、小内环的顶端也具有相同的间距;此间距与所述的壳体1 内的大、小内环与内腔2内的大、小外环呈交替分布的间距相同,从而组成一个呈上下S型的水路,既进水口 41为上,出水口 11为下,此进水口 41进的为热水,通过S型的水路从出水口 11出热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进线电源全用家用220V交流电,通过电路系统输出高温导线至金属壳体1外部,内制有高温绝缘布的高温棉被包裹在被加热的金属壳体1外部, 自来水进水管通过螺纹接在端盖4的进水口 41上,壳体1上的出水口 11通过螺纹安装有淋浴头,用时只需插上电源打开自来水龙头。根据高频感应原理在金属内腔2的回流中瞬间出水就热,可以洗澡,出水温度可达到50度一80度。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主要由外层裹有高温绝缘布的圆筒状金属壳体, 该高温绝缘布内设有呈缠绕型分布的高温导线,此高温绝缘布与壳体间制有一层高温绝缘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底部中心设有向下突出的出水口(11),该出水口(11)内设有螺纹,所述的壳体(1)内有两个圆筒状的内环,与该内环相对应的、位于壳体内部设有一内腔(2),该内腔(2)上部通过螺钉(3)与端盖(4)相连,该端盖(4)中心位置设有一向上突出的进水口(41 ),该进水口(41)内设有螺纹,端盖(4)底部两侧设有螺纹,该螺纹与壳体 (1)内的螺纹相互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由粉末冶金一次压铸成型,该壳体(1)内的两个内环分为大、小内环;所述的小内环(12)位于壳体(1)中心位置,大内环(13)环绕小内环(12),该大内环(13)位于小内环(12)与壳体 (1)内壁间,且三者相互间的间距为相等距离布置,所述的小内环(12)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的壳体(1)内出水口(1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内环相对应的、位于壳体内部的内腔(2)下部有两个圆筒状的外环,该外环分为大、小外环;所述的小外环(21)位于内腔(2 )中心位置,所述的大外环(22 )环绕小外环(21),并位于内腔(2 ) 的最外围,与小外环(21)间具有间距;该内腔(2)上部设置有向上突起三个螺钉孔(23),且该螺钉孔(23)间呈圆周120°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 (4)上部设置有三个螺钉通孔(42),且该螺钉通孔(42)间呈圆周120°分布,该端盖(4)通过螺钉通孔(42)与内腔(2)上的螺钉孔(23)对准,两者间由螺钉(3)固定连接,并在两者间附有填充密封胶(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 (1)内的大、小内环与内腔内的大、小外环呈交替分布,即该大内环(13)与壳体(1)壁间有内腔的大外环(22),该大内环(22)与小内环(12)间有内腔(2)的小外环(21),且彼此间的间距是相等距离;所述的壳体(1)内的底部与内腔(2)上的大、小外环的顶端具有间距,所述的内腔(2)内底部与壳体内的大、小内环的顶端也具有相同的间距;此间距与所述的壳体(1)内的大、小内环与内腔(2)内的大、小外环呈交替分布的间距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主要由外层裹有高温绝缘布的圆筒状金属壳体,该高温绝缘布内设有呈缠绕型分布的高温导线,此高温绝缘布与壳体间制有一层高温绝缘棉,所述的壳体底部中心设有向下突出的出水口,该出水口内设有螺纹,所述的壳体内有两个圆筒状的内环,与该内环相对应的、位于壳体内部的设有一内腔;该内腔上部通过螺钉与端盖相连,该端盖中心位置设有一向上突出的进水口,该进水口内设有螺纹,端盖底部两侧设有螺纹,该螺纹与壳体内的螺纹相互紧密连接;它具有热效高、发热快、省电节能、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H1/10GK202141173SQ20112022361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沈岳君 申请人:沈岳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