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364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铜余热锅炉入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铜精炼炉径向排烟的余热锅炉入口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铜精炼炉烟气出口方式是铜精炼炉通过一段曲轴式烟道与余热锅炉连接, 出口处插入余热锅炉炉墙。其中心线与铜精炼炉同心,与铜精炼炉一起转动,由于安装和制造误差,造成旋转偏心,无法密封,漏冷风量很大,且该段烟道清灰困难。由于烟温较高,对该段烟道的材质要求也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克服原水平出烟的余热锅炉入口装置清灰困难、整体密封性差的缺点。一种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膜式壁结构的弧形罩,与弧形罩相连的是斜烟道,斜烟道底面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30°。一种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罩整体结构利用吊杆悬吊在炉顶钢梁上,一方面留有足够硬性间隙,保证冶炼炉和入口装置受热膨胀后能正常转动,另一方面采用软密封材料加以密封,防止过多的冷风进入余热锅炉。一种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于会有灰渣的沉降,在沉降室低处开有门孔,便于清渣。该结构是专门为燃煤铜精炼炉而研制,原有水平出烟口形式,用天然气和重油作为冶炼燃料是可行的。但用煤粉作为燃料冶炼时,出烟口处结灰速度快,灰量大,必须每班都要清灰,水平出烟结构易堆积灰渣且根本无法清理。为了适应燃煤冶炼的特性和满足清灰的需求,特研制出这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与之匹配的铜精炼炉出烟方式跟以往的水平出烟结构形式截然不同,由于需要在210°范围内转动,该入口装置既考虑了整体的密封性,还考虑了便于冶炼炉转动,防止过多的冷风进入余热锅炉。斜烟道底面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30°,这样便于堆积的灰渣利用自重可以滑落到沉降室地面。经过冷却的烟气进入沉降室,突然扩大的炉腔,有利于烟气中灰尘的沉降,堆积的含铜灰渣可由沉降室低处开有门孔清出。

图1为本实用的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方式[0011]铜精炼炉采用径向出烟,并需要在210°范围内转动,余热锅炉入口装置采用膜式壁结构的弧形罩6,该入口装置既要考虑整体的密封性,还要便于冶炼炉7转动。所以一方面采用密封性好的膜式壁结构,做成弧形罩6整体结构并利用吊杆2悬吊在炉顶钢梁1上, 一方面留有足够硬性间隙,保证冶炼炉7和入口装置受热膨胀后能正常转动,还要采用软密封材料加以密封,防止过多的冷风进入余热锅炉。与弧形罩6相连的是斜烟道3,斜烟道 3底面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30°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含铜灰尘,在烟气冲刷过程中,不断地有灰渣沉降,这样便于堆积的灰渣利用自重可以滑落到沉降室5地面。经弧形罩6和斜烟道3换热。经过冷却的烟气进入沉降室5,突然扩大的炉腔,有利于烟气中灰尘的沉降,堆积的含铜灰渣可由在沉降室5低处开有的门孔4清出。经过冷却和沉降的烟气进入后部受热面进一步换热冷却,降温后的烟气进入炉后烟气处理系统。由于余热锅炉入口处的烟温有一千度以上,为了保证余热锅炉的安全运行,该装置采用强制水循环方式,合理布置各循环回路,饱和水经循环泵加压进入受热面各回路,充分冷却受热面,并回收热量产生蒸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膜式壁结构的弧形罩 (6),与弧形罩(6)相连的是斜烟道(3),斜烟道(3)底面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罩 (6)整体结构利用吊杆(2)悬吊在炉顶钢梁(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沉降室(5)最低处开有门孔(4)。
专利摘要一种铜精炼炉径向排烟余热锅炉入口装置,采用膜式壁结构的弧形罩,与弧形罩相连的是斜烟道,斜烟道底面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30°,弧形罩整体结构利用吊杆悬吊在炉顶钢梁上,一方面留有足够硬性间隙,保证冶炼炉和入口装置受热膨胀后能正常转动,另一方面采用软密封材料加以密封,防止过多的冷风进入余热锅炉。由于会有灰渣的沉降,在沉降室最低处开有门孔,便于清渣。该入口装置既考虑了整体的密封性,还考虑了便于冶炼炉转动,防止过多的冷风进入余热锅炉。且便于堆积的灰渣利用自重可以滑落到沉降室地面。经过冷却的烟气进入沉降室,突然扩大的炉腔,有利于烟气中灰尘的沉降,堆积的含铜灰渣可由沉降室最低处开有门孔清出。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153103SQ20112026071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李方强, 杨平, 胡继光 申请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