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6650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属于陶瓷隧道窑炉烧结承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插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板主体(1)为左右两边平行的板状结构,插板主体(1)前端向前凸出形成接头(2),插板主体(1)后端内陷形成插口(3),接头(2)凸出形状和插口(3)内陷形状相适应,插板间通过接头(2)与插口(3)相互插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目前隧道窑待烧结磁器载体的不足,将原有的圆棒、方条、托盘等复杂型结构改良为直接板式结构,将插板的插接部件设计为鱼尾型结构,防止左右摆动,有效提高整体稳定性,可多层叠放产品,减少了方条和元托盘的占用空间,有效增加窑炉容量节约烧制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

【技术领域】
[0001] 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属于陶瓷隧道窑炉烧结承载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陶瓷隧道窑炉烧结承载用具均为圆棒、方条、托盘等复杂型结构搭建,在应用 中无法摆放规整,空间利用率较低。搭建起的结构也不够稳定,有时会发生崩塌,阻碍生产 又有安全隐患。方条和圆托盘自身占用较大空间的同时重量还很大,承载受力性能不合理。 另外圆棒、方条、托盘等复杂型结构搭建相互之间定位较困难,需要各种辅助手段才能顺利 搭建,搭建完成后相互之间还容易再发生偏移,导致重心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轻、易组合定 位、空间利用率高的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包括插 板主体,所述的插板主体为左右两边平行的板状结构,插板主体前端向前凸出形成接头,插 板主体后端内陷形成插口,接头的凸出部和插口的内陷部形状相吻合,插板间通过接头与 插口相互插接。
[0005] 插板主体为板状结构,前后插接后形成一个平面,没有多余结构产生,减轻插接重 量的同时空间利用率也更高。接头和插口插接后形成的插接部位的平面同样可以承载待烧 结磁器,没有任何空间浪费。接头和插口的拼接形状明显,定位容易。插板前后插接、相互 牵连,搭建完成后相互之间不会再发生偏移,结构稳定,安全性高。
[0006] 所述的接头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定位台,插口两侧设有对称的定位片,定位台与 定位片的末端等宽,插板间相插接后定位台与定位片配合紧密。
[0007] 所述的接头的凸出部与插口的凹陷部形状为相应的等腰梯形。使得接头和定位片 与插板主体的连接面尽量增大,增加插板自身的牢固度,不会轻易断裂。
[0008] 所述的接头的凸出部与插口的凹陷部形状为直角梯形。在插板拼接时容易分清插 板的搭建面和陶瓷承载面,插板的两面不会在不同窑次混用。
[0009] 所述的插板主体的材质为碳化硅。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 实用新型是彻底改变了目前应用的隧道窑待烧结磁器载体的不足,将原有的圆棒、方条、托 盘等复杂型结构改良为直接板式结构,由于将插板的插接部件设计为鱼尾型结构,可防止 左右摆动,有效提商整体稳定性,可多层置放广品,减少了方条和兀托盘的占用空间,有效 增加窑炉容量节约烧制成本。其承载受力性能合理、重量更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的拼接示意图。
[0013] 其中,1、插板主体2、接头3、插口 4、定位台5、定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 说明。
[0015] 参照附图1、2 :本实用新型陶瓷隧道窑用插板最佳实施形式,包括插板主体1,插 板主体1为左右两边平行的板状结构,基本结构为左右两边平行的板状,就够规整,利于在 隧道窑内排布,空间利用率高;插板主体1前端中部向前凸出形成接头2,接头2两侧留有 左右对称的定位台4,插板主体1后端中部内陷形成插口 3,插口 3两侧为对称的定位片5, 接头2凸出形状和插口 3内陷形状为相适应的等腰梯形,定位台4与定位片5末端等宽,接 头2、插口 3和定位台4、定位片5之间形成的插接定位结构,定位方便准确,等腰梯形的接 头2凸出形状和插口 3内陷形状使得接头2和定位片5与插板主体1的连接面尽量增大, 增加插板自身的牢固度,不会轻易断裂;插板间通过接头2与插口 3相互插接,插板间相插 接后定位台4与定位片5配合紧密。插板统一规格制备,插板间相互插接,能够形成稳定的 待烧结磁器承载面,保证生产安全。
[0016] 其他实施方式: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包括插板主体1,插板主体1为左右两边 平行的板状结构,插板主体1的接头2和插口 3均偏左或偏右。在插板拼接时容易分清插 板的搭建面和陶瓷承载面,插板的两面不会在不同窑次混用。
[0017] 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包括插板主体1,插板主体1为左右两边平行的板状结 构,接头2凸出形状和插口 3内陷形状为相适应的直角梯形,同样可在插板拼接时容易分清 插板的搭建面和陶瓷承载面,插板的两面不会在不同窑次混用。
[0018] 具体使用方式: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在隧道窑内利用接头2和插口 3相互插接形成 一个平整的承载面,待烧结磁器可均布在此承载面上,更好的利用隧道窑内空间。可通过支 柱搭建多层叠放产品。上下层间由于各自之间相互插接牵连,结构稳定,在上下层叠放时同 样形成稳固结构,增加整体安全性。
[001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包括插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板主体(1)前端 向前凸出形成接头(2),插板主体(1)后端内陷形成插口(3),接头(2)的凸出部和插口(3) 的内陷部形状相吻合,插板间通过接头(2)与插口(3)相互插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2)左右两 侧设有对称的定位台(4),插口(3)两侧设有对称的定位片(5),定位台(4)与定位片(5)的 末端等宽,插板间相插接后定位台(4)与定位片(5)配合紧密。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2)的 凸出部与插口(3)的凹陷部形状为等腰梯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2)的 凸出部与插口(3)的凹陷部形状为直角梯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隧道窑用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板主体(1)的 材质为碳化娃。
【文档编号】F27B9/30GK203848684SQ201420130528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2日
【发明者】王光发 申请人:淄博文发窑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