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426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包括外管和设置在外管两端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外管内部套接有中间管,中间管内部套接有内管,内管与中间管组合形成热油循环结构;外管设置有多个通孔,中间管外壁设置有排气槽,第二轴头中设置有与排气槽连接的排气管,排气管连接真空泵;真空泵工作抽气,将外管和中间管之间的空气抽离,使外管表面产生稳定的吸附力。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塑料薄膜稳定的、均匀的、紧密的附着在加热辊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真空加热辊结构生产塑料薄膜,其生产工艺的温度控制简单,生产得到的成品塑料薄膜质量好。
【专利说明】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辊,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加热辊结构在制作塑料薄膜时,需要将塑料薄膜卷绕紧贴在加热辊的外管表面。虽然传统的加热辊的外管表面平滑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塑料薄膜与外管表面仍会存在空隙,这些空隙使塑料薄膜不能紧密稳定的附着在外壁表面,影响塑料薄膜成品的质量。另夕卜,由于塑料薄膜与外管表面存在空隙,导致塑料薄膜的加工工艺温度不均匀,难以对其温度进行控制,影响塑料薄膜成品的质量,同时提高其生产的难度。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旨在解决塑料薄膜不能紧密稳定的附着在加热辊表面,导致塑料薄膜成品质量差、工艺温度控制难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包括外管和设置在外管两端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其中,所述外管内部套接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内部套接有内管,所述内管与中间管组合形成热油循环结构;
[0006]所述外管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中间管外壁设置有排气槽,所述第二轴头中设置有与排气槽连接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真空泵;真空泵工作抽气,将外管和中间管之间的空气抽离,使外管表面产生稳定的吸附力。
[0007]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轴头通过旋转套与真空泵连接,所述旋转套内部设置有与第二轴头连接的旋转轴承,所述旋转套内部还设置有与排气管连通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两侧设置有密封圈。
[0008]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中,所述旋转套设置在第二轴头端部一侧,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排气管中段连通,所述排气管末端设置有堵头。
[0009]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中,所述排气管包括排气主管和多根排气子管,所述排气主管通过多根排气子管分别连通真空泵和排气槽。
[0010]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中,所述排气子管与排气槽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排气子管通过第二环形凹槽与排气槽连通。
[0011]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密封挡板。
[0012]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中,所述排气槽包括设置在中间管表面的螺旋凹槽。
[0013]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中,所述热油循环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轴头中的进油管和套在进油管外的出油管,所述内管中空设置,内管内部设置有热油通道,所述内管外壁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热油通道一端连通进油管,另一端连通导流结构的进口端;所述导流结构的出口端连通出油管;热油经进油管进入热油通道内部,再从导流结构进口端进入导流结构,经过导流结构出口端,从出油管流出,形成热油循环。
[0014]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管外壁的螺旋凹槽。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辊内部设置排气管和排气槽,并将加热辊与真空泵连接,利用真空泵工作抽气,将中间管和外管之间的空气抽离,使外管外表形成稳定的吸附力,该吸附力可以使塑料薄膜稳定的、紧密的附着在外管表面,塑料薄膜与外管之间形成一种类真空的环境,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提高塑料薄膜成品的质量,同时塑料薄膜与外管之间形成的类真空的环境均匀性高,热量的传递更加稳定均匀,有利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热油的温度来准确的调节塑料薄膜生产工艺所需的温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真空加热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9]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为了克服塑料薄膜无法稳定的、紧密的附着在加热辊表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该真空加热辊结构利用抽气的方式,使加热辊表面形成稳定的吸附力,在塑料薄膜卷绕覆盖在加热辊表面时,塑料薄膜与加热辊表面形成类真空环形,这种类真空环境可以使塑料薄膜稳定的、均匀的、紧密的附着在加热辊上。
[0022]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包括外管100,该外管100两侧设置有第一轴头110和第二轴头120,在外管100内部套接设置有中间管200,在中间管200内部套接设置有内管300,外管100与中间管200形成抽气结构,中间管200与内管300形成热油循环结构。
[0023]如图1和3所示,外管100表面设置多个通孔130,中间管200外壁设置排气槽210,该排气槽210与通孔130连通。排气槽120的左端通过第二环形凹槽430连通设置在第二轴头120内部的排气子管420和排气主管410(参见图3),排气主管410的左端连接真空泵(图中没画出)。当真空泵工作时,将排气槽210 (即外管100和中间管200之间)的空气抽出(图1和图3中箭头表示气体的运动方向),外管100上的通孔130向外吸气,形成稳定的吸附力。当塑料薄膜卷绕在外管100上时,由于塑料薄膜的阻挡,通孔130无法吸气,外管100和中间管200之间形成类真空环境,外界大气压将塑料薄膜紧压在外管100表面,实现塑料薄膜紧密的、稳定的附着在外管100表面的技术效果。
[0024]实际应用中,排气子管420设置多根,形成“十”字形结构(参见图3,由于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因此只看到3根排气子管420,实际是有4根,4根排气子管420一端连通设置,另一端连接第二环形凹槽430,4根排气子管420交叉导通形成“十”字形结构),多根排气子管420与第二环形凹槽430连通设置。第二环形凹槽430与“十”字形结构的排气子管420配合设置,是为了提高真空泵抽真空的速度,同时保证抽气的均匀性,使外管100表面的多个通孔130处所形成的吸附力基本一致,这种设置方式保证了塑料薄膜均匀的、稳定的附着在外管100表面,使其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温度更加易于控制。实际应用中,在第二环形凹槽430中设置密封挡板440,以提高第二环形凹槽430的气密性。
[0025]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为气体的流动方向),真空泵通过旋转套500与第二轴头120转动连接(实际是连接第二轴头120内部的排气主管410),旋转套500通过旋转轴承510连接第二轴头120,在旋转套500内部中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530,该第一环形凹槽530通过“十”字形结构的排气子管420与排气主管410连通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530两侧设置有密封圈520,第一环形凹槽530设置有与真空泵连接的抽气口 531。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抽气的速率以及均匀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在抽气的同时保证加热辊正常转动,并且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530两侧的密封圈520保证了旋转套500与第二轴头120连接的密封性。
[0026]实际应用中,旋转套500设置在第二轴头120的中段,参见图2,第二轴头120端部穿出旋转套500设置,第一环形凹槽530与排气主管410的中段连通,在排气主管410的末端设置有堵头700。这种设置方式,使真空泵在抽气时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真空泵抽气的稳定性,使外管100的通孔处所形成的吸附力稳定、波动小,有利于提高塑料薄膜附着在外管100上的稳定性。
[0027]实际应用中,排气管210可以设置为螺旋凹槽结构,由于空气沿着螺旋凹槽流动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因此该螺旋凹槽结构可以提高真空泵抽气的稳定性,使外管100的通孔处所形成的吸附力稳定、波动小。
[0028]本具体实施方案中,参见图1和图4,热油循环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轴头110中的进油管610和出油管620,进油管610和出油管620套接设置。内管300中空设置,其内部形成热油管道310,内管300外壁设置导流结构320。进油管610连通热油通道310,热油通道310连通导流结构320,导流结构320连通出油管620,形成热油循环结构。实际应用中,热油从进油管610流入,经过热油通道310、导流结构320后,从出油管620流出,完成循环。
[0029]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进油管610与热油通道310连接的稳固性,如图4所示,在其连接处可以设置连接套630。
[0030]实际应用中,导流结构320采用螺旋凹槽结构,该螺旋凹槽结构可以增大热油与中间管的接触面,提高导热的效率。同时在加热辊转动的过程中,热油自动的随着转动的螺旋凹槽结构回流,从出油管流出。这种结构无需费力就可以实现热油安全、稳定的回流动作。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该真空加热辊结构利用抽气的方式,使加热辊表面形成稳定的吸附力,在塑料薄膜卷绕覆盖在加热辊表面时,塑料薄膜与加热辊表面形成类真空环形,这种类真空环境可以使塑料薄膜稳定的、均匀的、紧密的附着在加热辊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真空加热辊结构生产塑料薄膜,其生产工艺的温度控制简单,生产得到的成品塑料薄膜质量好。
[0032]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加热辊结构,包括外管和设置在外管两端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内部套接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内部套接有内管,所述内管与中间管组合形成热油循环结构; 所述外管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中间管外壁设置有排气槽,所述第二轴头中设置有与排气槽连接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真空泵;真空泵工作抽气,将外管和中间管之间的空气抽离,使外管表面产生稳定的吸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头通过旋转套与真空泵连接,所述旋转套内部设置有与第二轴头连接的旋转轴承,所述旋转套内部还设置有与排气管连通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两侧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设置在第二轴头端部一侧,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排气管中段连通,所述排气管末端设置有堵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包括排气主管和多根排气子管,所述排气主管通过多根排气子管分别连通真空泵和排气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子管与排气槽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排气子管通过第二环形凹槽与排气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密封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包括设置在中间管表面的螺旋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循环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轴头中的进油管和套在进油管外的出油管,所述内管中空设置,内管内部设置有热油通道,所述内管外壁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热油通道一端连通进油管,另一端连通导流结构的进口端;所述导流结构的出口端连通出油管;热油经进油管进入热油通道内部,再从导流结构进口端进入导流结构,经过导流结构出口端,从出油管流出,形成热油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加热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管外壁的螺旋凹槽。
【文档编号】F24H7/00GK204115225SQ20142042113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春华, 秦志红, 龚晓艳, 白汝佳 申请人: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