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气流导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885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室外气流导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气流导引装置,包括固定部和导引本体,具体结构如下。固定部设置于气流入口处,通过焊接方式固设于铁窗上,固定部设有一枢接结构,枢接结构连接固定部与导引本体;导引本体由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前侧板组成,第一风板与第二导风板是相对设置,第一风板与第二导风板邻近固定部的一端可相结合且连接于该固定部,前侧板则连接于第一风板及第二导风板远离固定部的一端。枢接结构为铰链元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具有圆弧状的导引面。本实用新型可轻易解决室外风方向与窗口角度不相配合的问题,且能左右转动在迎风处而增加气流导引效果。
【专利说明】室外气流导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引装置,尤其是一种室外气流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炎炎夏日,住户在省电与环保情况下,若不开启冷气常使屋内空气闷热,且长时间使用空间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若是打开窗户,可能因建筑物方向或位置造成空气流通效果差,也可能因为窗户与风向的缺乏对应关系,常导致室外明明有风吹动但室外的风无法顺利流入室内,如此无法解决室内闷热问题。若是窗户开大一点,室外的灰尘也会跟着进来,还是不利于身体健康,针对这些缺失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气流导引装置,尤指一种装设在窗户边框的导引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气流导引装置,包括固定部和导引本体,具体结构如下。
[0005]固定部设置于气流入口处,通过焊接方式固设于铁窗上,固定部设有一枢接结构,枢接结构连接固定部与导引本体;导引本体由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前侧板组成,第一风板与第二导风板是相对设置,第一风板与第二导风板邻近固定部的一端可相结合且连接于该固定部,前侧板则连接于第一风板及第二导风板远离固定部的一端。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中,枢接结构为铰链元件。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具有圆弧状的导引面。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轻易解决室外风方向与窗口角度不相配合的问题,且能左右转动在迎风处而增加气流导弓I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图。
[0011]图中1.固定部,2.导引本体,3.枢接结构,4.第一导风板,5.第二导风板,6.前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气流导引装置,其设置于窗口处,包括固定部I和导引本体2,具体结构如下。
[0013]固定部I设置于气流入口处,通过焊接方式固设于铁窗上,固定部I设有一枢接结构3,枢接结构3连接固定部I与导引本体2 ;导引本体2由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5和前侧板6组成,第一风板4与第二导风板5是相对设置,第一风板4与第二导风板5邻近固定部I的一端可相结合且连接于该固定部1,前侧板6则连接于第一风板4及第二导风板5远离固定部I的一端,借此透过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5和前侧板6组成导引本体2。
[0014]枢接结构3为铰链元件。
[0015]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5具有圆弧状的导引面,圆弧状导引面的使用可提升室外风导引效率。
[0016]透过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5的设置,无论气流经过的方向如何,皆可轻易将室外风导引至屋内,可轻易解决室外风方向与窗口角度不相配合的问题。且枢接结构3有助于使导引本体2可具有左右两侧转动的效果,如此更有助于导引本体2转至迎风处而增加气流导引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室外气流导引装置,包括固定部和导引本体,其特征是:固定部设置于气流入口处,通过焊接方式固设于铁窗上,固定部设有一枢接结构,枢接结构连接固定部与导引本体;导引本体由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前侧板组成,第一风板与第二导风板是相对设置,第一风板与第二导风板邻近固定部的一端可相结合且连接于该固定部,前侧板则连接于第一风板及第二导风板远离固定部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气流导引装置,其特征是:枢接结构为铰链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气流导引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具有圆弧状的导引面。
【文档编号】F24F13/10GK204128147SQ201420599255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任意 申请人:任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