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复合储料结构的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158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固定床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复合储料结构的流化床。



背景技术:

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流体的某些表观特征,这种流固接触状态称为固体流态化,即流化床。当流体通过床层的速度逐渐提高到某值时,颗粒出现松动,颗粒间空隙增大,床层体积出现膨胀。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流体速度,床层将不能维持固定状态。此时,颗粒全部悬浮于流体中,显示出相当不规则的运动。随着流速的提高,颗粒的运动愈加剧烈,床层的膨胀也随之增大,但是颗粒仍逗留在床层内而不被流体带出。床层的这种状态和液体相似称为流化床。

为此,流化床被用于干燥物料,流化床式干燥设备是从设在装置主体内的底部的分散板高速喷出高温流动气体(一般为空气),供给到装置主体内的处理物流动并形成流化层,并在该流化层中使处理物分散,同时与高温的流动气体接触而使其干燥的装置。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保养维修和运行容易,且装置可以小型化,占地少,价格低,比其他干燥装置热容量系数大、可以适应大范围的粒度和比重的处理物的干燥,适用范围广。然而高速的气流直接冲过流化层可能导致物料颗粒干燥仍然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复合储料结构的流化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速的气流直接冲过流化层可能导致物料颗粒干燥仍然不够充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复合储料结构的流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另一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壳体的上部还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内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 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第三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第三环形挡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4个储料空间,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第三环形挡板的下端均连接有均匀分布透气孔的固定板,所述壳体的下端均匀分布第一干燥气体注入口、第二干燥气体注入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第三环形挡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四个储料空间,进一步防止物料粘结在一起,而且下部均匀设置两个干燥气体注入口,提高了干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口,2-入料口,3-壳体,4-第一环形挡板,5-第二环形挡板,6-第三环形挡板,7-第一干燥气体注入口,8-下料口,9-第二干燥气体注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复合储料结构的流化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另一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壳体内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第三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第三环形挡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4个储料空间,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第三环形挡板的下端均连接有均匀分布透气孔的固定板(未示出),所述壳体的下端均匀分布第一干燥气体注入口、第二干燥气体注入口。

在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使的干燥充分、均匀,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空气分布器(未示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第三环形挡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四个储料空间,进一步防止物料粘结在一起,而且下部均匀设置两个干燥气体注入口,提高了干燥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